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通財經APP獲悉,周三,Meta
Platforms(META.US)宣布,將推出一款新的自主研發的芯片,旨在加強其人工智能服務,并減少對英偉達(NVDA.US)等外部半導體公司的依賴。這款新芯片名為Meta訓練和推理加速器(MTIA)的最新版,將用于提升Facebook和Instagram內容的排名和推薦系統。去年,Meta已經推出了MTIA產品的首個版本。隨著Meta公司轉向人工智能服務,其對計算能力的需求顯著增加。去年,這家社交媒體巨頭推出了自家的人工智能模型,以競爭OpenAI的ChatGP
- 關鍵字:
Meta Platforms META.US AI 英偉達 NVDA.US
- 4月11日消息,根據周三發布的議程,微軟計劃在今年5月的年度Build開發者大會上,展出旨在為個人電腦和云計算帶來創新的全新人工智能工具。今年1月,微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向分析師預告,到2024年,“人工智能將成為每一臺個人電腦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此次Build開發者大會的議程正體現了這一目標的重要性。微軟之前的財報中提到,使用Azure公共云運行人工智能模型的客戶所帶來的營收有顯著增長,微軟希望通過向開發者提供新的人工智能功能,持續這一增長趨勢。微軟人工智能部門的新任
- 關鍵字:
微軟 AI
- 新聞重點:●? ?全新Arm Ethos-U85 NPU性能提升四倍,為工廠自動化和商用或智能家居攝像頭等高性能邊緣?AI?應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全新Arm物聯網參考設計平臺Corstone-320集成了前沿的嵌入式?IP?和虛擬硬件,可加速語音、音頻和視覺系統的部署。●? ?擁有超過1500萬名基于Arm計算平臺的全球開發者生態系統,憑借廣泛的軟件支持和工具簡化了開發流程,從而輕松擴展邊緣?
- 關鍵字:
Arm Ethos-U AI 邊緣AI
- 提供超豐富半導體和電子元器件?的業界知名新品引入(NPI)代理商貿澤電子(Mouser Electronics)即日起開售NXP Semiconductors的MCX工業和物聯網微控制器(MCU)。這些新款MCU屬于高性能、低功耗微控制器,配備智能外設和加速器,適用于安全、智能的電機控制和機器學習應用。貿澤供應的NXP全新MCX N系列微控制器搭載Arm? Cortex?-M33 CPU,配備智能外設和加速器、通信和信號處理功能,可擴展性強,易于開發。MCX N的低功耗高速緩存提高了系統性能,雙閃存和完整
- 關鍵字:
貿澤 智能電機控制 NXP MCX 微控制器 MCU
- 通用串行總線(USB)接口在嵌入式設計中的優勢包括與各種設備的兼容性、簡化的通信協議、現場更新能力和供電能力。為了幫助將這一功能輕松集成到嵌入式系統中,Microchip Technology Inc.(微芯科技公司)推出了AVR? DU系列單片機。作為集成USB連接的下一代Microchip 8位MCU,AVR DU系列的設計旨在提供比以往版本更強的安全功能和更高的功率輸出。Microchip負責8 位MCU事業部的副總裁Greg Robinson表示:“USB是電子設備的標準通信協議和電源輸出方案。M
- 關鍵字:
Microchip AVR DU USB單片機 單片機 MCU
- 在追求創新的道路上,英飛凌(Infineon)再次領導行業,推出突破性的PSoC? 4000T微控制器。全球知名的電子元器件授權代理商富昌電子(Future Electronics)現為各類低功耗觸控應用,提供具有出色信噪比、防水性能和多模式感應功能的PSoC? 4000T系列產品,并限時提供免費開發板申請服務。PSoC? 4000T微控制器擴展了PSoC? 4產品系列 Arm??Cortex-M0?+微控制器,采用英飛凌第5代高性能CAPSENSE?電容式感應技術。與前幾代 CAPSENSE?
- 關鍵字:
富昌 英飛凌 PSoC 微控制器 MCU
- AI屆春晚—英偉達GTC大會在3月召開,B100/B200晶片的亮相,刷新了計算新速度,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日新月異,從數據處理到算法優化,再到應用場景的拓展,每一步都可能帶來新的市場機會。從智能硬件到云計算,再到物聯網等多個領域,AI技術的深入應用都將成為市場的關注焦點。AI對算力的要求是需要大量的并行及重復計算,GPU正好有這個專長,時勢造英雄,因此GPU就出山擔此重任。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預測:未來 15 年每瓦 GPU 性能提升 1000 倍,GPU 晶體管數破萬億就在近期,在一則對英偉達CEO黃仁勛
- 關鍵字:
GPU AI 摩爾線程 NVIDIA
- IT之家 4 月 10 日消息,據韓聯社消息,韓國總統尹錫悅在昨日舉行的韓國“半導體領域待審問題會議”上表示,韓國政府計劃到 2027 年在 AI 半導體領域投資 9.4 萬億韓元(IT之家備注:當前約 502.9 億元人民幣)。除了直接投資外,韓國還計劃創建一筆價值 1.4 萬億韓元(當前約 74.9 億元人民幣)的基金,幫助 AI 半導體創企的發展。尹錫悅稱當前的半導體競爭是“一場工業領域的戰爭,一場國家層面的戰爭”,因此韓國需要在未來 30 年在 AI 領域建立如現在存儲產業的影響力。為此
- 關鍵字:
三星 韓國 AI
- 周二,英特爾(INTC.US)在其Intel Vision
2024產業創新大會上,面向客戶和合作伙伴作出了一系列重磅宣布。這些宣布包括推出全新的Gaudi
3人工智能加速器、全新的至強6品牌,以及包括開放、可擴展系統和下一代產品在內的全棧解決方案,還有多項戰略合作。據數據預測,到2030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到1萬億美元,人工智能將是主要的推動力。然而,截至2023年,僅有10%的企業成功將其AI生成內容(AIGC)項目商業化。英特爾的最新解決方案旨在幫助企業克服推廣AI項目時遇到的挑戰,加
- 關鍵字:
英特爾 AI Gaudi 3 臺積電 5nm工藝
- 4月10日消息,美國當地時間周二,谷歌推出了名為Axion的新型芯片,這款芯片功能強大,能夠勝任從YouTube廣告精準推送到大數據分析等復雜任務,旨在幫助谷歌應對不斷增長的人工智能成本。Axion的問世標志著谷歌在自主研發芯片道路上的重要突破,標志著其在大數據中心常用芯片領域邁出了關鍵一步。多年來,谷歌持續探索新的計算資源,尤其是針對人工智能領域的專用芯片。自從OpenAI在2022年底發布ChatGPT并掀起人工智能新競賽以來,谷歌加快了自主研發芯片的步伐,旨在在互聯網領域的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業界分
- 關鍵字:
谷歌 ARM架構 CPU AI ARM
- 全球半導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瑞薩電子近日宣布推出基于Arm? Cortex?-M23處理器的RA0微控制器(MCU)系列。全新32位通用MCU RA0系列產品除了實現更低成本,也提供超低功耗性能。RA0產品在工作模式下電流消耗僅為84.3μA/MHz,睡眠模式下僅為0.82mA。此外,瑞薩還在這新款MCU中提供了軟件待機模式,可將功耗進一步降低99%,達到0.2μA的極小值。配合快速喚醒高速片上振蕩器(HOCO),這款超低功耗MCU為電池供電的消費電子設備、小家電、工業系統控制和樓宇自動化應用帶來理想解決方案
- 關鍵字:
瑞薩 超低功耗 MCU
- 隨著ChatGPT和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應用席卷全球,對計算能力的需求正在飆升。半導體行業發現自己正接近一個新的S曲線——對于高管來說,一個迫切的問題是該行業是否能跟得上。領導者們正在通過承諾大量的資本支出來擴大數據中心和半導體制造工廠(晶圓廠),同時探索芯片設計、材料和架構的創新,以滿足不斷發展的gen AI驅動的商業格局的需求。為了指導半導體行業領導者度過這一轉型階段,我們制定了幾種gen AI對B2B和B2C市場影響的情景。每個情景都涉及對計算和因此晶圓的巨大需求增長。這些情景聚
- 關鍵字:
AI
-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發展與突破,2024年AI輔助研發正成為科技界和工業界矚目的焦點。從醫藥研發到汽車設計,從軟件開發到材料科學,AI正逐漸滲透到研發的各個環節,變革著傳統的研發模式。在這一背景下,AI輔助研發不僅提升了研發效率,降低了成本,更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復雜問題,推動了科技進步。2024年,隨著AI技術的進一步成熟,AI輔助研發的趨勢將更加明顯,其潛力也將得到更廣泛的挖掘和應用。AI輔助研發的技術進展2024年,AI輔助研發領域可能會有以下技術突破和創新:深度學習:深度學習是機器學習的一個分支,
- 關鍵字:
AI 人工智能
- 以聊天機器人ChatGPT一炮而紅的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去年發布功能更強大的GPT-4,成為AI領域的衡量標竿。而這樣快速的進步或許靠的正是YouTube影片的「幫忙」。據《紐約時報》報導,OpenAI利用AI版權法的模糊地帶,轉錄了超過100萬小時的YouTube影片,用于訓練其先進大型語言模型GPT-4。YouTube 是網絡上最大且最豐富的圖像、音頻與文字記錄來源。在AI技術迅速發展之際,數據對推動AI模型的進步至關重要,各相關企業對訓練數據的需求更為迫切。YouTube因此成為科技公司鎖定的
- 關鍵字:
YouTube AI OpenAI
ai mcu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i mcu!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i mcu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i mcu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