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地區的產業界始終保持著一種哨兵般的嗅覺,即便是在這場寒意料峭的全球衰退浪潮中。當美國人哀嘆硅谷或淪為一片荒煙漫草之地,臺灣人已經開始在大舉抄底硅谷。臺灣地區高雄市長陳菊和臺北市長郝龍斌接連前往硅谷招商,而此前,臺灣神通、聯發科等眾臺企早已開始啟動“撿便宜買創新,大手筆搶購硅谷”的行動。臺灣人把采購硅谷公司,當成一種拾漏:一方面低成本獲得新技術,另一方面則有助于擴大市場。
我們認為,臺灣人舉動有著顛覆性的意思。首先,全球科技創新的市場價值轉向正在發生改變,從技術轉往
關鍵字:
英特爾 半導體 電腦
英特爾日前官方發布Moblin 2.0測試版,該產品是專門為上網本設計的一款開源操作系統。
據國外媒體報道,Moblin 2.0擁有許多新的功能,包括一個名為MyZone的全新用戶界面,可以顯示用戶的近期活動、日歷及代辦事項清單等。此外,其還包含一個基于Mozilla技術的全新網絡瀏覽器,以及一個媒體播放器,該播放器的特別之處在于,用戶可以用它來放大媒體片段以獲取更多數據。
英特爾開源技術中心的負責人伊馬德索索(Imad Sousou)表示,英特爾希望并鼓勵用戶們都來體驗一下該測試版系統。
關鍵字:
英特爾 Moblin 操作系統
市調機構InSpectrum認為,盡管降低報價但是仍很難促進存儲器的銷售,本周6月22-26日期間,無論DRAM或者是NAND的零售價繼續因市場需求疲軟而下降。
原因是目前正是傳統的淡季,所以存儲器模塊的銷售仍很弱,但己看到DRAM的零售價開始利潤有所好轉。
由于供應商擔心是持久力問題,加上英特爾美光聯盟推出34納米芯片,貿易中間商為了促銷給出更大的折扣,導致同樣在零售市場也看到與DRAM相似情況,近期DRAM合同價格趨勢在零售價基礎上有點小的波動。雖然6月下半月無論DDR2及DDR3的價
關鍵字:
英特爾 DRAM NAND 34納米
英特爾中國執行董事戈峻說,盡管受金融危機影響,但是英特爾今年對中國的整體投入是增加的。
29日上午,戈峻在大連舉行的一個工業行業知識產權培訓會議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作出上述表示。
作為英特爾中國執行董事,戈峻認為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包括中國區域在內的電子產業的產出受到一些影響。然而,英特爾在上海、成都、大連等產業基地的投入都在增加,包括教育、研發等資金投入都有增長。他判斷,電子產業方面形勢最壞的時候可能已經過去,計算機產業下半年會回暖,但何時進入快速上升時期尚不確定。
目前,英特爾在中國
關鍵字:
英特爾 65納米 芯片制造
在今年夏天的中國筆記本市場,如果你沒有纖薄的外形,具體來說,如果那家廠商沒有將在中國市場投產的筆記本變得更加纖薄,也許就只能眼睜睜看著競爭對手們一路領先。
纖薄的筆記本并不是什么新鮮的概念,2003年英特爾推出迅馳平臺的時候,輕薄外形已經是4大作重點之一。早在三年前,時任華碩電腦產品中心總監的許建霖就多次公開表示,筆記本最重要的特性是輕薄,因為筆記本需要在移動時能夠隨身攜帶,因此輕薄的特性是最重要的。對輕薄的定義,華碩也和業界有所不同,它在各種尺寸里追求相對的輕薄。在大眾的思維中,談到輕薄筆記本
關鍵字:
英特爾 上網本 筆記本 ULV處理器
近來謠言越來越厲,市場盛傳英特爾將于未來2周里發布基于34納米制程NAND芯片的固態硬盤。之前有報道稱英特爾Chipzilla芯片實驗室將于去年Q4發布新34納米閃存,不過時間表早已大大推后。固態硬盤出現的時間不久,其成本高,容量有限,有時候人們甚至懷疑其可靠性。如果新的34納米制程NAND閃存推出,固態硬盤的價格將大大降低,容量也將達到320GB左右。
固態硬盤的存儲單元分為MLC(Multi-Level Cell,多層單元)和SLC(Single Layer Cell,單層單元)兩種。MLC
關鍵字:
英特爾 NAND 34納米 MLC SLC
據國外媒體報道,英特爾周三稱,該公司已經清除了8.84億美元收購軟件制造商風河系統(Wind River Systems,以下簡稱“風河”)交易的反壟斷監管障礙。
英特爾稱,《哈特-斯各特-羅迪諾反壟斷改進法》所規定的交易等待期已在美國東部時間6月22日11:59(北京時間6月23日0:59)到期。
本月早些時候,英特爾宣布將以全現金方式收購風河,這樁交易將有助于該公司把業務范圍拓展到PC市場以外。英特爾表示,這項交易將令嵌入式系統和移動設備的處理器及軟件產品從中受
關鍵字:
英特爾 嵌入式系統 移動設備 電視機頂盒
北京時間6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知名財經雜志《商業周刊》今天刊文稱,盡管諾基亞和英特爾此前曾兩度聯手,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不過,由于手機和計算行業已經逐漸開始融合,加之雙方都面臨更多的競爭,因此這兩家巨頭的第三次聯姻恰逢其時。
三度聯姻
過去幾年間,全球最大電腦芯片制造商英特爾與全球第一大手機制造商諾基亞曾兩度試圖攜手開發無線設備,但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如今兩家巨頭都希望雙方的第三次聯姻能夠取得成效。
諾基亞和英特爾表示,雙方此次將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并借此創建一系列無線
關鍵字:
英特爾 Moblin 芯片制造 Linux Kindle
在2000年以前,整個科技業都對一個詞奉若圭臬:摩爾定律。它意味著,每18個月電腦的性能可提升一倍。以此之名,英特爾、微軟和戴爾們勢不可擋地賣了很多電腦。最近幾年,因為相應軟件及應用的成長進入平臺期,人們逐漸不再因為所謂的性能提升而買電腦。
淡漠或許并非最糟糕的結果,也許不久之后,電腦廠商們對它將深感恐懼:在這種慣性作用下,也許2、3年內,廉價的上網本將讓傳統的高端電腦也不再高端。整個電腦產業都將廉價化?
這畢竟是主流電腦廠商所不愿看到的。所以,在戴爾這樣的主流廠商這里,它跟進上網本風潮的
關鍵字:
英特爾 摩爾定律 筆記本
英特爾大連芯片廠總經理柯必杰今日對外表示,英特爾相信這座將于2010年建成投產的的工廠,屆時不會發生產能過剩的情況。
柯必杰表示英特爾大連芯片廠將主要用于生產芯片組產品,但他沒有進一步透露大連芯片廠提供的產品占英特爾公司的總體情況。
“我們的確在現在的經濟背景下,對產能過剩有所擔心”,不過柯必杰補充道大連芯片廠將逐步提高產能。“我們認為經濟下滑已經觸底”,柯必杰稱有信心未來不會發生產能過剩的情況。
柯必杰說,“精確復制方式&
關鍵字:
英特爾 晶圓 65納米 芯片
隨著筆記本性能和輕薄兩大要素并駕齊驅的發展,讓筆記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歡迎。從去年開始,筆記本的全球銷量首次超過臺式機。除了性能這個任何消費者都不會放棄的重要因素,輕薄已經逐漸成為筆記本的必備項、時尚指標。
長期以來,筆記本電腦的三大要素:性能、重量厚度和續航時間,每一個都引導著當今筆記本技術的革新方向,但也相互制約。比如,筆記本擁有超長的待機時間就意味著大容量的電池,從而增加機身厚度和重量。因此,筆記本產品走上了一條受性能、續航、輕薄便攜三項屬性相互影響的“均衡發展”之路
關鍵字:
英特爾 酷睿 迅馳 筆記本
今天,由英特爾公司舉辦的2009年英特爾研究日拉開帷幕,向世界展示了未來技術的發展趨勢。本次英特爾研究日通過環保技術、3D互聯網、企業IT和無線移動等四大技術展區展示了近40項前瞻性研究項目和概念。英特爾還向公眾開放了一個測試版網站,用戶在網站上可以查詢到所提交內容的正反兩面觀點,從而幫助人們了解同一事物的多面性,分辨實情,免受不實信息的迷惑。
現場還有兩位英特爾研究人員出席了本次英特爾研究日:計算機與外圍設備的連接標準USB的聯合發明人安杰·巴特(Ajay Bhatt)以及無線電
關鍵字:
英特爾 無線 PPM 環保技術 3D互聯網 企業IT
6月10日的《商業周刊》文章指出,英特爾的競爭對手打算推出一種名為智能本的小型筆記本電腦,以挑戰英特爾與微軟在上網本市場的領袖地位。
好奇的臺灣企業打開了 “潘多拉魔盒”,價格低廉的上網本、手機芯片企業的野心、其它產業資本力量的沖動都被釋放。特別是上網本,這個或為某些技術企業所不屑的低端產品,更像天使與魔鬼的復合體,幽魂一般打亂了線性前進的電腦產業的進程。在市場的喧囂之下,對英特爾而言,“潘多拉魔盒”里還沒有被釋放的是“希望&rdquo
關鍵字:
英特爾 摩爾定律 上網本
一份《關于加快推進上海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實施意見》的文件,將成為改寫上海高新技術產業版圖的“驅動力”。尤其是上海電子信息制造業,受到的影響更為明顯。
這一領域正面臨著結構調整、產業升級與轉型等難題。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認為,上海電子信息制造業目前的發展瓶頸是:大而不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弱。
多年來,上海電子信息制造業一直是上海第一支柱產業。2008年,盡管受到金融危機影響,總產值仍高達6162.8億元。
而且,這一領域的產業變遷非常清晰,從早期家電、手機、P
關鍵字:
英特爾 移動通信 平板顯示
據國外媒體報道,權威調研機構Gartner預計,2009年全球半導體營收將達到1980億美元,同比下滑22.4%。
相比之下,2008年全球半導體營收為2550億美元。受經濟低迷影響,英特爾、AMD和三星等半導體廠商的業務均受到了影響,預計到明年第二季度才會反彈。
Gartner調研副總裁布萊恩·劉易斯(BryanLewis)稱:“第一季度的PC出貨量好于預期,導致我們認為處理器市場需求提升,但實際上是清理庫存所致,而不是真正的需求旺盛。”
劉易
關鍵字:
英特爾 半導體
英特爾介紹
公司簡介
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oration)(NASDAQ:INTC,港交所:4335),總部位于美國加利弗尼亞州圣克拉拉。英特爾的創始人Robert Noyce和Gordon Moore原本希望他們新公司的名稱為兩人名字的組合——Moore Noyce,但當他們去工商局登記時,卻發現這個名字已經被一家連鎖酒店搶先注冊。不得已,他們采取了“INTegrated Electron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