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分布式基站獲得TD半壁江山 面臨5大挑戰

        分布式基站獲得TD半壁江山 面臨5大挑戰

        作者: 時間:2008-08-12 來源:賽迪網 收藏

          據了解,從2007年開始,部分設備廠商就已經根據該標準進行新產品的研發,預計2008年,這些新產品將投入生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6814.htm

          盡管最早出現在的另外兩種制式——WCDMA和CDMA2000中,但是真正將其發揚光大的卻是

          有專家估計,在中國移動一期網絡建設中,的采用率已達到50%。

          當國外運營商在為基站的站址獲取、安裝和運輸等問題煩惱時,中國移動卻顯得格外從容。由于中國移動將分布式基站作為TD布網的首選,在降低成本、提高部署靈活性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有專家估計,在中國移動一期TD網絡建設中,分布式基站的采用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50%。

          盡管分布式基站最早出現在的另外兩種制式——WCDMA和CDMA2000中,但是真正將其發揚光大的卻是TD。“由于TD基站采用技術,對路徑的功率衰減更敏感,所以TD基站非常適合分布式架構。”泰爾實驗室無線通信部副主任賀鵬告訴《通信產業報》記者。

          針對以往分布式基站主要針對FDD設計,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CCSA)制定了一套用于TDD制式的分布式基站標準。賀鵬告訴記者,目前這套標準已經完成,并且送審報批。預計在下半年中國移動第二輪的TD招標中,很有可能將該標準納入招標細則。

          TD的必選項

          作為下一代基站的標志之一,分布式基站的理念在3G研發初期即已形成,主要用以解決2GHz頻段高衰減和尋址設站困難的問題。

          泰爾實驗室的秦巖認為分布式基站無疑代表了“下一代基站”的基本走向,它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分布式基站結構采用了模塊化設計,模塊間接口實現標準化,從而簡化研發過程,削減研發成本,并因規模化減少了設備生產成本;第二,由于體積小、重量輕,分布式基站可有效解決站址選擇問題,從而實現因地制宜、靈活部署的站址資源利用方式;第三,分布式基站能充分利用基帶資源;第四,新型移動通信技術標準高速演進必然會帶來一系列的基站升級問題,分布式基站的模塊化結構具有功能豐富、系統擴容升級方便的特點,符合新型移動通信網絡面向未來的要求。

          秦巖表示:“射頻拉遠、基帶池正在這些新型產品中得到普遍使用,這也大大促進了分布式基站的發展速度。”目前,分布式基站已經成為TD組網的必選項。

          標準之爭

          目前,分布式基站主要采用兩種開放式接口標準:分離無線設備和無線設備控制部分的CPRI接口 (CommonPublicRadioInteRFace)標準,還有基帶處理、射頻、網絡傳輸和控制層面都分離的OBSAI接口 (OpenBaseStationArchitectureInitiative)標準。

          CPRI接口實現相對容易,支持廠商以 Ericsson、華為、Siemens、Nortel、NEC等為代表。OBSAI接口研發有一定難度,標準完善相對復雜,Nokia、 Samsung、中興、Alcatel、烽火、首信等基站設備商參加了該組織,天線、器件廠家多有加盟,也頗受WiMAX等寬帶無線接入陣營成員青睞。

          “但是以上兩個標準在接口的開放性上做得都不夠深入,導致不同陣營廠商間的產品無法互聯互通,在無形中提高了分布式基站的成本。”賀鵬表示。

          當然UMTS和CDMA2000等FDD陣營對分布式基站需求并不迫切,也是其接口標準滯后的原因之一。有統計顯示,目前在已部署的UMTS和 CDMA2000網絡中,分布式基站的份額不到50%。賀鵬認為UMTS和CDMA2000之所以不像TD那樣青睞分布式基站,主要是因為并非其必選項,而TD要發揮頻分多址的優勢就必須使用

          他同時表示,分布式基站并不能代替目前已成熟的宏基站等設備。“兩者定位不同,未來將同步發展。”他說。

          接口標準讓TD更開放

          目前,CCSA已經完成了TDD制式的分布式基站標準的制定。據賀鵬介紹,該標準主要分為三部分:RRU設備、BBU設備和接口標準。“該標準吸收了已經相對成熟的FDD分布式基站標準的經驗,同時創造了更加適應智能天線和TDD雙功特點的幀結構,將TD的優勢充分體現出來。”賀鵬說。

          據了解,從2007年開始,部分TD設備廠商就已經根據該標準進行新分布式基站產品的研發,預計2008年,這些新產品將投入生產。

          有廠商研發人員表示,分布式基站的開放式接口標準將有利于TD商用進一步擴大。“很多原來做2G直放站的廠商都可以進入TD領域,通過這種開放式接口,他們的RRU設備可以直接和主流廠商的BBU設備互通。”他說,同時他表示,這將十分有利于運營商降低采購成本。

          目前,國內各類直放站廠商已達到幾百家,其中很多還沒有加入TD聯盟。

          鏈接 5大問題制約分布式基站發展

          盡管分布式基站已經成為TD發展的一 塊基石,但是由于其商用才剛剛開始,后續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上海郵電設計院有限公司3G勘察設計院的許銳提出了五個關鍵問題。

          第一,分布式基站在射頻單元故障時的維修、更換不如傳統基站方便,一般只能直接更換,且是在室外天線場地操作。目前,我國尚沒有大規模的RRU應用經驗,故障率水平有待實踐考察;而TD在RRU的研發上相對其他3G系統晚,室外單元的環境適應動態范圍和可靠性指標應有保守預計,并對可能發生的運維工作量也有所準備。

          第二,跟RRU室外物理性能相關,功放在工藝制造上的瓶頸影響功放的效率、從而給室外單元的散熱出了難題。現廠商主流 RRU的最大輸出功率是2W,實現多個載波時或增加RRU單元甚至天饋單元,或多個載波共用2W功率。數據業務開啟后,2年或更短時間以后,可能就會出現擴容的需求:功放輸出功率共享的話,多頻點不解決擴容問題;對于多個RRU或多通道,在場地部署、實現工藝和無線網優方面都有相當的難度。類似GSM多載頻的發展歷程,TD基站射頻部分系統結構還會演進,只是這些改變不是在室內機房的BTS機架中、而要在天線場地中發生。TD室外多頻點、多小區覆蓋中需規避交叉時隙干擾,因而即使技術能夠實現,也不可能配置時隙對業務量的自適應動態分配;人工預定義就必將以浪費一部分基站容量為代價,在數據業務引發的容量溢出中這部分“浪費”或“冗余”可能還更突出——這也成為擴容到來的原因之一。TD系統研發整體落后于3GFDD,功放技術也正在積極推進。前不久 FreeScale為TD推出了高功率多級射頻功率LDMOS雙級RFIC,其功放輸出功率可達35dBm。TD建網應盡可能兼顧可持續發展性、盡可能減少后患。

          第三,RRU和基站基帶單元間傳輸中頻信號的光纖需要滿足空中接口同步的時延需要連同業務中頻帶寬,無法使用已有的傳輸網絡系統,大部分運營商只能以裸光纖重新敷設,造成不同建筑之間以光纖拉遠實現分布式覆蓋實施困難。此外,已建站點在后期增加RRU時——可能是擴容扇區或擴容載波,同樣需要新增中頻光纖,這對大量采用RRU方式的城市和地區的傳輸網絡系統、光纖資源也會有影響,值得進一步討論。再有就是RRU、中頻光纖的故障和監控問題,如共基帶池的多RRU拉遠光纖成環的方法,即是出于中頻傳輸回路保障的考慮;距離普適性的有效監控更有深入探討的必要。

          第四,最后關于RRU供電方式的靈活性,尤其對站址條件不良、資金緊張的情況可能直接采用交流供電方式,甚至基帶單元也支持交流供電。這個“理想”解決方案的潛在問題就是供電沒有可靠性保障措施,交流供電場合規范操作應配置UPS。從2G網絡部署經驗,小型UPS的維護不易,往往選擇不安裝;TD可能還要考慮室外型UPS,在簡便和可靠、初期投資和運維成本之間需要審慎權衡。

          第五,基站的Iub接口方式應盡可能支持ATM/IP多協議棧,為3G以后數據業務傳輸方式的演進做好準備——這也是簡易中之長遠的考慮。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兴市| 安福县| 赫章县| 伊川县| 孟津县| 察哈| 武鸣县| 宁南县| 麻城市| 德格县| 年辖:市辖区| 莲花县| 迁安市| 白银市| 广州市| 建德市| 海伦市| 象州县| 浮山县| 东阿县| 大厂| 绍兴县| 桐梓县| 襄垣县| 塔河县| 定西市| 永清县| 南通市| 尚志市| 兴安县| 永川市| 车险| 昭苏县| 澎湖县| 社会| 八宿县| 宜宾市| 沂南县| 依兰县| 皋兰县| 广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