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領先的測量解決方案提供商——泰克科技日前宣布,為其PCI Express® (PCIe)套裝測試解決方案提供一系列增強功能,支持16 GT/s數據速率,為業內提供第一個支持PCIe 4.0結構的發射機和接收機自動測試解決方案。
PCIe 4.0技術提高了數據速率,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全新的測試挑戰,如通道損耗大大提高,總抖動預算縮緊,鏈路培訓和定時要求更加復雜。隨著設計裕量縮小,準確的特定標準測量解決方案在調試、設計檢驗和互操作能力測試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泰克
- 關鍵字:
泰克 PCIe 4.0
- 盡管PCI Express (PCIe) 4.0訴求16GT/s傳輸速率的規格要到明年才底定,但已有幾款采用PCIe 4.0架構的晶片即將投片。一旦PCIe 4.0版的所有細節發布,PCI SIG組織的目標將積極展開傳輸速率高達25或32GT/s的5.0新版任務。
在日前于加州舉行的PCI SIG年度開發者大會上,包括Cadence、PLDA和Synopsys等業界廠商展示其PCIe 4.0實體層、控制器、交換器以及其他IP模組等產品規劃,包括一款采用PCIe 4.0規格的100 Gbit/s
- 關鍵字:
PCIe 4.0
- 近來服務器用固態硬碟(SSD)價格下滑,掀起商用化風潮,存儲器芯片龍頭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服務器市場強者惠普(HP)攜手攻略與巨量資料、人工智能趨勢共同快速成長的數據中心市場。
據Digital Times報導,惠普在HPE Discover 2016活動中,公開了搭載三星128GB LRDIMM(Load Reduced 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的服務器新產品,及全球最大容量的服務器用SSD等。由復數存儲器廠商供應芯片的惠普,鮮少與
- 關鍵字:
三星 SSD
- 據韓國資訊通訊技術振興中心(IITP)統計,SSD今年出貨量將成長16.9%,2020年出貨量有望從2015年的1.1億顆翻升至2.4億顆。
在儲存市場主流將轉向SSD的同時,傳統硬盤(HDD)則是持續萎縮。IITP估計HDD每年將以負5.7%的速度衰退,2019年出貨量可能從2014年的5.64億顆跌落至4.2億顆。
隨著SSD日益普及,市場競爭也日益激烈,韓國、美國與日本業者已斗得不可開交,大陸現在也試圖分一杯羹。三星目前為全球SSD市占龍頭,英特爾則在苦思策略追趕,除與美光結盟外,也
- 關鍵字:
SSD HDD
- 受惠傳統硬碟供應商為了提升獲利率而持續調漲價格下,2016年底128GB固態硬碟價格將會低于500GB傳統硬碟,而256GB固態硬碟跟1TB傳統硬碟的價差則會低于5美元,進一步使固態硬碟的性價比更具吸引力…
TrendForce旗下記憶體儲存事業處DRAMeXchange最新研究顯示,2016年第二季主流容量PC-Client OEM SSD合約均價,MLC-SSD季跌幅為6~10%,TLC-SSD則下跌4~11%。
由于第三季整體NAND Flash市場供需可能轉趨平衡,主
- 關鍵字:
固態硬盤 SSD
- 是德科技公司日前推出U5310A 10 位 PCIe® 高速數字化儀,其采樣率高達 10 GS/s。憑借極高的動態范圍、寬廣的 2.5 GHz 帶寬以及在整個帶寬上的 10 位分辨率,它能夠以高保真度捕獲快速瞬變信號。
這個獨特的 ADC 板卡專為嵌入式 OEM 系統應用而設計,例如醫學研究、飛行時間分析(MS-TOF)、環境監測(LiDAR)、超聲波無損測試(NDT)、半導體測試和分布式應變溫度傳感器(DSTS)測試。此外,U5310A 還非常適合高等物理實驗通過使用單次激發或基于事件
- 關鍵字:
是德科技 PCIe
- 臺北國際計算機展31日登場,對于內存模組產業光源風暴再起,但這次將吹至固態硬盤SSD產品。
宇帷國際指出,稱該公司擁有發光固態硬盤SSD專利,在臺北國際計算機展中,又有多少業者走不同專利技術將成為焦點。
去年臺北國際計算機展中,光源內存模組成為展出主力,但擁有專利的業者少之又少外,歷經一年來的市場演進,目前多數推出發光內存模組廠則是取得他廠授權,例如威剛、十銓采用宇帷國際授權,也讓發光內存模組無模仿問題,發展相對正常。
但相較光源在高階、電競內存模組成主流,具光源的固態硬盤SSD預期
- 關鍵字:
SSD 固態硬盤
- 資策會MIC于今(26)日表示,預估今(2016)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產值為3291億美元,將較2015年衰退近3.2%,但今年臺灣半導體產業產值成長幅度將優于全球,并預期下半年晶圓代工和封測展望看好。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今日舉辦“2016前瞻ICT產業趨勢”記者會,MIC指出,受到終端PC產業大幅度衰退,和智慧型手機出貨僅個位數成長影響,預估今年全球半導體表現不佳,產值將較去年衰退近3.2%。不過,MIC也預估,今年臺灣半導體產業產值將達2兆2410億元,年成長5.5%,
- 關鍵字:
晶圓 SSD
- TrendForce集邦科技旗下存儲研究品牌DRAMeXchange(全球半導體觀察)最新研究顯示,2016年第二季主流容量PC-Client OEM SSD合約均價,MLC-SSD季跌幅為6-10%,TLC-SSD則下跌4-11%。由于第三季整體NAND Flash市場供需可能轉趨平衡,主要固態硬盤供貨商在產能去化壓力減輕及獲利考慮下,合約價跌幅將較第二季收斂。此外,三星今年下半能否順利量產新一代的V3 TLC-SSD,將是牽動下半年固態硬盤合約價的關鍵。
DRAMeXchange資深研究經理
- 關鍵字:
SSD HDD
- AMD日前低調發布了Radeon R3系列固態硬盤,首次采用TLC閃存,而原來定位主流的Radeon R7系列卻直接下架了。通過進一步了解,AMD Radeon R3 SSD不再來自OCZ,而是另一家叫Galt Inc.的公司生產并負責銷售的。事實上,AMD Radeon系列內存也是出自Galt,看來雙方合作很愉快。
Radeon R3系列規格不高,價錢也很便宜,這也是AMD推出該產品的主要原因,但這并不意味著AMD放棄高端了,事實上恰恰相反。
AMD確認,將會
- 關鍵字:
AMD SSD
-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在固態硬碟(SSD)的市場占有率遙遙領先,幾乎是第二名英特爾(Intel)的3倍。韓媒Money Today引用IHS公布的統計資料報導,2015年三星在全球固態硬碟市場營收為54億美元;其2013年營收為21億美元、2014年為40億美元,營收持續成長;市占率也從2013年26%攀升到2015年38%。
除了三星之外,2015年其余業者的市占率皆呈現下滑現象。排名第二的英特爾營收為19.34億美元,市占率由17%下滑至14%;新帝(SanDis
- 關鍵字:
三星 SSD
- 全球領先的閃存存儲解決方案提供商SanDisk閃迪公司 (NASDAQ: SNDK)今日宣布推出SanDisk® Z410 SSD。這是一款極具成本競爭優勢的半TB級SSD,可幫助制造商為眾多臺式電腦和便攜式電腦設計出理想的計算平臺。這種采用3位元存儲的15納米級Z410 SSD可為各種主流計算平臺提供理想的性能、容量和尺寸。
SanDisk閃迪副總裁兼客戶端平臺解決方案總經理Tarun Loomba表示:“目前,整個PC市場正快速將SSD作為首選存儲方案。SanDisk閃迪
- 關鍵字:
SanDisk SSD
- SK海力士(SK Hynix)正式發表第二代36層3D NAND Flash服務器用固態硬碟(SSD),借由推出3D NAND Flash固態硬碟及其他高規格產品,積極搶攻企業市場。
據亞洲經濟報導,日前SK海力士參加在大陸深圳召開的英特爾開發者論壇(IDF),并公開采用第二代3D NAND Flash與控制器的服務器用NVMe介面固態硬碟。據了解,SK海力士從2016年初開始量產36層3D NAND Flash。
SK海力士公開的1TB NVMe介面固態硬碟,采用3D NAND Flas
- 關鍵字:
SK Hynix SSD
- 隨著存儲產品的迭代更新,雄踞存儲市場多年的機械硬盤也迎來了實力“挑戰者”。在京東輸入固態硬盤,點擊搜索,就有1.5萬個搜索結果,不僅三星、東芝等知名品牌位列其中,專業的存儲品牌朗科、金士頓等亦名列前茅。
在速度為王的今天,SSD固態硬盤在與傳統機械硬盤的較量中輕松勝出,贏得廣大用戶的青睞。SSD固態硬盤在日常操作時的速度,比機械硬盤快十幾倍,在追求效率的時代,SSD以迅捷之勢俘獲了消費者的心。對于消費者來說,開機快10秒,開軟件快3秒,游戲加載快10秒,對
- 關鍵字:
SSD 固態硬盤
-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存儲器業務再傳捷報。IHS統計顯示,三星固態硬碟(SSD)2015年營收沖上54億美元,市占率達到38%,遠超過亞軍英特爾(Intel)的14%。
據BusinessKorea報導,三星除了穩坐NAND Flash龍頭寶座,SSD業務也益發穩固。SSD是NAND存儲器主要應用產品之一,而在NAND生產成本持續下降之下,SSD普及腳步也逐漸加快。
三星借由掌握NAND最新技術,并打通上下游自主供應鏈,成為其拓展SS
- 關鍵字:
三星 SSD
pcie ssd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pcie ssd!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pcie ssd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pcie ssd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