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滿變數的2007年末,資本市場再一次“集體”利用了重組、3G發牌的“黑匣子”效應——
那個被事后解釋為“與3G無關”、重在“3G后和4G”的“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實施方案”,像一劑“春藥”引爆了3G股的年末行情:中國聯通、中興通訊、東方通信、亨通光電等電信股同日漲幅均達到了5%-8%,高鴻股份、中創信測更是漲停。
這讓2008年充滿期待——那個滿載著中國電信業重組方案和3G發牌構想的“黑匣子”馬上就要打開了嗎?抑或,依舊保持著過去幾年中慣有的鬼魅?
“重組和3G
- 關鍵字:
電信 3G 寬帶 通信基礎
- 在過去一年里,中國電信市場的3G概念炒得最熱,實際運作中則如云中之龍,見首不見尾。中國3G迷霧重重,很多事又纏繞在大唐身上,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3G發牌何以擱淺?
中國3G的最大懸念就是發牌。已經呼之欲出的3G牌照,為何突然擱淺?
圍繞3G發牌,專家爭論一直沒有停止,而且針鋒相對,這也許會影響政府決策者的思考,但不會左右決策者的最終拍板。影響3G發牌的根本因素是什么?最大可能是兩個,一是TD不成熟,二是電信重組難下刀。電信體制內的深層矛盾很多,要靠深化改革來解決,只發幾張3G牌照,顯
- 關鍵字:
3G
- 課題組報告建議,先對固網運營商發放移動業務牌照,條件成熟后對移動運營商發放固網業務牌照,在電信公司重組和3G牌照發放之前,實現主導運營商的全業務經營,同時強化非對稱管制政策,扶持各項業務的新進入者,盡快推出號碼攜帶等促進競爭的管制政策
中國電信運營商對于固定和移動通信全業務牌照的渴望,已經上升到一個空前的高度——不僅是缺少移動業務的中電信和網通不斷呼吁全業務牌照,就連中移動高層近期也在歐洲路演時指出,公司將獲得固網牌照,通過光纖到戶技術向企業提供包括移動電話、固網及專線等通信服務,要做全業務運營
- 關鍵字:
電信 3G 寬帶 移動通信
- 12月28日消息,在27日下午舉行“全國信息產業工作會議上的報告”上,信產部部長王旭東稱,“我國要抓好開展4G標準的預研工作”, “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是重大科技專項。
常年根據研究寬帶無線技術的北京郵電大學著名教授宋俊德認為,“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并不是宣布“3G網絡實施方案”正式實施,也不像股市中所流傳的最大受益者是聯通,而應該是指4G研發專項被批準。
信產部部長稱要抓好4G標準預研
12月27日下午,信產部部長王旭東在“全國信息產業工作會議”上做報告時提到了備受關注
- 關鍵字:
4G 信產部 3G 移動通信
- WiMAX和新一代PHS已經被日本正式確立為下一代高速無線通信技術,WiMAX并非唯一選擇。PHS(小靈通)運營商 Willcom的勝出可謂異軍突起,新一代PHS引入OFDM技術,可提供20Mbps的無線寬帶服務。據該公司的合作方,一家日本投資銀行的負責人透露,日本PHS技術主要是面對8000萬用戶的中國市場。
小靈通在中國,由電信、網通兩家固網運營商用來提供一定的“移動”服務,最高峰時期曾經擁有近1億用戶的發展巔峰;但由于移動資費下降的沖擊,不能漫游等政策限制,以及自身信號不佳、通話質量差的問
- 關鍵字:
WiMAX 小靈通 4G 移動通信
-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升溫,電子制造業更是如魚得水,整機的擴大量產和更新換代時間的縮短,很大程度上刺激了電感器行業一次又一次的飛躍。2G手機還火熱市場,3G手機又躍躍欲試;MP3方興未艾,MP4已占據江山;DVD還待開拓,EVD就閃亮登場;臺式PC正被認可,手提電腦又震撼賣場;純平彩電正在普及,液晶電視又大張旗鼓,數碼DVD逐漸強勁,車載電子異軍突起,一系列的電子、電器產品研發和量產,都給2006年的電感器行業以壓力變成了動力。無論是繞線式電感、芯片電感,還是電感線圈,都產生了一個比較包容的發展空間。
- 關鍵字:
電感器 3G 手機 電感器
- 2007年的中國電信業在平穩的發展中少見亮點,但在10城市中進行的TD-SCDMA擴大網絡規模技術試驗卻是中國電信業畫卷中具有開創性和震憾力的濃墨重彩。 展望2008年及未來5-10年,中國的3G將在以TD-SCDMA為主要力量的方向上快速起步和發展;3G的演進也會在堅持自主創新的前提下,融合先進技術,繼續向移動通信的前沿領域挺
- 關鍵字:
中國 3G 發展 演進 無線 通信 無線 通信
- 歲末總結收官階段,幾乎同時起步的中國有線數字電視和網絡電視卻交出了兩份截然不同的答卷。
記者近日從廣電總局旗下的中廣網媒信息中心獲悉,截到2007年11月31日,中國有線數字電視用戶已達到2364.7萬戶,同比增長81.30%(此前連續四年200%以上的高增長),而同期IPTV用戶則只有114萬戶(增速從2005年的480%下降到110%)。
其中,隨著2008年有線數字電視整體轉換的加速和3G通信的推出,作為電信運營商過渡期增值服務的IPTV面臨著被忽視的危險。
“經歷了前幾年的高
- 關鍵字:
數字電視 IPTV 3G 數字電視
- 導語:VeriSign旗下無線業務和技術咨詢公司InCode近日公布了2008年無線行業發展趨勢十大預測,其中包括HSDPA迅速發展壯大、P2P技術逐步成為主流、以及蘋果iPhone曝出安全問題等等。
2008年無線行業發展趨勢十大預測:
1、高速下行分組接入技術(HSDPA)迅速發展壯大。
HSDPA是一項3G手機技術,目前已經趨于成熟,在全球擁有超過1000萬名用戶,而且越來越多的設備開始支持這一技術。HSPDA不會同LTE和WiMax等4G技術競爭,因為它們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
- 關鍵字:
HSDPA 3G 芯片 無線網絡
- 富士通公司被 NTT DoCoMo 公司選中,為其 "Super 3G" 無線基站研發、制造原型機和商用設備。從此,NTT DoCoMo 和富士通實驗室在聯袂開發原型無線基站設備上不斷取得進展,通過應用 MIMO (*1) 技術(高速、大容量無線通信的核心技術),目前最大下行傳輸速率已接近 900Mbps 。
Super 3G 用于替代 DoCoMo 目前的 3G 移動電話系統 (FOMA),是 DoCoMo 下一代移動電話寬帶通信無線系統的規范。為使性能大幅度提升,比如提高數據傳輸速率、縮短連
- 關鍵字:
富士通 3G 基站 通信基礎
- 對于日益成熟的移動互聯網行業,中國移動這個守著大門口的移動運營商顯然不會甘愿僅做通路商,更不會重蹈中國網通、中國電信在互聯網時代邊緣化的覆轍。中國移動向移動互聯網進軍的說法雖然沒有從嘴里說出來,但這樣的跡象已經表露無遺。前不久,中國移動北京分公司與移動互聯網服務商新網互聯公司在北京達成合作協議,面向企業移動商務、移動信息化的產品“移動名址”正式推出,這也是中國移動第一次以正式身份涉足移動互聯網的商務應用領域。
運營商充當“前鋒”
有專家認為,近年來中國移動作為手握近4億用戶的運營商,掌握著
- 關鍵字:
移動互聯網 3G WAP 移動通信
- TD-SCDMA產業每一階段的測試都牽動著業內企業的神經,不論是設備制造商還是芯片商,抑或是終端提供商,都在緊盯著中國3G這塊“蛋糕”伺機而動。2007年針對TD-HSDPA、TD-SCDMA與GSM切換的測試正在電信研究院的組織下進行。今年9-10月的測試側重在單小區的應用情況,11月側重在多小區的全網優化和網絡覆蓋。進入12月,電信研究院又在北京懷柔開始對TD-HSDPA進行測試,此次測試的重點放在了HSDPA的高速下載和GSM/TD-SCDMA的切換功能。TD-HSDPA作為TD-SCDMA的后
-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測試 測量 TD-SCDMA 3G GSM 移動通信
- 12月18日消息,大唐移動總經理唐如安離職一事余震尚未退去,日前又有消息傳大唐移動已挪轉風向標,淡出TD-SCDMA,將工作重點放在LTE(4G)的標準研究和推廣上。 據接近大唐移動的消息人士稱,大唐移動內部組織的改革正按計劃展開,“公司可能只保留研發人員,原有的TD組網、系統設備、終端等市場推廣部門的人員將陸續另做安排。”
據悉,大唐移動做此安排意在全力取得4G標準的話語權。之前,LTE已被確定為TD的演進方向,而TD能否在4G延續生命,中國能否在4G標準
- 關鍵字:
大唐移動 4G TD
- 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07年11月,全球3G用戶已突破5.3億。而以此速度發展,預計到2010年,3G手機出貨量將超過2G手機。 3G在全球發展迅猛,截止2007年11月,全球3G用戶已突破5.3億,其中3.7億為CDMA2000/EV—DO用戶,1.6億為WCDMA的用戶。 包括EV—DO和HSPA的寬帶移動網絡在內的3G網絡目前可以覆蓋全球超過10億人口。 鑒于3G網絡對下行和上行的大量數據傳輸都有良好地支持,使得全球手機用戶成為消費電子的最主流。據統計,筆記本電腦目前在全球
-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3G EV—DO HSPA 無線 通信
- CDMA發展集團(CDG)宣布,亞太地區在CDMA用戶總數增長和網絡部署方面繼續保持全球的領先地位。亞太地區CDMA用戶總數已經達到了全球CDMA用戶總數的49%。香港、印度尼西亞、中國澳門、蒙古、韓國、斯里蘭卡和越南相繼進行了CDMA網絡的擴展和部署。來自世界各地的CDMA生態系統的代表將于12月4-7日香港舉行的世界移動通訊年度大會暨展覽會期間討論上述議題以及其他議題。
“CDMA憑借其卓越的性能和靈活性在亞太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CDG執行董事佩里•拉法格表示。“從全局看,亞
-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CDMA 3G CDMA2000 移動通信
3g-4g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3g-4g!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3g-4g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3g-4g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