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網絡用戶面臨流失風險。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聯通CDMA網絡用戶僅較4月份增加5.5萬戶,增幅為0.13%,用戶總數達到4315萬戶。值得注意的是,CDMA預付費用戶出現負增長,由332.8萬戶減少到329.0萬戶。
分析人士認為,這或與CDMA業務即將出售有關。可見,短期內CDMA網的效應難以發揮,從長遠來看,創新的融合業務才是中國電信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的關鍵。
C網意義僅僅是牌照?
1100億元的價格,在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看來,雖然作價偏高,但中國電信并不想與聯通陷入無
關鍵字:
CDMA 聯通 C網 電信
5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 家發改委和財政部發布《三部 委關于深化電信體制改革的通告》,鼓勵中國電信收購中國聯通CDMA網,中國聯通G網與中國網通合并,中國衛通的基礎電信業務并入中國電信,中國鐵通并入中國移動。
電信重組使中國的通信產業原有格局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幾大電信巨頭將通過什么樣的手段,在新一輪競爭中搶占位置,固網與移動運營商的下一步將何去何從?
通過與通信業的專家交流,我們得到一些初步的印象和判斷。
電信重組帶來的新格局
1、運營商現有用戶基礎
中國移動
關鍵字:
電信 重組 通信 聯通 CDMA 網通 衛通 鐵通 移動 3G
“在保持定制和集采策略的同時,中國電信會進一步加大社會渠道銷售,畢竟社會化的零售商和渠道商已經成為目前消費者購買手機的主流渠道,中國電信的策略是‘營業廳+社會渠道’”
中國電信接手中國聯通CDMA網絡之后,將會采取什么樣的CDMA發展策略?這不僅是中國電信競爭對手的關注焦點,同樣也是CDMA終端商的關注焦點。
昨天,《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中國電信內部獲悉, 6月19日,中國電信第一次召集CDMA終端供應商進行內部溝通,華為、中興、三星、諾基亞
關鍵字:
電信 CDMA 終端商 C網
電信重組的炒作熱潮漸漸消退,但重組的進程卻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根據聯通內部公布的方案稱,涉及C網的人員調整方案已經獲得集團層面的通過,將有29.3%的聯通員工9月30日轉投中國電信。
與此同時,經過了多年的等待之后,國內CDMA廠商終于迎來了放手一搏的機會。雖然電信重組在人員、資產、細節等等諸多方面尚存在變數,但有一點是毋庸質疑的是,電信重組以及即將發放的3G牌照將激活電信設備市場的投資。而三家全業務運營商在3G方面的布局是不同的,這將對下游的廠商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現有的CDMA市場的版圖
關鍵字:
電信 CDMA 終端 華為 手機 聯通
隨著UMB、WiMAX和LTE等技術的不斷成熟和發展,以及他們所擁有的不同支持者,未來CDMA網絡的演進方向究竟如何,正成為全球移動通信領域中引人關注的熱點問題。
UMB曲高和寡前景撲朔迷離
發展組織(CDG)和3GPP2于2007年9月發布了超移動寬帶(UMB)空中接口規范。UMB是全球首個基于IP的移動寬帶標準,是cdma2000系列標準的演進升級版本,也就是繼EV-DORev.A/B之后的Rev.C,是3GPP2進行的AIE第二階段的工作。為兼容cdma 2000 1x和1xEV-D
關鍵字:
CDMA UMB WiMAX LTE
電子產品世界,為電子工程師提供全面的電子產品信息和行業解決方案,是電子工程師的技術中心和交流中心,是電子產品的市場中心,EEPW 20年的品牌歷史,是電子工程師的網絡家園
關鍵字:
GPS GPRS 追蹤器
據市場研究公司Synergy Research Group最新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示,目前全球移動無線基礎設施市場已經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3.1%。其中,增長最快的市場部門是同比增長了43.8%的移動軟交換,其次是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7.3%的UMTS設備。
據國外媒體報道,Synergy在報告中還指出,移動無線的市場份額目前價值150億美元,已經顯示出了強力的競爭態勢,其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更是在其2 008年第一季度的無線移動項目部署中獲得了顯著的成長。
Synergy Research Gro
關鍵字:
移動無線 WiMAX VoIP CDMA
資深電信專家、廣州特思達通信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總裁、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廖曉濱6月15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先進的CDMA網才發展了4300萬用戶,還不及落后的小靈通用戶數峰值的一半。廖曉濱表示,小靈通用戶的高峰期是2006年8月,最多約有9300萬用戶,根據公告2007年底總共約有8454萬用戶,其中網通約有2868萬用戶。
廖曉濱同時表示,中國電信接手C網之后,大約有2000萬用戶將通過捆綁套餐、一線通等業務模式轉到C網,而且這個過程非常簡單,容易操作。同時預計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將于9月底割
關鍵字:
CDMA 小靈通 電信 C網
引言
CDMA(碼分多址)無線網絡具有覆蓋面廣,高效、低成本的特點,CDMA網絡的數據傳輸速率可達200kb/s,里開發的嵌入式遠程就充分利用CDMA無線網絡技術和嵌入式系統的特點而搭建的數據傳輸系統,特別適合邊遠偏僻或不具備常規網絡傳輸條件的地方使用,例如車載視頻監控系統、交通路口(車牌實時監視)及城市路燈的監控等。
1 嵌入式Linux系統
嵌入式系統是以應用為中心、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軟件硬件可裁剪、適應對功能、可靠性、成本、體積、功耗要求嚴格的專用計算機系統,目前嵌入式系統已
關鍵字:
CDMA 嵌入式 Linux PDA SAMSUNG
0 引言
對于城市路燈管理部門來說,防盜、節能等一直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因為路燈數量眾多,地理位置分散,給工作人員帶來極大的困難。 GPRS即通用分組無線業務[1],英文全稱為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這種無線業務是在現有GSM網絡上開通的一種新型的分組數據傳輸業務。GPRS采用分組交換技術,它可以讓多個用戶共享某些固定的信道資源。GPRS特別適用于間斷的、突發性的或頻繁的、少量的數據傳輸,也適用于偶爾的大數據量傳輸,
關鍵字:
ARM7 GPRS GSM 路燈監控 通信
6月6日消息,知情人士透露,盡管以高價“欣然”收購中國聯通C網,但實際上中國電信對運營C網的艱辛度有深刻認識,據悉,中國電信內部認為目前的C網用戶數被高估,也未真正實現盈利,預計2012年才能扭虧。
中國電信專門研究并購的一位人士透露,中國電信一直在對聯通C網摸底,并認為中國聯通CDMA有效用戶實際僅3700萬。
根據中國聯通的公告,截至2007年12月31日時,聯通的CDMA用戶數就已達4,109.7萬戶;而截止今年3月,已突破4200萬。
但上述中國電信人
關鍵字:
電信 C網 CDMA 聯通
6月2日,中國電信董事長兼CEO王曉初在收購CDMA業務發布會表示,CDMA網絡的演進路線首先考慮在中心城市升級EV-DO Rev.A,并等待LTE的發展。新浪科技在香港進行了發布現場直播。
這是中國電信高層首次公開明確全球第三大CDMA網絡的技術走向:C網將會向 3GEV-DO升級,并且在后3G制式上選擇LTE。這是繼美國Verizon、Sprint和Alltel的下一代網絡放棄CDMA演進技術之后,全球CDMA產業鏈又一次重大調整。
削弱高通在后3G領域話語權
CDM
關鍵字:
3G C網 LTE 4G CDMA WiMAX UMB 電信 WiFi
日前公布的電信重組方案不僅沒有給中國聯通帶來期待中的利好,這只A股市場的通信龍頭股,在復牌后反而連續兩天下跌,并拉動股指走低。分析人士對其后市走勢看法不一。
3日,受重組消息刺激,中國聯通以漲停開盤。然而,伴隨著巨量的賣單和買單,漲停很快打開,并由紅翻綠,最終以1.54%的跌幅收盤。當天換手率高達8%。
4日,中國聯通持續跌勢,盤中最低價達到8.7元,逼近跌停,以跌幅8.86%報收。在其帶動下,通信板塊集體走低,通信設備制造商和3G概念股都出現大幅下挫,中興通訊跌幅5.49%,ST大唐跌停
關鍵字:
中國聯通 電信重組 CDMA GSM 3G
在停牌一周多之后,2日下午,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網通幾乎同時發布關于重組進程的公告。公告稱,中國聯通將以總計110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將CDMA網絡資產和業務(分別作價662億元和438億元)出售給中國電信集團和上市公司,并將與中國網通以換股方式合并。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表示,預期9月下旬會完成交易,最快10月底C網便可提供服務,預計即將合并的CDMA業務將在2012年為公司帶來利潤貢獻。
電信重組進程之快超過預期。從三部委發布公告到運營商確定主要收購資產價格,前后相隔不到10天,可見主管部門
關鍵字:
電信重組 CDMA 中國聯通 C網 中國電信 中國移動
系統特性:
GoTa系統基于CDMA技術,全面繼承CDMA的技術優勢和業務優勢。
? 技術更先進、頻譜利用率更高、網絡規劃更簡單
GoTa解決方案成功地解決了基于CDMA技術實現集群業務的關鍵技術,擁有一系列核心專利。針對集群呼叫的特點,系統對原有的CDMA2000空中接口技術進行了優化和改進,實現了同一個載扇下同一群組用戶可共享同一個前向業務信道。同時為了提高呼叫建立速度,系統定義了一套相應的體制結構和協議棧,可以滿足集群通信系統快速連接的需要。
GoTa解決了在C
關鍵字:
CDMA GoTa 中興通訊 3G
gprs/cdma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gprs/cdma!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gprs/cdma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gprs/cdma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