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正與夏普就在下一代iPhone和iPad當中使用夏普的IGZO顯示技術進行談判,但IGZO面板產出率低促使蘋果也對其它亞洲顯示屏廠商進行評估,以強化其供應鏈。
知情人士稱,在將該顯示技術引入到未來的iPhone、iPad和iPad mini當中之前,蘋果正進一步評估夏普2013年的面板產能。有關蘋果有意使用IGZO顯示屏的傳聞最早于2011年年末浮出水面。
相比蘋果產品當前使用的屏幕,夏普開發的屏幕更薄,更加高效,不過由于該陷入困境的日
- 關鍵字:
蘋果 顯示屏 IGZO
- 據臺灣《中時電子時報》報道,蘋果研發團隊已經進駐鴻海位于臺灣內湖研發基地,相關電視及平臺人員陸續進駐。iTV相關生產元件都已準備完畢,明年年中蘋果整合數字內容平臺后將正式發布。
據郭臺銘在上海總部奠基演講中透露,蘋果公司正在同鴻海精密集團和日本夏普公司聯合研發蘋果電視機“iTV”。他表示,蘋果的iTV將會由富士康和夏普共同生產,iTV的顯示屏很有可能采用夏普技術的IGZO顯示屏。本月19日,鴻海集團2億美元投資美國影像技術公司Woodman Labs,此舉為鴻海面板相關應
- 關鍵字:
蘋果 TV iTV
- 12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蘋果的一項最新專利顯示,iPhone未來可能會采用帶弧度的屏幕。
報道稱,這項專利描述了一種制造工藝,利用熱成型和模具技術來生產較薄的玻璃。在生產帶弧度玻璃時,這一工藝相對于當前技術更簡單有效,同時也更安全。
此前,三星的Nexus屏幕向內凹,戴爾的Venue Pro屏幕向外凸,都給手機用戶帶來了不同的用戶體驗。因此,蘋果很可能在iPhone中也采用類似做法。
業內人士認為,這項專利并不表明蘋果未來一定會推出弧度屏幕的iPhone。即使這項專利得到應
-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弧度屏幕
- 12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蘋果基于iOS系統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成功,使得蘋果從一家個人電腦和數字媒體播放器的制造商,轉變成為消費電子產品領域的領頭羊。無論是iPhone還是iPad都在市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沒人任何其他公司能夠與之比肩。很明顯,蘋果想要擴大與其他公司的差距,并決定將iPad的研發周期縮至短短的六個月。
據報道,距離發布9.7英寸的iPad 4和iPad mini僅僅過去了兩個月,蘋果就已經計劃在2013年3月推出這兩款產品的新版本。新的第五代iPad將配備9.7英寸
- 關鍵字:
蘋果 手機 iOS
- 12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就在圣誕節期間,美國專利和商標局正式批準了36項蘋果產品專利,其中包括一項MacBook Air的專利以及一項第四代iPod Touch的設計專利。
在這36項專利里有一項是MacBook Air的授權專利。MacBook Air是第一款取消光驅的蘋果筆記本電腦,其革命性的楔形設計獲得廣泛認可,之后英特爾及合作伙伴推出的超級本(Ultrabook)在設計方面被認為抄襲了MacBook Air。
喬布斯于2008年1月15日Macworld Conferen
- 關鍵字:
蘋果 MacBook Air 專利
- 12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蘋果剛剛獲得一項關于曲面玻璃制造工藝的專利,或將用于鼠標和未來的iTV。
弧形屏幕設計幫助三星的Nexus S和Galaxy Nexus在競爭激烈的智能手機界中獨樹一幟。然而,三星并非唯一一家看重曲面設計的公司,蘋果也在探索,并且剛剛獲得了一項有關弧形屏幕制造工藝的專利。
這個新工藝擯棄了耗時長的過程,也不需要使用化學危險品:在高溫的配合下,通過調整精密對齊儀具,使玻璃按照預設模具的形狀發生變形。相比其它制造工藝,蘋果的方法不需要中途干涉,也更加高效和高質
- 關鍵字:
蘋果 iTV 弧形屏幕
- 北京時間12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截至目前,2012年無疑成為平板電腦市場發展歷史上最為重要的一年。亞馬遜和谷歌(微博)先后加速了各自在全球平板電腦市場的布局步伐,隨后蘋果也做出了應對措施,三星向人們展示了其在該市場的雄心壯志,而微軟甚至也不甘人后推出了Surface系列平板。
在對今年的全球平板電腦市場競爭進行總結之前,我們必須承認,市場上還有其他公司生產和營銷平板電腦產品。該市場正在經歷著高速發展,然而如果沒有以上五家大型科技企業的幫助,其他公司很難在平板電腦市場有所作為。這五家科技
- 關鍵字:
蘋果 平板電腦 3G
- 蘋果本周獲得了一項有關Micro SIM卡槽的專利,有可能主導未來手機等移動設備的SIM卡設計方案。
今年4月有報道稱,蘋果正在申請一項Micro SIM卡槽的專利。由于蘋果和諾基亞當時正在爭奪未來移動設備中小型SIM卡設計的主導權,因此這項專利很有意義。
諾基亞當時威脅稱,如果蘋果的設計得到批準,那么諾基亞將從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收回約50項專利。不過,蘋果的設計仍于6月份勝出。
蘋果獲得的這項專利能幫助用戶更方便地拔插SIM卡,在用戶插入不當時也可以保證設備不會受損,同時
- 關鍵字:
蘋果 SIM卡 專利
- 如果明年3月iPad 5出世,你現在還會出手買一部剛新鮮出爐的iPad mini嗎?蘋果產品的生命周期正經受著新的考驗。與此同時,iPhone5又曝出“彎曲門”。
有非官方消息稱,蘋果將可能最早于明年3月發布iPad 5,更輕更薄,酷似iPad mini,可能會縮減4毫米高度、17毫米寬度和2毫米的厚度。同時,據稱第二代iPad mini也提上了日程,比第一代改進的是將配置蘋果引以為傲的Retina顯示屏。就此來看,無論是iPad 5還是第二代iPad mini沒有什么太
- 關鍵字:
蘋果 平板電腦 iPad
- 許多新入手MacBook的用戶甚至連包裝都沒有打開,就可以對著上面的蘋果Logo表示自己有多么多么喜歡蘋果的系統。雖然蘋果一直以易用性和高性能著稱,但是,在這里我還是要給那些不太了解MacBook和蘋果系統的用戶們提一
- 關鍵字:
MacBook 蘋果
- 日本科技資訊網站Macotakara今天報道稱,蘋果最早有可能在明年3月發布第五代iPad。
Macotakara援引“蘋果內部消息人士”的說法稱,第五代iPad將非常類似iPad mini,只是更薄、更輕。外界此前一直希望,蘋果能夠使iPad像iPad mini和iPhone 5一樣輕薄。
蘋果今年10月發布了第四代iPad。這一做法出乎意料,因為該公司今年3月剛剛發布了第三代iPad。不過,第四代iPad的外觀設計沒有變化,只是升級了配置和接口。Macotaka
- 關鍵字:
蘋果 iPad 平板電腦
- 據外媒報道報道,蘋果計劃投資2.87億美元擴建其德州奧斯汀(Austin)辦公園區,并在未來10年內招募3600名新員工。
報道稱,蘋果計劃投資2.87億美元,將其德州奧斯汀(Austin)辦公園區面積增加100萬平方英尺(約合92900平方米)。在未來10年內,將該園區員工數量從3500人增至7100人。
根據協議,蘋果一期將投資5600萬美元建立兩間工廠,合計面積為20萬平方英尺,預計于2015年底竣工。二期將建立多間工廠,合計面積為80萬平方英尺,預計于2021年底竣工。
作為
- 關鍵字:
蘋果 芯片 處理器
- 1.4G網絡的到來
Analysys Mason預計,部分歐洲國家和拉美新興市場將推出4G網絡,而一些東南亞國家也有類似計劃。對于已部署LTE網絡的韓國等成熟市場,一些新功能將被引入,以提供速度更快的服務。
不過,由于服務價格過高以及宏觀經濟仍然低迷,LTE技術帶來的經濟影響仍不會太大。行業將會發現,消費者不愿支付更高的費用去使用LTE移動寬帶服務。此外,LTE不會成為下一代固網接入技術的競爭對手,兩者將會互補。而LTE的商用將會推動3G移動寬帶服務價格的下降。
2.2G網絡的關閉
- 關鍵字:
蘋果 智能手機 LTE
- 2012年,全球平板電腦市場熱鬧異常,尤其是蘋果、谷歌、微軟三大IT大佬的激戰,已經從操作系統領域延伸到硬件產品之上,這無疑讓平板電腦在智能終端市場賺足了消費者的眼球。再加上三星等強勢品牌對Android系統平板電腦的大力推動,使平板電腦市場持續升溫。但是相較于去年銷量約增長2.5倍的驕人業績,今年平板電腦市場增速逐漸趨緩,《中國電子報》記者綜合多方數據,預計今年全球平板電腦的銷量將達到1.2億臺,較去年增長約80%。
多品牌混戰局面形成
擅長用饑餓營銷手段的蘋果今年加快了產品推出的進度,
- 關鍵字:
蘋果 平板電腦 Surface
- 12月20日消息,蘋果的“捏拉縮放”觸控功能專利被美國專利商標局(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認定為無效。這項專利是蘋果公司對三星,訴訟案中的重要部分。
來自三星的一份法庭文件顯示,該公司稱蘋果的整個“捏拉縮放”觸控功能專利周三被認定為無效。
三星稱,事件進展有助于公司申請重新審理。
三星發言人不對上述文件之外的問題置評。蘋果發言人未在第一時間就此置評。
- 關鍵字:
蘋果 觸控
蘋果介紹
蘋果電腦公司由斯蒂夫?喬布斯、斯蒂夫?蓋瑞?沃茲尼亞克和Ron Wayn在 1976年4月1日創立。1975年春天,AppleⅠ由Wozon設計,并被Byte的電腦商店購買了50臺當時售價為666.66美元的AppleⅠ。1976年,Woz完成了AppleⅡ的設計。
1977年蘋果正式注冊成為公司,并啟用了沿用至今的新蘋果標志。同時,蘋果也獲得了第一筆投資——Mike Markkula的9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