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通信領域全球最大規模展會本月11號在西班牙巴塞羅那開幕,預計有超過6萬業界人士參會。
圖為: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標準CMMB展臺
本次展會的中國元素依然大放異彩,華為通信專門搭建的巨大展館;中興通訊參展陣容強大;7號展館中毗鄰大會新聞演播中心的標著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CMMB)惹人注目,雖然展覽規模屬于中等,占地約200平方米,但因為是來自中國的新面孔,尤其移動電視又是今年展會的一個熱點,中國的移動電視標準自然更加令人側目。
關鍵字:
CMMB 無線寬帶 TD 3G
2月14日消息,中國移動在巴塞羅那的移動世界大會表示,將攜手英國沃達豐、美國Verizon Wireless加入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技術的測試。中國移動明確支持LTE技術的測試,將大力推動LTE技術的發展。
三家運營商的測試主要集中于LTE FDD和TD-LTE,后者也是中國TD-SCDMA標準向后3G的演進。今年1月,我國大唐電信和愛立信成立LTE聯合研究中心;中興通訊、阿爾卡特朗訊在中國的子公司上海貝爾阿爾卡特也在進行TD-LTE的研發。(長樂)
相關背
關鍵字:
LTE 中國移動 TD 3G
CNET科技資訊網2月15日國際報道 盡管一些硬件廠商表明了自己的擔憂,但在全球移動大會(3GSM)上,手機運營商似乎對世界經濟放慢的幽靈并不擔心。
包括澳大利亞Telstra和Orange在內的運營商表示,手機仍然是消費者優先考慮的問題,這有助于電信運營商避免陷入衰退中。Telstra CEO Sol Trujillo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說,話音和短信之外的服務提供了進一步上升的空間。
但是,盡管電信運營商收入可能會增長,但資本支出卻不會隨之增長。華為表示,發現運營商已經對可能的經濟放緩感
關鍵字:
3G 思科 華為
2月11日,前身為3GSM世界通信大會的移動世界大會(MWC)在西班牙巴塞羅那開幕。來自全球各地的800多家參展商和230余位業界CEO、高層人士的演講,諸多移動通信的最新產品和應用,使得這一盛會成為名副其實的移動通信行業發展的風向標、晴雨表。而從展會中最受關注的移動演進技術LTE、WiMAX到最吸引觀眾的移動業務手機電視、移動視頻、手機導航,從硬件設備無線基站、核心網絡到軟件設備多媒體業務平臺、手機平臺,無論在產業的哪個環節似乎都在告訴著我們,在信息通信業發展大潮中,移動與寬帶注定“相遇&r
關鍵字:
無線寬帶 3G
西班牙巴塞羅那3GSM 2008大會在中國春節期間(2月11日)舉行,CNET記者在現場第一時間為廣大網友送上系列報道。芯片巨頭英特爾在此次大會上,展示了“新近”成為3G標準——WiMax。
圖1英特爾展臺主推Wimax
圖2英特爾WiMax設備演示
圖3英特爾Wimax技術演示
關鍵字:
3G WiMAX
世界第一個3.5G蜂窩網絡基高速下行鏈路分組接入(HSDPA)技術的推出,標明其明顯的變化在于支持分組數據服務。HSDPA網絡具有較高的數據率,并且降低了分組等待時間,因而能提供與家庭寬帶服務相匹敵的新服務。然而,HSDPA僅針對下行鏈路,而靠增強上行鏈路可以獲得更多好處。
人們不懷疑極力稱贊HSDPA的14Mb/S下行鏈路數據。這是此技術非常重要的特性,能提供與WiFi相匹敵的性能,另外還具有改善移動性、安全性和蜂窩網絡易用的特點,HSDPA標志蜂窩網絡發展的重要一步,使專門用于下行鏈路分組數
關鍵字:
3G HSDPA
3G及寬帶市場
對于內容提供商、集成商/ASP、廣播媒體和公司來說,若能好好發揮長處,3G和寬帶視頻與多媒體服務市場挑戰和多媒體機遇將是相當可觀的。2006年底全球3G/UMTS用戶將超過1億,截止到2011年這個數字將高達8.84億。今天,全球已有48個國家的110多個UMTS/WCDMA網絡在商業運作,所采用的WCDMA設施也超過350種。隨著170張商業證書在80個國家的授權,未來幾年內3G部署和發展的機遇將是巨大的。
另一個加速3G發展的因素是手機平均售價的下降。
如果說3G
關鍵字:
達麗星 3G 寬帶
賽迪顧問研究顯示:中國x86服務器市場市場規模110.88億元,與2006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5.0%。在平行市場方面,隨著3G網絡建設規模加大,帶來電信、電信增值業務服務器需求高速增長,2007年市場規模達到16.57億元。伴隨2008年奧運會的臨近,行業市場最顯著的特點是服務器技術創新與業務的日益融合,可以看到行業用戶在更廣泛的應用環境內實施多核及虛擬化技術,提高系統安全性、業務連續性和降低能耗,并從中獲得最佳的業務成效。
關鍵字:
x86服務器 3G
從中國移動為TD制定的資費來看,可以看出中國移動態度的謹慎,也可以看到中國移動在發展TD的過程中,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決心。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如果TD能夠順利被市場接受,中國移動在3G市場的先機將不言而喻
雖然4月1日是傳統的愚人節,但對于中國移動來說,選擇在4月1日TD-SCDMA正式放號,并不希望這成為一個愚人節的玩笑,與此同時,整個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無論之前遇到多少的猜疑和否定,但4月1日的試商用,對中國老百姓來說,終于有機會體驗到中國版3G究竟為何物,不能不說是一件令人興奮
關鍵字:
3G TD-SCDMA 中國移動
?。丛拢踩障ⅲ鹤蛱焓巧虾?G手機放號首日,記者走訪卻發現,場面不如想像中火爆,有些營業廳甚至根本沒有提供該服務。不少市民指出,3G手機目前功能尚不完善,至于其主打的“視頻對話”,若對方沒有相同類型手機,則根本無法實現。
申辦點未見搶號場面
由于之前被炒得熱火朝天,加上是3G首次推出,包括移動方面都擔心會出現“搶號”。不過,即使在移動的人民路體驗點,開門時僅有一位等候申請的市民。在隨后
關鍵字:
3G 視頻通話 TD
根據中國移動人士表示,TD-SCDMA從4月1日起將面向京津滬等8個城市試商用放號,即日起公眾可購買157號段,資費標準為本地通話費主叫4毛/分鐘,被叫免費。 (3月29日《新聞晨報》)
盡管3G時代充滿誘惑,不過能否實現市場期望還難以預料。在中國,通信市場是一塊豐厚的利潤蛋糕,本是同根生的幾家運營商,打著競爭的幌子實施壟斷,玩著瓜分市場的游戲。公眾詬病良多的漫游費,消費者至今不知其收費的成本依據。經歷聽證而最終誕生的漫游費方案也很難契合民意
關鍵字:
3G
2004年全球將生產5.5億部手機,而且它們現在擁有的功能已超過只是讓人們互相通話。今天最先進的3G手機具有web瀏覽、無線收發電子郵件、拍照以及甚至流送視頻等多種功能。這些手機制造商正處日益增加的壓力,以將上述功能合并到一個尺寸不斷減少的外殼中,并同時提供更長的工作時間。
從圖1所示的方框圖中,我們容易看出日益增加的特性如何驅動對可變功率電平上更低輸出電壓的需求。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是用于圖像處理的應用處理器,它在視頻捕捉期間需要高達360mW的功率。在全負載工作時,手機內部系統負載需要超過4W
關鍵字:
凌特 3G 電源
引言
隨著第三代移動通信(3G)時代的臨近,手機設計人員正忙于開發新的方案,以解決高速數據傳輸所帶來的一系列新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問題集中在軟件、屏幕技術、數據處理帶寬以及電池壽命等方面。
這些問題在在第二代(2G)只有話音和低速數據功能的手機中,還不是如此嚴峻,并且允許采用一些簡單和廉價的方案進行折衷或彌補。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功放,典型的2G手機中用于發送信號的功率放大器(PA)是由電池直接驅動的,效率雖不是最佳,但非常簡單。
而在3G手機中,最關鍵的是高速數據傳送要求具有更高的帶
關鍵字:
桃塢通信 2.5G 3G
當今的移動電話用戶希望獲得能夠與靜止狀態下相媲美的移動頻帶寬度?;赪CDMA的3G網絡以及WiMAX等其他最新無線技術能夠為移動通信用戶提供這樣的高帶寬連接,但這些新系統都存在一個最主要的缺點,即通過大量使用復合調制系統實現頻譜效率的優化的同時,會導致基站中功率放大器(PA)的能效大幅度降低,這種情況對整個系統的功耗來說影響很大。
對于整個無線技術產業,高功耗是建設3G電信基礎設施需要面臨的主要問題,不僅因為能源費用不斷上漲,而是PA的熱耗散對于發展更小、更輕、更廉價的基站來說是一種阻礙。此外
關鍵字:
3G 功率放大器 WCDMA WiMAX OFDM
電信業重組,3G牌照的發放成為當前電子信息產業最熱門的話題。正在大家關心猜測電信重組究竟將采取何種方案,3G牌照是否在數天內發放時,記者從有關渠道了解到,未來幾年內,我國信息產業將迎來新一輪的高速增長。但與產業增長相適應的復合型人才儲備卻明顯不足。來自國內人力資源網——前程無憂的最新就業報告指出,如今3G人才市場最受歡迎的人才有三類:一類是嵌入式軟件工程師;一類是移動商務軟件開發工程師;還有一類是移動增值業務開發工程師。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能滿足需求的移動通信軟件工程師寥
關鍵字:
3G 牌照
3g 介紹
簡介 3G,全稱為3rd Generation,中文含義就是指第三代數字通信。1995年問世的第一代模擬制式手機(1G)只能進行語音通話;1996到1997年出現的第二代GSM、TDMA等數字制式手機(2G)便增加了接收數據的功能,如接受電子郵件或網頁;第三代與前兩代的主要區別是在傳輸聲音和數據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夠要能在全球范圍內更好地實現無縫漫游,并處理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