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市場研究公司IDC最新發表的“2007年第三季度全球PC處理器廠商市場份額報告”稱,2007年第三季度全球PC處理器出貨量比第二季度增長14.3%,達到了創記錄的水平。PC處理器芯片的銷售收入為79.5億美元,比第二季度增長14.8%。
筆記本電腦處理器第三季度的出貨量增長26.6%,是推動整個PC處理器市場增長的主要因素。臺式電腦處理器第三季度出貨量增長7.7%,服務器處理器第三季度出貨量增長4.6%。
分析師稱,英特爾和AMD為其新平臺采取的積極的價格政策是推動市場增長的主要原因。這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PC 處理器 芯片 消費電子
“...8051系列中,Nohau提供最佳的始終如一的實用系統?!?“...我見過的最實用的用戶界面之一?!?“...用戶界面多方面的適用性使Nohau更為杰出?!?“...嵌入式系統編程最值得提倡使用EMUL51-PC工具?!?nbsp; Nohau公司的 EMUL51-PC仿真器為全尺寸PC卡式,包括32K或128K字節仿真存儲器。還有供選用的4K或16K字節的跟蹤板,它也是全尺寸的。這兩塊卡由一條短的扁平電纜相連接。 &n
關鍵字:
EMUL51-PC 仿真器 嵌入式 開發工具
運動控制技術的發展是制造自動化前進的旋律,是推動新的產業革命的關鍵技術。運動控制器已經從以單片機或微處理器為核心的運動控制器和以專業芯片(ASIC)作為核心處理器的運動控制器,發展到了基于PC總線的以DSP和FPGA作為核心處理器的開放式運動控制器。
當今,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運動控制技術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革,由專用型封閉式開環控制模式向通用型開放式實時動態全閉環控制模式發展。開放式體系結構使運動控制系統有更好的通用性、柔性、適用性、擴展性。
一、開放式運動控制系統
按照IEE
關鍵字:
工業控制 PC 多軸運動 控制系統 工廠自動化
據國外媒體報道,根據戴爾周二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修正后財報,2003年到2007年第一季度,該公司的凈利潤減少了9200萬美元。
戴爾今年8月首次承認,經過為期一年的內部調查,該公司發現在過去四年多的時間里,一些員工存在誤導審計人員和人為修改收益的行為,目的是達到特定業績目標。戴爾的內部調查從2006年8月開始,共審查了500多萬份文件。根據調查結果,戴爾修正了2003財年到2006財年之間的所有財報,以及2007財年第一季度財報。
修正后的財報顯示
關鍵字:
戴爾 PC
近日,Intel秋季技術峰會在美國舉行,會上PC和家庭信息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叭魏蝺热荨⑷魏蔚攸c、任何設備、任何時間”都能實現信息分享,這是未來家庭信息化的基本構想,而PC將很大程度上主導家庭信息化。
家庭信息化從本質來看,它倡導的是未來的一種生活方式,它在實現將家電產品數字化的同時,使計算機、通訊設備、視聽產品、家用電器等各種設備實現互相識別、相互連接、相互控制、實現資源共享。
家庭信息化從PC開始
家庭信息化迅速發展的最大推動力得益于互聯網的普及,但在互聯網普及的過程中,作
關鍵字:
消費電子 PC 家庭信息化 消費電子
數字信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在圖形圖像處理、高精度測量控制、高性能儀器儀表等眾多領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實際運用中,通常須將DSP采集處理后的數據傳送到PC機,然后進行存儲和處理。
T1公司的TMS320VC33微處理器具有性價比高,同時,該芯片的I/O電平、字長、運行速度、串口功能具有大多數DSP的共同特點。本文針對TMS320VC33與PC RS-232的通訊,分析三種具體的接口電路和軟件設計方法,實現高速DSP與低速設備的通訊:①通過TMS3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DSP PC 串口通信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據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日前發表的一篇報告稱,2007年全球PC出貨量將比去年增長12%。分銷商表示,Gartner的研究報告與他們在市場上看到的情況一致。
Gartner的報告稱,2007年全球PC出貨量預計將增長12.3%,2008年預計將增長11%。這種增長將來自于中國、印度、拉丁美洲和東歐等新興市場以及移動PC市場的增長。
Gartner客戶機平臺市場事業部研究經理George Shiffler說,有兩個主要的推動因素。從銷售渠道的角度看,我不認為新興市場的事情是否有幫助,
關鍵字:
PC 消費電子
TerraSecuritiesASA分析師BruceDiesen日前宣布,2007年8月份全球芯片銷售三月平均值從7月份的206億美元攀升到214.5億美元。然而,Diesen特別指出8月份未調整的銷售額比上年同期增長4.8%,而7月份比上年同期增長達到11.3%。 Diesen表示,PC、汽車、LCD電視芯片銷售強勁,以及內存價格走高都有助于8月份芯片銷售的增長。 Diesen說,“與上年同期相比,8月份半導體數量升高12%,7月份比上年同期增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PC 汽車 LCD電視芯片 液晶顯示 LCD
編者按:隨著PC技術不斷突破發展,一些硬件配置性能逐步提高的同時,功耗也是大幅上漲。Intel新一代處理器的功耗已經達到了100W以上,nVIDIA的6800和ATI的X800系列顯卡也不是省油的燈,更不用說那些極端的超頻發燒友對電源的苛刻要求。在這種發展趨勢下,大功率的電源需求越來越常見,人們對于電源,這個以往默默無聞的配件也越來越關心了。為了讓用戶進一步了解電源的重要性,今天,我們在這里為大家提供了關于電源基本知識的講座,希望能對廣大用戶有所幫助。
1、電源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通過
關鍵字:
PC 電源 模擬IC 電源
市場調研公司IDC發布的一篇報告預計,今年個人電腦銷量將增長12.6%,達到2.575億臺。 據英國媒體報道,IDC指出,為這個增長做出貢獻的,將主要是亞太和除了美國、西歐和日本之外的“全球其余地區”?! DC預計今后2年仍將保持兩位數增長。而在美國和西歐,便攜電腦2007年將占據一半市場,2011年將上升到68%?! DC表示,在企業支出支持下,未來2年個人電腦銷量在美國將保持在5%左右。
關鍵字:
消費電子 PC 消費電子
9月24日上午11點,戴爾在北京正式宣布聯手國美電器進軍國內零售市場,這是戴爾全球零售策略的又一重大進展,也是戴爾首次在中國引入直銷外的銷售模式。
不久前,戴爾在日本、英國、美國分別與Bic Camera公司、Carphone Warehouse、沃爾瑪這三家零售巨頭達成合作,并在俄羅斯莫斯科開設當地首家戴爾專賣店。
根據雙方合約計劃,戴爾將于10月初在國美電器約50家主要城市門店開始銷售產品,未來數月將進駐700多家國美
關鍵字:
國美 戴爾 PC 直銷 消費電子
制程技術的進步可能意味著CPU和芯片組未來可能會整合在一起,但并不代表這會成為廣泛的趨勢。 近年來在PC領域,對于歷史悠久的PC芯片組將存在或消失的爭論開始升溫,因為制程技術的進步讓芯片組的功能越來越多的移往CPU;不過一個簡單的答案是:在短期內,它(芯片組)哪里也不會去。 然而針對某些特定設備的應用,將芯片組和微處理器整合在一起是必要的,而且AMD和Intel也已經在這樣做了。AMD的視訊與多媒體業務執行副總裁、前ATITechnologies執行長DavidOrton表示:“當一種設備擁有
關鍵字:
消費電子 CPU 芯片 PC 操作系統
摘要: 數字電視作為第三代電視技術已開始普及,目前基本上有兩種數模一體化電視解決方案,本文介紹第三種基于PC實現數字高清電視接收的電路方案。關鍵詞: PC;IPTV;嵌入式;數字電視
引言數字電視作為繼黑白電視、彩色電視后的第三代電視技術,已開始在發達國家普及。我國的數字電視標準已經頒布,為我國數字電視的普及掃清了技術障礙。目前基本上有兩種數模一體化電視解決方案,第一種是在現有的逐行電視電路的基礎上增加數字解碼電路的方案,這類方案在數字電視發展的初期被采用,它的集成度低、成本高,但開
關鍵字:
消費電子 0708_A 雜志_技術長廊 PC IPTV 嵌入式 消費電子
7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AMD CEO魯毅志日前表示,目前全球五大PC廠商都在使用AMD的處理器,而消費者也希望AMD能夠取得成功。
魯毅志說:“大型OEM廠商、經銷商、企業決策者、PC用戶和其他數字技術廠商都一致認為,處理器市場的競爭是件好事,有利于該市場的健康發展。消費者希望我們成功,他們喜歡我們所做的。AMD越強大,就能給業界帶來更多創新,更多選擇?!?
至于AMD當前所面臨的資金周轉困難問題,魯毅志表示,AMD將調整制造策略。出于競爭需要,魯毅志并未透露更多詳情。
關鍵字:
魯毅志 PC
在分析了現有系統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PC/104總線的、以C8051F060MCU為核心的動態稱重測量接口板的設計,C8051F060具有獨立的雙通道16 位逐次比較型A/D轉換器等功能。
關鍵字:
104 PC 總線 動態稱重
pc介紹
個人計算機(Personal Computer的縮寫)個人電腦,或個人計算機
【PC發展史】
1981 年:Xerox 開始致力于圖形用戶界面、圖標、菜單和定位設備(如鼠標)的研制 。結果研究成果為蘋果所借鑒,而蘋果電腦公司后來又指控微軟剽竊了他們的設計,開發了Windows 系列軟件。
1981 年8 月12 日:MS-DOS 1.0 和PC-DOS 1.0 發布。M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