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蘋果打算在本周二在莫斯科舉辦一個與iTunes有關的小型新聞發布會,一小部分人已經接到蘋果發出的邀請函。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蘋果的媒體商店iTunes終于要在俄羅斯亮相了。
蘋果在邀請函上寫道,iTunes團隊將在本周二晚上在莫斯科紅場的古姆購物中心舉辦一場小型新聞發布會,那將是一個充滿音樂的夜晚。
關于iTunes Store將進入俄羅斯市場的傳聞早在幾年前就傳出過,但是到現在都還沒有實現。今年先是有傳聞稱iTunes進入俄羅斯的時間為10月,隨后又被修
關鍵字:
蘋果 iTunes
? 蘋果今天又從美國專利與商標局獲取了多項專利。先前蘋果就曾申請過iPhone 4的設計專利,今天終于通過了審批。比較有趣的是,這些所獲的專利中有一項是白色版iPhone 4的設計專利,2010年時白色版iPhone 4還曾由于工藝問題延遲上市。
?
此外蘋果還獲得了iPad保護套Smart Cover的專利,Smart Cover是通過磁力與iPad平板相連的保護套外設,能夠起到保護屏幕的作用。
談到蘋果獲得專利的速度,真是堪稱神速和精進,今年10月份的時候蘋果獲得了一
關鍵字:
蘋果 電源接口 MagSafe
美國廣告分析公司Chitika周一發布最新研究報告稱,截至11月27日,北美蘋果iOS設備的網絡流量仍是Android設備的2倍。
Chitika統計了過去半年間北美iOS和Android設備的總流量。該公司發現,iOS設備所占份額一直在65%左右浮動,Android設備則穩定在35%上下。截至11月27日,iOS設備的份額是67%,比5月底提升2%;Android設備是33%,下滑2%。這意味著iOS設備的網絡流量達到了Android設備的2倍。
當然,這一數據只能說明iOS與Andro
關鍵字:
蘋果 iOS Android
蘋果與三星的專利戰可謂曠日持久。在智能手機市場上地位互換之后,雙方的戰爭就更加白熱化。一直以來,三星都想通過自己的產業鏈優勢,扼住蘋果的喉嚨,日前還傳出了三星將供應給蘋果的移動處理器價格上調20%的消息。而蘋果也絲毫沒有示弱,不斷尋找新的合作伙伴,近日蘋果已經為iPad平板電腦和 MacBook筆記本電腦重新選擇了電池供應商。據了解,繼上周三星欲將iPad mini和iPad 4增添為侵權產品之后,蘋果也追訴三星6項產品侵權,其中就包括市場熱捧的Galaxy S III和 Galaxy Note II
關鍵字:
蘋果 智能手機 移動處理器
12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iPhone 5最近在歐洲市場遇挫,與此同時,諾基亞則須發揮其原來的優勢地位,就有可能在假日購物季在歐洲市場中趕超iPhone 5。關于此事,評論員Adam Ewing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為文章全文。
上個月,湯米·約翰遜(Tommie Johansson)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選購新的智能手機時,他很快就將iPhone 5排除在外。原因是因為iPhone 5的運行速度太慢了。蘋果所生產的這款手機不能與歐洲多家運營商所提供的4G網絡相連接。這一事實為諾基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5 LTE
網易科技訊 12月4日消息,LG電子手機業務在中國開始實施裁員。據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人員裁減將涉及管理及銷售崗位,目前,LG電子手機業務在中國的多個辦事處已陸續有員工接到裁員通知。
據了解,LG電子手機業務在中國的裁員行動,歸因于該公司因戰略失誤而導致的銷售業績持續下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LG手機在中國市場的產品更新緩慢,渠道供貨及銷售因此受到較為嚴重的影響。
目前,LG電子尚未確定是否會將手機業務撤出中國市場,但業界分析認為,正在醞釀全面裁員的LG電子手機業務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正在不斷削
關鍵字:
LG 手機 蘋果
數碼產品的流行離不開技術的支持,如果不能不斷推陳出新,那么最終也會被用戶冷落。當初的索尼在數碼時尚品中是何等的風光,但最終還是讓蘋果等后起之秀超越。而諾基亞一度也是功能機的絕對霸主,但蘋果iPhone的出現一樣埋葬了諾基亞的幾許風流。不過,當喬老爺逝去之后,我們看到蘋果的創新不再。無論是iPad Mini還是iPhone5早已經沒有昔日的驚艷,這樣的蘋果逐漸走向沒落也不足為奇。
值得留意的是,諾基亞知恥后勇,雖然目前在智能手機市場還是節節敗退,但是這種頹廢的趨勢或許將要改觀。在歐洲市場,諾基亞的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Lumia
12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據調研公司Net Applications最新數據顯示,盡管谷歌于今年六月份發布了iOS版本的Chrome,但該瀏覽器11月份在iOS用戶中使用占比僅為0.01%;相比之下,在Android平臺上,Chrome市場份額為 4.03%,Chrome在整個移動市場的份額為1.14%。
今年11月,蘋果Safari繼續引領全球移動瀏覽器市場,份額高達61.5%。
Android瀏覽器市場份額僅次于Safari,從去年11月的16.4%增至26.1%。該瀏覽器份額的
關鍵字:
蘋果 Safari 移動瀏覽器
據DisplaySearch 消費者需求驅使移動設備使用新觸控技術,蘋果以iPhone 5的In-Cell觸控和iPad mini的DITO薄膜結構另辟戰場。
因應消費者對更輕更薄的產品需求而生的新觸控傳感器結構,NPD DisplaySearch研究觀察到in-cell觸控技術和DITO(雙層ITO)薄膜是另一種發展中的趨勢。研究調查中指出,受惠于iPhone 5,2012年手機市場上使用in-cell觸控的比重有機會超過7.5%,而預計到2018年將可能會成長到16.7%。另外,過去以外掛式
關鍵字:
蘋果 觸控技術 iPad
美國科技網站iFixit在拆解蘋果2012款iMac電腦時發現,部分新款iMac標注了“美國組裝”(Assembled in USA)的字樣,表明蘋果或已開始在美國建造組裝工廠。
此前,蘋果部分翻新機和客戶定制機發現過這樣的標識,它們的確是在美國組裝生產。而此次涉及的產品是全新的新款iMac,鋁合金蝕刻部分和盒子外部的標簽都標明了“美國組裝”。
新款iMac的鋁合金蝕刻注明“美國組裝”
?
蘋果在
關鍵字:
蘋果 電腦 iMac
北京時間12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蘋果周一宣布,公司本月將在50多個國家發布iPhone 5,包括12月7日在韓國發布并于一周后在俄羅斯、巴西和中國臺灣發布該產品。
蘋果上周宣布iPhone 5將于12月14日登陸中國市場。現在,iPhone 5已經在47個國家銷售。即將于12月14日發布iPhone 5的國家和地區包括:阿爾巴尼亞、安提瓜和巴布達、亞美尼亞、巴哈馬、巴林、玻利維亞、巴西、智利、中國內地、哥斯達黎加、塞浦路斯、厄瓜多爾、格林納達、印度尼西亞、以色列、牙買加、約旦、科威特、馬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5
誰是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的霸主?一年以前,這還是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問題,可是一年以后,這個問題卻讓很多人撓頭,因為選項里除了蘋果,還有三星。 三個月前,被稱為世紀審判的“蘋果三星專利案”在美國獲得裁決,結果三星敗訴,被裁定需賠償蘋果10.5億美元的巨額經濟損失。但對于案件的兩位主角來說,這不僅沒有成為故事的結尾,反倒吹響了戰爭全面升級的號角。
在將供應給蘋果的移動處理器價格上調20%之后,三星近日又停止了向蘋果供應電池這一關鍵零件;而為了擺脫對三星的依賴,蘋果
關鍵字:
蘋果 智能手機 電池
據國外媒體報道,蘋果最新專利申請顯示,該公司對無線充電技術表現出興趣。蘋果擬通過“更加現實可行的方式”,在一米的距離范圍內為低功耗設備進行無線充電。
蘋果的無線充電技術專利被命名為“在本地計算機環境中利用無線電源”,是一個通過“近場磁共振”實現無線電力傳輸的技術。
蘋果已在本周將專利申請遞交至美國專利與商標辦公室。該申請文件指出,過去的記錄顯示無線電力傳輸只有在相當有限的應用中獲得成功。具體來說,該項技術需要一個電源和
關鍵字:
蘋果 無線充電 充電器
北京時間12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市場研究公司IDC當地時間周五發表報告預測稱,在預期的5.7%的明年全球IT支出增幅中,逾半數來自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電子閱讀器的銷售。
IDC預測,移動設備銷售將占到明年預期的IT增長的57%。如果沒有移動設備,明年IT支出增幅將僅為2.9%,與全球GDP增幅相當。
2013年全球移動設備銷售額將達到4310億美元,比今年增長20%。移動設備將占到全球IT支出的20%,明年全球IT支出為2.1萬億美元。
移動設備將蠶食PC銷售。IDC預測,到
關鍵字:
蘋果 移動設備 平板電腦
11月初,富士康(鴻海在大陸名稱)總裁郭臺銘一句iPhone 5量產制造有難度,導致蘋果股價應聲下跌約3%。然而,諸如蘋果等品牌商,卻對富士康不離不棄而非另覓新歡。這是為何?
一位國內知名PC集團的研發部門負責人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他們曾一度考慮委托富士康代工薄如iPad的新品,但富士康以訂單量太小為由予以婉拒,這位高管喟嘆:沒辦法,臺灣電子代工業雖然還有華碩、廣達電子等,但富士康代工的產品,無論出貨速度,還是產品質量,都難有競爭對手望其項背。
這也正是蘋果等品牌商的“糾結
關鍵字:
蘋果 iPad PC
蘋果介紹
蘋果電腦公司由斯蒂夫?喬布斯、斯蒂夫?蓋瑞?沃茲尼亞克和Ron Wayn在 1976年4月1日創立。1975年春天,AppleⅠ由Wozon設計,并被Byte的電腦商店購買了50臺當時售價為666.66美元的AppleⅠ。1976年,Woz完成了AppleⅡ的設計。
1977年蘋果正式注冊成為公司,并啟用了沿用至今的新蘋果標志。同時,蘋果也獲得了第一筆投資——Mike Markkula的9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