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嵌入式開發中,我們經常會接觸到一些專業術語,例如CPU、MCU、MPU、SOC和MCM等,這些縮寫代表了不同類型的電子處理單元,它們在消費電子、計算機硬件、自動化和工業系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下面將介紹每個術語的基本含義和它們在實際使用中的區別:1. CPU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由運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及相應的總線構成。它可以是一個獨立的處理器芯片或一個內含多核處理器的大型集成電路。眾所周知的三級流水線:取址、譯碼、執行的對象就是CPU,CPU從存儲器或高
關鍵字:
CPU MCU MPU SOC MCM
進入2024年,全球RISC-V社群在技術和應用兩個方向上都在加快發展,中國國內的RISC-V CPU IP提供商也在內核性能和應用擴展方面取得突破。從幾周前在杭州舉行的2024年RISC-V中國峰會以及其他行業活動和廠商活動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趨勢。作為全球領先的IP供應商,SmartDV也從其中國的客戶和志趣相投的RISC-V CPU IP供應商那里獲得了一些建議和垂詢,希望和我們建立伙伴關系攜手在AI時代共同推動芯片產業繼續高速發展。SmartDV也看到了這一新的浪潮。上一次在行業慶祝RISC-V
關鍵字:
智權 SmartDV RISC-V CPU IP
?高度集成的全新i.MX RT700跨界MCU旨在顯著節省功耗,配備eIQ Neutron神經處理單元(NPU),可在邊緣端提供高達172倍的AI加速
關鍵字:
恩智浦 NXP MCU
恩智浦半導體宣布推出全新i.MX RT700跨界MCU系列,旨在為支持智能AI的邊緣端設備賦能,例如可穿戴設備、消費醫療設備、智能家居設備和HMI平臺。i.MX RT700系列為邊緣AI計算的新時代提供了高性能、廣泛集成、先進功能和能效的優化組合。i.MX RT700在單個設備中配備多達五個強大的內核,包括在跨界MCU中首次集成eIQ Neutron NPU,可將AI相關應用的處理加速高達172倍,同時將每次推理的能耗降低高達119倍。i.MX RT700跨界MCU還集成了高達7.5MB的超低功耗SRAM
關鍵字:
NXP MCU AI
9月30日消息,據媒體報道,英國Pragmatic Semiconductor公司研發了一款非硅制成的柔性可編程芯片,能夠在彎曲時運行機器學習工作負載,制造成本不到1美元。這款名為Flex-RV的32位微處理器基于開源RISC-V架構,采用了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氧化銦鎵鋅(IGZO)技術,直接在柔性塑料上制造,打破了傳統硅芯片的剛性限制。Flex-RV的運行速度可達60kHz,功耗低于6毫瓦,雖然無法與硅微芯片的千兆赫茲速度相媲美,但其速度對于智能包裝、標簽和可穿戴醫療電子產品等應用來說已經足夠。Flex-R
關鍵字:
risc-v 柔性可編程芯片 32位微處理器
全球領先的嵌入式系統開發軟件解決方案供應商IAR與北京國科環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科環宇”)聯合宣布,最新版本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RISC-V將全面支持國科環宇AS32X系列RISC-V MCU,雙方將共同助力中國汽車行業開發者的創新研發,同時將不斷深化合作,擴展在行業的技術探索及生態完善。AS32X系列MCU基于32位RISC-V雙核鎖步架構設計,滿足功能安全ASIL-B等級要求,主頻高達180MHz,綜合算力達516DMIPS,benchmark跑分可達4.
關鍵字:
IAR 國科環宇 RISC-V 車規MCU
9月24日消息,日前,長城汽車宣布,其聯合開發的RISC-V車規級MCU芯片——紫荊M100已完成研發,并成功點亮。紫荊M100是長城汽車牽頭聯合多方研發的首顆基于開源RISC-V內核設計的車規級MCU芯片,其將為未來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創新應用構建基石。它采用模塊化設計,內核可重構,4級流水線設計使其具備更快的處理速度和更少的耗時,同時便于未來的升級擴展。滿足功能安全ASIL-B等級要求,支持國密,并符合ISO21434網絡信息安全標準。紫荊M100是長城汽車"軟硬一體"智能化戰略的
關鍵字:
長城汽車 risc-v MCU 智能駕駛
通過采用多芯片架構,Mercury Systems的Direct RF FPGA大大縮小了系統占用面積,并大幅提升了數據吞吐量,助力嚴苛環境下的高性能計算。你將了解:什么是Direct RF?Mercury Systems的模塊如何集成Direct RF支持?Direct RF技術的崛起隨著現代無線通信和信號處理需求的不斷增加,Direct RF技術應運而生。Direct RF是指將模數轉換器(ADC)和數模轉換器(DAC)與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集成在同一個封裝中。這種技術不僅能夠大大減小系統的占
關鍵字:
mcu
在電子設計過程中,原型制作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它不僅僅是概念驗證,而是提供了實際的硬件供測試和調試,以確保產品在進入量產前的性能表現。此外,原型讓工程師、管理人員及其他利益相關者能夠更清晰地了解產品在具體應用中的表現,從而推動其成功開發。隨著市場對產品上市時間和客戶需求快速變化的要求日益增大,原型、演示和量產硬件之間的界限正在逐漸模糊。將原型視為一個持續過程,而非設計階段的獨立步驟,能夠幫助設計團隊更好地實現從原型到量產的過渡。設計和生產之間的緊密合作是確保時間、質量和成本目標的關鍵。早期和頻繁地進行原型設
關鍵字:
mcu 創客
Arduino在過去十多年里一直是開源硬件運動的核心力量之一。Arduino平臺設計模塊化、價格實惠且易于使用,不僅受學生和創客青睞,也被工程師們廣泛用于物聯網(IoT)和其他電子項目的快速原型開發,最終目標是將這些項目轉化為商業產品。Arduino聯合創始人兼董事會主席Massimo Banzi曾表示:“今天的新一代工程師從小就用Arduino搭建項目?!彪S著這些工程師逐步進入高級工程和產品開發崗位,Arduino現任CEO Fabio Violante希望他們能繼續將Arduino的硬件用于這些工作中
關鍵字:
mcu,開源
隨著全球人工智能(AI)浪潮的持續高漲,幾乎每個行業都在利用AI技術推動創新,從制造業到大數據分析等領域,AI的應用無處不在。而AI也在開發者和創客市場中占據了重要地位。人們利用AI技術打造了從機器人到面部識別系統等多種應用。為了增強硬件性能,制造商們也開始在其最新的單板計算機和擴展板中集成AI處理功能。新AI套件為Raspberry Pi 5賦能Raspberry Pi基金會正是眾多推動AI創新的機構之一。為其旗艦產品Raspberry Pi 5專門設計的AI擴展套件,旨在讓用戶能夠在各種AI平臺上進行
關鍵字:
mcu,樹莓派
業界領先的半導體器件供應商兆易創新GigaDevice近日宣布,將攜多款光模塊應用方案出席9月11日至13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第25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展位:12號館12D805),集中展現其在光通信領域的卓越技術實力和廣泛的市場覆蓋。隨著人工智能大模型、云計算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5G技術的廣泛商用,加之光纖到房間(FTTR)技術的規模化部署,光通信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增長浪潮。這一趨勢不僅催生了光模塊需求的急劇攀升,也對光模塊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光模塊,作為光通信系統的核心,通過高效地進行光
關鍵字:
兆易創新 GD32 MCU
據甲辰計劃官微消息,日前,思爾芯(S2C)宣布正式加入甲辰計劃(RISC-V Prosperity 2036)。思爾芯將利用其芯神瞳原型驗證系統,為包括SG2380和香山在內的高性能RISC-V處理器及IP提供演示平臺,助力業界開發符合各類商業應用的解決方案。據了解,“甲辰計劃”由ASE實驗室、PLCT實驗室和算能(Sophgo)聯合發起,旨在推動RISC-V在未來12年內實現從數據中心到桌面辦公、從移動設備到智能物聯網的全方位信息產業覆蓋,打造開放標準體系及開源系統軟件棧。該計劃的核心目標是圍繞SG23
關鍵字:
甲辰計劃 risc-v 思爾芯
RISC-V因具備開源、開放、簡潔、靈活等優秀特性,吸引了全球大量的開發者和公司,其中不乏有芯片相關企業的影子,包括Arm、英特爾、阿里巴巴旗下半導體企業平頭哥、Tenstorrent、賽昉科技、SiFive、晶心科技、奕斯偉計算等已部署RISC-V。此外,截至2023年底,RISC-V國際基金會已經擁有了4423個成員,同比增長28%,遍布全球70多個國家。RISC-V露于臺前,多方駛入賽道開源新架構RISC-V勢頭越來越盛,又一歐洲芯片大廠入局。當地時間8月29日,意法半導體(ST)宣布,已加入RIS
關鍵字:
RISC-V
全球功率系統和物聯網領域的半導體領導者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近日宣布推出一款綜合評估套件,適用于嵌入式邊緣人工智能(Edge-AI)和機器學習(ML)系統設計。全新PSoC? 6 AI?評估套件提供了構建智能消費、智能家居和物聯網應用所需的全部工具。該解決方案能夠在傳感器數據源旁執行推理,與以云計算為中心的解決方案架構相比,它能夠為用戶帶來更佳的實時性能和能效等優勢。PSoC? 6外形小巧,尺寸為35 mm x 45 mm,成本更低且集成了多種傳感器和連接功能,非常適合本地數據采集、快速原型開發、模
關鍵字:
英飛凌 邊緣AI 微控制器 MCU
risc-v mcu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risc-v mcu!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risc-v mcu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risc-v mcu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