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人工智能(AI)概念被提出時,即使是想象力最豐富的預言家,應該也難以預料到2022年的AI,早已打敗了全球最頂級的圍棋選手,能夠預測天氣,診療疾病,甚至,AI還在改變被譽為“工業糧食”的半導體行業。隨著半導體制造工藝的持續演進,采用先進制程的芯片,單顆芯片集成的晶體管數量高達數百億個,系統愈加復雜,設計挑戰越來越大。但與此同時,終端應用的軟件和算法加速迭代,以月或者年為周期更新的芯片越來越難以滿足終端需求,芯片設計的周期亟需縮短。EDA工具與AI技術的結合,不僅能設計出PPA(性能、功耗、面積)
關鍵字:
新思科技 DSO.ai
“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發現濕雪和很長的坡道”,這句廣為流傳的巴菲特名言被奉為財富積累的圭臬和要義,許多企業都在探尋增長的“長坡厚雪”。在半導體領域,如果從過去十年乃至更長的時間跨度來看,德州儀器(TI)的雪球無疑做得極為成功,這種成功源于其戰略的前瞻性。在發展的“長坡”上,德州儀器專注于長期增值領域,持續投資產品組合和制造能力,穩固可持續的競爭優勢,降低成本并更好地控制供應鏈。以模擬器件為例,德州儀器的物料型號達到十多萬種。由于模擬器件的市場周期性較弱且不遵循摩爾定律,德州儀器在產品設計和專利上具備深
關鍵字:
德州儀器 5G
近日,由英特爾舉辦的2022 OpenVINO? DevCon·中國站線上峰會成功落下帷幕。在此次峰會上,包括英特爾網絡與邊緣事業部OpenVINO?開發者工具總經理Adam Burns以及英特爾OpenVINO?開發者生態高級總監Matthew Formica在內的英特爾技術專家分享了OpenVINO?的最新產品信息和技術演示,此外來自百度飛槳、上海趨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趨視科技”)、一起教育科技及復旦大學的行業大咖還圍繞“OpenVINO?如何助力推動多領域AI產業創新發展以及智能化轉型”進
關鍵字:
英特爾 OpenVINO AI
近日,由英特爾舉辦的2022 OpenVINO? DevCon·中國站以線上峰會的形式成功舉辦,眾多來自各行各業的領先企業匯聚于此。在這場全球性的OpenVINO?開發者盛會上,OpenVINO?核心技術專家分享了最新產品信息和技術演示,多位大咖還進行了行業洞見、核心技術、案例展示等多維度的分享與交流,以幫助開發者在提升技術水平的同時,拓寬職業視野、了解行業趨勢。本次會議還設有“開發者生態AMA(Ask Me Anything)”環節,支持開發者和專業技術大咖進行深入交流、積極互動,為AI從業者保駕護航。
關鍵字:
英特爾 AI OpenVINO
原本應該2021年3月發布的華為P50系列,推遲到2021年7月才正式發布;而原本應該2021年9月發布的Mate 50系列,一拖再拖,何時發布成謎。Mate 50系列手機何時能夠亮相?是否能夠攻克純自研的5G技術,并且采用最新的自研SOC?最近這三個方面都有了新的消息。有消息指出,華為的Mate 50系列暫定8月底或9月中上旬發布,最有可能的日期是9月12日。并且在這場發布會上,華為還可能發布問界M5e純電版新能源智能汽車和支持心電圖功能的華為Watch 3 Pro智能手表。1前段時間傳聞Mate 50
關鍵字:
華為 Mate 麒麟 5G 通信殼
全球企業在這兩年歷經疫情的洗禮,看待數字營銷的方式和過往已有截然不同的轉變。品牌業主或是消費者漸漸熟悉隨著消費形式轉換應運而生的營銷科技(Marketing Technology;MarTech),包括網絡上推陳出新的廣告版型、推播內容、社群貼文,或是App發送的入會好禮、促銷優惠。正當MarTech逐漸深入人們的日常時,瀏覽器業者卻宣布將停止追蹤用戶的瀏覽記錄,行動裝置業者也允許用戶有權拒絕個人資料被搜集,為第三方數據的退場敲響警鐘,促使MarTech業者面臨新一波的技術考驗。品牌想要掌握消費者的行蹤,
關鍵字:
AI 跨通路數據 智能零售
隨著科技復雜度逐漸增加,工程師開始尋求新方法來開發更有效的AI模型,本文將探索AI與仿真的結合如何幫助工程師解決時間、模型可靠度、數據質量等諸多挑戰。隨著現今科技復雜度的增加,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能力和涉及范圍也不斷在擴大。因此,工程師在被交付任務要將AI整合于系統之中時將面臨新的挑戰。這些復雜性的一部分,源自于使用在模型訓練的數據幾乎可決定AI模型效果的認知?如果數據不足、不夠精確、或者存在偏差,模型的計算結果就會受到影響。以較高的層級來說,AI與模擬有三種
關鍵字:
工具箱 AI 模擬
服務多重電子應用領域、全球排名前列的半導體公司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推出了內置智能傳感器處理單元 (ISPU) 的新慣性傳感器,推動onlife (一直在線)生活時代的到來,人們與經過訓練的智能設備互動,智能技術從網絡邊緣移向深度邊緣設備。 ISM330ISN常開 (always-on) 6 軸慣性測量單元 (IMU)傳感器內部嵌入智能技術,就尺寸和功耗而言,其測量性能和精準度堪稱業界一流。意法半導
關鍵字:
意法半導體 慣性傳感器 AI
新思科技聯合Ansys、是德科技共同開發的高質量、緊密集成的RFIC設計產品,旨在通過全新射頻設計流程優化N6無線系統的功率和性能.新思科技(Synopsys, Inc.,
納斯達克股票代碼:SNPS)近日推出面向臺積公司N6RF工藝的全新射頻設計流程,以滿足日益復雜的射頻集成電路設計需求。臺積公司N6RF工藝采用了業界領先的射頻CMOS技術,可提供顯著的性能和功效提升。新思科技攜手Ansys、是德科技(Keysight)共同開發了該全新射頻設計流程,旨在助力共同客戶優化5G芯片設計,并提高開發效率以
關鍵字:
新思科技 臺積公司 N6RF 射頻設計 5G SoC 是德科技
近日,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Inc.)被總部位于中國深圳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深圳世標檢測認證股份有限公司(WSCT)選中,旨在加快 5G 設備在國內和全球市場(包括中國、美洲、歐洲、非洲和中東)推出的監管、性能和定位驗證。是德科技提供先進的設計和驗證解決方案,旨在加速創新,創造一個安全互聯的世界。WSCT 選擇是德科技的 5G 測試解決方案來認證 5G 移動設備以及驗證手機 E112 呼叫方位置(通用歐洲緊急號碼)功能是否符合歐盟 (EU) 法規。WSCT 首席執行官王鳳兵
關鍵字:
是德科技 5G
2021年,有20家以上的數字人企業獲得新一輪的融資,且都在數千萬元人民幣以上的規模。2022年開年以來,數字人更是幾乎成為AI第一熱門賽道,在諸多應用場景大放光彩。IDC近日發布《中國AI數字人市場現狀與機會分析,2022》報告,研究中國AI數字人市場現狀、典型案例、技術進展,總結當前AI數字人的技術構成、產業生態、典型行業實踐以及市場格局,并對未來發展趨勢做出預測且提供發展建議。IDC預計,到2026年中國AI數字人市場規模將達到102.4億元人民幣。未來的數字人都將是AI數字人今天市面上數字人分類繁
關鍵字:
AI 數字人
6月23日,英特爾攜手微軟在線上舉辦了2022中國AI開發者峰會。英特爾OpenVINO?開發者生態高級總監Matthew Formica、微軟亞洲研究院邱鋰力副院長,以及來自英特爾、英特爾AI開發者社區、微軟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實驗室、微軟、EdgeX Foundry技術社區、研華科技和漢朔科技的行業技術專家出席本次峰會,為大家講解了高效率開發與大規模部署AI解決方案的深度認知、關鍵技術與實戰經驗。在5G、大數據中心、AI等新基建的帶動下,企業的數字化水平、業務的復雜度和專業度都有了顯著提升。這讓企業在進行
關鍵字:
英特爾 微軟 AI
Ambarella (下稱“安霸”,納斯達克股票 代碼: AMBA,專注于AI視覺感知芯片的半導體公司),與Inceptio Technology(下稱“嬴徹科技”,專注自動駕駛技術和運營的科技公司)達成合作,嬴徹科技在其車規級中央計算平臺里采用安霸AI 芯片CV2FS和CV2AQ(共四顆CVflow? SoC),并已前裝量產。該平臺是嬴徹科技全棧自研的卡車自動駕駛系統“軒轅”的核心,其中安霸的SoC在此平臺上為7個800萬像素攝像頭同時提供高性能和低功耗的AI視覺感知處理,用于前視及周視攝像頭的ADAS
關鍵字:
安霸 自動駕駛 AI
2022年6月,愛芯元智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獲評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華股份)2021年戰略供應商。愛芯元智營銷副總裁史欣表示,這是對過去一年雙方合作的誠摯認可,未來雙方也將繼續深化合作,共筑高質量伙伴關系。 大華股份是一家全球領先的以視頻為核心的智慧物聯解決方案提供商和運營服務商,業務涵蓋機器視覺、機器人、智慧消防、汽車電子、智慧安檢等領域,產品和解決方案覆蓋全球180個國家和地區。 從2020年入選大華股份供應商至今的兩年時間內,愛芯元智旗下兩代搭配自研
關鍵字:
愛芯元智 AI 視覺處理器
AI云服務因其快速的產品迭代能力、豐富的場景化AI能力,而越來越被用戶接受。2021全年,AI公有云服務市場規模達44.1億元人民幣,占AI軟件整體市場的13.4%。從年度增速的角度來看,AI公有云服務市場增速依然遠超AI軟件整體市場增速。而在未來2-3年,IDC也觀察到整體AI市場中私有化部署仍將是主流。整體市場相比人工智能整體市場,AI公有云服務市場格局相對穩定,2021下半年甚至2021全年的市場份額中,百度智能云位居第一,阿里云緊隨其后,華為云市場份額也不斷上升,騰訊云、亞馬遜云科技、京東云等也貢
關鍵字:
AI 公有云
5g+ai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5g+ai!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5g+ai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5g+ai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