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 言
隨著片上系統(SoC,System on Chip)時代的到來,包括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Logic Devi(e)和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可編程邏輯器件(具有在系統可再編程的獨特優點),應用越來越廣泛。這給用于可編程邏輯器件編程的下載電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研究基于IEEEll49.1標準的USB下載接口電路的設計及實現。針對Altera公司的FPGA器件Cy-
- 關鍵字:
CPLD USB FPGA 下載電纜 SoC
- 引 言
CC2431是TI公司推出的帶硬件定位引擎的片上系統(SoC)解決方案,能滿足低功耗ZigBee/IEEE 802.15.4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應用需要。CC2431定位引擎基于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號強度指示)技術,根據接收信號強度與已知參考節點位置準確計算出有關節點位置,然后將位置信息發送給接收端。相比于集中型定位系統,RSSI功能降低了網絡流量與通信延遲,在典型應用中可實現3~5 m定位精度和0.25 m的分辨率。本文在
- 關鍵字:
SoC RSSI 定位 寄存器 TI
- 在SoC系統設計方面,現在還有一些人們幾乎未涉足的領域,而這些領域將對降低功耗產生最大的推動作用。幸運的是,人們現在已經擁有大量針對這一領域的設計工具。在近日美國舊金山舉辦的Electronic Summit2008上,Mentor Graphics的ESL-HDL部門總經理Glenn Perry介紹了系統級設計需要考慮的方方面面。
系統架構方面的改進將帶來巨大的好處,不過在EDA世界,人們只有在設計的較晚階段才使用功耗仿真工具,如門級和物理實現級。那為何不在系統級進行這些工作?原因主要包括:
- 關鍵字:
SoC 功耗 EDA
- 系統級設備往往是能耗的最終反映。在考慮功耗降低時,往往需要從四個層次來考慮。在近日舊金山舉行的Electronic Summit2008上,Cadence公司低功耗市場行銷總監Mohit Bhatnagar舉例了數據中心設備的低功耗考慮。
第一是服務器中心,即綠色電網的問題,如果你采用相同的IC、工藝、軟件,你能讓設計出的數據中心的功耗更低嗎?數據分析表明,考察一個數據中心時,45%的功耗出現在服務器元件上,諸如存儲器或CPU;另外的45%則是用于冷卻它們。因此,其中90%的功耗是半導體集成電路
- 關鍵字:
功耗 CPU SoC
- 1、便攜式設備對處理器提出的挑戰
隨著電子便攜式設備在全球的風行,人們對電子便攜式設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希望產品有更多的功能,如手機攝像機自動對焦與手機閃信與計步器;希望產品功耗更低,如無線設備、手持POS機和家庭醫療產品;希望產品體積更小,如運動手表;希望產品的保密性好;處理能力強,如便攜式儀器和高精度運動控制;希望價格更低和開發周期短。
然而困惑的是,很多的便攜式設備往往會同時要有上面的多個要求,然而現實中很難做到:同時滿足高速處理、低功耗和價格?ARM高速,但是功耗而
- 關鍵字:
SoC ARM MCU
- 如果你打算設計一個包含數字音頻的SoC系統,或者正在進行這樣一個項目,那么花幾分鐘時間閱讀本文可以幫助你在各種技術參數之間做出更好的平衡,避免設計方向出現偏差,提高流片的成功率,從而節省數周的開發時間。我們將為你逐一分析設計備選方案,評估中的關鍵因素以及由此做出的決策。
消費類音頻產品的歷史
消費類音頻產品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30年前,在開始的100年間,音頻回放只能采用模擬技術。那時采用數字技術的產品體積龐大,價格昂貴,對于消費類產品來說也過于復雜。直到1982年,CD光盤和CD播放器的
- 關鍵字:
SoC 數字音頻 CD光盤 MP3
- 當前,降低功耗不僅成為節電的必由之路,并且被賦予了環保的神圣使命。因此所有的設計者都十分關心功耗問題。不過,在設計時還要謹防過度設計(overdesign)現象,使各個部分協調一致,達到整個功耗的降低。
應用是個很復雜的問題,其中有許多要素。你需要針對問題提供整體化的解決方案。在深刻理解最終應用的情況下,你會發現是否出現了過度設計;有時候,出于市場等方面的考慮,會出現過度設計的做法,這最終會導致功耗過高。
系統設計與SoC設計的相對比例問題,軟、硬件比例問題,IC的驅動電壓是否越低就越好?
- 關鍵字:
降低功耗 SoC 過度設計 DSP Bolosigno 300 Bolosigno250
- 1 引言
智能測量控制電路系統在工業控制、各種消費類電子產品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它一般是以單片機為核心,外加模擬信號調理、模數轉換、人機接口(包括按鍵和數碼顯示等)、功率輸出等幾部分組成,其系統框圖如圖1。測控系統是基于PCB板來設計的,體積和功耗都較大。特別是為了使系統能夠應用在各種惡劣的工作環境下,設計者通常要化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研究和實施各種硬件和軟件的抗干擾措施。另外,這些系統都具有大多數的共性,設計師很多的工作都是重復的。
2 系統結構
隨著集成電路的設計技術和深亞微米制造技
- 關鍵字:
智能測量 PCB板 SoC
- 1 引 言
Flash因為具有非易失性及可擦除性在數碼相機、手機、個人數字助理( PDA)、掌上電腦、MP3播放器等手持設備中得到廣泛的應用。自1989年東芝公司發表了Nand Flash結構以來, Nand Flash以其相對于Nor Flash具有更小的體積,更快的寫入和擦除速度,更多次的可擦除次數,以及更低廉的每bit價格得到了迅速發展。大容量的Nand Flash特別適合現在數碼設備中大數據量的存儲攜帶,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性能。
ARM7TDMI是世界上廣泛使用的32位嵌入式RIS
- 關鍵字:
Flash ARM SoC
- ASIC和SoC器件成本的逐步上升迫使半導體供應商必須進一步開拓各個器件的市場以尋求滿意的投資回報。日益增長的軟件使用為此提供了有效的機制,因為增加的軟件內容等同于更多的功能和軟件變化提供了特定市場產品的差異化。
- 關鍵字:
ASIC SoC 原型設計 軟件技術
- 2008年4月15日,中星微電子發布監控攝像機圖像處理SoC(片上系統)VC0706,同時推出第一代采用Aptina Imaging(2008年3月,分離于美光科技公司)500萬像素CMOS 圖像傳感器MT9P031的ePTZ電子云臺攝像機應用解決方案,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監控市場的需求。
- 關鍵字:
中星微 SoC VC0706
- 我國已有一些設計公司(design house)取得了成功。但是下一步還盼望有更多的中國設計公司活躍在中國和世界舞臺。眾多公司闡述中國設計企業成功甚至進入國際市場需要注意的問題。
系統設計公司需注意的問題
創新能力和核心技術
ARM中國總裁譚軍博士認為,中國市場本身也是全球市場之一,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是創新能力。如果在市場里做隨大流者,那么在市場中的獲利將越來越少;而如果自身常常創新,就有機會成為市場領導者。例如廣州周立功公司,由代理業務一步步轉向設計業務,從剛開始的代理產品到進行產
- 關鍵字:
SoC MCU 芯片設計 200804
- 全球便攜式音頻系統級芯片(SoC)市場的領先企業—矽瑪特(SigmaTel)的STMP35xx系列產品,一直是MP3市場中的主流芯片之一,隨著STMP36xx系列的推出,矽瑪特不僅能夠為播放器制造商同時提供音頻和視頻編解碼功能,而且,與之前的系列或其他同類解決方案相比,在處理速度、存儲能力、增值功能、用戶界面等各個方面都有了極大的提高。在眾多消費者要求產品要有更新功能而價格又更低的今日,STMP36xx解決方案為產品設計提供了新的可能。
與之前系列比較,STMP36xx系列的最大變化
- 關鍵字:
SigmaTel SoC STMP36xx
- ZigBee無線技術和IEEE802.15.4能為功率受制約的無線應用提供所需的成本、性能和可靠性要求。由于ZigBee的技術優點和商業潛能,它已獲得廣泛的業內支持。
ZigBee無線技術和IEEE802.15.4標準
ZigBee適合于大量的應用,包括工業監視和控制、家庭和建筑物自動化、傳感器網絡、醫療和汽車方案。ZigBee無線技術構建在IEEE 802.15.4標準上(圖1),專門設計能提供經濟、標準化和靈活無線網絡,為低到中等數據率控制和監視應用提供低功耗、可靠性、彼此協作性和安全
- 關鍵字:
ZigBee IEEE SoC
- 標準測試接口語言
標準測試接口語言(STIL)是1999年3月通過的,它是一個廣泛的行業標準,開始的意圖是從設計到制造整個期間使測試和測試設計(DFT)信息有明確和完整的通信。STIL標準包括幾個擴展版本,有些已獲通過,有些正在開發改變階段。
通常,工程技術人員所談論的STIL是指IEEE1450 .0,此擴展版本規定用于自動測試圖形產生(ATPG)工具到測試程序圖形產生工具傳輸向量和定時信息的標準數據格式。
在STIL通過時,業內已經有成熟的基于向量語言(如波形產生器語言WGL)的
- 關鍵字:
STIL SoC CTL
aiot soc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iot soc!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iot soc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iot soc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