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6月19日,京東方發公告稱,擬以2.5億元收購明德醫院,同時宣布與美國第五位的醫療服務集團Dignity展開合作。6月29日,京東方發公告稱與IBM簽署《軟件許可和聯合開發協議》,雙方將建立聯合團隊,共同展開基于認知計算的健康管理大數據平臺聯合開發。
近半年來,京東方在智慧健康的布局上動作頻頻,從單一器件供應商向健康服務業轉型意向已頗為明確。正如本屆高交會的主題,企業“跨界融合”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本次展會,京東方除帶來全球首臺10K超高清顯示屏外,如何布局
- 關鍵字:
京東方 面板
- 作為國內彩電行業的龍頭企業,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TCL集團”)流通盤已經躍居申萬家電行業第一,流通市值第四,可謂A股家電行業的“航母”。
“航母”也需應對行業下行壓力,為此,公司近年來通過混改、多元化等方式積極轉型。單從業績增速看,TCL集團好于同行業康佳、長虹等老牌公司。但受到彩電需求下滑加速、面板業務盈利能力下降等影響,公司三季報營業利潤同比出現了7%的下滑,而這也是2013年以來季報出現的首次下滑。
- 關鍵字:
TCL 面板
- 隨著超高解析度4K電視在日本等市場成為市場主流,從4K市場逐漸走向8K,也逐漸是市場共識,廠商開始布局8K市場,8K電視的解析度是傳統HD電視的16倍,但8K電視目前仍是非常小眾的市場,宣示品牌意味的形象濃厚。
近年來,4K電視在市場的銷售急速增加,根據資料顯示,9月份日本4K電視出貨量為4.3萬臺,較去年同月增加133.0%,占整體比重達12.2%,隨著4K日趨成熟,市場認為在2018年左右,8K面板會開始慢慢滲透市場,再加上日本NHK將在2020年東京奧運時使用8K進行轉播,各國面板大廠開始
- 關鍵字:
面板 8K
- 到2015年年底,中國大陸預計將有8條以上8.5代TFT-LCD面板生產線實現量產,上游的擴張將大幅提升8.5代基板玻璃需求。10月23日,彩虹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投資建設我國國內首條采用溢流下拉法新工藝的8.5代液晶基板玻璃生產線,以實現國內8.5代液晶面板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配套。為了追趕上國際先進生產線的步伐,東旭光電也將高世代線作為下一步基板玻璃生產線升級的重點。然而,盡管中國大陸已經開始積極布局8.5代基板玻璃生產線,但是不可否認,液晶基板玻璃的主導權一直被美國康寧、日本旭硝子等少數國外企業
- 關鍵字:
面板 LCD
- 市調機構IHS指出,第3季全球4K2K面板出貨量首次突破千萬片大關,創下單季新高紀錄。其中三星出貨量達到368萬片,搶下市場龍頭,LGD出貨量有360萬片,緊追在后。
面板雙虎群創及友達今年4K2K面板出貨動能不及韓廠,排名分列三、四位。中國大陸面板廠在未來3年砸下3兆日圓擴產,市場預期2017年產能將超越臺灣,面板雙虎腹背受敵壓力大增。
而京東方等大陸4大面板廠,今后3年總計將豪砸超過新臺幣8,000億元,于大陸興建7座面板廠,也帶動大陸面板產能大幅成長,有機會在2017年超越臺灣,20
- 關鍵字:
4K 面板
- 日本媒體每日新聞20日報導,日本液晶面板大廠夏普(Sharp)自今年4月以來就持續針對智慧手機用面板進行減產措施,原先并規劃減產措施可于9月結束,不過因中國經濟持續減速、導致需求回復腳步較原先來得慢,也拖累夏普智慧手機面板減產措施將在10月以后持續進行。
報導指出,因面板銷售不振,導致截至2015年3月底為止,夏普面板庫存高達約1,500億日圓、且預估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小尺寸產品,迫使夏普自4月來就藉由降低工廠產能利用率,縮減中小尺寸產品產量,而夏普社長高橋興三曾在7月底表示,減產措施預估將在9月
- 關鍵字:
夏普 面板
- 盡管市場需求疲軟,但到2015年底面板制造商預計仍將保持較高的利用率。據業內人士估計,到2016上半年這種情況將繼續壓低面板價格。
據悉,隨著面板市場不斷降溫,到2015年年底,穩定的產能預計將導致市場供過于求。平板電腦與個人電腦等市場的需求持續出現疲軟甚至下降,同時,顯示器的出貨量也在下跌。
此外,一些臺灣、韓國面板制造商預計將減少5%~10%的產能以緩解面板價格下跌的現狀,但大多數中國制造商將繼續生產面板,還有些新的工廠甚至開始增加產能。
市場觀察人士也表示,2015年第三季度開
- 關鍵字:
面板
- 由于2015年下半年電視面板供應過剩且價格下跌,中國前六大電視品牌四季度變得更加保守,電視面板采購計劃同比下滑16%
IHS上海辦公室,2015年10月16日--IHS最新研究報告顯示,由于電視面板供應過剩且價格快速下跌,中國電視品牌海信、TCL、創維、海爾、長虹和康佳在面板采購方面變得更加保守。
根據IHS報告,中國前六大電視品牌2015年四季度共計劃采購1,480萬片液晶電視面板,包括opencell和模組,這與2014年四季度的1,770萬片相比,下降了16個百分點。
由于樂金
- 關鍵字:
液晶電視 面板
- 在過去的2014年,三星被中國手機追著打,特別是中國市場,由于小米和華為手機的崛起,小米在中低端發力,華為在中高端強攻,兩家手機夾擊導致三星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下跌一半以上!
受手機業務份額大幅度下降的影響,2014年三星電子銷售額同比減少10.15%,營業利潤同比更大幅減少32.21%。
今年以來,三星推出自己劃時代的處理器Exynos 7420,借助自己擁有的14nm Fin FET工藝,成功解決A57核心的發熱問題,高通采用A57核心的驍龍810則深受發熱困擾,聯發科和華為海思則沒有采用
- 關鍵字:
三星 面板
- 針對面板產業今年波動,歐系外資最新報告指出,TV面板需求、平均出貨單價(ASP)持續走軟,只有4K 2K面板需求持續成長。在臺灣面板供應鏈中,最看好在美國那斯達克掛牌的奇景光電。
歐系外資表示,IHS下修了2015年LCD TV出貨預估量至2.24億部,原先IHS預期今年出貨年增率可以達到2.3%,但現在悲觀預估,今年出貨將會年減0.1%,主要是因為歐洲、新興市場走弱,抵銷了中國、美國較佳的銷售狀態,因此,歐系外資預估第4季面板價格恐怕持續走軟。
從TV面板各尺寸來做觀察,32英寸、50英
- 關鍵字:
面板 4K
- 國產面板行業產能繼續加速擴張。近日,TCL旗下華星光電二期項目提前50天量產;而另一國產面板巨頭京東方則宣布將砸700億元新建兩條高世代面板線。這將促使全球面板產業中心向大陸轉移。行業預計,今年中國大陸面板出貨量將超臺灣,2017年超越韓國居全球之首。
國產面板持續擴張
在電視整機不賺錢的當下,利潤豐厚的上游核心部件顯然引起了TCL集團的更多重視。近日,總投資達244億元的華星光電二期項目宣布提前50天量產。截至2014年,華星光電已成為全球第五大液晶電視面板廠商。
數據顯示,201
- 關鍵字:
面板 OLED
- 伴隨著電子信息消費和“多屏化時代”的來臨,中國平板顯示產業近年來異軍突起,目前中國大陸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面板制造基地,尤其是在下一代顯示技術AMOLED(主動式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領域,中國企業與海外廠商正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專家認為,當前全球顯示面板產業重心逐漸向中國轉移,我國AMOLED產業正處于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期。特別是在中國制造2025、2014-2016年新型顯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等政策推動下,中國AMOLED產業未來有望在全球范圍扮演重要角色。
政策
- 關鍵字:
AMOLED 面板
- 根據Trend Force旗下光電事業處Wits View最新報告顯示,由于面板價格持續下跌并逐漸逼近面板生產現金成本,今年第四季面板廠營運壓力將倍增。
Wits View指出,液晶電視面板價格從去年第二季一路上漲至今年年初,面板廠獲利不斐。但今年第一季底國際貨幣持續貶值,液晶電視品牌廠在歐洲與新興市場買氣消退、獲利由盈轉虧的情況下,對面板需求減緩,庫存水位進而攀升,促使價格開始走跌。因此盡管時序已來到傳統銷售旺季,卻未見回穩跡象。考量市場庫存仍待時間去化、加上中國面板產能仍持續開出,面板價格止
- 關鍵字:
面板
- 2015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開始全面進入加速轉型期,整個中國家電行業也到了轉型勢在必行的時刻。在新常態經濟形勢下,中外家電品牌通過向價值鏈中高端轉移,尋找新的核心競爭力,大尺寸、4K超高清、OLED等高品質電視產品成為市場競爭焦點。其中,近幾年來,隨著OLED顯示技術的日益成熟,良品率的不斷提升,2015年OLED電視面板市場規模呈現爆發式增長,這將直接影響未來OLED電視產量和銷量。
OLED滲透率上升 價格破冰正在進行時
數據顯示,2013年以前,OLED技
- 關鍵字:
OLED 面板
- 一年一度的Touch Taiwan 2015展會中,臺灣重要面板廠友達、群創、華映及元太,皆展示多款新興面板技術,顯見該展會早已超越觸控領域,成為臺灣最主要的顯示器相關展會。其中,DIGITIMES Research發現,車用顯示器及穿戴式顯示器可說是中小尺寸面板最具發展潛力的應用,四大面板廠皆展出多款運用其高階技術的車用及穿戴式面板。至于在新興技術部分,可撓式面板可說最受矚目。
在車用顯示器方面,三大面板廠不約而同展出12.3吋儀表板用長方型面板,而量產較早的中央控制臺面板則增加觸控功能,其中
- 關鍵字:
面板 友達
面板介紹
在現代的電子信息產業中,面板這個詞被廣泛用到。英語的翻譯叫:Panel。它可以指代LCD面板,PCB面板等等。在這里,它的意思就可以表示集成了大量元器件的板塊。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