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消息,美國人工智能初創企業OpenAI近日呼吁,美國及其盟國應合作建立“北美人工智能聯盟”,共同支持開發人工智能系統所需的基礎設施,應對來自中國的競爭。OpenAI周三表示,美國及其鄰國可以通過組建“北美人工智能聯盟”來簡化獲取人才、融資和供應鏈資源的渠道,從而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該公司指出,該合作模式未來有望擴展為涵蓋更多美國盟友與合作伙伴的全球網絡,其中包括中東國家。這一提議被納入OpenAI在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
關鍵字:
OpenAI 人工智
11月11日消息,盡管使用聊天機器人ChatGPT等人工智能產品的人數在激增,但支撐這些技術的底層模塊的改進速度似乎正在放緩。為此,ChatGPT的開發者OpenAI正在開發新技術,以增強大語言模型等核心模塊,從而應對這一挑戰。OpenAI即將推出的旗艦模型“獵戶座”(Orion)所面臨的挑戰突顯了公司當前遇到的難題。今年5月,OpenAI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特曼(Sam
Altman)在內部透露,他預計正在訓練中的獵戶座將顯著優于一年前發布的上一代旗艦模型。據知情人士稱,盡管獵戶座的訓練進度僅完成
關鍵字:
OpenAI 聊天機器人 ChatGPT 人工智能
11 月 5 日消息,Meta 前增強現實眼鏡項目負責人凱特琳?卡利諾夫斯基(Caitlin Kalinowski)周一在 LinkedIn 上宣布,她將加入 OpenAI,領導機器人和消費硬件部門。OpenAI 向 TechCrunch 確認了這一消息。據了解,卡利諾夫斯基是一位資深的硬件主管,自 2022 年 3 月起領導 Meta 的 AR 眼鏡團隊。她監督了 Orion 的開發,這是一款增強現實眼鏡原型,Meta 此前在年度 Connect 大會上展示了這款產品。卡利諾夫斯基還領導了 Meta 虛
關鍵字:
meta VR頭顯 OpenAI
11月1日消息,美國時間周四,OpenAI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特曼(Sam Altman)透露,該公司的下一個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可能不會在今年面世,原因是其正“優先開發”當前專注于推理與難題解決的模型。在參與Reddit網站的網友問答活動時,奧特曼指出:“所有模型都變得越來越復雜,我們無法像我們希望的那樣同時發布那么多東西。”他還解釋稱,在為“眾多卓越創意”分配計算資源時,公司面臨著“諸多限制和艱難抉擇”。當一位Reddit用戶詢問GPT-5或其同等版本的發布時間時,奧特曼回應稱,OpenAI“今年晚些時候會
關鍵字:
GPT-5 OpenAI 人工智能
消息人士稱,OpenAI正在與博通合作開發其首款定制芯片,用來處理龐大的人工智能計算推理的任務,并與臺積電合作以確保具備芯片制造能力。OpenAI已經組建了一支約20人的芯片開發團隊,其中包括曾負責構建谷歌張量處理單元(TPU)的高級工程師Thomas Norrie和Richard Ho 。但是按照目前的時間表,這款定制硬件可能要到2026年才能實現。OpenAI、AMD、英偉達和臺積電不予置評;博通沒有立即回復置評請求。OpenAI主要依賴英偉達的GPU進行模型訓練和推理。目前,英偉達的GPU占據超過8
關鍵字:
OpenAI 博通 芯片
據The Verge報道,OpenAI計劃在12月推出其下一代前沿模型Orion,該模型性能可能比現有旗艦GPT-4高出100倍。另有知情人士透露,微軟正在積極準備最早于11月在Azure平臺上托管Orion。今日,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發帖辟謠了關于Orion的傳言,但微軟與OpenAI之間既合作又競爭的矛盾狀態愈發明顯。OpenAI推出的GPT-4o模型對微軟Azure的付費AI服務構成了直接挑戰。微軟也在研發新AI模型,并籌備一系列新的API預計11月發布。此前
關鍵字:
OpenAI AI模型 GPT-4
10 月 15 日消息,微軟于當地時間 10 月 14 日表示,其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究的副總裁 SébastienBubeck(塞巴斯蒂安?布貝克)將離開公司,加入 ChatGPT 制造商 OpenAI。微軟的一位發言人表示,SébastienBubeck 已決定離開微軟,以進一步推進他在開發通用人工智能方面的工作,公司期待通過他與 OpenAI 的合作繼續保持他們的關系。據 Information 報道,Bubeck 的大多數合著者曾在一篇關于微軟 Phi LLMs 的研究論文上合作,這些模型比傳統的大型
關鍵字:
微軟 OpenAI AI
據媒體周五報道,蘋果公司已退出了OpenAI融資輪的談判,該輪融資預計將籌集65億美元。媒體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的話報道稱,這家科技巨頭最近退出了定于下周結束的這一輪談判。目前,融資談判尚未完成,因此參與者和投資金額仍可能會發生變化。根據此前的報道,由于構建大型AI系統所需算力將導致更大開支,OpenAI才決定調高融資額度。當時,該公司正在商談以1,500億美元的公司估值向投資者籌集65億美元,并將以循環債務形式從銀行額外籌措50億美元。據了解,本輪融資將由興盛資本(Thrive Capital)領投。該公司
關鍵字:
蘋果 OpenAI 融資
當地時間9月25日,歐盟委員會公布了《人工智能公約》(AI Pact)的首批100多家簽署方名單,其中包括了科技巨頭OpenAI、微軟和谷歌,該協議旨在促使企業就如何處理和部署人工智能發布“自愿承諾”。據了解,雖然歐盟《人工智能法案》(the AI Act)已于上月生效,但所有合規期限還需數年才能實施。這份公約是歐盟為了在《人工智能法案》(AI Act)完全生效前的過渡期中,促進企業自愿遵守即將到來的法規而設立的。
關鍵字:
人工智能公約 openAI 微軟 谷歌
OpenAI發布一項重大更新,宣布面向其所有付費訂閱ChatGPT Plus和Team計劃的用戶開放高級人工智能(AI)語音助手功能——“高級語音模式”(Advanced Voice Mode,AVM),將可以通過說話而不是輸入提示的方式來使用聊天機器人。據了解,Plus用戶每月需支付20美元,Team用戶每月支付30美元并擁有更多的使用次數。OpenAI將逐步向用戶推出訪問權限,并從下周開始面向企業和教育推出,所有Plus用戶將在秋末之前獲得訪問權限。OpenAI曾在今年5月份發布GPT-4o時對外展示
關鍵字:
OpenAI 人工智能 語言助手 ChatGPT
據外媒報道,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正在計劃一項大規模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重點首先是在美國各州啟動,預計總投資將達到數百億美元。從今年年初開始,阿爾特曼一直在尋求美國政府對該項目的支持?—— 旨在組建一個全球投資者聯盟,為AI快速發展所需的昂貴物理基礎設施提供資金。知情人士透露,正在討論的項目類型包括建設數據中心、增加能源容量和傳輸設施(如渦輪機和發電機),以及擴大半導體制造能力。支持這一項目的投資者可能來自加拿大、韓國、日本和阿聯酋等地,此外,Ope
關鍵字:
OpenAI AI 基礎設施
臺積電新一代的埃米級制程芯片A16,離預計量產還有將近兩年時間,但已經獲得眾多巨頭青睞。9月2日,據臺灣《經濟日報》報道,不僅大客戶蘋果已預訂臺積電A16首批產能, OpenAI也因自研AI芯片長期需求,加入預訂A16產能。今年初曾有媒體報道稱,為了降低對外購AI芯片的依賴,OpenAI CEO Sam Altman 打算募集7萬億美元來建設晶圓廠,以進行自家 AI 芯片的研發和生產。但目前這一計劃已經發生變化。上述報道援引業界人士稱,OpenAI原先積極和臺積電洽商合作建設專用晶圓廠,但在評估發展效益后
關鍵字:
臺積電 蘋果 OpenAI
據華爾街日報引用消息人士指出,OpenAI正在洽談新一輪融資,而蘋果公司和英偉達兩大科技巨頭均有意投資人工智能(AI)研究公司OpenAI。報道稱,這筆投資將成為OpenAI新一輪融資的一部分,該輪融資將使這家ChatGPT制造商的估值超過1000億美元。消息人士指出,OpenAI計劃籌集數十億美元資金,其中風投公司興盛資本(Thrive
Capital)將領投此輪融資,投資金額達10億美元。此外,微軟作為OpenAI的最大股東,也將參與這輪融資。知情人士稱,蘋果正就投資OpenAI進行談判,英偉達也
關鍵字:
OpenAI 英偉達 蘋果 微軟
據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報道,OpenAI正計劃推出一款代號為Strawberry的人工智能產品,最早今年秋季推出,可能會作為聊天機器人的一部分 —— 有可能也會被整合到ChatGPT中。
關鍵字:
ChatGPT OpenAI
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于周二(28 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ChatGPT開發商OpenAI 的神秘計劃「草莓」(Strawberry)預計將于今年秋天推出。「草莓」計劃主要提升 OpenAI 模型的推理能力,強化其處理復雜科學和數學問題的能力,使大型模型不僅可以產生解答,更能預先規劃,獨立且穩健地瀏覽網絡,進行OpenAI 所定義的「深度研究」。草莓計劃的前身是「Q-star」算法模型,此模型具備解決科學與數學難題的能力。由于數學是生成式 AI 發展的根基,AI 模型若具備數學能力,將
關鍵字:
OpenAI 草莓 聊天機器人
openai o1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openai o1!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openai o1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openai o1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