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 文章
最新資訊
全球智慧型手機成長趨緩,國際矽智財巨擘安謀(ARM)獨排眾議,持續看好智慧型手機未來潛力。執行副總裁暨首席行銷業務長Rene Hass指出,許多新科技陸續應用于智慧型手機上,就像瑞士刀展開有多功能一般,看好未來虛擬實境(VR)應用于手機潛力,安謀將于2017年推出新款圖像處理器(GPU)IP組合搶攻智慧型手機市場。
安謀于Computex展前記者會中邀請臺積電、聯發科及海思半導體等重要合作夥伴出席。安謀表示,持續看好未來智慧型手機成長潛力,VR需求帶動CPU及GPU技術效能提升,明年將推出全新V
關鍵字:
ARM 臺積電
矽智財(IP)廠安謀(ARM)宣布推出新款行動處理器Cortex-A73與繪圖處理器Mali-G71,兩岸手機晶片廠聯發科(2454)與海思都已取得授權。
安謀表示,Cortex-A73核心面積小于0.65平方毫米,采用10奈米制程技術,在持續運算的效能和功耗效率方面,比Cortex-A72提升30%;目前已有聯發科、海思及邁威爾(Marvell)等10家合作夥伴取得授權。
Mali-G71的繪圖效能則提升50%,節省20%功耗,每平方公厘效能也提升40%;安謀指出,目前已有聯發科、海思及
關鍵字:
ARM 處理器
智能手機在2009年之后的七年中性能增強了100倍!手機已經可以實現很多從前不能實現的功能,快如閃電的操作響應速度和無與倫比的用戶體驗,功耗卻始終維持在同一水平。這是一項無與倫比的成就,在移動領域這種設計非常具有挑戰性。
這種性能、功能和用戶體驗帶動起一個了不起的市場,在2016年度,全球手機出貨量將有機會達到驚人的15億臺。隨著消費者觀念的轉變,智能手機的設計方向已經改變,手機在許多方面已經成為未來創新的平臺。如虛擬現實、超高清可視化,基于音頻處理和計算機級視頻處理
關鍵字:
ARM Cortex-A73
除了 CPU(中央處理器)以外,SoC(System On a Chip:片上系統)另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圖像處理單元(Graphical Processing Unit),就是俗稱的 GPU。大家或許都知道玩 3D 游戲少不了它,但具體發揮什么作用也許說不清楚,這回我們就來揭開 GPU 的神秘面紗。
GPU 專門用于快速完成一些特定類型的數學運算,特別是對于浮點、矢量和矩陣的計算,能將 3D 模型的信息轉換為 2D 表示,同時添加不同的紋理和陰影效果,所以 GPU
關鍵字:
ARM GPU
ARM今日宣布推出最新高端移動處理器技術組合,重新定義2017年推出的旗艦型設備。ARM Cortex-A73 處理器和 ARM Mali-G71 圖形處理器提供持久的最佳能效與性能狀態,賦予新產品增強的情景與視覺能力。這有助于設備在有限移動功耗預算情況下,更長時間地運行高清內容。
ARM執行副總裁兼產品事業部總裁Pete Hutton 表示:“智能手機是全球最為普及的計算設備,其性能亦隨著不斷推陳出新而獲得提升。憑借持久和出眾的性能表現,以及卓絕驚艷的視覺效果,我們將在2017年看
關鍵字:
ARM VR
MCU向32位ARM MCU遷移 MCU正在經歷8/16位自有架構向高性能、大存儲容量和統一化32位ARM平臺的過渡和高速增長階段。在平臺架構和生態系統趨同化的同時,各個MCU設計制造商也在積極開發差異化特性,包括高集成度混合信號、模擬前端、低功耗、安全、無線連接以及更多的解決方案。這些差異化將幫助客戶開發出更具有競爭力的終端產品,并快速推向市場。Cypress布局兩大產品線 Cypress和Spanson合并后,Cypress的PSoC 4系列與Spansion原有的FM0+和FM4以及之前所有PS
關鍵字:
MCU Cypress ARM MCU 201606
早期嵌入式處理系統通常由一個微控制器和一系列外設構成。這些系統通常用來完成獲取少量數據、處理數據、做出決策、基于決策結果輸出信息等工作。在某些情況下會實現簡單的人機交互接口如讀取鍵盤并顯示結果。處理需求、同時產生需求,以現在的標準來看似乎微不足道。現代嵌入式系統通常需要處理和分析十億字節級的海量數據,而且常常在確定性和低延時運算上還有一些額外要求。許多應用還要求系統在滿足相關行業標準的同時可靠符合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 目前,似乎還不可能在單一處理器上同時滿足處理高帶寬數據、執行系統應用程序、響應實時
關鍵字:
ARM FPGA
兩個時代的芯片業巨頭,最終在物聯網時代將會有一場公平的決斗,在沒有先發優勢的情況下,這場大戰最終會如何落下帷幕?或許現在給出答案只會徒惹笑柄,筆者真正期待是物聯網如何在巨頭之間的競爭中,開啟第三次信息產業革命的浪潮。
關鍵字:
ARM 英特爾
什么!?你還準備送男孩變形金剛,女孩芭比娃娃?我們表示,不!答!應!童年充滿了美麗的夢幻,是由初生嫩芽和含苞花蕾織就的七色花環,并雜糅著親密陪伴,高遠夢想,新奇探索,和愈挫愈勇不輕言放棄的實踐精神。這一次,我們想給寶貝們一個與眾不同的七彩童年。
【Sphero BB-8機器人:陪伴童年成長的小伙伴】
http://store.sphero.com/collections/bb-8-by-sphero/products/bb-8-by-sphero
球形的身
關鍵字:
ARM 機器人
ARM今日發布了首款采用臺積電公司(TSMC)10納米FinFET工藝技術的多核 64位 ARM?v8-A 處理器測試芯片。仿真基準檢驗結果顯示,相較于目前常用于多款頂尖智能手機計算芯片的16納米FinFET+工藝技術,此測試芯片展現更佳運算能力與功耗表現。 此款測試芯片的成功驗證(設計定案完成于2015 年第四季度)是ARM 與臺積電持續成功合作的重要里程碑。該驗證完備的設計方案包含了IP、EDA工具、設計流程及方法,能夠使新客戶采用臺積電最先進的
關鍵字:
ARM FinFET
2016年5月19日,ARM宣布收購Apical公司,一家全球領先的影像和嵌入式計算機視覺技術提供商,使下一代設備更好地理解周圍環境,并據此作出智能反應。Apical是英國增長最快的技術公司之一。其先進的影像產品被應用于超過15億智能手機和約3億其他消費、工業設備,包括網絡攝像機,數碼相機和平板電腦。
本次收購以3.5億美元完成,將支持ARM的長期發展戰略,為下一代汽車、安全系統、機器人、手機,和任何需要智能圖形處理的消費電子、智能建筑、工業或零售應用,提供開發新影像產品的技術支持。Apical
關鍵字:
ARM Apical
PC 衰退、智能手機成長趨緩,科技大廠間無不在新領域尋求發展,找尋下個新金礦,稱霸移動裝置市場的ARM 同樣積極布局,ARM 今18 日宣布,買下全球影像技術與全球嵌入式電腦視覺廠商Apical,強化自身圖像處理技術,更期望借此加速在連網汽車、機器人、智能城市、資安系統、工業/ 零售端應用或各項物聯網裝置的布局。
全 球半導體并購不斷,處理器矽智財龍頭ARM 再度出手,18 日宣布,以3.5 億美元現金為代價,買下全球影像與嵌入式電腦視覺廠商Apical,ARM 稱Apical 為英國成長最快速
關鍵字:
ARM Apical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瑞士信貸證券臺灣研究主管艾藍迪(Randy Abrams)認為,臺積電(2330)與處理器芯片架構大廠英國安謀(ARM)要花好一段時間,才可能趕上英特爾在服務器芯片的實力。
目前英特爾在全球服務器芯片占有率高達99%,因此現階段無人能挑戰英特爾幾近獨占的市場地位。
艾藍迪說:「兩家公司正在努力達到Intel x-86架構的服務器芯片的效能,所以臺積電才會加速開發最先進的7奈米制程,這個技術可以提高效能且降低能耗。」
2015年運用ARM架構的服務器芯片,在全球服
關鍵字:
ARM 服務器
ARM宣布首款采用臺積公司 10奈米FinFET制程技術的多核心 64位元 ARM v8-A 處理器測試晶片問世。模擬基準測試結果顯示,相較于目前多用于多款頂尖高階手機運算晶片的16奈米FinFET+ 制程技術,此測試晶片展現更佳運算能力與功耗表現。
新款測試晶片已成功獲得驗證,2015 年第 4 季已完成設計定案。
此 款測試晶片已成功獲得驗證(2015 年第 4 季已完成設計定案),為 ARM 與臺積公司持續成功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此一驗證完備的設計方案包含了EDA工具、設計流程及方法,
關鍵字:
ARM 臺積電
晶圓龍頭臺積電(2330)攜手安謀(ARM)PK英特爾資料中心晶片(Data center Chip)霸主地位。據日經新聞報導,兩家半導體巨擘合作開發伺服器晶片技術,欲瓜分英特爾在資料中心高達99%獨占市占率。
臺積電與ARM合作并非首次,早在行動裝置處理器時代,臺積電便與ARM合作成為市場技術主流,讓后進者英特爾切入智慧型手機處理器不得其門而入,繳了百億學費,于今年首季鋃鐺宣布退出手機處理器市場,此次換成臺積電與ARM聯軍挑戰英特爾,兩方戰火從行動處理器延伸到資料中心。
目前全球資料中心
關鍵字:
臺積 ARM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電路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相關帖子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資料下載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專欄文章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