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2 月 22 日消息,近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相繼披露最新運營數據,IT之家綜合三家數據計算得知,我國 5G 套餐用戶總數已達 11.11 億戶。其中,中國移動 1 月移動客戶數凈增 50.3 萬戶,用戶總數 9.75509 億戶;5G 套餐客戶數凈增 846.9 萬戶,累計達 6.22474 億戶。有線寬帶客戶數凈增 252.9 萬戶,累計達到 2.74697 億戶。在 1 月份,中國電信移動用戶數凈增 113 萬戶,移動用戶數累計 3.9231 億戶;其中,5G 套餐用戶
關鍵字:
5G 通信
5G小基站基帶芯片和電信級軟件提供商比科奇(Picocom)今日宣布,搭載其PC802小基站基帶/物理層(PHY)系統級芯片(SoC)的一體化5G NR小基站產品近日通過了中國運營商的現網測試。測試結果表明:比科奇PC802 PHY SoC已具備支撐5G NR基站產業生態的能力,基于比科奇PC802芯片研制的5G NR基站產品的設備廠商的軟硬件成熟度,已達到網絡商用化部署和交付能力。本次現網測試采用了由成都中科微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微通信)開發的5G NR一體化小基站系統,測試由運營商在南京于現網中
關鍵字:
比科奇 基帶SoC 中科微 5G NR小基站
全球領先的關鍵任務智能系統軟件提供商風河公司近日宣布,Wind River Studio被日本KDDI公司用于其O-RAN兼容5G虛擬化基站,由此啟動了1月份在日本大阪的商業化部署。為滿足其5G虛擬化基站需求,KDDI采用Wind River Studio云平臺構建了自動化配置(零接觸開通)系統。Wind River Studio Analytics被用來監控地理分散遠端邊緣云的狀態。Studio解決了服務提供商在部署和管理地理分散、超低延遲基礎設施時所遇到的業務復雜性挑戰,推動了5G虛擬化基站的大規模部
關鍵字:
KDDI Wind River Studio 5G Open vRAN
2月14日消息, 一款型號為ZTE A2024中興新機目前已經入網,該機將會是中興首款5G NTN衛星通訊手機。中興在去年公布了運營商5G NTN技術,它是3GPP在R17階段制定的基于新空口技術的終端與衛星直接通信技術,支持短消息、語音對講等業務。據了解, NTN是地面蜂窩通信技術的重要補充,是手機直連衛星的技術方向之一。 利用衛星通信網絡與地面5G網絡的融合,可以不受地形地貌的限制提供無處不在的覆蓋能力,連通空、天、地、海多維空間,形成一體化的泛在接入網,使能全場景隨需接
關鍵字:
中興 5G 手機
2月27日至3月2日,2023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將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NEC將在會上再次展示其對開放網絡的承諾以及對Open?RAN 5G發展的支持。NEC將在其位于2號廳的2H40展位恭候嘉賓參觀其展覽,討論如何通過開放網絡幫助加速創新,并促進能夠提供社會價值的全球數字轉型。MWC2023將是首個體現NEC?“Truly Open, Truly Trusted”品牌愿景的全球性活動。 NEC在這一愿景中重申其對Open RAN等倡議的承諾,旨在為每個人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關鍵字:
NEC MWC2023 5G 網絡生態系統
要點:●? ?驍龍X35將5G擴展至全新的豐富用例,例如頂級智能手表、下一代XR眼鏡和工業物聯網等用例。●? ?驍龍X35采用精簡的架構,以實現更低成本、更低復雜度、更低功耗和更緊湊的尺寸。高通技術公司近日宣布推出全球首個5G NR-Light(也稱作RedCap)調制解調器及射頻系統——驍龍?X35 5G調制解調器及射頻系統。作為全新類別的5G技術,NR-Light填補了高速連接的移動寬帶終端與極低帶寬的NB-IoT終端之間的空白。與傳統的移動寬帶終端相比,搭載驍
關鍵字:
高通 5G NR-Light 調制解調器 射頻 5G終端
5G通信具備高帶寬、低延時的特性,正是當前V2X(車聯網)應用最佳的通訊技術,5G將為車內和車外應用提供全新功能,短期內它將顛覆車內信息娛樂并增強車內多媒體功能。在不久的將來,將可以期待5G在V2X通信、優化駕駛體驗,以及未來自動駕駛汽車方面做出的貢獻。本文將為您介紹5G技術在V2X上的應用發展,以及Murata(村田制作所)所提供的V2X模塊解決方案。5G通信具備高帶寬、低延時的特性,正是當前V2X(車聯網)應用最佳的通訊技術,5G將為車內和車外應用提供全新功能,短期內它將顛覆車內信息娛樂并增強車內多媒
關鍵字:
Arrow 5G
IT之家 2 月 1 日消息,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工信部《關于微波通信系統頻率使用規劃調整及無線電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自今日(2023 年 2 月 1 日)起施行,對我國微波通信系統頻率使用規劃進行優化調整。工信部表示,《通知》順應我國微波通信產業發展新形勢新要求,結合微波通信系統應用的新場景新模式,通過新增毫米波頻段大帶寬微波通信系統頻率使用規劃、優化中低頻段既有微波通信系統頻率和波道帶寬、調整微波波道配置與國際標準接軌等方式,進一步滿足 5G 基站等高容量信息傳輸(微波
關鍵字:
5G 通信
時序已邁入2023年,各個市調產研機構也都紛紛提出對于2023年的展望,而幾乎所有的單位也都對于今年的發展抱持著保守的態度,因為烏云壟罩之下,2023年肯定不會好過!但真的是這樣嗎?底部究竟在哪里?大家努力堅持了半年,結果只會是更嚴峻的一年嗎?或許仍有些變量,或許仍然還是有值得期待的地方。而CTIMES的編輯們長年走訪產業,見識、也聽聞了許多業者專家的看法,他們的心得和意見也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值得產業朋友們一聽。主持人:CTIMES副總編輯 籃貫銘與談人:CTIMES資深編輯王岫晨、資深采訪編輯陳念舜[問
關鍵字:
5G 6G
IT之家 1 月 16 日消息,Omdia 最新報告指出,全球經濟衰退將給電信市場帶來挑戰,但人們對電信服務的持續需求將幫助緩解該行業受到的沖擊。預計 2023 年全球移動服務收入增速將從 2021 年的 3.78% 降至 2.54%。Omdia 表示,下一波 5G 服務將來自低收入市場。許多即將開通的 5G 網絡將來自非洲、中亞 & 南亞以及拉美地區的低收入市場。到 2023 年底,印度有望成為全球第三大 5G 市場(按用戶數量計算)。IT之家了解到,報告稱電信市場將迎來進一
關鍵字:
印度 5G
全球領先的無線連接和智能感知技術及共創解決方案的授權許可廠商CEVA, Inc.近日?宣布V2X(Vehicle-to-Everything)通信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Autotalks已經獲得授權許可,在其第三代V2X芯片組TEKTON3和SECTON3中部署使用CEVA-XC4500矢量?DSP和CEVA-BX1標量DSP。這是雙方繼Autotalks第二代芯片SECTON和CRATON2(這些芯片也采用了CEVA DSP)之后的最新合作成果。市場研究機構ABI Research預測
關鍵字:
CEVA Autotalks 5G-V2X
1月4日消息(顏翊)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印度5G智能手機的累計出貨量將突破1億大關,到2023年底將超過4G智能手機的出貨量。2022年,印度的5G智能手機出貨量預計在同比增長81%,主要是由于它們在低價區域(小于2萬印度盧比或244美元)的擴張和5G網絡的推出。5G手機在低價位段(<20,000印度盧比或約244美元)的份額正在逐步增加,從2021年的4%增加到2022年的14%。預計在2023年將達到30%。2022年,隨著印度本土廠商手機
關鍵字:
5G 印度 智能手機
關于4G、5G以及6G的演進,聯發科營銷副總裁Finbarr Moynihan在CES 2023上與媒體進行了交流。Moynihan表示,4G包括聯發科的4G芯片Helio還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他指出,4G向5G過渡肯定是必然的,但如果把視角放在終端和入門設備,這個速度會慢得多。當前的情況是,4G和5G設備之間存在顯著的成本差異。Moynihan透露,未來數年聯發科會持續更新入門到高端的4G芯片,包括拉美、非洲、印度等市場的需求還很可觀。
關鍵字:
4G 聯發科
日前日媒拆解中國某科技企業的5G小基站,發現它的中國零部件占比達到55%,而來自美國的零部件占比僅為1%,顯示出這家企業在去美化取得了重大進展,如此也就能理解為何如今美國芯片難賣了。日媒指出該科技企業的5G小基站國產化零部件占比比之前提高了7%左右,顯示出在如此艱難情況下,它加快了轉用國產零部件的腳步,而且它的諸多芯片都開始采用自研,還引入了新的半導體材料。據稱該企業的5G小基站有部分芯片顯示代工廠商為臺積電,這意味著它的部分芯片仍是用著之前由臺積電代工的存貨,基站每年的出貨量大約為幾十萬臺,這與手機出貨
關鍵字:
5G
IT之家 1 月 5 日消息,摩托羅拉今天宣布,已經在亞洲國家 / 地區銷售的 10 款符合條件的設備上啟用了對 Jio 5G 網絡的支持。這些設備將在 Jio True 5G 網絡上支持 13 個 5G 頻段。摩托羅拉 5G 用戶將能夠使用 Jio 獨立于 LTE 的 5G 獨立網絡,將擁有“跨越 700 MHz、3500 MHz 和 26 GHz 頻段的最大和最佳 5G 頻譜組合”,并將通過 3CA(3 載波聚合)和 4X4 MIMO 等技術實現完美連接。這些摩托羅拉智能手機目前僅支持 Ji
關鍵字:
摩托羅拉 5G 印度
4g+5g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4g+5g!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4g+5g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4g+5g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