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8日晚間,蘋果官網上架了全新一代iPad Pro,有11英寸和12.9英寸兩種尺寸,其中11英寸無線局域網版起售價6799元,蜂窩版起售價6799元。 通過跟上一代對比不難看出,iPad Pro 11英寸和上代最大的區別在于芯片,前者搭載蘋果M2處理器。 據悉,蘋果M2采用8核中央處理器,由4顆性能核心和4顆能效核心組成,集成10核圖形處理器以及16核神經網絡引擎,基于臺積電改進的第二代5nm工藝制程打造。 相比之下,蘋果M1芯片同樣采用8核中央處理器,集成8核圖形處理器,基于臺積電第一
- 關鍵字:
蘋果 iPad 芯片
- 10月16日消息,近日外媒techspot曝光了俄羅斯芯片設計廠商貝加爾電子(Baikal Electronics)最新設計完成的48核的服務器處理器——S1000。可惜的是,在美國及其盟國的制裁之下,這款芯片恐怕再也無法進入市場了。過去多年來,俄羅斯的半導體產業一直非常依賴國外的技術。根據聯合國商品貿易(United Nations Comtrade)資料庫,2020 年俄羅斯進口了4.4 億美元半導體設備和12.5 億美元的芯片,相關半導體進口主要來自沒有對其實施制裁的亞洲國家。其實在自俄烏沖突爆發之
- 關鍵字:
俄羅斯 半導體 芯片
- 近日,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深圳市關于促進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了全面提升產業鏈核心環節、加速突破基礎支撐環節、聚力增強產業發展動能、構建高質量人才保障體系等內容。 其中,《征求意見稿》重點支持高端通用芯片、專用芯片和核心芯片、化合物半導體芯片等芯片設計;硅基集成電路制造;氮化鎵、碳化硅等化合物半導體制造;高端電子元器件制造;晶圓級封裝、三維封裝、Chiplet(芯粒)等先進封裝測試技術;EDA工具、關鍵IP核技術開發與應用;光
- 關鍵字:
芯片 深圳
- 據報道,iPhone 15和iPhone 16系列都將搭載高通的5G調制解調器,這意味著蘋果自己的5G調制解調器至少要到2025年才會問世。去年,高通表示預計2023年為iPhone提供20%的5G調制解調芯片。然而今年6月底,一項最新調查顯示,蘋果的5G調制解調器芯片開發可能遇挫,因此高通仍將是iPhone 15的5G芯片獨家供應商,供應份額為100%。到目前為止,蘋果依賴高通為其iPhone提供5G調制解調器:iPhone 12使用的是高通X55調制解調器,iPhone 13使用的是高通X60調制解調
- 關鍵字:
iPhone 高通 基帶 蘋果 5G 芯片
- 8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法新社記者就美國商務部宣布對芯片實施新的出口管制進行提問。毛寧回應稱,美國出于維護科技霸權的需要,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對中國企業進行惡意的封鎖和打壓,這種做法背離公平競爭原則,違反國際經貿規則,不僅損害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也將影響美國企業的權益。 毛寧表示,這種做法阻礙國際科技交流和經貿合作,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和世界經濟恢復都會造成沖擊。美方將科技和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阻擋不了中國發展,只會封鎖自己,反噬自身。
- 關鍵字:
芯片 封鎖
- 從設計,到生產,到測試、調整、再生產,到最后的出廠和面市,一枚小小的芯片,要經歷一個復雜而又漫長的流程。對于這些流程,許多半導體從業者都能如數家珍。然而,極少有人能夠真正進入全世界最頂級、最高機密的晶圓工廠,以及裝備了最尖端技術設備的芯片測試實驗室,以最近的距離,親眼目睹一枚芯片的誕生全過程。沒跟你夸張:別說客戶進不去,就連在全球十二萬員工的英特爾自己,也只有 1-2% 左右的員工能夠出入它的芯片生產車間;99% 的員工甚至沒有機會和晶圓拍一張合影。而在今天,難掩自豪的硅星人終于可以說,我們不僅和 Rap
- 關鍵字:
英特爾 芯片
- 據國外媒體報道,AMD首席執行官(CEO)蘇姿豐和公司其他C級高管希望在9月底或11月初前往臺灣地區,探索與當地合作伙伴的合作。蘇姿豐前往臺灣地區的主要原因似乎是與臺積電會面,與臺積電CEO魏哲家討論N3 Plus(N3P)和2nm級(N2)制造技術的使用以及未來的短期和長期訂單,使AMD獲得足夠的基于3nm和2nm級等未來節點的晶圓分配。AMD近年來取得的顯著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于臺積電利用其極具競爭力的工藝技術大批量生產芯片的能力。AMD的CPU和GPU產品線才剛開始向5nm制程節點切換,并且臺積電的2
- 關鍵字:
AMD 蘇姿豐 臺積電 2nm 3nm 芯片
- AMD、英特爾不賣CPU給俄羅斯,中國的龍芯能趁機搶占市場么?到現在為止,歐美公司,已經有一百多家公司,對俄羅斯進行了制裁,不向俄羅斯銷售他們的產品,包括英特爾和AMD。就算是美國“長臂管轄”的政策,也不可能在俄羅斯銷售。所以有網友說,中國的CPU,不是X86,而是國產的,這不就是一個絕佳的時機嗎?他們要盡快將產品銷售到俄羅斯,搶占AMD和INTEL的市場。這樣一來,他不僅可以發展自己,還可以在中國的操作系統上推廣,畢竟龍芯的操作系統,只適用于國內的linux,而不是Windows。說實話,網友們的思路還
- 關鍵字:
CPU 芯片 俄羅斯
- 9月17日21時41分,在中國臺灣花蓮縣(北緯23.05度,東經121.21度)發生6.5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這是今年以來我國最大地震,對當地造成了破壞性影響,花蓮大橋斷成數截,民眾卡在橋上,截至18日晚11時,地震造成1人死亡、142人受傷。 除了人員安全之外,地震還有可能對企業生產造成影響,特別是臺灣省內有多家全球芯片工廠及面板廠,這次是否會導致全球芯片大漲價?這要看廠商的受影響程度。 全球最大也是最先進的晶圓代工廠臺積電已經回應,18日下午地震發生后,公司已按照內部程序,對于南部廠
- 關鍵字:
芯片 臺積電 地震
- 蘋果目前正在研發的A17處理器將使用臺積電的N3E芯片制造技術進行大規模生產,并且N3E很可能是首發用于A17處理器,包括之后的蘋果M系列芯片。
- 關鍵字:
iPhone 臺積電 N3E 芯片
- 早在2015年,“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的廣告語就已深入人心,快充理念也迅速在大眾消費者中普及。如今7年過去,快充產品發展迅速,技術更新換代,不僅僅在手機市場成為熱門,還擴展到更多的消費電子應用領域。快充的崛起離不開電源管理芯片設計的突破。電子產品世界有幸采訪到智融科技相關負責人,共同探討國產電源芯片設計廠商如何突出重圍、應對挑戰。高集成數模混合SoC設計技術 根據Frost&Sullivan統計,2020年中國電源管理芯片市場規模突破800億元,全球市場占比約35.9%。預計2020年至
- 關鍵字:
智融科技 電源管理 芯片
- 俄羅斯導彈Kh-59衛星導航系統中的衛星導航信號接收模塊沖突軍備研究是一個總部設在英國的獨立組織,負責識別和跟蹤世界各地戰爭中使用的武器和彈藥,在俄羅斯現代武器內部發現了許多有趣的部件。調查人員檢查了俄羅斯最新巡航導彈和攻擊直升機的電子設備,驚訝地發現,幾十年前的技術從早期模型中重復使用。他們分析了三種俄羅斯巡航導彈的殘骸 - 包括莫斯科最新和最先進的型號Kh-101 - 以及最新的制導火箭Tornado-S。這些武器是俄羅斯軍火庫中的佼佼者。但該團隊表示,它們包含相當低技術含量的部件SN-99,經過仔細
- 關鍵字:
俄羅斯 國防技術 芯片
- 據國外媒體報道,蘋果在今年下半年將舉行兩場新品發布會,第一場在9月份舉行,重點是iPhone 14系列智能手機以及新款Apple Watch;第二場則將在10月份舉行,以Mac和iPad為主。之前預測對于下半年的第二場新品發布會,蘋果將推出的新品預計會有MacBook Pro和iPad Pro,其中MacBook Pro搭載的,預計是蘋果自研、由臺積電代工采用3nm制程工藝的芯片。但在蘋果產品預測方面有很高準確性的分析師郭明錤,近日給出了讓外界失望的預期,蘋果即將發布的14/16英寸MacBook Pro
- 關鍵字:
蘋果 MacBook Pro iPad Pro 3nm 制程 工藝 芯片
- 印度數十年來成為半導體制造中心的夢想終于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IT和電子部長Ashwini Vaishnav在Business Today的India 100會議上表示,2021年12月宣布的半導體計劃已取得良好進展,印度半導體部門的奠基儀式將在2-3個月內舉行。不過,他沒有澄清半導體部門是否與OSAT或fab有關。 2021年12月,印度政府批準了一項價值7600億盧比的半導體激勵計劃,以使印度成為半導體國家。但是,雖然政府已經收到了三個硅晶圓廠和兩個顯示器晶圓廠的提案,但他們還沒有接到電話。“世界
- 關鍵字:
印度 芯片
- 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WSTS)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表示,芯片市場規模今年仍有望超過6000億美元。該機構將今年的芯片市場增長預期從此前的16.3%下調至13.9%。此外,預計2023年芯片銷售額將僅增長4.6%,是自2019年以來的最低增速。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芯片短缺問題就成為半導體行業的主旋律。再加上受疫情影響,全球廠商此前都在搶訂單、爭產能,因此芯片市場的訂單大幅增加,芯片廠商的營收也屢創新高。然而,在全球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增加的大背景下,客戶的庫存增加、需求減少,芯片市場也開始逐漸降溫。業內人
- 關鍵字:
芯片
m3 芯片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m3 芯片!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m3 芯片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m3 芯片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