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從2007年開始,部分TD設備廠商就已經根據該標準進行新分布式基站產品的研發,預計2008年,這些新產品將投入生產。
盡管分布式基站最早出現在3G的另外兩種制式——WCDMA和CDMA2000中,但是真正將其發揚光大的卻是TD。
有專家估計,在中國移動一期TD網絡建設中,分布式基站的采用率已達到50%。
當國外運營商在為3G基站的站址獲取、安裝和運輸等問題煩惱時,中國移動卻顯得格外從容。由于中國移動將分布式基站作為TD布網的首選,在降低成本、提高部署靈
關鍵字:
TD 基站 分布式 3G 智能天線
近幾屆奧運會,無論是從項目和規則的優化來看,還是從器材和場館的升級來看,都沒有多少革命性的變化,但在信息化方面,卻屢屢有搶眼的表現,所以現在的奧運會甚至成了超級IT秀場:亞特蘭大秀的是無線奧運,悉尼秀的是網絡奧運,雅典秀的是寬帶奧運,那么,北京將秀出一個什么奧運呢?北京特色的無線城市,3G通訊,移動電視,高清視頻,傳輸專網,是否會被銘記在奧運史上?這個問題的答案目前尚不得而知,但無論怎樣,北京奧運也一定會和前幾屆一樣,IT技術和產品將會出盡風頭。
為了秀的更有差異化,高清概念和奧運機型成了重要噱
關鍵字:
無線城市 3G 移動電視 奧運 液晶
Unstrung Insider公司的最新報告稱,包括了手機及消費電子設備的嵌入4G技術,將創立一個提供移動WiMax和LTE等4G服務的內置式市場,同時也會對現有的手機產業環境產生一些根本性的變化,尤其是對網絡運營商與設備提供商之間的關系。
4G系統也將為半導體行業帶來一個關于片上系統SoC(system-on-chip)架構的全新思路。
4G Inside報告:移動WiMax & LTE的嵌入式模塊分析了不斷變化的4G市場,主要關注于影響著移動WiMax和LTE嵌入式模
關鍵字:
SoC 4G 移動WiMax Texas Instrument
Femtocell (家庭基站)的網絡架構 技術分類: ? | 2008-08-11
前言
移動通信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據市場調研機構Informa2007年11月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有33億移動用戶。前信息產業部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l2月中國移動用戶數已達約55億。目前移動通信的主要商用技術也正從2G、2.5G、3G向HSPA過渡一業務類型也隨著無線接人速率的不斷提高,逐漸從單純的語音和短消息業務向豐富的數據業務演變.移動數據業務占業務總量的比率也越來越高。
與此同
關鍵字:
移動通信 3G Femtocell
雖然目前基于移動設備的瀏覽器發展水平較低,但是從長期趨勢看,手機瀏覽器和其他網絡服務引擎將變得越來越重要,成為移動環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件。隨著無線上網的持續火爆,手機瀏覽器市場將成為手機廠商、手機軟件廠商獲得巨大財富的下一個金礦。
隨著3G的漸行漸近,各種手機應用風生水起,手機音樂、手機銀行、手機電郵……層出不窮的新概念“眩暈”了運營商、服務提供商、手機終端廠商和用戶。
有預測認為,未來的手機將會是多媒體的終端。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隨著
關鍵字:
3G 手機 瀏覽器 WAP
隨著手機電視標準的確立,以及TD網絡的逐步完善,聰明的手機廠商又制造出一個令人興奮的噱頭——手機將進入“看”時代。然而,手機視頻時代的來臨能給手機廠商帶來一個值得期待的市場嗎
國產3G標準TD的昂首前進,奧運帶來的契機以及手機電視標準的確立,讓迷茫的手機廠商在困頓中找到了新的期待——視頻手機將是帶領他們步出困境的最好武器。
國內手機廠商的興奮有事例可以證明。在YouTube大行其道的美國,越來越多的用戶通過在移
關鍵字:
手機電視 TD 3G CMMB 無線城市 聯想
3G將給消費者帶來新的應用體驗,滿足進一步的需求,但3G時代的早日到來,尚需要產業各方更多的參與和努力,市場的發展不僅僅取決于產業鏈中的某個環節,而是所有環節。
政府的積極推動和中國移動的加快部署,使3G服務終于在奧運會之前開始提供。近期中國移動幾次招標和多項促銷舉措又把3G的試商用工作推進了一步,這讓產業鏈各方對3G和TD-SCDMA(時分同步碼分多址)的信心逐漸增強。3G離消費者越來越近。
上中游企業參與3G
為確保TD在奧運會之前的試商用,7月初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成立了部際3
關鍵字:
3G TD 產業鏈 CDMA
一、引言
由于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3G)還存在一些不足,包括很難達到較高的通信速率,提供服務速率的動態范圍不大,不能滿足各種業務類型要求,以及分配給3G系統的頻率資源已經趨于飽和等,于是人們提出了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4G)的構想。4G的關鍵技術包括:
?。?)調制和信號傳輸技術(OFDM);
?。?)先進的信道編碼方式(Turbo碼和LDPC);
?。?)多址接入方案(MC-CDMA和FH-OFCDMA);
(4)軟件無線電技術;
?。?)MIMO和智能天線技術;
?。?/li>
關鍵字:
4G 移動通信 OFDM OFDM 智能天線 MIMO
3G的核心應用究竟是什么,這個自從3G誕生就提出的問題,困擾了整個產業鏈很長時間。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順應了移動通信與互聯網相互融合的大趨勢,其與3G發展具有緊密的聯系。
3G的價值在移動互聯網
近年來,人們對移動互聯網的認識經歷了一個很大的轉變。就在五六年以前,許多人對于移動互聯網的定位還是一個與傳統互聯網相獨立的,通過窄帶網絡進行連接,并使用手機訪問的網絡。而隨著產業鏈的發展,網絡帶寬的不斷拓展、終端技術的不斷成熟、新業務的不斷涌現,以及中國3G夢想的逐漸實現,
關鍵字:
3G TD 移動互聯網 WAP
在3GPP中,3G LTE的正式名稱是3G Long Term Evolution(LTE),即3GPP長期演進(LTE)項目。
3GPP長期演進(LTE)項目是近兩年來3GPP啟動的最大的新技術研發項目,以OFDM/FDMA為核心的技術,與其說是3G技術的“演進”(evolution),不如說是“革命”(revolution)。
這種技術和3GPP2AIE、WiMAX、以及最新出現的IEEE802.20MBFDD/MBTDD等,具有某些
關鍵字:
3G LTE WiMAX 準4G
據路透社披露,美國私募投資基金——銀湖基金與普羅維登斯已經結成同盟計劃,共同出資20億美元收購華為手機業務部門股份。自從華為在美國收購3Com失利之后,業內就有對華為是否會在國內上市的猜測,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華為一直沒有相關動作,顯然華為仍然希望并有強烈意向繼續挺進美國資本市場,從真正意義上擴大自己的國際品牌與市場地位。
競購華為的美國私募
據悉,目前華為已選定美國兩大財團競購該公司手機業務部門至少49%的股份。這兩大財團分別是由私募股權基金銀湖和普羅維登斯組成的財
關鍵字:
華為 手機 3G TD
進入2008年,國內芯片設計業一片“哀鴻”,多家公司因為資金、市場等問題相繼壯烈“犧牲”,另有一些企業通過裁員等形式進行不同程度地掙扎。專家表示,目前中國IC設計的產業鏈過長導致產業鏈脫節,協作配合不足,IC設計企業很難理解、把握客戶和市場的真正要求,產業的進一步融合才是中國IC產業發展的出路。
“2008年將是中國IC設計業的生死年。”早在今年年初,iSuppli中國區半導體行業分析師顧文軍就曾預測,資金的匱乏和政策缺位,
關鍵字:
IC設計 芯片設計 OEM TD 3G
引言
無線運營商通過提供增強數據服務來提高單位用戶平均收益(ARPU),這同時推動了對寬帶的需求,導致對數據速率的要求越來越高。而且,為用戶提供各種應用體驗的要求也促使底層網絡體系結構進行變革。窄帶2G GSM、IS-95系統等以語音為中心的技術已經發展到了基于WCDMA的HSDPA和HSUPA系統,峰值數據速率達到了10Mbps。今后的3GPP長期發展規范采用了多輸入多輸出(MIMO)等復雜的信號處理技術,以及正交頻分復用接入(OFDMA)和多載波碼分復用接入(MC-CDMA)等新的射頻技術,這些
關鍵字:
MIMO WiMAX LTE 3G FPGA
WiMAX論壇副主席Mohammad Shakouri
7月25日晚間,新浪科技獨家專訪了WiMAX論壇副主席Mohammad Shakouri,他向讀者介紹了WiMAX最新發展概況,并解答了專利相關問題。
嘉賓簡介:Mohannad S.Shakouri博士,WiMAX論壇副主席,作為Alvarion公司的業務開發助理副總裁,擁有無線系統、微波和光纖網絡方面20年的豐富經驗。在任職于朗迅公司的3年間,Shakouri負責管理、建立和開發歐洲和南美洲寬帶無線市場的網絡解決方案。Shakouri
關鍵字:
WiMAX 3G LTE 無線DSL
近日,中國移動召開TD-SCDMA(以下簡稱TD)服務奧運市場舉措媒體溝通會。在會上,中國移動表示將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建設和運營好TD,千方百計推動TD產業成熟,全力推動TD取得商業上的成功,完成好國家賦予的自主創新光榮任務。據悉,中國移動將采取多項切實有效的措施保障TD服務2008年北京奧運會。
六大舉措力保TD服務奧運
“用TD服務奧運會”是落實政府承諾和發展TD產業的共同要求,通過自主創新3G技術和服務在奧運會期間的廣泛應用,能更好地詮釋“科技奧運
關鍵字:
TD 3G 中國移動 奧運
3g-4g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3g-4g!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3g-4g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3g-4g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