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消息,在2024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期間,華為聯合全球領先運營商,發布了以“先鋒引領,共贏5G-A時代”為主題的5G-A商用領航計劃。據了解,5G-A也被稱為5.5G,是5G向6G過渡的關鍵階段,其速率比現行5G快了10倍,下行峰值從1Gbps升級到10Gbps,上行峰值從0.1Gbps上升到1Gbps。華為常務董事汪濤在主題演講中強調,5G-A是確定性的產業路徑,它不僅可以保護已有投資,還能帶來新的商業機會,拓寬商業邊界。汪濤表示:“華為期待與產業界攜手,共建5G-A健康生態,共推5G
關鍵字:
5G-A 無線連接 華為 MWC
近日,在成都新技術測試現場,中國聯通研究院與高通技術公司展示了5G Advanced(5G-A)技術的新里程碑。雙方聯合部署了創新5G-A高低頻多載波聚合方案,首次成功驗證了新型NR-CA組網架構下的高速率體驗。此次驗證利用了高頻段的800MHz帶寬與3.5GHz低頻段的100MHz帶寬進行載波聚合,在采用搭載驍龍?X80調制解調器及射頻系統的智能手機形態終端上實現了超過8.5Gbps的單用戶下行峰值速率,為5G-A時代XR、裸眼3D等5G-A大帶寬新業務提供了沉浸式體驗的保障。5G-A高低頻新型載波聚合
關鍵字:
5G-A NR-CA
IT之家 6 月 24 日消息,工信部今日發布了《2024 年 1~5 月份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肚闆r》顯示,1~5 月,通信行業呈現平穩運行態勢。電信業務量收保持增長,5G、千兆光網等新型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和應用不斷推進,網絡連接用戶規模穩步增加。截至 5 月末,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總數達 6.52 億戶,比上年末凈增 1534 萬戶。其中,100Mbps 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達 6.17 億戶,占總用戶數的 94.6%;1000Mbps 及以上接入速率的
關鍵字:
5G 無線通信 固定互聯網
6月20日消息,2024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海(MWC上海)將于6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和上海浦東嘉里大酒店舉行,華為已確認將參加本次大會。值得一提的是,在華為MWC上海的預熱視頻中,首次出現了華為“5GA”網絡標識(視頻中機型為華為Pura70系列),這也意味著華為手機已做好升級5G-A網絡的準備。據了解,5G-A,簡稱5G-Advanced,也稱為5.5G,是5G向6G發展的關鍵階段。相較于5G,5G-A具備更高速率、更大連接、更低時延等特點,峰值速率最高可達5G的10倍。目前,我國運
關鍵字:
5G-A 無線連接 華為 MWC
6月20日消息,近日在上海舉行的3GPPRAN(無線接入網絡項目)第104次會議上,3GPPRelease18(R18)標準被正式凍結。R18標準從立項到凍結歷時3年多,是5G-Advanced(5G-A/5.5G)的第一個版本。據悉,今年是我國5G商用的第五年,過去五年期間5G技術發展經歷了R15、R16和R17三個標準版本。其中,R15作為5G的首個完整版本,于2019年正式凍結,它奠定了5G技術的基礎,為后續的演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而R18標準為被視作5G下半場的5G-A,提供了第一個版本的國際標準
關鍵字:
5G-A 無線連接 R18標準
根據IDC(國際數據信息)最新「全球智能手機供應鏈追蹤報告 」研究顯示,在下游市場需求仍弱、上游部分關鍵零件漲價的情況下,2024年第一季全球智能型手機產業制造規模相對上季衰退8.6%,但較去年同期成長10%。 全球前五大智能型手機組裝排名IDC全球專業代工與顯示產業研究團隊資深研究經理高鴻翔指出 ,由于內存、AMOLED、相機鏡頭傳感器等手機關鍵零組件延續去年第四季的漲價趨勢,智慧手機品牌廠商持續采購高于需求的漲價零件。從產業結構來看,隨著中國、印度政府采取積極5G推廣政策,2024年全球5G
關鍵字:
IDC AI手機 5G
作為收發射頻(RF)信號的無源器件,天線決定了通信質量、信號功率、信號帶寬、連接速度等通信指標,是通信系統的核心。為了進一步提升移動通信系統的容量,采用毫米波頻率進行定向通信的技術是5G預期配置的關鍵技術之一,
關鍵字:
5G 毫米波 封裝天線 AiP
全球領先的連接和電源解決方案供應商Qorvo?近日宣布,推出業界出眾的高增益5G預驅動器——QPA9822。該產品在 3.5GHz頻率下可實現39dB的高增益,峰值功率達到+29dBm。這款全新應用于mMIMO基站的預驅動器展現了Qorvo在推動5G技術發展方面的堅定承諾,進一步鞏固其在蜂窩基礎設施領域的領導地位。QPA9822作為一款寬頻帶、高增益、高線性的驅動放大器,專為 32 節點 mMIMO 系統設計??蓪崿F高達 530MHz 的 5G 新空口(NR)瞬時信號帶寬,非常適合對 5G 部署及其它 m
關鍵字:
Qorvo 高增益 5G mMIMO 預驅動器
5 月 29 日消息,SKY Perfect JSAT、NTT DOCOMO、日本國家信息通信研究所(NICT)和松下昨日聯合宣布,利用模擬高空平臺站(High-Altitude Platform Stations,以下簡稱 HAPS)的輕型飛機,成功在約 4 公里高度使用38 GHz 頻段進行了5G 通信的驗證演示。此次試驗在飛行高度約 4 公里的飛機和三個地面站之間,利用 38 GHz 頻段電波建立了 5G NR 方式的空中中繼地面 5G 網絡的回程線路,是該領域的首創?!炞C測試利用 HAPS 的非
關鍵字:
5G 無線連接 日本
5月20日消息,據外媒報道稱,德國即將決定是否在2026年之前,將中國的關鍵部件從該國的5G核心網絡中剝離。據悉,德國電信運營商將被要求在2026年1月1日前從其核心網絡中移除所有華為和中興的關鍵組件,然后在2029年前減少其接入和傳輸網絡對中國組件的結構性依賴。迄今未能達成協議反映了德國執政聯盟內部意見的不統一。德國最大的移動運營商德國電信公司(Deutsche Telekom AG)曾表示,在2026年之前(網絡設備)禁止使用中國零部件是不現實的,如果執意這么做,那就要接受沒網的準備(部分地區)。之前
關鍵字:
德國 5G 華為 中興
據華為中國官微消息,5月17日,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正式舉辦。會上,華為無線網絡產品線總裁曹明以“創新引領,以行踐言,共筑5G-A高質量發展之路”為題發表演講。曹明表示,5G-A不僅是數字經濟新質生產力的堅實基座,也是信息通信產業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有望撬動萬億級增長新空間,比如推動千款AI/XR新應用,萬億級智能網聯汽車、智慧工廠升級,以及低空經濟、廣域無源物聯等新產業開拓。中國通過充分利用大帶寬資源,有條件建成全球最好的5G-A網絡,實現下行5~10Gbps、上行500Mbps~1Gbps的體驗,
關鍵字:
華為 5G-A網絡
在天線測試室中從事5G毫米波波束成形設備驗證工作的工程師,必須使用空口(OTA)技術對其性能進行特性分析。他們需要在控制精準的RF環境中配置和運行詳細的3D空間掃描。然而,執行這些空間掃描來繪制3D OTA天線輻射模式,以及校準波束成形器碼本是耗時而昂貴的任務。此外,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進行這些測量,會大大加劇復雜程度。因此,在對5G毫米波天線模塊和波束成形設備進行OTA驗證時,解決方案必須滿足以下要求:在配置和運行大量自動化OTA測試序列時,能夠簡化和加速該過程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無噪聲且控制精準的OTA測
關鍵字:
NI 5G 毫米波
未來,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L)原理將在5G/6G網絡中日益普及。因此,RF數據集在訓練和測試不同無線應用的AI/ML模型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然而,由于研究人員在生成數據集時使用了不同的通道模型和存儲格式,比較模型并采用更多類型的數據集并非易事。在改進算法方面,缺乏可以獲取實際RF數據集的實用工具也是一大挑戰?;贏I和ML的有效5G和6G研究需要:具有標準化格式和全面場景描述的大型數據集具有廣泛可能場景代表性的高質量數據集 具有RF減損和可提高魯棒性的通道屬性等附加影響的實際數據集使用
關鍵字:
NI 5G/6G AI
聯電昨(2)日所推出業界首項RFSOI 3D IC解決方案,此55奈米RFSOI制程平臺上所使用的硅堆棧技術,在不損耗射頻(RF)效能下,可將芯片尺寸縮小逾45%,聯電表示,此技術將應用于手機、物聯網和AR/VR,為加速5G世代鋪路,且該制程已獲得多項國際專利,準備投入量產。 聯電表示,RFSOI是用于低噪聲放大器、開關和天線調諧器等射頻芯片的晶圓制程。隨著新一代智能手機對頻段數量需求的不斷增長,聯電的RFSOI 3D IC解決方案,利用晶圓對晶圓的鍵合技術,并解決了芯片堆棧時常見的射頻干擾問題,將裝置中
關鍵字:
5G 聯電 RFSOI 3D IC
新寬帶無線標準(如5G新無線電(NR)和Wi-Fi7(802.11be))支持的頻帶和測試用例的數量持續增長。同時,對功率放大器設計的需求在更高的功率效率和更高的線性度之間進行權衡,這推動了對新型線性化和包絡跟蹤(ET)技術的探索。Nl的射頻前端驗證參考體系結構簡化了負責驗證寬帶射頻功率放大器(PA)以滿足5GNR和Wi-Fi 7等苛刻應用的工程師的工作流程。在硬件方面,Nl的模塊、實驗室級儀器和Focus Microwave的寬帶調諧器組合提供了可擴展、定制和緊密集成的驗證測試臺。若要了解更多,請下載相
關鍵字:
NI 5G/6G RFFE
5g redcap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5g redcap!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5g redcap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5g redcap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