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per Micro宣布推出一項革命性技術–通用 GPU 服務器,其可簡化大規模 GPU 部署,設計符合未來需求,甚至支持尚未公開的技術,將為資源節約型服務器提供最大彈性。 Supermicro推突破性通用GPU系統,支持所有主要CPU、GPU和Fabric架構通用 GPU 系統架構結合支持多種 GPU 外形尺寸、CPU 選擇、儲存和網絡選項的最新技術,整體經過優化,可提供擁有獨特設定和高度可擴充的系統,并針對每位客戶的特定人工智能(AI)、機器學習(ML)和高效能運算(HPC)應用程序進行優
- 關鍵字:
Supermicro GPU CPU Fabric
- AI芯片主要承擔推斷任務,通過將終端設備上的傳感器(麥克風陣列、攝像頭等)收集的數據代入訓練好的模型推理得出推斷結果。由于終端場景多種多樣各不相同,對于算力和能耗等性能需求也有大有小,應用于終端芯片需要針對特殊場景進行針對性設計以實現最優解方案,最終實現有時間關聯度的三維處理能力,這將實現更深層次的產業鏈升級,是設計、制造、封測和設備材料,以及軟件環境的全產業鏈協同升級過程。相比于傳統CPU服務器,在提供相同算力情況下,GPU服務器在成本、空間占用和能耗分別為傳統方案的1/8、1/15和1/8。人工智能服
- 關鍵字:
AI芯片 GPU 壁仞科技 地平線
- 四大類人工智能芯片(GPU、ASIC、FGPA、類腦芯片)及系統級智能芯片在國內的發展進度層次不齊。用于云端的訓練、推斷等大算力通用 芯片發展較為落后;適用于更多垂直行業的終端應用芯片如自動駕駛、智能安防、機器人等專用芯片發展較快。超過80%中國人工智能產業鏈企 業也集中在應用層。?總體來看,人工智能芯片的發展仍需基礎科學積累和沉淀,因此,產學研融合不失為一種有效的途徑。研究主體界定:面向人工智能領域的芯片及其技術、算法與應用無芯片不AI , 以AI芯片為載體實現的算力是人工智能發展水平的重要衡
- 關鍵字:
AI芯片 GPU ASIC FPGA 行業研究
- 近年來Intel公司大力發展GPU業務,AMD公司有多位重量級高管跳槽到Intel。但日前,在Intel工作了14年之久的GPU大牛Mike Burrows跳槽到AMD了。Mike
Burrows已經在領英上確認此事,他在一個月前就離開了Intel,去往AMD擔任圖形業務主管,在Intel的時候擔任游戲和圖形高級技術部門首席技術官和總監,2008年加入Intel之前在微軟xbox業務部門工作。Mike
Burrows加入AMD之后頭銜變成了高級副總裁,負責在實時圖形和計算領域尋找顛覆性技術,其
- 關鍵字:
INTEL GPU AMD
- 1.AI芯片市場概述:2022年訓練芯片(用于機器循環學習獲得更佳參數的芯片)中國市場規模45萬片,單價1萬美元/片,市場規模為45億美元2022年推演芯片(模型訓練完成后不需要龐大計算量,需要盡快獲得推理結果的芯片),中國市場規模35萬片,單價2500美元/片,市場規模為8.7億美元訓練芯片:GPU占95%,ASIC和FPGA約占5%。推理芯片:ASIC占5-10%(國內華為比較領先),FPGA占不到1%,剩下都是GPU。國外的推理芯片里ASIC占比比中國相對高一些。2022年中國AI芯片整體規模增速大
- 關鍵字:
AI芯片 GPU ASIC 市場分析
- 在芯片行業,人才永遠是稀缺資源,尤其是涉及到關鍵節點,關鍵制程的時候,有經驗的高級技術人才,能夠極大的提升良品率和降低試錯成本。而隨著全球芯片產業的競爭加劇,搶人大戰一觸即發。近日,據海外媒體報道,AMD GPU首席SoC架構師Rohit Verma于本周早些時候跳槽到英特爾。據悉,Rohit
Verma自2013年以來一直在AMD工作,在八年多的職業生涯中,Verma從事的項目涵蓋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的獨立顯卡以及涉及CPU、GPU、結構、電源管理和安全性更廣泛的SoC架構設計。Verma在成為A
- 關鍵字:
AMD GPU intel
- 日前有證據顯示,Intel正在開發一款專門用于比特幣挖礦的“礦卡”,確切地說是ASIC加速芯片,并與大客戶達成了長期合作。今天,Intel正式官方宣布了這款特殊產品,并圍繞其成立了一個新的業務部門。Intel將其定位為“區塊鏈加速器”(blockchain accelerator),利用了Intel實驗室數十年來研究的加密技術、哈希技術、超低壓電路技術,不但面積非常小,而且能效極高,號稱SHA-256算法挖礦性能的能效比是主流GPU顯卡的1000多倍。更多技術細節,將在本月晚些時候的ISSCC國際固態電路
- 關鍵字:
Intel 礦卡 GPU
- 今日,三星宣布推出全新高端移動處理器Exynos 2200。這是一款全新設計的移動處理器,配有強大的基于AMD RDNA
2架構的Samsung
Xclipse圖形處理單元(GPU)。憑借目前市場上先進的基于Arm?的CPU內核和升級的神經處理單元(NPU),Exynos
2200將實現更好的手游體驗,同時增強社交媒體應用和攝影的整體體驗。三星半導體 Exynos 2200 三星半導體 Exynos 2200三星電子系統LSI業務總裁Yongin Park表示:“Exynos
2
- 關鍵字:
三星 Exynos 2200 AMD Xclipse GPU
- 財聯社(上海,編輯史正丞)訊,當地時間周二,英偉達高級副總裁Jeff Fisher以視頻方式亮相今年的CES展會,官宣了一系列軟硬件新產品。 作為公司的核心業務,新顯卡依然是外界關注的焦點,Fisher周二的演講中也提及了四款新產品。在桌面級顯卡方面,英偉達推出了新的入門級產品RTX 3050,這張卡同樣搭載第三代Tensor Core,配置8GB GDDR6顯存。官方表示,這張顯卡能夠在2K分辨率并打開光追的情況下,以高于60幀的畫面運行最新游戲。(來源:英偉達,下同) 英偉達表示,根據游戲平臺
- 關鍵字:
英偉達 顯卡 GPU
- 根據摩爾定律,集成電路上可以容納的晶體管數目在大約每經過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但當集成電路領域進入后摩爾時代,人們在追求極致的物理工藝的同時,也在探索其他提升算力的方式。2021年12月15日,光子計算芯片公司曦智科技發布了其最新高性能光子計算處理器——PACE(Photonic Arithmetic Computing Engine,光子計算引擎),——單個光子芯片中集成超過10,000個光子器件,運行1GHz系統時鐘,運行特定循環神經網絡速度可達目前高端GPU的數百倍,PACE成功驗證了光子計算的
- 關鍵字:
曦智科技 光子計算 PACE GPU
- 近日,芯動科技再傳捷報,其潛心為中國5G數據中心定制的高性能顯卡GPU芯片——“風華1號”回片測試成功,全球首發在即。
- 關鍵字:
GPU 風華1號
-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宣布與 Mobica合作并聯手推出新的演示,為汽車客戶提供結合Imagination HyperLane技術和Mobica應用與設計專業知識的示例方案,該方案可提高汽車的顯示性能和安全性。兩家公司正在開發更多的演示以及可授權給客戶的實際內容,從而打造出完整的汽車硬件和軟件解決方案套裝。Imagination和Mobica利用兩個大型顯示器來模擬帶有中央儀表盤和車載信息娛樂(IVI)系統的汽車座艙場景。通過使用單PowerVR GPU核,他們可以在顯示器上展
- 關鍵字:
OEM GPU
- AMD推出基于最新AMD RDNA 2架構的AMD Radeon PRO V620 GPU,為現今要求嚴苛的云端工作負載提供高效能GPU加速,包括沉浸式3A級游戲體驗、高強度3D工作負載,以及云端的大規模現代辦公室生產力應用。 AMD Radeon PRO V620 GPU為為現今要求嚴苛的云端工作負載提供高效能GPU加速AMD Radeon PRO V620憑借其創新的GPU分割共享(GPU-partitioning)功能、多重串流硬件加速編碼器,以及32GB GDDR6內存,可為眾多繪圖使用
- 關鍵字:
AMD GPU 視覺
-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出旗艦款圖形處理器(GPU)知識產權(IP)產品IMG CXT,同時其PowerVR Photon光線追蹤架構亦隨該IP首次亮相。 透過增加Photon硬件光線追蹤功能,IMG CXT實現了GPU IP的再次重大躍進,為游戲和其他圖形處理應用場景提供優質性能。 Photon 為業界最先進的光追蹤架構,可為行動和嵌入式應用帶來桌面計算機質量的視覺效果,并已在多個市場中進行授權。 ?IMG CXT在光柵化圖形處理性能上邁進重要的一步。光線追蹤為一項改
- 關鍵字:
CPU GPU IPU Imagination
-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宣布推出旗艦款圖形處理器(GPU)知識產權(IP)產品IMG CXT,同時其PowerVR Photon光線追蹤架構也隨該IP首次亮相。通過增加Photon硬件光線追蹤功能,IMG CXT實現了GPU IP的又一次重大飛躍,能夠為游戲和其他圖形處理應用場景提供令人難以置信的性能。Photon 是業界最先進的光線追蹤架構,可以為移動和嵌入式應用帶來桌面級質量的視覺效果,并已在多個市場中進行了授權。光線追蹤是一項改變游戲規則的技術,可以使圖形真實感達到躍升式變
- 關鍵字:
Imagination 光線追蹤 圖形處理器 GPU
h100 gpu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h100 gpu!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h100 gpu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h100 gpu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