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1 日消息,據 CNBC 報道,高通周一表示,將為蘋果供貨智能手機的 5G 調制解調器(基帶芯片)直到2026 年,也就是合同延長了三年。華爾街分析師和高通的高管此前曾表示,他們預計蘋果將從 2024 年開始使用內部開發的 5G 調制解調器。目前看來,蘋果的自研產品需要推遲了。高通目前為蘋果的 iPhone 提供 5G 調制解調器,但蘋果一直在努力構建自己的調制解調器,以擺脫對高通芯片的依賴。蘋果已經收購了英特爾的智能手機調制解調器部門,于 2019 年開始打造自己的調制解調器。然而,分析師表示
關鍵字:
高通 蘋果 iPhone 5G 基帶芯片
9月12日消息,據新浪科技報道,在上海2023 ESG全球領導者大會前夕,美國互聯網教父凱文凱利認定華為手機5G技術更先進。他說,與美國的5G技術相比,華為5G技術更為便宜且穩定,他更為看好華為5G的前景。此外,凱文凱利還對中國高鐵印象深刻,他愉快地回憶起自己曾從北京坐高鐵7小時“秒到”香港的經歷,并稱全世界很多人特別是西方人都沒意識到中國高鐵的建設成就和巨大意義。 上周,華為官微援引了全球知名咨詢機構GlobalData發布的2023年《5G RAN競爭力評估報告》,該報告對RAN設備商從AAU、RR
關鍵字:
5G 華為
9月7日消息,據外媒援引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始終在增加構建人工智能所需計算的預算,并且已經擴大到每天數百萬美元。該公司的一個目標是開發一些功能,允許iPhone用戶使用簡單的語音命令來自動執行涉及多個步驟的任務。舉例來說,這項技術可以讓用戶命令Siri語音助手用他們最近拍攝的五張照片創建GIF動圖,并將其發送給朋友。如今,iPhone用戶必須手動完成這個過程。據了解該團隊的人士稱,早在四年前,蘋果的人工智能主管約翰·詹南德里亞(John Giannandrea)就被授權組建團隊,開發被稱為大語言模型(LLM
關鍵字:
蘋果 AI 人工智能 iPhone
北京時間 9 月 5 日晚間消息,據報道,由于全球最大芯片公司的頭銜被英偉達搶走,以及與蘋果公司合作的不確定性,如今高通也開始發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高通的技術幾乎滲透到了所有的智能手機中。在 20 世紀 80 年代,它開創了無線連接的能力,直至發展到今天的 5G 調制解調器(Modem)。對于使用其專利核心技術進行通信的每一臺設備,高通都要收取專利費。如今,高通又在研究一種全新的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方式。直到上個月,高通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無廠房”芯片公司。但得益于人工智能熱潮的推動,英偉最近一個
關鍵字:
高通 英偉達 AI
8月31日,博通發布了截至2023年7月30日的2023財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三季度的凈營收88.76億美元,同比增長5%,略高于市場預期的88.7億美元;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凈利潤為33.0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30.74億美元相比,同比增長7%。在當下,所有增長都再次由與AI相關的支出推動。博通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陳福陽(Hock Tan)表示,隨著超大規模客戶向外擴展并在數據中心內建立AI集群網絡,對下一代網絡技術的需求推動了博通第三季度的業績。分業務來看,博通第三財季的半導體業務營收為6
關鍵字:
博通 財報 芯片 AI 網絡
IT之家 8 月 31 日消息,華為 Mate 60 和 Mate 60 Pro 手機現已開啟預售,但處理器暫未官宣。從多家平臺的測試結果來看,這款處理器暫命名為麒麟 9000s。據極客灣消息,麒麟 9000s 處理器確認采用了超線程設計,為 8 核 12 線程,測試工具已經適配。另據知乎博主 JamesAslan 消息,這款處理器的中核和大核支持超線程。據 IT 之家此前報道,跑分信息顯示這款處理器的 CPU 由 1 個 2.62GHz 核心 + 3 個 2.15GHz 核心 + 4 個 1.
關鍵字:
華為 5G 麒麟 SoC mate
IT之家 8 月 31 日消息,據諾基亞貝爾官方公眾號發文表示,中國移動第四屆科技周暨戰略性新興產業共創發展大會昨日在北京舉行。會上,中國移動攜手包括諾基亞貝爾在內的產業鏈十余家合作伙伴發布 5G 輕量化技術 RedCap“1+5+5”創新示范之城。官方表示,此次聯手將為產業鏈上下游提供技術試驗和應用示范平臺,加快推動 RedCap 規模化商用,促進 5G 更深度融入行業、更高質量發展。▲ 圖源 諾基亞貝爾官方公眾號據悉,Recap 是 5G 演進的“標志性技術”,通過對 5G 帶寬和
關鍵字:
諾基亞貝爾 5G
8月29日中午,華為將未正式發布的Mate60 Pro突然在華為商城上線,據頁面顯示Mate60 Pro售價為6999元(12GB+512GB),并提供了雅川青、南糯紫、雅丹黑、白沙銀四種配色。除線上渠道,華為深圳門店已經在售賣Mate60 Pro,為12GB+512GB規格。從“未發布先上市銷售”的做法來看,實屬業界罕見,不僅各大手機廠商措手不及,消費者也非常意外。Mate系列作為華為高端旗艦系列,每年都會搭載多項前沿技術,并為華為手機出貨量作出重要貢獻。Mate60 Pro以及Mate60標準版據悉,
關鍵字:
華為 Mate60 發布會 蘋果 iPhone 5G
8月31日消息,相比昨天已經有很多百度用戶收到了“文心一言”的體驗短信,很多人都參與進去。今天凌晨,百度文心一言突然宣布,將率先向全社會全面開放。用戶可以在應用商店下載“文心一言APP”或登陸“文心一言官網”。此外,在百度網頁搜索中,已經出現了“ai對話”選項,登錄后就可以體驗,非常方便。
關鍵字:
AI 百度 文心一言
IT之家 8 月 30 日消息,愛立信中國日前宣布,愛立信通過聚合六個分量載波,于全球首個 6CC 數據呼叫中創下了 5.7 Gbps(IT之家注:712.5 MB/s)的下載速度紀錄 —— 讓 5G 載波聚合性能再上新臺階。據介紹,在愛立信的 RAN Compute 硬件、載波聚合軟件及高級 RAN 協同功能加持下,愛立信利用 sub-6GHz 中的三個 FDD(頻分雙工)頻段和三個 TDD(時分雙工)頻段完成了此次數據呼叫。在實驗室中,愛立信通過使用用戶設備(UE)模擬器
關鍵字:
愛立信 5G
VIAVI Solutions(VIAVI)近日宣布推出支持非地面網絡(NTN)和高空平臺(HAP)的基站和端到端測試。無線技術對傳統地面通信網絡日益加持,借助衛星通信助力提供近乎全面的覆蓋。VIAVI TM500 和 TeraVM測試平臺能夠在 NTN 和 HAP 網絡獨特的服務鏈路條件下,對 gNodeB 和整體網絡的一致性、性能和可靠性進行驗證。3GPP R17標準正式引入了對 NTN 的支持和指南,預計后續版本將繼續完善標準。這些規范將有助于提高 NTN 的性能,使其能夠與地面電信網絡融合,并支持
關鍵字:
VIAVI 5G 6G 衛星通信 NTN HAP
8月29日,華為Mate60 Pro先鋒計劃開售之后,關于該機是否是麒麟、5G的猜測成為一個熱門話題,仍有網友認為Mate60系列正式發布后只會提供4G版本,而且沒有麒麟處理器。究竟是不是這樣?拆機便知。 8月29日晚,有博主對Mate60 Pro進行了拆解,確定新機內部采用的是全新架構的海思麒麟處理器,為雙疊層設計,而且是純國產CPU和5G。這意味著從Mate60系列開始,中國有了第一臺全國產5G手機,鑄就了手機行業的里程碑。同時,關于Mate60系列是否搭載麒麟處理器并且支持5G的爭論也可以結束了,
關鍵字:
華為 Mate60 Pro 麒麟 CPU 5G
8月30日消息,當地時間周二谷歌在美國舊金山召開了Google Next大會,公布了一系列新的人工智能技術和合作伙伴關系,旨在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更多大型企業。谷歌宣布了一批新客戶,包括通用汽車和雅詩蘭黛。谷歌還推出了新版人工智能定制芯片,以及一款能識別人工智能生成圖像并加水印的企業級工具。此外,谷歌計劃向使用人工智能工具Duet AI的大企業收取每用戶30美元的月費。這些公告是谷歌最近展示自家人工智能計劃的一部分。微軟去年推出了雄心勃勃的人工智能戰略,讓谷歌措手不及。然而,谷歌云主管托馬斯·庫里
關鍵字:
谷歌 AI
5G是有史以來發展最快的移動技術。隨著5G的急速發展,我們正在經歷電信網絡設計和實施方式的重大轉變,以便應對機器人、聯網汽車、智能工廠和城市以及元宇宙體驗等新應用。Posted 07/14/2023 by Eric Sivertson, VP of Security Business and Mamta Gupta, Director of Marketing Security & Comms Segment萊迪思每季度會與ADI和NXP共同舉辦安全研討會,討論全球電信行業面臨的挑戰、機遇和最新的
關鍵字:
5G+ 萊迪思
8月29日消息,消息人士表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以及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等美國知名科技公司高管將于下月前往美國國會山,參加美國參議院參議員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主持的首次人工智能洞察論壇。這場閉門論壇定于9月13日舉行,屆時將有許多科技行業的重量級人物出席。除了馬斯克和扎克伯格之外,還有谷歌首席執行官桑德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爾特曼(Sam Altman)、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和微軟聯合創始人
關鍵字:
AI 馬斯克
5g+ai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5g+ai!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5g+ai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5g+ai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