日前,摩托羅拉發布A3100手機,并且有消息透露諾基亞、多普達等手機廠商將于近期分別推出帶有WIFI功能的手機。A3100作為國內首款內置WIFI的手機,揭開電信市場另一場戰爭的序幕。
WIFI作為辦公場所以及家庭等場所使用的短距離無線技術,因其高達11mbps的傳輸速率而受到青睞,WIFI是連接有線互聯網和無線互聯網的橋梁。
中國電信推出“天翼品牌”,主打牌即CDMA和WIFI。固網出身的中國電信,具有豐富的接入和傳輸資源,在WIFI網絡部署方面具有天然優勢,中電
關鍵字:
摩托羅拉 WIFI CDMA TD
在TD+CMMB手機取得入網許可證之后,最近,首款 TD+CMMB上網卡也已通過入網測試,將于近期上市。中國移動與CMMB產業陣營的合作由手機終端擴展至數據卡,開啟了一扇產業合作的大門。
雙方技術特點互補
在2G時代,受網絡帶寬的影響,運營商想開展手機電視業務是個可望而不可即的夢想。而隨著3G時代的到來和帶寬資源的日益豐富,包括運營商在內的各方都非??春檬謾C電視的應用前景。
從理論上來說,基于WCDMA、TD-SCDMA的MBMS(多媒體廣播多播業務)和基于CDMA2000的BCMC
關鍵字:
WCDMA TD CMMB
電子產品世界,為電子工程師提供全面的電子產品信息和行業解決方案,是電子工程師的技術中心和交流中心,是電子產品的市場中心,EEPW 20年的品牌歷史,是電子工程師的網絡家園
關鍵字:
MIMO LTE 移動通信
毫無疑問,這次半導體危機對中國年幼的芯片設計產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以出口為主的電子產業受到市場縮減的影響;在資本危機的影響下,加上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失敗”的表現導致資本對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無視”,一些以VC主導的公司也“差錢”了;同時中國設計公司的客戶大多是小公司,在經濟危機的影響下,小公司受到的沖擊無疑會更大。在2007年10月,我預測2008年是中國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的生死年,當時引起業內很大的爭論?,F在回顧20
關鍵字:
芯片設計 TD CMMB DTMB ABS-S
在TD發展的初期,TD聯盟的組建對推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功不可沒,如今,廣電總局的手機電視標準CMMB也將效仿TD聯盟,組建CMMB產業聯盟,并計劃以CMMB專利池的方式加強對知識產權的管理。
日前,CMMB的專利持有方泰美世紀總裁助理王偉透露,目前CMMB產業聯盟的籌備工作由泰美世紀牽頭,中興通訊、創毅視訊、愛國者、泰合志恒等企業共同發起,在廣電總局科技司、中關村科技園管委會以及中廣移動的支持下具體實施。
廣電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控股的泰美世紀于2003年初就開始進行地面無線數字電視傳輸技術的研發,并申
關鍵字:
TD CMMB 網絡信號
近日有設備商相關人士對騰訊科技透露了TD-LTE最新進展。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日前進行了TD-LTE外場概念驗證測試,大唐、中興、中國普天等主要TD廠商都積極參與。據悉,TD-LTE的理論速率可達到173Mbps。
據悉,在今年2月,TD-LTE物理層高層相關接口和射頻的標準已經完成,而到2009年底大部分設備商也可以提供TD-LTE商用或準商用主設備。
工信部確定TD-LTE戰略三部曲
此前TD-LTE高峰論壇上,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相關專家透露,工信部已經成立了TD-LTE工作組
關鍵字:
中興 TD-LTE 物理層 PoC測試 DSP陣列
中興在CDMA的研發上投入非常巨大,也保持了連續3年全球出貨量第一的位置。在CDMAEV-DORev.B技術上,中興通訊也保持了領先地位,在今年1月份率先打通了Rev.B通話,在摩洛哥也與高通公司攜手部署了Rev.B的商用網絡。在今年中國電信的招標中,中興通訊占據新增市場份額45%以上,累計市場份額也占到42%。
在國際收入有所增長的情況下,國內CDMA市場的蓬勃發展,也拉動了中興通訊國內市場的發展。到今年年底,中興通訊國內收入很有可能一改過去只占總收入40%的局面,將與國外收入達到平衡。
關鍵字:
中興 CDMA Rev.B LTE 3G 4G
目前全球移動用戶總量有30多億,CDMA只有4億多,只占了其中14%,但是CDMA相比其他標準的發展時間較短,而且目前仍舊有每年26%的增長率。在CDMA發展的十幾年里,三星進行了很多的努力,曾經創造了很多歷史性的第一。
在終端方面,我們一直采取與CDMA運營商深度定制合作的運作方式。目前三星在全世界CDMA終端市場的份額大概占36%,在中國也達到31%以上,一直處于CDMA終端市場的領先地位。這其中包含兩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深度合作方面,一直在技術方面支持運營商。其次,三星不斷改進用戶體驗,讓
關鍵字:
三星 CDMA Rev.B LTE 顯示 網絡設備 手機終端
“CDMA發展看中國。”這在電信業界已經達成了共識。受中國3G市場競爭影響,中國電信對于部署CDMA EV-DO Rev.B(簡稱Rev.B)的態度頗為積極。中國電信將于7月在其廣東研究院進行Rev.B終端一致性測試,并于明年年初進行上網卡測試。如果中國電信最終決定部署Rev.B,那么其他CDMA運營商很可能會隨后跟進,掀起新的CDMA建設熱潮。
中國電信將啟動Rev.B測試
中國聯通部署的WCDMA/HSPA網絡的下載速度可達到14.4Mbps,目前最高速的HSP
關鍵字:
中國電信 CDMA LTE 3G Rev.B
2007年底,中國半導體協會設計分會理事長王芹生曾經預測指出:“2008年是中國IC設計產業的分水嶺,在投資高峰(2004年左右)的四年之后,很多公司是死是活,2008年就會見分曉。”
果然,2008年底至2009年初,受全球半導體市場價格疲軟的影響,以及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中國IC設計產業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的數據,2008年中國IC設計業雖然仍實現了4.2%的正增長,但與2007年21.2%的增幅相比,增速也出現大幅下滑。
增速下滑之外
關鍵字:
IC設計 TD-SCDMA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確保電子信息產業穩定發展,加快結構調整,推動產業升級,國務院組織編制了《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簡稱《規劃》)。《規劃》強調,通信設備產業要抓住3G網絡和下一代互聯網建設的市場機遇,推進產品和服務的融合創新,以新應用、新業務帶動新增長,積極促進通信設備制造業發展。
發展現狀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通信設備制造業堅持技術引進和自主開發相結合,已經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通信設備制造業產業體系,產業鏈逐步完善,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升,涌現出了華為、中興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
關鍵字:
通信設備 3G TD-SCDMA 終端芯片
提供清晰的戰略思路
《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直面電子信息產業深層次的問題,并對通信設備制造業的產業結構、產業優化、技術創新等深層次問題提供了清晰的解決思路和匹配的政策保障。相信《規劃》將有力促進通信設備制造業的持續穩定發展,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出貢獻。
《規劃》對通信設備制造業在國際競爭力、自主品牌市場影響力、新一代移動通信的應用創新等方面的發展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大唐電信集團作為TD-SCDMA(以下簡稱“TD”)國際標準的提出者、
關鍵字:
大唐電信 TD 4C
近日有設備商相關人士對騰訊科技透露了TD-LTE最新進展。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日前進行了TD-LTE外場概念驗證測試,大唐、中興、中國普天等主要TD廠商都積極參與。據悉,TD-LTE的理論速率可達到173Mbps。
據悉,在今年2月,TD-LTE物理層高層相關接口和射頻的標準已經完成,而到2009年底大部分設備商也可以提供TD-LTE商用或準商用主設備。
工信部確定TD-LTE戰略三部曲
此前TD-LTE高峰論壇上,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相關專家透露,工信部已經成立了TD-LTE工作組
關鍵字:
中興 TD-LTE 射頻
TD產業鏈和CMMB產業鏈的合作又邁出了新的一步。
5月7日晚,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對中廣移動與中國移動正式簽署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CMMB)與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TD-SCDMA)的項目業務合作進行了深入報道。該報道稱,雙方聚合內容、網絡、品牌、營銷等優勢資源,加大對新技術、新產品的合作推廣,使得這兩項有代表性的自主創新技術進入了協同發展階段。
率先上市的這款產品為大唐電信Aircard901+多功能數據卡,已經通過了工信部的入網檢測。該產品不但支持TD-SCDMA、HSDPA和EDGE網絡,下行最高
關鍵字:
中國移動 CMMB TD
“2009年是重要的一年。我國‘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以下簡稱重大專項)啟動,這表明4G正式作為國家重大專項的研究內容,將加快研究步伐。2009年也是電信業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而調整、轉型、重組的一年,3G或4G或將成為業務新的增長點,而受到眾多關注。”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重大專項總體專家組技術總師鄔賀銓向《通信產業報》(網)記者表示。
2009年也是國際新一代移動通信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年份:3GPP將向ITU提交LTE-A
關鍵字:
TD 3G 4G
td-lte介紹
TD-LTE即TD-SCDMA Long Term Evolution,是指TD-SCDMA的長期演進 。無論是后續市場的需求還是作為未來10年一個具有較長競爭力的技術的需求,TD-LTE都得到了大家的一致關注。
早在2004年11月份3GPP魁北克的會議上,3GPP決定開始3G系統的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的研究項目。世界主要的運營商和設備廠家通過會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