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VR的應用當AR/VR技術出現的時候,人們自然地將其和游戲掛了鉤。通過對于虛擬世界的打造和與現實物理世界的融合,AR/VR技術能夠帶來更為沉浸的游戲體驗。然而,在游戲設備上的市場開拓存在諸多的難點,對于設備的功耗、體積以及內容生態的要求都極為苛刻。但在工業、教育、醫療等多個領域,對于設備形態、功耗的要求并沒有那么高,對于垂直應用的生態打造也更為簡單。尤其是在工業制造業領域,AR/VR設備正在打開局面,真正實現生產力的提升。AR/VR和工業應用緊密結合 實現生產效率提升AR(Augment
- 關鍵字:
AR VR 數字孿生 工業制造
- 10 月 15 日消息,據 The Information 報道,Meta 公司為了打造人工智能助理,向一位名人支付了高達 500 萬美元(IT之家備注:當前約 3655 萬元人民幣)的費用,只為了使用他的形象和聲音。據悉,這位名人只在工作室里工作六個小時,就獲得了 500 美元的報酬,合同為期兩年。Meta 公司的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在上個月的 Connect 活動中展示了這些人工智能助理,這些助理有 28 個不同的個性,均使用了名人的形象。例如,模特 Kendall Jenner 的形象被用于 Bil
- 關鍵字:
Meta 明星形象 人工智能 助理
- 10 月 15 日消息,Meta 公司近日推出了其最新的虛擬現實頭戴式設備 Quest 3,為了探究這款設備的內部構造和維修難度,iFixit 團隊對其進行了拆解。Quest 3 相比于 Quest 2,最大的改變是其機身厚度薄了 40%,這得益于使用了 pancake鏡片,使得它們與顯示屏之間的距離大大縮短。Quest 3 還配備了更大的電池 ——19.44Wh,而 Quest 2 只有 14Wh—— 以為其更強大的芯片和傳感器供電,包括兩個彩色攝像頭、四個追蹤攝像頭和一個深度傳感器。iFixit 的拆
- 關鍵字:
Meta Quest 3 頭顯 拆解 電池
- 10月9日消息,盡管蘋果的Vision Pro和Meta的Quest 3都尚未發布,但兩家公司已經開始研發后續迭代產品。蘋果的一個主要關注點是讓其設備佩戴起來更舒適,這就需要采用更小、更輕的設計。由于其尺寸和重量很大,蘋果的首款混合現實頭顯Vision Pro在測試中曾導致用戶頸部拉傷,這可能會讓本就對混合現實頭顯持謹慎態度的消費者望而卻步。據悉,Quest 3將于本月上市銷售,而蘋果準備在明年年初開售Vision Pro。隨著決戰日期的臨近,蘋果內部有信心其將擁有更好的產品。Vision Pr
- 關鍵字:
蘋果 Vision Pro Meta Quest 3
- Meta創辦人暨執行長祖克柏在今年Connect大會主舞臺上,意氣風發宣布推出Quest 3頭戴式裝置、圖像生成模型與AI助理。臺下眼尖媒體卻發現,祖克柏提到元宇宙的次數比去年還少,不禁懷疑這場大夢是否已悄悄落幕。當一切看似朝人工智能(AI)全速狂奔,Meta對元宇宙的想象其實從未改變。Meta技術長博斯沃斯(Andrew Bosworth)在Connect大會接受媒體團訪指出,隨著時間推移,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對元宇宙的愿景仍保持一致;當Meta更名時,博斯沃思曾認為最終可能變得像G
- 關鍵字:
Meta AI大眾化 元宇宙
- 預計未來2-3年,MicroLED會繼續努力突破技術瓶頸,逐漸打開高端市場之后再進一步向下滲透,而第二代顯示技術LCD還會依靠其他技術的修補進一步占據下沉市場,第三代技術OLED在實現大尺寸屏幕的降本后將進一步普及大眾消費市場。
- 關鍵字:
顯示技術 MicroLED 蘋果 三星 Meta
- IT之家 8 月 23 日消息,Meta 公司近日發布了 v56 軟件更新,為其 Quest 系列頭顯帶來了更好的手勢追蹤功能。該公司稱,這項技術可以讓用戶在虛擬現實或混合現實環境中用自然和直觀的方式進行交互,提高沉浸感和社交感。Meta 公司還表示,手勢追蹤的反應速度幾乎可以與手柄相媲美,特別是在快速運動的情況下,如健身和節奏游戲。Meta 表示,Hands 2.2 追蹤已在 Quest 頭顯中推出,日常使用時手部追蹤延遲減少了“高達 40%”,而在快速移動時則減少了“高達 75%”。Meta
- 關鍵字:
meta VR頭顯
- 8月23日消息,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于周二發布了一款人工智能模型,能夠在數十種語言之間進行語音翻譯和轉錄,為跨語言交流提供了潛在的基礎工具。Meta公司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其SeamlessM4T模型可以支持近100種語言的文本和語音之間的翻譯,以及35種語言的語音互譯。該模型整合了之前只能在不同模型中使用的技術。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曾表示,他設想這樣的工具可以促進來自全球各地的用戶在元宇宙中進行互動,元宇宙是他押注公司未來的
- 關鍵字:
Meta 人工智能
- 8月10日消息,當地時間周三IBM表示,計劃在旗下的企業級人工智能和數據平臺Watsonx上提供Meta開發的大語言模型Llama 2。IBM的Watsonx平臺能幫助企業將人工智能整合到工作流程中。這一最新舉措為Meta公司的一些客戶提供了試用Llama 2的機會。去年年底OpenAI發布的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GPT引起了消費者和企業的廣泛興趣。自那以后,更多企業希望將人工智能引入工作流程,引入先進功能的同時也有助于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IBM表示,Watsonx提供Meta的開源人工智能模型之后,
- 關鍵字:
IBM 企業云 Watsonx Meta 大語言模型 Llama 2
- IT之家 8 月 3 日消息,Meta 將在下周的 SIGGRAPH 2023 展示兩款新的原型頭顯。SIGGRAPH 是一個每年舉辦的會議,研究人員在這里展示計算機圖形學硬件和軟件的突破性成果。IT之家注意到,去年 Meta 展示了 Starburst,這是一款高動態范圍(HDR)顯示器研究原型,亮度達到了 20000 尼特,是已知的任何頭顯中最高的。今年,Meta 將展示兩款原型頭顯:Butterscotch Varifocal 將展示近視網膜分辨率和變焦光學器件,而 Flamera 則驗證
- 關鍵字:
meta VR頭顯
- 7月29日,由歌爾股份控股子公司歌爾光學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歌爾光學”)主辦的“2023VR&AR顯示光學技術峰會”在青島舉行,來自光學顯示領域的50家國內外高校院所、科研機構以及行業領域專家學者參與了本次行業盛會。會上,歌爾光學發布全新一代VR&AR光學顯示技術方案,包括采用領先制造工藝高性能、高性價比的VR Pancake模組和全球首款可調色溫的AR-HUD PGU模組等,將助力搭載產品實現更清晰、更優異顯示效果,有望帶來行業技術革新。在VR領域,VR頭顯的沉浸感、佩戴舒適度、光學
- 關鍵字:
歌爾光學 VR Pancake AR-HUD PGU AR VR
- · 高通計劃從2024年起,在旗艦智能手機和PC上支持基于Llama 2的AI部署,賦能開發者使用驍龍平臺的AI能力,推出激動人心的全新生成式AI應用。· 與僅僅使用云端AI部署和服務相比,終端側AI部署能夠助力開發者以顯著降低的成本,提升用戶隱私保護、滿足用戶安全偏好、增強應用可靠性,并實現個性化。 2023年7月18日,圣迭戈——高通技術公司和Met
- 關鍵字:
高通 Meta Llama 2 終端側AI
- 路透社報導,Vision Pro由中國的立訊精密獨家代工。「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援引2名與蘋果和立訊精密關系密切的消息人士報導,Vision Pro明年產量預計將不到40萬組。蘋果和立訊精密都未回復路透社的置評請求。金融時報另引述2家Vision Pro部份零件的中國供貨商報導,蘋果已要求他們第一年僅提供足以生產13萬到15萬組Vision Pro的零件。金融時報表示,無論是上述哪個產量數字,都暗示較蘋果之前內部訂下的Vision Pro產量目標大幅削減,即在產品發表后12個月內要
- 關鍵字:
蘋果 AR Vision Pro
- ●? ?TDK亮相2023年慕尼黑上海電子展,在5.2H展廳#D110展臺展示了各種元件和系統解決方案組合●? ?TDK在展會上提供多種演示和體驗,參觀者可親身體驗在汽車、IoT、AR/VR、信息和通信技術、工業與可再生能源、機器人、醫療保健等方面的最新解決方案TDK株式會社將攜帶超過60個技術演示和體驗登陸于2023年7月11日至13日的慕尼黑上海電子展,其中涉及各種元件和系統解決方案組合,涵蓋電子應用領域的各個方面。屆時,TDK將在5.2H展廳#D110展臺展示
- 關鍵字:
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TDK 汽車 AR/VR
- 6月19日消息,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曾在人工智能領域投入巨資,但隨著裁員和研究人員大量離職,這家科技巨頭正在落后于其競爭對手。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Meta正嘗試與OpenAI等行業領先者繼續競爭。然而,這將變得非常困難,因為在過去的一年里,該公司已經失去了至少三分之一發表過人工智能研究成果的研究人員。他們有的陷入職業倦怠中,有的則是對Meta缺乏信心。2013年,扎克伯格聘請人工智能“教父”Yann LeCun領導Meta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努力,但白宮在不久
- 關鍵字:
Meta AI
ar-meta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r-meta!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r-meta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r-meta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