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名研究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的工程師,你就應該知道這些器件的高效運行需要優化的電源序列。使用離散組件來滿足這些特定的電源需求通常需要一個額外的離散排序器或微控制器。然而,對于小外形尺寸應用來說,找到合適的部件常常會增加成本、時間,甚至外形尺寸,而這樣就不能滿足客戶的技術規格了。
如果你不想這么麻煩,不妨考慮一下電源管理集成電路(PMIC)。它主要有三方面的優勢:
這是一款滿足你整個系統電源需要的單芯片解決方案。
他提供對所有電壓軌的電源監控,使你能夠確認電源軌在系統技
關鍵字:
PMIC FPGA
隨著光通信行業的大力發展,光纜大規模部署,光網絡如何全面地測試成了運營商面臨的主要問題。傳統的測試方式有兩種:光損測試和OTDR測試法。光損測試采用光源和光功率計相結合來測試光鏈路的損耗,其優點是設備價格低廉,使用簡單,但是需要兩名技術人員才能完成,并且無法準確定位光鏈路的故障點及其原因。OTDR測試可以測量光纖長度、傳輸衰減、接頭衰減和故障定位,具有測試時間短、速度快和精度高等優點,但是使用OTDR測試,測試人員對測試結果有不同的解讀,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使用者的經驗和能力,只有專家級的測試人員才能準確
關鍵字:
OTDR FPGA
日前,安謀發表以臺積電16奈米FinFET+制程生產最新處理器架構A72,聯發科名列首波客戶名單之一,該制程將在第3季量產,代表聯發科手機晶片在下半年將進入16奈米FinFET+時代。
ARM在對外宣布今年度主打A72架構的同時,也公布三家客戶名單,包括聯發科、海思及瑞芯微,都是以手機和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為主;市場預期高通、三星應該也不會缺席。
關鍵字:
聯發科 ARM
ARM近日宣布推出全新IP組合,為2016年上市的移動設備樹立高端用戶體驗新標桿。這套IP組合是以業界現有針對移動系統級芯片(SoC)開發的最高性能處理器技術ARM Cortex-A72處理器為核心,在特定的配置下,Cortex-A72可以較五年前的高端智能手機提供高于50倍的處理器性能。ARM高端移動體驗IP組合同時可在支持高達4K120幀分辨率的情況下,提供顯著的圖形處理性能升級,為用戶帶來震撼的視覺體驗。基于這一全新業界領先技術組合的設備預計將于2016年面世。
ARM高端移動體驗IP組合
關鍵字:
ARM Cortex-A72
英國處理器架構研發公司ARM(ARM Holdings)最新發布優于預期的2014年第4季獲利表現,并預期包括蘋果(Apple)iPhone 6等智能手機銷售增加,將推升該公司的專利授權費用收入。
根據資料顯示,基于該公司架構的微處理器芯片在2014年第4季產量超過35億顆,使得ARM(安謀)稅前利潤超過1.19億英鎊(約合1.82億美元)、年增 25%,優于分析師們此前平均預估的1.13億英鎊。當季收入則年增19%、至2.26億英鎊,授權金(licensing)及權利金 (royalties)
關鍵字:
ARM Cortex-A8
英國處理器核心設計廠商ARM于今天公布了2014年全年業績,獲得了兩位數的利潤和營業額增長,ARM稱第四季度所簽署的許可證個數也已達到了“創記錄”的數字。
總部設在英國劍橋的ARM在2014財年里所獲得的利潤同比增長13%,達到4.113億英鎊,營收同比增長16%,達到英鎊7.95億英鎊。ARM第四季度基于ARM的芯片出貨量共達35億件,同比增長20%。
2014年基于ARM的芯片出貨量約120億件,為公司許可證收入帶來30%的同比增長,達到5.80億美元(賬面折合
關鍵字:
ARM 處理器
針對滿足行動運算到伺服器等級運算,以及對應影像應用、游戲體驗的超高畫質與顯示特效等使用需求,ARM在上周宣布推出因應前瞻市場需求的全新 Cortex-A72處理器架構設計,以及顯示效能更高的Mali-T880,同時也因應CPU、GPU與記憶體等元件間資料傳輸頻寬增加推出 CoreLink CCI-500互聯匯流排設計,藉此滿足未來市場更高的運算需求。
而針對目前市場普遍在行動裝置導入4K畫質使用體驗,ARM方面表示其實旗下GPU很早便已對應4K顯示輸出,同時強調目前已可藉由多核心組態方式滿足8K
關鍵字:
ARM Cortex-A72
摘要:針對目前市場上越來越多針對SDI信號的應用需求,提出了多路SDI電信號單波長光纖傳輸的實現方案,就方案中出現的由于FIFO“寫滿”或“讀空”引起的SDI信號傳輸誤碼,提出了一種基于FPGA內部PLL的可控時鐘,利用該時鐘作為FIFO的讀時鐘,實現SDI信號無損傳輸。
引言
串行數字接口(Serial Digital Interface,簡寫為SDI)是針對演播室環境提出的用單根電纜來傳輸數字視音頻信號的方式。在SMTPE-259M標準中
關鍵字:
SDI FPGA 光纖 FIFO PLL 數據還原 201503
摘要:中國設計公司正在通過旺盛的創新精神展現出對行業所起的推波助瀾作用。本文介紹三家本土公司,并分析了本土企業其技術趨勢和未來發展前景。
半導體行業正在進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新時代,一些曾經叱咤風云的老牌企業似乎風光不在,一些曾經引領潮流的新貴企業似乎后勁不足,這就給了更多的創新型設計公司更大的空間和更多的機會。中國巨大的市場環境和人才資源是芯片設計創新不竭的源泉,這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在改變著全球集成電路市場的新格局,并將對未來電子產業的發展起到更加深遠的意義。
兆易創新:挑戰者的翅膀已經
關鍵字:
MCU GD32 ARM SoC USB 201503
摘要:大約三分之一的嵌入式設計人員考慮在嵌入式應用中采用FPGA,他們認為在設計中使用FPGA過于昂貴。但是,從系統級了解總體擁有成本(TCO) (由產品生命周期中的開發、改進、替換和維護成本來衡量),您會發現FPGA是分立微控制器(MCU)/數字信號處理器(DSP)/ASSP產品靈活的競爭方案。
引言
工業自動化和過程控制生產商一直面臨持續的全球競爭和經濟壓力,商業模式和利潤不斷受到威脅,不得不應對成本挑戰,包括:
● 利潤和研發投入;
● 產品及時面市壓力以適應經濟狀況的變
關鍵字:
嵌入式 FPGA 工業以太網 DSP TCO MCU 201503
摘要:當前全球制造業發展越來越呈現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的新特征,美國提出“工業互聯網”戰略、德國提出“工業4.0”戰略,主要意圖就是搶占智能制造這一未來產業競爭制高點。工業4.0革命將建立一個高度靈活的數字化、個性化產品與服務的生產模式,并將重組產業鏈分工。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綠色工業革命,一系列生產函數發生從自然要素投入為特征,到以綠色要素投入為特征的躍遷,并普及至整個社會。其核心特征應該是高效節能,網絡化與模塊化。
工業4.0將會通過自動
關鍵字:
工業4.0 物聯網 FPGA 處理器 201503
在特權的上篇博文《基于FPGA的跨時鐘域信號處理——專用握手信號》中提出了使用專門的握手信號達到異步時鐘域數據的可靠傳輸。列舉了一個簡單的由請求信號req、數據信號data、應答信號ack組成的簡單握手機制。riple兄更是提出了req和ack這兩個直接的跨時鐘域信號在被另一個時鐘域的寄存器同步時的亞穩態問題。這個問題估計是整個異步通信中最值得探討和關注的。
很幸運,特權同學找到了很官方的說法——《Application Note42:Metast
關鍵字:
FPGA 亞穩態
一、為啥要說任意分頻
也許FPGA中的第一個實驗應該是分頻實驗,而不是流水燈,或者LCD1602的"Hello World"顯示,因為分頻的思想在FPGA中極為重要。當初安排流水燈,只是為了能讓大家看到效果,來激發您的興趣(MCU的學習也是如此)。
在大部分的教科書中,都會提到如何分頻,包括奇數分頻,偶數分頻,小數分頻等。有些教科書中也會講到任意分頻(半分頻,任意分數分頻)原理,用的是相位與的電路,并不能辦到50%的占空比,也不是很靈活。
但沒有一本教科書會講到精
關鍵字:
FPGA DDS
不得不說,SDRAM的設計是我接觸FPGA以來調試最困難的一次設計,早在一個多月以前,我就開始著手想做一個SDRAM方面的教程,受特權同學影響,開始學習《高手進階,終極內存技術指南》這篇論文,大家都知道這篇文章是學習內存入門的必讀文章,小墨同學花了一些時間在這上面,說實話看懂這篇文章是沒什么問題的,文件講的比較直白,通俗易懂,很容易入手。當了解了SDRAM工作方式之后,我便開始寫代碼,從特權同學的那篇經典教程里面,我認真研讀代碼的來龍去脈,終于搞懂了特權同學的設計思想,并花了一些時間將代碼自己敲一遍,
關鍵字:
FPGA RISC
致力于在電源、安全、可靠和性能方面提供差異化半導體技術方案的領先供應商美高森美公司(Microsemi Corporation)宣布為其旗艦SmartFusion®2 SoC FPGA和IGLOO®2 FPGA 器件的領先網絡安全功能組合加入Intrinsic-ID, B.V授權許可的物理不可克隆功能(Physically Unclonable Function, PUF) 。Intrinsic-ID是基于其專利硬件固有安全技術(Hardware Intrinsic Security
關鍵字:
美高森美 FPGA
fpga+arm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fpga+arm!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fpga+arm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fpga+arm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