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托羅拉即將于 9 月 9 日推出 Motorola Razr 5G,近日消息人士 evleaks 也曝光了更多有關這款手機的渲染圖。從圖片可以看出,摩托羅拉Razr 5G的已改為采用背部指紋識別方案,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新機的指紋識別器位于其背部Logo處。與舊款設備相比,新機要更厚更圓潤一些,后置攝像頭更加突出。了解到,爆料稱Motorola Razr 5G將搭載驍龍 765 處理器并輔以8GB RAM+256GB 存儲,擁有4800萬像素后置攝像頭并配備2845 mAh 電池。消息人士evLeaks 早
- 關鍵字:
摩托羅拉 Razr 5G Logo
- 8月27日消息,中興為首款屏下攝像頭手機AXON 20 5G預熱。中興官方介紹,屏下攝像區域在整個屏幕中占比僅為千分之二,小小方寸之地中既實現拍照又完成顯示,我們的攻城獅們夜以繼日地研究、打磨,最終呈現一個完整解決方案。官方強調,做中興AXON 20 5G的難度你可能無法想象,第一關就要攻克屏體材料。將手機剖開看,屏幕可以分成7層:蓋板玻璃、偏光片、封裝玻璃、陰極、OLED、陣列、基板玻璃。最重要的幾層用了超高透微米級新材料,并對膜層結構作了增透處理,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屏體的透明度,并同時抑制了光學衍射。官
- 關鍵字:
中興 AXON 20 5G 屏下攝像頭
- 新浪科技訊 8月27日上午消息,在今日的華為北京城市峰會2020上,華為高級副總裁、中國地區部總裁魯勇發表演講。 他表示,中國5G正在從建設期走向行業滲透期,目前北京已建設2.4萬個基站,峰值下載速率3.2Gbps,實現五環內室外連續覆蓋。而城市發展需要攻克的關鍵課題之一就是滿足市民個性化的數字生活需求。 他宣布,利用5G+華為河圖技術,華為與北京聯合在北京坊打造了全球首個AR虛實融合的5G智慧商圈,預計9月份正式發布。 根據華為官方的介紹,北京坊與華為一起,從實際場景業務需求出發,共
- 關鍵字:
華為 5G 智慧商圈
- 據今日俄羅斯(RT)23日報道,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當天在一個年輕人教育論壇上宣布,俄羅斯準備與中方以及中國電信巨頭華為在5G技術方面開展合作。拉夫羅夫講話中保證,在相關問題上,莫斯科不會效仿美國。拉夫羅夫強調,“我們沒有(美國)那樣的習慣和傳統。”相反地,俄羅斯有興趣與其他國家互動,“共同創造,并將現代技術引入實際生活。”
- 關鍵字:
華為 5G
- 全面屏經歷了18:9、劉海、水滴、滑蓋、升降、挖孔等一系列形態之后,業界期待的屏下攝像頭即將量產商用,首發機型為中興AXON 20 5G。8月22日消息,中興AXON 20 5G上架京東自營中興官方旗艦店,這是首款屏下攝像頭技術量產商用機型。當前中興AXON 20 5G通過工信部入網許可,其屏幕尺寸為6.92英寸,材質為OLED,分辨率為FHD+。核心配置上,中興AXON 20 5G最高配備12GB內存+256GB存儲,前置3200萬像素,后置6400萬AI四攝,電池容量為4120mAh。中興通訊呂錢浩表
- 關鍵字:
屏下攝像頭 中興 AXON 20 5G
- 近日,隨著中國電信公布2020年中期業績,三大電信運營商2020年半年度業績報告悉數出爐。上半年,三家企業都實現了不同程度的收入增長,5G發展也超過預期。中國移動上半年營收3899億元,同比增長0.1%;中國電信營收1938億元,同比增長1.7%;中國聯通營收1503.97億元,同比增長3.8%。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 黃宇紅:5G發展超預期。上半年,我們完成5G相關資本開支552億元,全年計劃投入1050億元。2020年基站開通數比原計劃將增加5萬座,年底將超35萬座,覆蓋全國所有地市以上城市。黃宇紅表示
- 關鍵字:
5G
- 盡管此前蘋果已經確認新款iPhone(網稱iPhone 12)將推遲供貨,但是對于這款“重磅年度旗艦”的發布時,還沒有準確信息傳出,也就是說還有9月中旬發布的可能。不同以往,今年蘋果將一次性發布四款iPhone 12。覆蓋5.4英寸、6.1英寸(兩款)以及6.7英寸,或許創新不會創紀錄,但蘋果總會從什么地方找些記錄出來。?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此前曝光的信息iPhone 12的外觀設計將進行調整,不過真機上手后你反而會找到一種熟悉的“蘋果味”。正所謂時尚是一個循環,這次蘋果沒有再開先河,而是“致敬自己”。據悉
- 關鍵字:
蘋果 5G iPhone 12
-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2018年12月,新基建的概念第一次出現在中央經濟工作會中,提出“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自此,新基建開啟了中國經濟建設的新賽道,也成為了疫情后培育經濟新勢能、推動傳統產業變革的重要引擎。5G時代的來臨,意味著科技將推動城市進入數字化新時代,新基建下,也讓我們的擁抱未來產生無限可能。5G新基建:新基建之首2020年4月20日,經過了一年多的醞釀與發展,國家發改委在新聞發布會上首次明確了新型基礎設施的范圍——新型基礎設施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
- 關鍵字:
5G 新基建 投資
- 8月17日消息,17日上午10時許,深圳市市長陳如桂朗聲宣布,深圳實現5G獨立組網全覆蓋,深圳率先進入5G時代。這是發生在“點亮深圳
5G智慧之城發布會”上的一幕,深圳5G基站已累計建成超過4.6萬個,基站密度國內第一,由此成為全球5G第一城。深圳市市長陳如桂宣布,深圳實現5G獨立組網全覆蓋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5G發展工作,2019年印發《深圳市關于率先實現5G基礎設施全覆蓋及促進5G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明確“把深圳打造成為全球5G發展高地,始終走在5G時代最前列”的宏偉目標。全市上下堅
- 關鍵字:
5G
- 8月17日上午,深圳市市長陳如桂正式宣布深圳市實現5G獨立組網全覆蓋,深圳率先進入5G時代。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賈興東表示,截至8月14日,深圳已建成46480個5G基站。目前,深圳5G產業規模、5G基站和終端出貨量全球第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表示,全球5G應用初期面向個人為主,面向行業的融合應用仍處于探索期,在5G三大應用方向中,智慧化生活占比達57.4%,在疫情防控中大顯身手。在行業應用領域,智慧醫療、新聞媒體、智慧城市、車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的應用占比70%,將成為5G先鋒應用領域
- 關鍵字:
深圳 5G
- 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從供需兩側對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造成巨大沖擊。怎樣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如何發展新基建新動能?中國在5G研發上有哪些優勢和挑戰?是否要換5G套餐和手機? 就上述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胡堅波在接受央視專訪時做出了回應。 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是非常需要緊迫解決的大問題 對工信部而言,下半年最大的挑戰是什么?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回答央視提問時表示,先要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這是一個“非常需要緊迫解決的大問題”,還要幫扶中小企業發展,這事
- 關鍵字:
5G 手機 基礎設施
- 全球領先的低功耗可編程器件供應商 萊迪思半導體公司 近日宣布,推出Lattice Sentry?解決方案集合和SupplyGuard?供應鏈保護服務。Sentry是一系列優質資源的組合,包括可定制化的嵌入式軟件、參考設計、IP和開發工具,可加速實現符合 NIST平臺固件保護恢復(PFR)指南 的安全系統。萊迪思SupplyGuard將Sentry提供的系統保護拓展到了當今充滿挑戰、快速變化的供應鏈中,通過交付出廠鎖定的設備,保護其免受克隆和惡意軟件植入等攻擊,同時實
- 關鍵字:
OEM NIST 5G
- 即便是在目前的陰霾籠罩下,高通和華為這兩家中美通信行業的領軍企業,依然存在著競爭合作的平衡點。 麒麟芯片即將停產 無米之炊,扼腕嘆息。華為終端CEO余承東前幾天坦承,受美國政府第二輪制裁打擊,華為芯片將在9月15日之后停止生產。華為即將發布的旗艦新品Mate 40將搭載5nm工藝的麒麟9000芯片(原先命名為1020),但這也是臺積電為華為代工的最后一代芯片,除非美國政府解除對華為的制裁措施。 盡管麒麟芯片自身取得了諸多技術突破,但在芯片制造領域,中國國內芯片制造廠商的工藝制程依然明顯
- 關鍵字:
芯片 華為 高通 5G
- 5G到底算不算先進技術?這個問題早在2019年初已經惹起過很大的爭議,當時有通信專家斷言,5G將是一個徹底的失敗通信技術,因為它既不先進,也不成熟!其從兩個層面進行了深入的剖析,一是技術,二是需求。技術方面,5G技術大部分沒有更新(調制和OFDM),就算是最響亮的massiveMIMO技術之前也有,也可以應用在4G網絡上(多扇區),總而言之,5G技術沒有比4G有突破性的提高,談不上進步。需求方面,5G的大帶寬、高速率等特性并沒有市場,因為人們對于網絡的需求基本上可能通過4G和wifi滿足,而工業化的需求則
- 關鍵字:
5G
- 4年前,印度首富穆凱什·安巴尼通過其信實工業旗下的吉奧平臺公司(Jio Platforms Ltd.,簡稱Jio),顛覆了印度的通信市場格局,如今,這個故事有了續集。 在近日召開的信實工業公司股東大會上,董事長穆凱什·安巴尼表示,信實工業旗下的吉奧平臺設計和研發了一套完整的5G系統,一旦頻譜可用就可以開展測試。 這一次,吉奧平臺想擺脫的是對傳統電信設備商巨頭的技術依賴,希望借助5G讓自己在半年之內變身為一個5G設備的供應商,并向全球其他運營商進行技術出口。 作為印度最大的無線
- 關鍵字:
印度 運營商 5G
5g+工業互聯網大會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5g+工業互聯網大會!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5g+工業互聯網大會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5g+工業互聯網大會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