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輸出輸入晶片(I/O)的領導廠商「華邦電子」,繼W83627EHG與W83627DHG系列廣獲全球各大PC、主機板制造商的好評與采用之后,接著針對Intel®的Eaglelake平臺以及AMD®的AM3平臺進行晶片組的研究開發,於近日隆重推出新一代輸出輸入(Super I/O)控制晶片「W83667HG」。
該產品支援Intel®新發表的PECI (Platform Environment Control Interface), SST (Simple Serial Tr
- 關鍵字:
華邦電子 控制晶片 CIR PWM PECI SST
- 2008 年6 月3 日,德州儀器 (TI) 宣布針對非穩壓輸出電壓應用推出一款采用中間總線架構、可實現高達 97% 系統用電效率的電源控制器,從而進一步壯大了 TI 高級脈寬調制器 (PWM) 電源管理控制器系列的產品陣營。該控制器使中間總線架構電源系統能為電信與數據通信系統提供最高節能性、高電源密度以及低系統成本等優異特性,并支持多個下行負載點轉換。
集成式 UCC28230 PWM 控制器可支持半橋與全橋拓撲,同時還能顯著縮小整體設備尺寸、減少所需外部組件數。設計人員可將運行模式設置為固定
- 關鍵字:
TI 電源控制器 PWM UCC28230
- 1 引 言
Buck型DC-DC轉換器設計中常采用PWM反饋控制方式以調節輸出電壓或電流。PWM控制方式分電流模式控制和電壓模式控制兩種方式。電流模式控制方式是電流內環和電壓外環雙環控制,輸入電壓和負載的變化將首先反應在電感電流上,在輸入電壓或負載改變時具有更快的響應速度。
電流模式控制方式有峰值電感電流控制和平均電感電流控制兩種方式。峰值電感電流控制由于其優點被廣泛應用,但其存在固有的開環不穩定現象,在提高快速性的同時,也帶來了穩定性的問題。當輸入電壓降至一個接近輸出電壓的值時,占空比向
- 關鍵字:
轉換器 PWM 線性斜率補償 PCM Buck
- 小尺寸的LCD顯示模塊早已成為手持式數碼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消費者對視覺方面要求的提高,LCD顯示模塊的設計變得越來越重要。如何在1.8寸至2.8寸的LCD屏上顯示更多的信息并提高顯示質量達到更好的視覺效果,成為眾多手持式數碼產品設計者的重點之一。除了提高LCD屏的分辨率、減小延遲時間以及在軟件上提升之外,LCD屏的背光設計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傳統設計中,小尺寸彩色LCD屏一般采用白色LED作為背光源。1.8寸至2.8寸的LCD屏多采用1至4顆白色LED。為達到好的顯示效果,要求白色LED亮度
- 關鍵字:
LCD LED 驅動IC BCD PWM
- 0 引言
在許多嵌入式系統的實際應用中,需要擴展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模塊,將CPU實現有困難或實現效率低的部分用FPGA實現,如數字信號處理、硬件數字濾波器、各種算法等,或者利用FPGA來擴展I/O接口,如實現多路PWM(脈寬調制)輸出、實現PCI接口擴展等。通過合理的系統軟硬件功能劃分,結合優秀高效的FPGA設計,整個嵌入式系統的效率和功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在電機控制等許多應用場合,需要產生多路頻率和脈沖寬度可調的PWM波形。本文用Altera公司FPGA產品開發工具Quar
- 關鍵字:
FPGA 邏輯仿真 PWM
- 0 引言
開關電源以其小型、輕量和高效率的特點,被廣泛地應用于各種電氣設備和系統中,其性能的優劣直接關系到整個系統功能的實現。開關穩壓電源有多種類型,其中單端反激式開關電源由于具有線路簡單,所需要的元器件少,能夠提供多路隔離輸出等優點而廣泛應用于小功率電源領域。
傳統的單端反激電源一般由PWM控制芯片(如UC3842)和功率開關管(頻率較高時一般使用MOSFET)組成,PWM芯片控制環路設計復雜,容易造成系統工作不穩定,功率開關管有時需要外加驅動電路。另外,反激變壓器的設計也是一個難點,其
- 關鍵字:
TOPSwitch PI Expert 開關電源 PWM 單端反激電源
- 五、變頻器的測量與儀器
1、 測量儀器儀表簡介
目前常見的測量儀表很多,這里僅介紹幾種常見的儀表。
1) 動鐵式儀表
這種儀表測量的是有效值,它的值由固定線圈磁場與其內可動鐵之間相互作用的電磁力所確定的偏轉角度而確定。讀數誤差由動鐵的磁飽和以及諧波對線圈內電感的影響引起。儀表精度一般是0.5級。
2) 整流式儀表
交流電流經整流然后作用于動圈式直流表,按交流電流的有效值確定刻度。其有效值是由整流平均值乘以波形系數求出的。市場上可買到的該種儀表基本是用于測量正弦電流的
- 關鍵字:
變頻器 測試 變頻技術 PWM 智能控制
- 一、引言
交流變頻調速是集電力電子、自動控制、微電子學和電機學等技術之精華的一項高新技術,自問世以來倍受矚目。它以優異的調速性能、顯著的節電效果和廣泛的適用性而被國內外公認為世界上應用最廣、效率最高、最理想的電氣傳動方案。隨著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和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 變頻技術得到了迅速提升, 應用日漸廣泛。變頻調速在調速范圍、調速精度、動態響應、輸出轉矩、智能控制、節約電能等方面的優異性能,是其它交流調速方式無法比擬的,特別是在節約能源及提高產品質量、提高設備的效率方面, 獲得了很好的經濟效
- 關鍵字:
變頻器 測試 變頻技術 PWM 智能控制
- 便攜式消費類電子設備的發展趨勢是性能不斷地提高,功能不斷地增加,同時要求電池每次充電后的供電時間越來越長。
隨著便攜式電子產品功能的不斷增加,對電池的容量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鋰離子電池的高電壓、高容量、長壽命和免維護等特性使之成為各類便攜式電子設備的理想選擇。除常規的4.2V充電電壓和1C的充放電速率之外,鋰離子電池中采用的一些新技術要求不同的充電電壓并提供更高的充電速率。
本文將討論有關鋰離子電池方面的一些潛在發展趨勢,并介紹便攜式產品設計師如何利用受微控制器(MCU)控制的脈沖寬度調制(
- 關鍵字:
便攜式 鋰離子電池 MCU PWM
- Intersil推出產品編號為ISL8120的雙輸出或可變相位PWM控制器。這款PWM控制器特有的電流分配技術確保了多種版本的芯片可以被并行應用,以實現一個高性能價格比的雙模輸出或n-相PMW控制器解決方案,用來滿足多種專門設計的需要。
基于MOSFET上的選擇,每相可輸出高達25A的電流。每個芯片可以配置成為兩個單相輸出或者一個雙相輸出。因為每個ISL8120可提供兩個單相25A輸出或一個雙相位50A輸出,設計師可根據需要的電壓軌的數量和輸出電流的水平來決定使用ISL8120的數量。最多6個I
- 關鍵字:
Intersil PWM ISL8120
- 2008 年 4 月21 日,北京訊
德州儀器 (TI) 宣布推出業界首款支持閉環反饋的 PWM 輸入 20 W 立體聲 D 類功率級器件。這款高效率產品進一步豐富了 TI 閉環架構產品系列,有助于提高聲音精準度與 EMC 性能,降低電源性能要求,從而降低了系統成本。該高靈活性器件支持多種輸出配置,其中包括一個可連接至視頻或音頻處理器的簡潔 PWM 接口,從而能夠簡化設計,加速產品上市進程,滿足 LCD、等離子與 DLP® 電視以及媒體基站制造商的要求。(更多詳情,敬請訪問:http://foc
- 關鍵字:
德州儀器 PWM
- 引言
現代電子技術發展很快,半導體供應商不斷推出新器件,從而推動電子應用工程師的不斷創新設計,以滿足市場的日益需求。本文介紹的即是基于客戶的需求,應用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的新型電流型PWM芯片LM3478及基于SEPIC升降壓原理實現的50W DC-DC 適配器。該適配器的主要特點是:直流輸入電壓范圍極寬;輸出功率大;保護功能全;輸出紋波小;效率高;工作穩定可靠;應用范圍廣。
SEPIC型變換器
SEPIC的電氣原理簡圖如圖1所示。
通常稱之為升降壓變換器SEPIC的簡單
- 關鍵字:
美國國家半導體 PWM LM3478
- 基于 TI TMSF24xTM/F28xTM DSP 的控制器事件管理器構成了其電動馬達相位控制功能的核心組件。由于基于 DSP 的控制器正在進入一個涉及高性能電子器件的觸發與控制的全新領域,因此 TI 決定開發一種全新的架構。
基于德州儀器 (TI) F24xTM 與 F28xTM 數字信號處理器 (DSP) 的控制器事件管理器模塊在 DSP 中采用可編程邏輯形式,以生成脈寬調制 (PWM) 信號,并主要滿足三相系統的設計要求;不過,由于具有一定靈活性,因此在添加一些軟件之后也可以輕松用于具有
- 關鍵字:
TI DSP PWM eEVM
- 可把每個電機控制電路分為驅動電路和控制軟件兩部分。根據電機類型、系統要求和硬/軟件復雜性折衷考慮,電機控制電路的兩部分可以相當簡單或特別復雜。
通常,較高性能系統需要更復雜的硬件。本文給出通常用于控制電機的一些基本電路的軟件構建單元。
驅動軟件:脈寬調制算法
脈寬調制(PWM)是新式數字電機控制的關鍵。調節脈沖寬度,可以有效地控制電機速度,而沒有較大的線性功率級。一些PICmicro MCU器件包含硬件PWM模塊,這些模塊內置在Capture? Compare/PWM(CC
- 關鍵字:
驅動電路 控制軟件 PWM
pfm-pwm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pfm-pwm!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pfm-pwm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pfm-pwm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