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G Display將從今年7月份起量產(chǎn)“真正可彎曲”的塑料OLED顯示屏。盡管LG的G Flex 2和三星Galaxy Note Edge智能手機都配置柔性顯示屏,但事實證明柔性顯示屏還有改進空間。當前的柔性OLED顯示屏上面還覆蓋有一層很薄的玻璃,這使其曲率半徑的極限為 2.95英寸(75毫米)。LG的新技術能生產(chǎn)完全由塑料組成的柔性顯示屏,曲率半徑可以達到1.18英寸(30毫米)。
除能做成復雜的造型外,LG全塑料柔性顯示屏還具有良好的防碎能力。它的發(fā)光效率為60l
- 關鍵字:
LG OLED
- 2014年電動汽車蓄電池市場占有率分析結果顯示,日本企業(yè)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韓國企業(yè)緊隨其后。
韓國市場調查機構SNE RESEARCH針對去年世界范圍內銷售的電動汽車所使用的蓄電池容量及各國廠商市場占有率進行了調查。該機構日前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該機構日前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日本企業(yè)市場占有率達到71%(約6.3GW容量),排名榜首。韓國LG化學、三星SDI、SK innovation三家企業(yè)合計市場占有率為17.3%,居第二位。
從各個蓄電池廠商來看,日本的松下電器高居首位,占比例為3
- 關鍵字:
電動汽車 LG
- 高通(Qualcomm)因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Galaxy S6搭載自家Exynos移動AP,取代驍龍810而導致業(yè)績下滑。2015年上半僅靠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的G Flex 2與G4支撐移動AP事業(yè),而下半年除了繼續(xù)加強與樂金的合作關系,能否與三星電子恢復合作關系,將是改善獲利的關鍵。
據(jù)韓媒IT Today報導,高通2015年第1季營收為69億美元,雖比前一年同期成長8%,但營業(yè)利益比前一年同期減少33%,僅13億美元,顯示失去主要客戶三星
- 關鍵字:
高通 三星 LG
- AppleWatch賣得好,它的屏幕供應商自然也高興。截至目前,LGDisplay仍然是AppleWatch的唯一屏幕供應商,該公司僅在2015年第一季度就通過AppleWatch獲得了1.86億美元的收入。根據(jù)DisplaySearch的調查報告,整個行業(yè)的智能手表顯示屏在2015年第一季度的規(guī)模大約為2.4億美元,也就是說光LG一家公司就占據(jù)了90%的份額。
智能手表行業(yè)當然還有其它的屏幕供應商,但其收入與拿到蘋果訂單的LG相比就顯得微不足道了:三星占3.1%,J
- 關鍵字:
LG AppleWatch
- LCD 電視面板第二季報價預料走跌,分析師看好三星、LG 等韓國主要電視廠獲利將可因成本降低而受惠。
據(jù)市調機構 DisplaySearch 預測,42 寸 Full HD 面板第二季可能跌 4 美元、第三、四季再分別跌 6 美元與 2 美元。42 寸 Full HD 面板第一季報價為 145 美元。
三星消費電子部門首季營損 1,400 億韓元(1.28 億美元)、LG 家庭娛樂部門同期也出現(xiàn)虧損 62 億韓元。DisplaySearch 認為,面板成本降低,將有助于改善電視廠績效。
- 關鍵字:
LCD 三星 LG
- 雖然過去主動矩陣有機發(fā)光二極體(AMOLED)一直給人一種“雷聲超大雨點卻超小”、市場就是毫無起色的感覺,但隨著蘋果(Apple)Apple Watch采用樂金(LG)AMOLED面板、三星(Samsung)Galaxy S6系列智慧型手機、Gear S導入自家AMOLED面板等,可以發(fā)現(xiàn),AMOLED似乎開始有“谷底翻身”的態(tài)勢,尤其在穿戴式裝置市場可望有強勁的發(fā)展動能。不過,臺灣面板廠AMOLED的前景似乎仍舊黯淡。
由于AMOLED具備自主發(fā)
- 關鍵字:
LG AMOLED
- 數(shù)周前國外知名維修團隊iFixit對Apple Watch進行了拆解,發(fā)現(xiàn)機身內部構造非常緊湊,在某些方面很難進行升級。本周iFixit再次對LG的Watch Urbane進行了拆解,表明智能手表能同樣可以做到更容易維修。
Watch Urbane采用了圓形表盤,iFixit發(fā)現(xiàn)該手表沿用了前代(G Watch R)的245ppi 320*320 P-OLED屏幕,但是用戶需要小心對待屏幕,因為一旦保護玻璃破碎之后,你必須支付額外的費用一同更換屏幕、digitizer
- 關鍵字:
LG Watch iFixit
- 目前全球最大面板廠為LG Display、第二大廠為Samsung Display,而韓廠目前的面板年產(chǎn)量稱霸全球、掌控絕對主導權,面板產(chǎn)品更是南韓第5大出口品項,但若韓廠不加把勁、不加快投資OLED等新技術以拉開與競爭對手的技術差異性的話,南韓面板業(yè)恐將步上纖維、石油化學業(yè)后塵,恐將主導權拱手讓給中國大陸廠商。
報導指出,根據(jù)市場研究機構Display Search的資料顯示,2014年陸廠的面板產(chǎn)量(以面積換算、以下同)為4,100萬平方公尺,還不及南韓廠商(9,883萬平方公尺)的一半水準
- 關鍵字:
LG Samsung
- 在不單出做“韓國跨國公司”而要做“全球公司”這一理念的指導下,LG不斷加大在海外市場的本土化步伐。
與索尼、松下、日立、東芝、夏普等日本電器軍團相比,LG進軍中國市場要晚了很多,但后發(fā)并不一定意味著受制于人。如今,在不單做“韓國跨國公司”而要做“全球公司”這一理念的指導下,LG不斷加大在海外市場的本土化步伐。
事實上,LG電子近年取得不俗的業(yè)績。市場研究機構Wits
- 關鍵字:
LG LCD
- 想當年OLED全高清電視上市,市場轟動,一個新的電視霸主即將誕生,但是三年過去了,OLED卻完全沒有打開市場,除卻良率、技術外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價格太高
- 關鍵字:
LG OLED
- 針對稍早LG年度旗艦新機LG G4采用六核心非對稱架構設計的Snapdragon 808處理器,而未選擇搭載近期有過熱負面印象的Snapdragon 810處理器,Qualcomm方面很快地對此做出回應,表示此款新機是在Snapdragon 810架構確定前便投入規(guī)劃,因此使用較早確認設計的Snapdragon 808。
Qualcomm強調目前依然以Snapdragon 810作為優(yōu)先發(fā)展,只是在陸續(xù)傳出處理器過熱情況、長期合作夥伴三星決定全面采用自有處理器產(chǎn)品,加上此次LG年度旗艦新機確定不
- 關鍵字:
LG G4
- LG近日在全球同步推出其最新旗艦手機LG G4。
這部手機屏幕為5.5英寸IPS Quantum顯示面板,2K分辨率(1,440 x 2,560像素)。LG稱這部手機的顯示屏跟任何競爭對手的產(chǎn)品相比,色彩還原提升20%,亮度提升25%,對比度則提升50%。
G4使用了F/1.8光圈1600萬像素后置攝像頭,該攝像頭還具有三軸光學防抖功能(OIS)。
這部手機背部還有全球第一個色彩頻譜傳感器,這個傳感器能讓相機傳感器更準確地根據(jù)環(huán)境光線進行調整,理論上能拍出白平衡更好的照片。
- 關鍵字:
LG G4
- 近期面板領域好生熱鬧,大亨們紛紛現(xiàn)大動作,搶占“又薄又大”的高端市場:LG Display在大力推廣超輕薄產(chǎn)品,三星拆分顯示業(yè)務,京東方再上新面板產(chǎn)線,華星光電二期項目提前量產(chǎn)……但隨著面板廠商爭相加碼這一領域,未來大尺寸高端產(chǎn)品領域的競爭將日趨激烈。
液晶市場拼“薄” OLED瞄準下一代
日前,在大尺寸面板領域保持全球第一的LG Display,在中國市場推出了其機身最薄僅為7.5mm的超輕薄四色4k電視產(chǎn)品&l
- 關鍵字:
LG OLED
- 市場調查機構IDC6日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2014年LG電子在全球電視顯示器市場的份額達53%,位居榜首,三星電子以46.2%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兩家公司的市場份額加起來高達99.2%。目前全球電視顯示器市場形成了三星和LG二足鼎立的局面。
電視顯示器指的是支持電視功能的電腦顯示器,這種顯示器平時與普通電腦顯示器一樣,但安裝電視調諧器后可收看電視節(jié)目。由于一個顯示器同時支持電腦和電視功能,因此深受單人家庭的喜愛。
據(jù)分析,全球范圍內單人家庭呈現(xiàn)不斷增加態(tài)勢,且電視顯示器的功能日益豐富,
- 關鍵字:
三星 LG
- 千呼萬喚多年以后,被公認為下一代顯示技術的OLED電視終于在2013年正式上市,備受期待的OLED電視初戰(zhàn)韓國市場成績一般,隨后轉戰(zhàn)美國和歐洲市場,市場反饋依舊沒有起色,緊接著OLED電視接二連三的降價,如今最便宜的55英寸曲面1080p OLED電視僅為3000美元左右,不過這個價格和同級別的液晶相比依舊貴了3倍之多,它還有希望嗎?
?
解析OLED電視發(fā)展趨勢
事實上,業(yè)內一直有一種說法,OLED電視將會走上等離子電視的不歸路,尤其是量子點電視上市以后,這種聲音
- 關鍵字:
LG OLED
lg display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chuàng)建詞條lg display!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lg display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lg display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wǎng)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chǎn)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