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鼎國際布局云端SSD市場,找來美超微和東芝一起搶商機。李建梁攝云端NAND Flash儲存陣列市場需求即將大爆發,美商都已卡好位,臺灣也拿到第一張參與競賽的門票。由日商東芝(Toshiba)、美商美超微(Supermicro),以及臺系存儲器模組廠宜鼎國際三方合資的新公司正式成立,臺方掌握主導權,由于首波客戶瞄準金融和電信業者,因此邀請101董事長宋文琪夫婿徐善可擔任董事長。
一般講到云端儲存商機,第一個聯想到固態硬碟(SSD),這是NAND Flash大廠如三星電子(Samsung Elec
- 關鍵字:
SSD NAND
- 根據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的分析報告, 2015年第二季全球市場對半導體元件的需求持續疲弱,主因是部分亞洲PC組裝業者表示,部分零組件的采購量與 2014年同季相較,減少了15~20%;不過在近五年拜訪了近30家臺灣、韓國與日本業者的該銀行分析師指出:“iPhone供應鏈與汽車市場仍然是表現亮眼。”
德意志銀行的報告也顯示,平板電腦、電視以及許多Android手機的晶片需求亦呈現衰弱,該銀行對整體晶片產業領域發展的評等為中性。“在中國智慧型手
- 關鍵字:
PC NAND
- 在三星(Samsung)、美光(Micron)、SK Hynix及東芝(Toshiba)等快閃記憶體大廠力拱下,消費性固態硬碟(SDD)及用戶端(Client)SSD產品預計將自今年下半年開始加速采用更高性價比的3D NAND方案,并可望在2016年完全進入3D世代;而企業與資料中心應用由于對SSD可靠度要求等級較高,預估將自2016下半年后才會轉換至3D NAND規格。
- 關鍵字:
NAND SSD
- 在設計和推廣固態存儲設備專用NAND閃存控制器方面處于全球領導地位的慧榮科技公司(Silicon Moti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今日宣布旗下SM2256 SATA(6Gb/s)客戶端SSD控制器現支持Micron(鎂光)新推出的16nm 128Gb TLC NAND 閃存,有助實現優異的性能和無可比擬的可靠性,成就新一代高性價比的TLC SSD產品。
SM2256是世界上首款支持Micron 16nm TLC NAND的SSD控制器,同時也是市場上性能最佳、成本最優
- 關鍵字:
NAND SM2256
- 固態硬碟(SSD)規格更吸睛。記憶體制造商擴大采用新型3D堆疊與三層式儲存(TLC)設計架構,讓NAND Flash晶片容量密度激增,且成本顯著下滑,吸引固態硬碟開發商大舉采納,用以打造兼具高儲存容量和價格優勢的新產品。
固態硬碟(SSD)致命弱點--價格將有顯著突破。NAND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大廠及慧榮、群聯等SSD控制器廠,正力拱新一代兼顧容量及成本的3D NAND Flash和三層式儲存(TLC)快閃記憶體解決方案,并將于2015?2016年逐漸放量,協助SSD廠商開發
- 關鍵字:
NAND SSD
- 固態硬碟(SSD)規格更吸睛。記憶體制造商擴大采用新型3D堆疊與三層式儲存(TLC)設計架構,讓NAND Flash晶片容量密度激增,且成本顯著下滑,吸引固態硬碟開發商大舉采納,用以打造兼具高儲存容量和價格優勢的新產品。
固態硬碟(SSD)致命弱點--價格將有顯著突破。NAND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大廠及慧榮、群聯等SSD控制器廠,正力拱新一代兼顧容量及成本的3D NAND Flash和三層式儲存(TLC)快閃記憶體解決方案,并將于2015?2016年逐漸放量,協助SSD廠商開發
- 關鍵字:
NAND SSD
- 近期固態硬盤大降價,刺激了SSD晶元代工市場。
- 關鍵字:
SSD NAND
- TrendForce旗下記憶體儲存事業處DRAMeXchange最新調查報告顯示,受到新款智慧型手機上市以及 2015年度蘋果(Apple)新款iPhone即將開始拉貨的影響,NAND Flash市況將逐漸增溫,預估在第三季擺脫供過于求,轉為供需較為平衡的格局。
從供給面來觀察,雖然各家NAND Flash廠商陸續宣布3D-NAND Flash的量產時程,但嵌入式產品應用仍須考量控制晶片的搭配,與各種系統端搭配的相容性問題,DRAMeXchange預估2015年3D-NAND Flash的產出比
- 關鍵字:
TrendForce NAND
- TrendForce旗下記憶體儲存事業處DRAMeXchange最新調查報告顯示,受到新款智慧型手機上市以及今(2015)年度蘋果新款iPhone即將開始拉貨的影響,NAND Flash市況將逐漸增溫,預估在第三季將擺脫供過于求,轉為供需較為平衡的格局。
從供給面觀察,雖然各家NAND Flash廠商陸續宣布3D -NAND Flash的量產時程,但嵌入式產品應用仍須考量控制晶片的搭配,與各種系統端搭配的相容性問題,DRAMeXchange預估,2015年3D-NAND Flash的產出比重將僅
- 關鍵字:
TrendForce NAND Flash
- 在存儲器芯片市場上,垂直堆疊結構的3D V-NAND Flash比重正迅速擴大,全球企業間的競爭也將漸趨激烈。
據韓國MT News報導,2016年前3D V-NAND市場規模預估將擴大10倍,而除目前獨占市場的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外,也將有更多半導體廠加速生產V-NAND。三星獨大V-NAND市場,為拉大與后起業者的差距,生產產品將從目前的32層堆疊結構,增加到48層。
外電引用市調機構IHS iSuppli資料指出,以NAND Flash的技術分類,V-N
- 關鍵字:
三星 V-NAND
- 固態硬碟(SSD)致命弱點--價格將有顯著突破。日、韓快閃記憶體(Flash)大廠及慧榮、群聯等SSD控制器廠,正力拱新一代兼顧容量及成本的3D NAND Flash和三層式儲存(TLC)記憶體解決方案,并將于2015~2016年逐漸放量,協助SSD廠商開發價格媲美傳統硬碟的產品,驅動SSD在筆電、工控、企業端及消費性儲存市場出貨量翻揚。
慧榮科技產品企畫處副總經理段喜亭表示,今年SSD總出貨量將較去年成長一倍以上,主要因素在于SSD開發商擴大導入低成本的3D NAND和TLC Flash,讓終
- 關鍵字:
3D NAND SSD
- 在經歷多次市場價格的大起大落后,全球存儲器芯片產業終于在近年來邁向整合,使得定價漸趨穩定。不過,近來存儲器大廠新帝(SanDisk)接連2季下修預測數據,并歸因于快閃存儲器的價格下滑,引發外界質疑新興的穩定機制是否為曇花一現的假象,又或現狀僅是個別公司所遭遇的瓶頸。
據Barron's Asia報導指出,眼下雖然存儲器芯片價格有所衰退,但許多專家仍對整體產業抱持樂觀態度,認為與2014年積弱不振的表現相比,快閃存儲器的市場供需平衡現已漸入佳境,多數問題的發生恐是因公司而異,并非普遍的業界趨勢。
- 關鍵字:
存儲器 3D NAND
- 固態硬碟(SSD)致命弱點--價格將有顯著突破。日、韓快閃記憶體(Flash)大廠及慧榮、群聯等SSD控制器廠,正力拱新一代兼顧容量及成本的3D NAND Flash和三層式儲存(TLC)記憶體解決方案,并將于2015~2016年逐漸放量,協助SSD廠商開發價格媲美傳統硬碟的產品,驅動SSD在筆電、工控、企業端及消費性儲存市場出貨量翻揚。
慧榮科技產品企畫處副總經理段喜亭表示,今年SSD總出貨量將較去年成長一倍以上,主要因素在于SSD開發商擴大導入低成本的3D NAND和TLC Flash,讓終
- 關鍵字:
3D NAND SSD
- 2014年NAND flash銷售數據出爐,IHS報告稱,前四大業者中,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美光(Micron)、SK海力士(SK Hynix)銷售皆有成長,唯有二哥東芝(Toshiba)疑似因為產品出包遭蘋果召回,市占和業績雙雙下滑。
BusinessKorea報導,IHS 13日報告稱,三星電子穩居NAND flash老大,去年銷售年增4%至90.84億美元,市占率成長0.1%至36.5%。二哥東芝去年市占率由34.3%減至31.8%,銷售也大減將近3億美元。
- 關鍵字:
三星 NAND flash
- 近年來,固態硬盤似乎已經成為了計算機的標配。而隨著SSD的普及,人們對于速度和容量的渴求也在迅速膨脹。為了能夠在單顆閃存芯片上塞下更大的存儲空間,制造商們正在想著3D NAND技術前進。與傳統的平面式(2D)設計相比,垂直(3D)堆疊能夠帶來更顯著的容量提升。但是最近,一家名為Stifel的市場研究公司卻發現:為了實現這一點,制造商們正在砸下大筆投資,而這種成本壓力卻無法在多年的生產和銷售后減退多少。
?
影響利潤的一個主要原因是,3D NAND芯片的生產,比以往要復雜得
- 關鍵字:
3D NAND SSD
nand介紹
一般快閃記憶體可分為二大規格,一是NAND,一是NOR.
簡單的來說,NAND規格快閃記憶體像硬碟,以儲存數據為主,又稱為Data Flash,晶片容量大,目前主流容量已達二Gb;NOR規格記憶體則類似DRAM,以儲存程序代碼為主,又稱為Co deFlash,所以可讓微處理器直接讀取,但晶片容量較低,主流容量為五一二Mb。
NAND規格與NOR規格快閃記憶體除了容量上的不同,讀寫速度也有很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