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現在還墨守著電信業傳統的技術壁壘,那么你必將被時代所拋棄。當以軟交換為核心的下一代網絡技術徹底顛覆了傳統電信交換的意義之后,無線寬帶網絡正以同樣的速度入侵保守的移動通信領域。
3G是什么?也許幾年前3G就是擴頻通信的代名詞,就是CDMA,可是現在呢?當Wi-Fi這樣的無線網絡技術日漸完善,當曾經的4G搖身變成WiMax并不斷完善,別忘了還有諸如UWB、Zigbee等技術在虎視眈眈,我們已經無法把第三代移動通信這個光環獨自帶到CDMA頭上。
也許無論哪種無線技術都無法取代CDMA技術在主干
- 關鍵字:
無線寬帶 移動通信 3G
- ?????? 電信業重組,3G牌照的發放成為當前電子信息產業最熱門的話題。正在大家關心猜測電信重組究竟將采取何種方案,3G牌照是否在數天內發放時,記者從有關渠道了解到,未來幾年內,我國信息產業將迎來新一輪的高速增長。但與產業增長相適應的復合型人才儲備卻明顯不足。來自國內人力資源網——前程無憂的最新就業報告指出,如今3G人才市場最受歡迎的人才有三類:一類是嵌入式軟件工程師;一類是移動商務軟件開發工程師;還有一類是移動增值業務
- 關鍵字:
3G 就業 高校
- 大餐開始了,誰將切走最大的一塊蛋糕呢?
盼了十年,通信設備廠商終于等到了中國3G市場的啟動。雖然重組消息還沒有得到官方的最終確認,但各大通信設備制造廠商已經明顯感到,3G的春天真的來了。
盡管已沒有了當初的狂熱,不過,三年內至少2000億元的巨額投資資金,還是讓已經很久沒有拿到大單的設備廠商們興奮不已。
然而,由于之前對中國3G市場采取了不同策略,所以此次3G采購大戰中,也許會出現讓人意想不到的格局。但不管如何,專家們一致看好以華為、中興為代表的國產通信設備廠商。“
- 關鍵字:
3G
- 3G測試行業面臨的焦點問題是如何快速地對手機和基站的功能及性能包括環境參數和設備運營情況進行全面、完整的測試,其核心目標是縮短測試時間和周期,從而降低測試成本。手機設計、大規模量產、基站設備安裝調測、網絡優化等領域構成了3G測試的主要對象。隨著中國TD-SCDMA標準的頒布,3G部署指日可待,測試行業將面臨哪些挑戰?測試和測量設備提供商將帶來哪些方案?
帶著一系列問題,《電子產品世界》對羅德與施瓦茨(R&S)、泰克(Tektronix)、威爾泰克(Willtek)、橫河科技(Yokogawa
- 關鍵字:
3G 羅德與施瓦茨 泰克 威爾泰克 橫河科技
- 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再次提到——“大型油氣田和煤層氣開發、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大型飛機設計與制造、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等16個重大專項陸續啟動。”。
“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再次成為國內關注的焦點,而其中內含的4G無線技術正標志著中國4G無線技術時代駕到。
中國特色3G,TD-SCDMA
國務院
- 關鍵字:
3G TD-SCDMA
- 為保證奧運能夠提供3G服務,TD-SCDMA將進行首批較大規模的放號。《第一財經日報》昨日從相關負責人處獲悉,初期6萬用戶規模的放號最晚在4月份實施。
同時,在3月12日召開的“2008中國通信市場年會”上,TD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表示,10個城市的TD試驗網已完成網絡優化,向友好用戶放號已經準備好。在終端方面,楊驊透露,截至今年3月,已有11家企業的15款終端產品獲得信產部頒發的入網證。
事實上,在系統設備方面,TD聯盟此前已經對外表示,該部分已具備大規模獨立組網能
- 關鍵字:
3G TD
- 3G終端產量迅速增長
賽迪顧問《2007年中國移動通信終端產業研究報告》顯示,2007年適用于移動通信網絡的各類終端產量高達 5.53億部,比 2006年增長20.3%。
2007年,全球各國的移動通信應用業務進入快速增長期,全球市場對各類移動通信終端產品需求大幅增長。與此同時,良好的本地化配套能力、人力成本的優勢及國內通信終端企業競爭力的提升,進一步穩固了中國作為全球移動通信終端產品重要生產基地的地位。2007年中國移動通信終端企業及時把握全球市場機會,積極擴張海外市場,使移動通信終端產
- 關鍵字:
3G
- 3G這個詞是近些年炒作得次數最多的概念了,不管是國內的TD還是國外逐漸發展的Wimax,3G標準已經逐漸從神秘走向了大眾化,雖然國內的TD標準依然在研發沒有投入到實際的使用中,但是下一代的4G標準卻馬不停蹄,這不在3G未決的時候4G已經來襲,各種4G的信息如雨后春筍般的出現在我們眼前,中國移動也信誓旦旦的要努力發展國內4G標準和相關產品,人大會議也準備將4G標準的制訂戰略提到會議日程上。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4G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標準吧,他在國內的推廣和應用是否也像3G一樣步履為艱呢?
一、中移動參與L
- 關鍵字:
3G
- 集成的單芯片是新一代手機的解決方案,通過將原來分立的器件集成在CMOS技術的單芯片中,不僅可以降低3G手機芯片的功耗,還可以提供更多的功能。
今年的兩會什么最熱,也許是經濟增長,不過還有一種答案,那就是3G(第三代移動通信)。“3G該不該立刻上馬”等問題成為多位委員辯論的焦點。隨著奧運會的到來,高速流多媒體業務、高速數據下載等需求必將呼喚3G的到來,這給眾多芯片廠商也帶來了巨大商機,各廠商厲兵秣馬,加快了研發的步伐。
WCDMA芯片格局生變
據市場研究公司iS
- 關鍵字:
3G 芯片
- 今天下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公布,國務院將新組建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環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其中引人關注的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組建。根據公布的改革方案,將不再保留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信息產業部、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
對此,電信研究院總工程師楊培芳表示,他認為新組建的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要是從上層機構來進行融合,但目前未考慮電信領域。“對于未來運營商的發展影響,可能還是按照原來的發展思路,加強競爭,做大做強,這會起到一定促進作用。關鍵是下一步電信行
- 關鍵字:
3G
- 集成的單芯片是新一代手機的解決方案,通過將原來分立的器件集成在CMOS技術的單芯片中,不僅可以降低3G手機芯片的功耗,還可以提供更多的功能。
今年的兩會什么最熱,也許是經濟增長,不過還有一種答案,那就是3G(第三代移動通信)。“3G該不該立刻上馬”等問題成為多位委員辯論的焦點。隨著奧運會的到來,高速流多媒體業務、高速數據下載等需求必將呼喚3G的到來,這給眾多芯片廠商也帶來了巨大商機,各廠商厲兵秣馬,加快了研發的步伐。
WCDMA芯片格局生變
據市場研究公司i
- 關鍵字:
3G
- 布克提 (IIyaBukshtyne)現在越來越頻繁地到中國出差,作為微軟嵌入式系統事業部市場總監,與中國的各大設備提供商和OEM合作伙伴見面,以了解他們的需求。因為他發現,中國將是世界最大的3G應用市場,它一旦推出,相關的應用將“令人興奮”。
事實上,不單諾基亞一家,3G牌照發放的槍聲未響,各大廠商早已把目光盯在了3G應用服務上。并為此積極準備。越來越多的企業將進行前瞻性的開發和應用,以便在中國3G時代到來的時候不至于被淘汰。
預想3G
現在,中國已經涌現出
- 關鍵字:
3G
- “三網融合”、3G牌照的發放帶動相關產業增長,但相適應的復合型人才儲備卻明顯不足。如今3G人才市場最受歡迎人才有三類:一類是嵌入式軟件工程師;一類是移動商務軟件開發工程師,還有一類是移動增值業務開發工程師。
據了解,一個合格的3G人才需要掌握從傳統電信到互聯網的所有相關知識,同時又精通移動通信和軟件知識。而目前市場上能滿足需求的移動通信軟件工程師寥寥無幾,因此該職業的平均年薪在20萬以上。
嵌入式軟件工程師月薪過萬
移動通信行業是嵌入式軟件最重要的
- 關鍵字:
3G 人才
- 1 引言
凌特公司(Lineat Technology)推出的LT5527型高線性度有源下變頻RF混頻器能大幅降低3G蜂窩基站的成本并簡化其設計。LT5527 RF混頻器具有3.7 GHz的最高工作頻率,在1.9 GHz時,LT5527具有23.5 dBm的IP3(輸入3階截取)線性度、2.3dB轉換增益和12.5 dB噪聲指標,符合3G蜂窩基站和其他高性能無線基站接收器的動態范圍要求。LT5527的本機振蕩器(LO)和RF輸入以單端方式工作,具有內置50Ω 阻抗,只需很少外部匹配器
- 關鍵字:
3G 無線
- 從近期業界關注的LTE話題,以及2008年全球移動大會再次掀起的LTE熱潮中都不難看出,國際上對4G技術的研究和管制已經成為全球范圍的焦點,越來越多的人才和資金正在流入到該領域,4G技術的框架也越來越清晰。今年開始,ITU將開始向全世界征求4G候選技術,離國際上預期的2010年實現4G商用的時間僅僅只有兩年了。
受限于多種因素,加之國內電信業重組因素的實質影響,運營商屢次表示的“中國3G于奧運會期間得到應用”的承諾也眼看只剩下5個月的時間。面對著國際上3G、3.5G市場的熱
- 關鍵字:
3G
3g 介紹
簡介 3G,全稱為3rd Generation,中文含義就是指第三代數字通信。1995年問世的第一代模擬制式手機(1G)只能進行語音通話;1996到1997年出現的第二代GSM、TDMA等數字制式手機(2G)便增加了接收數據的功能,如接受電子郵件或網頁;第三代與前兩代的主要區別是在傳輸聲音和數據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夠要能在全球范圍內更好地實現無縫漫游,并處理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