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數據中心成了AMD、intel及NVIDIA必爭之地,三家廠商各自大手筆收購了多家廠商,AMD繼3000多億成功拿下FPGA芯片廠商賽靈思之后,今天又收購了一家DPU芯片廠商Pensando,花費19億美元,約合121億人民幣。這筆交易不包括運營資金及其他調整,預計在第二季度完成交易。在收購之后,Pensando團隊高管將加入AMD高級副總裁Forrest Norrod領導的數據中心解決方案部門,Pensando將繼續專注于執行其產品和技術路線圖,現在將擴大規模以加速其業務并應對更多客戶不斷增長的市
- 關鍵字:
DPU Pensando AMD
- 中國DPU企業芯啟源日前亮相全球首屆智能網卡高端行業峰會(SmartNICs Summit),首次對外公布了芯啟源“SmartNICs第四代架構”。芯啟源研發副總裁Jim Finnegan表示:“SmartNIC為當今網絡提供了更高水平的可擴展性和靈活性,而芯啟源基于DPU芯片的第四代SmartNIC則提供了高度的可編程性,以及極度靈活的可擴展性處理,能夠適應于各個應用場景,滿足不同客戶的定制化需求。虛擬化,獨立于服務器主機;支持大規模并行處理的MIMD架構;可支持200Gbps速度的多個鏈路;可編程性和
- 關鍵字:
DPU 芯啟源 SmartNIs
- 四大類人工智能芯片(GPU、ASIC、FGPA、類腦芯片)及系統級智能芯片在國內的發展進度層次不齊。用于云端的訓練、推斷等大算力通用 芯片發展較為落后;適用于更多垂直行業的終端應用芯片如自動駕駛、智能安防、機器人等專用芯片發展較快。超過80%中國人工智能產業鏈企 業也集中在應用層。?總體來看,人工智能芯片的發展仍需基礎科學積累和沉淀,因此,產學研融合不失為一種有效的途徑。研究主體界定:面向人工智能領域的芯片及其技術、算法與應用無芯片不AI , 以AI芯片為載體實現的算力是人工智能發展水平的重要衡
- 關鍵字:
AI芯片 GPU ASIC FPGA 行業研究
- 1.AI芯片市場概述:2022年訓練芯片(用于機器循環學習獲得更佳參數的芯片)中國市場規模45萬片,單價1萬美元/片,市場規模為45億美元2022年推演芯片(模型訓練完成后不需要龐大計算量,需要盡快獲得推理結果的芯片),中國市場規模35萬片,單價2500美元/片,市場規模為8.7億美元訓練芯片:GPU占95%,ASIC和FPGA約占5%。推理芯片:ASIC占5-10%(國內華為比較領先),FPGA占不到1%,剩下都是GPU。國外的推理芯片里ASIC占比比中國相對高一些。2022年中國AI芯片整體規模增速大
- 關鍵字:
AI芯片 GPU ASIC 市場分析
- IC設計服務廠創意宣布推出采用臺積電2.5D及3D先進封裝技術(APT)制程平臺,可縮短客制化特殊應用芯片(ASIC)設計周期,有助于降低風險及提高良率。創意第一季營收雖因淡季較上季下滑,但預期仍為季度營收歷史次高,今年5奈米及7奈米委托設計(NRE)接案暢旺,ASIC量產逐步放量,將全力搶攻人工智能及高效能運算(AI/HPC)客制化ASIC市場龐大商機。創意對今年維持樂觀展望,成長動能來自5奈米及7奈米AI/HPC相關芯片NRE接案暢旺,12奈米固態硬盤控制IC及網通芯片量產規模放大。再者,創意過去3年
- 關鍵字:
創意 AI HPC 客制化 ASIC
- 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科馭數近日宣布完成數億元規模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麥星投資和昆侖資本聯合領投,老股東靈均投資、光環資本追加投資,距上次A輪融資不過5個月。所籌資金將用于DPU芯片的研發和量產、以及市場開拓?! ≡龅臄祿肯拢珻PU(中央處理器)難以直接應對龐大數據計算負載,為CPU減負的DPU應運而生,能幫助使用者獲得超高性價比的算力。據業界預測,僅在DPU應用需求最大的云計算領域,2025年中國DPU市場的容量有望達40億美元?! √幱谶@一賽道、為智能計算提供DPU芯片和解決方案的企業
- 關鍵字:
中科馭數 DPU 融資
- DPU芯片設計企業中科馭數今日宣布完成數億元規模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麥星投資和昆侖資本聯合領投,老股東靈均投資、光環資本追加投資。這是繼7月底完成A輪融資之后,中科馭數今年獲得的第二筆更大規模的數億元融資。所籌資金將用于DPU芯片的研發和量產、以及市場開拓。已經完成第二代DPU芯片K2的設計工作 中科馭數正在研發的第二代DPU芯片K2已經完成設計和驗證工作,預計將于2022年第一季度投產流片?! PU是數據專用處理器(Data Processing Unit),是數據中心繼CPU和GPU之后第三
- 關鍵字:
中科馭數 DPU 融資
- 近日,國內唯一擁有自主研發芯片架構的DPU芯片設計公司中科馭數宣布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由華泰創新領投、靈均投資以及老股東國新思創跟投。據透露,中科馭數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第二代DPU芯片K2的流片以及后續的研發迭代。DPU——后摩爾定律時代重要的算力芯片 DPU(Data Processing Unit)是以數據為中心(Data-centric)的專用處理器,是后摩爾定律時代重要的算力芯片,DPU、CPU、GPU將組成數據智能時代算力的“三駕馬車”。DPU專門面向“CPU做不好,GPU做不了”,對高吞
- 關鍵字:
DPU 芯片 中科馭數 融資
- 近日,Habana Labs宣布美國圣地亞哥超算中心為Voyager研究計劃選擇了Habana Lab AI 加速器。后者是典型的ASIC(專用芯片),但是可與英偉達的GPU在AI訓練市場一比高低。為何Habana Lab AI 加速器有如此強大的威力?未來的超算架構會青睞哪種AI芯片?
- 關鍵字:
AI ASIC GPU 202105
- 2021年3月31日,在春暖花開的北京,中科馭數邀請電子產品世界參加了主題為“DPU如何變革下一代計算基礎設施’”的媒體交流會。會上中科馭數創始人兼CEO鄢貴海博士、高級副總裁張宇先生以及中科馭數聯合創始人兼CTO盧文巖博士向我們介紹了DPU技術。中科馭數聯合創始人兼CTO盧文巖博士什么是DPU DPU,是Data Processing Unit的簡稱,是面向數據中心的專用處理器。過去十年中,計算已經不僅僅局限在個人電腦和服務器內,CPU和GPU已經被廣泛地用于各個新型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這些數據中心
- 關鍵字:
中科馭數 DPU
- 過去十年中,計算已經不僅僅局限在個人電腦和服務器內,CPU和GPU已經被廣泛地用于各個新型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這些數據中心通過功能強大的新型處理器連接在一起,DPU( Data Processing Unit ,數據處理器)已經成為了以數據為中心的加速計算模型的第三個計算單元。
- 關鍵字:
DPU
- CPU、GPU之后,NVIDIA認為,DPU將為數據中心帶來突破性的網絡、存儲和安全性能。在日前舉辦的GTC 2020主題演講中,NVIDIA發布了一種新型處理器——BlueField DPU系列(Data Processing Unit,數據處理單元)。DPU由新型的DOCA(Data-Center-Infrastructure-On-A-Chip
Architecture)架構,一種全新的數據中心IOC(Infrastructure On A Chip -
基礎架構級芯片)架構提供支持,可實現
- 關鍵字:
NVIDIA DPU
- 數據基礎設施半導體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廠商Marvell 日前宣布擴大與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制造商臺積電(TSMC, TWSE:2330,NYSE:TSM)的長期合作伙伴關系,采用業界最先進的 5 納米工藝技術,為數據基礎設施市場交付全面的芯片產品組合。下一代基礎設施肩負著連接世界、保障商業運轉以及信息流動的重任,對全球經濟的重要性已攀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通過此次合作,Marvell 和臺積電將能夠促進支持數據基礎設施的關鍵技術的創新,提供未來數字經濟所需的存儲、帶寬、速度和智能,同時為客戶帶來顯著的能效
- 關鍵字:
NIC DPU ARM
- 據國外媒體報道,在5G商用范圍不斷擴大、5G手機大量推出的情況下,推出了多款5G處理器的聯發科,在智能手機處理器市場的存在感明顯增強,他們二季度的營收也創下了新高。而隨著智能手機廠商推出更多的5G智能手機,聯發科的業績還有望更好,外媒的報道就顯示,聯發科已預計下半年兩個季度的營收,將連續增長。外媒是援引產業鏈人士透露的消息,報道聯發科預計今年第三和第四季度的營收,將連續增長的。從產業鏈方面人士透露的消息來看,聯發科預計季度營收連續增長,是得益于5G芯片和其他專用集成電路(ASIC)產品的推動。
- 關鍵字:
5G ASIC 聯發科
- 對于最近研究過新車的任何人來說,很難不注意到汽車電子產品的發展是多么的迅速。僅僅將三年前的汽車安全性技術與今天的技術進行對比,您就會發現攝像頭數量已顯著增加,以支持諸如全景可視、駕駛員注意力分散監測器、立體視覺攝像頭、前向攝像頭和多個后視攝像頭等應用。除了攝像頭,系統功能也增強了,包括自動緊急制動、車道偏離警告、后方盲點檢測和交通標志識別等。這一趨勢表明,汽車電子類產品在持續快速地創新,但這也給汽車原始設備制造商(OEM)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包括:●? ?當研發一輛新車的平均時間從48個
- 關鍵字:
ADAS ASIC ABS FSD ISP CPU GPU FPGA
dpu asic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dpu asic!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dpu asic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dpu asic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