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奧運會的臨近,TD終端廠商的好消息似乎接二連三:中移動加強了TD在奧運期間通信的演練,并宣布投入上億元人民幣手機補貼。工信部也多次發出信號,TD商用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但是從整體上看,TD終端廠商的前景并不明朗,其中的因素包括TD商用遲遲未能全面展開,電信重組進度的不確定性。在這個夏天,TD終端廠商如何生存下去,成為擺在TD行業面前的最大問題。
生存術一:緊抱運營商大腿
目前,中國移動已經成為TD終端廠商的最大救世主。7月11日,中國移動集團高管表示,將通過包括手機補貼在內的六大
- 關鍵字:
TD 3G 終端
- 7月14日消息,知情人士透露了近日中國移動加入TD-SCDMA產業聯盟的會議現場詳情及背景,據悉,這顯示了中國移動對TD-SCDMA的支持力度已升級,即從責無旁貸到全力以赴。
中移動成為TD聯盟首家運營商理事
據悉,中國移動加入TD-SCDMA產業聯盟是在7月12日。該日上午開始,TD-SCDMA產業聯盟在北京郊區舉行會議,會議由TD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主持,原信息產業部科技司副司長張新生,原信息產業部規劃司副司長韋俊,原信息產業部無線電管理局副局長李海青參加。
該日下午,TD-SCD
- 關鍵字:
移動 TD 3G
- 1 UMTS版本的演進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就開始為3G標準征求技術方案,并將3G技術稱為UMTS(通用移動通信系統)。WCDMA(帶寬5MHz)建議是多種方案之一。其后,日本的積極參與極大地推動了3G標準的全球化步伐。1998年,日本和歐洲在寬帶CDMA建議的關鍵參數上取得一致,使之正式成為UMTS體系中FDD(頻分雙工)頻段空中接口的入選技術方案,并由此通稱為WCDMA。
UMTS是IMT-2000家族最主要的三種技術標準之一。作為一個完整的3G移動通
- 關鍵字:
IP 多媒體子系統 3G UMTS IMS
- 【賽迪網訊】當前,按照服務奧運會的要求,TD-SCDMA網絡優化、奧運會特色服務、2G(第二代移動通信)與3G(第三代移動通信)互操作等重點工作全面展開。北京城區TD-SCDMA基站的補建有序推進、TD-SCDMA手機電視正在加緊調試。基站增多了,體積變大了,特色服務豐富了,部分市民不免擔心起基站輻射問題。但細究其因,實不足慮。擔心的原因有三:一是TD-SCDMA等3G技術是一項新生事物,是高新技術的產物,市民對此相對陌生;二是輻射本身是“看不到,摸不著”的,需要專家的解讀和權
- 關鍵字:
TD 基站 輻射 電視
- 上周起,中國電信公開在全國招聘420名CDMA網絡優化人員。如此大規模的人員招聘,在中國電信歷史上并不多見。
在組織結構調整完畢后,中國電信以人才戰略邁出了移動運營的第一步:上周起,中國電信公開在全國招聘420名CDMA網絡優化人員。如此大規模的人員招聘,在中國電信歷史上并不多見。
此外,中國電信7月8日任命原中國聯通總裁尚冰為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楊小偉為執行副總裁,以加強原聯通人員對中國電信的向心力。
為改善C網進行人事準備
近日,中國電信在其官方網站發布公告稱,
- 關鍵字:
電信 3G C網 CDMA
- 對日本手機企業來說,中國是一塊令人心碎的地方:其他手機品牌都在吃香喝辣,唯獨沒有日系手機的容身之處。這不僅讓日系手機顏面無存,更是日系手機的一塊“心病”。
卷土重來,在中國市場重振旗鼓的企圖,日系手機從來就不曾放棄過。在2006年,當日系手機退出中國市場時,都心不甘情不愿地放話,一個比一個狠:要借3G重返中國市場!
現在,中國終于迎來了3G時代。但日系手機真的迎來了重返中國市場的千載難逢的機會了嗎?
答案恐怕沒有那么樂觀。從中國移動公布的TD手機第一期、第二期
- 關鍵字:
3G 夏普 手機 松下
- 無線城市建設熱已成為我國甚至是全球城市建設的一道亮麗風景。北京無線城市實現奧運期間免費使用,這將我國的無線城市建設推向一個高潮。與此同時,天津、廣州、上海、長三角地區等國內經濟發達地區無一例外地都將無線城市列入發展規劃。
無線城市建設是造福于民的信息化建設,其所采用的高科技技術也展示出無限的發展前景和巨大潛力。然而在當前我國缺乏統一建設標準的無線城市建設熱潮中,對各自為政的無線城市建設局面是否需要冷思考?在運營模式、運營商的選擇及與之對應的技術選擇上各有不同標準,是否是無線城市建設缺乏長期系統規
- 關鍵字:
無線城市 WiMAX 3G 無線寬帶
- 如果對CMMB放行,電信運營商無疑放棄了一塊巨大市場的先機。但是無奈TD-MBMS又一時間無法成熟,而服務奧運的任務卻又逐日逼近。
日前中國移動向終端廠商發出了4萬部TD兼容CMMB手機的標書。據相關企業負責人透露,參與招標的廠商有中興、宇龍酷派、三星、多普達、聯想,另外由于產品還需要進一步測試,開標時間有可能推遲到7月底,能否趕上奧運變數猶存。
TD和CMMB的婚姻背后
事實上,就手機電視業務而言,TD和CMMB存在競爭。
基于TD網絡的手機電視TD-MBMS
- 關鍵字:
CMMB TD 聯想
- 在昨天中國移動舉行的TD溝通會上,中國移動市場總經理徐達透露,到7月1日為止,中國移動的TD用戶已達到5.2萬,其中,試商用用戶為8000多,終端銷量在4000部左右。
這是中國移動進行TD-SCDMA試商用和社會化測試3個多月以來,中國移動首次公布TD用戶數和發展計劃。
目前的TD用戶中,試商用用戶主要面對市場發展,社會化測試用戶又被稱為“友好用戶”,終端由中國移動贈送,同時提供每個月800元的話費補貼。
徐達解釋說,之所以試商用用戶與終端銷量用戶之間有40
- 關鍵字:
TD 3G 移動 試商用
- TD-SCDMA產業聯盟宣布,中國移動集團公司等10個新成員于12日加入。中國移動還成為聯盟理事單位。這是TD聯盟自2002年成立以來,首次接納運營商成為其成員。截至目前,TD聯盟有8家理事單位和50家非理事單位。
在TD社會化業務測試和試商用已經啟動、TD即將正式服務奧運的關鍵時刻,中國移動加入TD-SCDMA產業聯盟,標志著TD-SCDMA正全面加快商用進程。
原信息產業部科技司副司長張新生強調了運營商對于TD產業鏈的作用,他表示,在標準提出的階段,如果沒有運營商的大力支持,TD標準不
- 關鍵字:
TD 3G 移動
- 互操作性測試是為了滿足網絡運營商的一些特殊需求而定制的測試項目,現在已經成為標準的終端質量保證流程中的一部分。通過和韓國網絡運營商KTF (Korea Telecom Freetel)的合作,羅德與施瓦茨公司在R&S®CRTU 協議測試平臺上定義并且實現了互操作性測試的測試場景。
用戶設備和網絡之間可以進行平滑地互操作應用,這是移動運營商推出創新性的服務,并且取得成功的關鍵保障,這也是運營商定制的信令測試成為WCDMA 網絡服務質量保證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原因。R&S
- 關鍵字:
R&S 3G KTF 互操作性測試
- 近日,一則消息在我國3G業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據報道,有“山寨機之父”之稱的中國臺灣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發科),即將在內地大規模出貨TD芯片。與此同時,聯發科等芯片廠商基于TD—SCDMA、CDMA2000標準的產品也將大規模出貨。
隨著聯發科的規模化供貨,勢必引發大量廠商將采用2G時代的聯發科模式進入TD市場,這無疑將對TD終端市場產生巨大的影響,也為我國手機市場產生更大的變局埋下了伏筆。
MTK模式的3G變局
在2G時代,聯發科這家
- 關鍵字:
聯發科 TD 3G 芯片 MTK
- 精兵簡政、節衣縮食、備受煎熬,乃至直接死去。
這就是《中國企業家》走訪大唐移動、天科技、鼎橋、重郵信科、凱明5家為TD-SCDMA標準而生的企業時所了解的現狀。跟其他TD產業鏈中的企業不同,這5家企業只專注于TD產業。
從5家企業的股權結構看,有3家企業的控制權在外資手中。凱明的17家股東中,8家外資企業持股68.76%;天科技的股權待大唐移動出售后有可能全部落到外資手中;鼎橋股東諾西與華為的持股比例是51%和49%;只有大唐移動和重郵信科的股權目前還是中資獨有。中外資股東對TD試探性的投
- 關鍵字:
TD 3G 大唐移動 天科技 鼎橋 重郵信科 凱明
- 1、引言
中國移動承擔了在全國八個城市建設TD-SCDMA試驗網的任務,目前,試驗網的建設正在緊張進行中。在環境復雜、場景多樣的情況下提供具有針對性的綜合解決方案,同時保證優質的網絡覆蓋,是網絡建設中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本文在眾多建網問題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兩個問題——高速公路/鐵路和大型高檔住宅小區覆蓋,來進行解決方案的探討。
2、高速公路/鐵路場景覆蓋
隨著用戶移動速度的不斷提高,例如“和諧號”列車時速已達200km以上,為了確保高
- 關鍵字:
TD 基帶處理 智能天線 分布式光纖基站 BBU RRU
- 進入2008年,國內芯片設計業一片“哀鴻”,多家公司因為資金、市場等問題相繼倒下,還有一些企業在不同程度進行裁員。
然而,在上海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松濤路張江大廈一隅,一家名為凹凸科技的芯片設計公司卻行業寒流中品嘗著與眾不同的成長滋味。
這家創建于1995年的半導體設計公司連續10年保持了55%以上的利潤率水平,擁有426項專利,其分別于2001年在納斯達克、2006年在香港上市(股票代碼分別為OIIM、0457),但其財報中卻鮮有負債。
“我們的方
- 關鍵字:
模擬芯片 芯片設計 凹凸科技 3G
td-3g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td-3g!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td-3g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td-3g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