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8年英特爾物聯網峰會在重慶舉行,此次峰會上,英特爾發布物聯網全新戰略和業務重點,聚焦零售、工業、安防市場,專注于芯片、邊緣計算和計算機視覺等領域。 這是繼去年杭州峰會之后,英特爾再次強調在物聯網方面的核心任務和布局。而經歷了一年的發展,作為英特爾的全球戰略之重,英特爾還公布了和海康威視、京東方、海信等中國合作伙伴在物聯網領域的合作新進展,包括和中國合作伙伴推出的12個英特爾物聯網行業整體解決方案。 “中國是制造產業大國,提高制造業的能力是產業方向,英特爾和中國產業界將共同推動中國制造發
關鍵字:
英特爾 物聯網
這么多年以來,通信行業的快速發展是有目共睹的,在經歷了2G、3G以及現在普遍使用的4G網絡后,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迎來5G網絡,其網速、穩定性等在成熟之后相較于之前都會是一個質的飛越。近日,在美國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A 2018)前夕,英特爾在洛杉磯舉辦了一場5G峰會。會上,英特爾公司高級副總裁兼網絡平臺事業部總經理Sandra Rivera與AT&T、愛立信、福克斯體育、諾基亞和華納兄弟一起暢談和憧憬了5G的未來。 本文作者:英特爾公司高級副總裁兼網絡平臺事業部總經理Sandra Riv
關鍵字:
5G 英特爾
為了了解人們對當今及50年后技術的態度與看法,PSB代表英特爾開展研究,進行調研。為實現這些目標,PSB在2018年5月9日至20日期間,對美國公眾(N=1000)和美國科技精英(N=102)開展了在線定量研究。美國公眾受訪者根據全國人口調查數據抽取,力求樣本能夠代表美國。所有科技精英均年滿25歲,本科及以上學歷,家庭收入10萬美元及以上,且密切關注科技新聞。公眾總樣本誤差率為+/-2.53%,子群體誤差更大。科技精英總樣本誤差率為+/-8.12%,子群體誤差更大。最后所得到的調研結果如下: 1、
關鍵字:
英特爾 人工智能 5G
據科技博客VentureBeat北京時間9月11日報道,芯片廠商英特爾周一對外宣布,其收購了總部位于加州圣何塞的NetSpeed Systems公司,收購價格暫未披露。 英特爾表示,收購NetSpeed將有助于改進其芯片設計工具。NetSpeed提供了高度可配置、綜合產品,可以幫助英特爾更快、更經濟地設計、開發和測試新的片上系統(system-on-chip,SoC),同時有助于英特爾設計、開發并測試能夠將一個完整的工作系統放在一塊單晶硅片上的一體機芯片。 NetSpeed團隊將加入英特爾的硅工程
關鍵字:
英特爾 NetSpeed
芯片領域最近可謂是風起云涌,一個個科技名詞走進公眾視野,AI創企也在不斷吸金,用芯片燃燒著一個又一個神話;與此同時,老牌芯片廠商,英偉達、賽靈思在不斷被挑戰的同時,續寫自己的輝煌。
關鍵字:
芯片 英偉達 英特爾
一直以來,英特爾都認為聯接、智能、自治是物聯網發展的一個大趨勢,并物聯網領域的摩爾定律來比喻它。視覺零售領域是物聯網向前發展的一個重要齒輪,而近年致力于此研究的英特爾公司敏銳地發覺在該領域中一體化、可插拔規范和包括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在內的前沿技術正在大手筆地改寫著行業發展進程。基于此發現和研究,在2018年9月5日,專業視聽和集成體驗展覽會InfoComm China首次在成都舉辦。本次展會集中展示了業內全球領先的革新技術設備產品和集成解決方案,對于開拓中國西部潛力巨大的專業視聽和交互體驗式通信技術
關鍵字:
英特爾 SDM 物聯網
2018年9月4日,上海–在今日舉行的百度云智峰會(Baidu ABC Summit)上,英特爾與百度云共同分享在人工智能(AI)領域展開的全新合作,雙方展示了 AI 在金融服務、交通運輸以及視頻內容檢測等領域的落地應用。具體而言,百度云采用英特爾? 至強? 可擴展處理器以及面向深度神經網絡的英特爾數學核心函數庫(MKL-DNN)為國內領先的金融機構部署全新云服務解決方案;百度云采用英特爾 OpenVINO 工具包提供 AI 邊緣分發和視頻解決方案;并將英特爾傲騰 +QLC NAND 固態硬盤(SSD)技
關鍵字:
OpenVINO 英特爾 人工智能 阿里云 百度云,
引領技術開發的少數芯片制造商認定,極紫外光(EUV)微影技術將在明年使得半導體元件的電晶體密度更進一步向物理極限推進,但才剛失去全球半導體產業龍頭寶座的英特爾(Intel),似乎放棄了繼續努力在采用EUV的腳步上領先;該公司在1990年代末期曾是第一批開始發展EUV的IC廠商。 曾是電子工程師的市場研究機構Bernstein分析師Mark Li表示,英特爾不會在短時間內導入EUV,該公司仍在克服量產10納米制程的困難,因此其7納米制程還得上好幾年,何時會用上EUV更是個大問題。 在此同時,三星(S
關鍵字:
英特爾 EUV
在第二季度財報公布(ER)之后,AMD的股票就上漲了近40%。價格上漲的主要并不是因為第二季度財報的內容,而是市場對其新產品發布做出的反應,許多AMD投資者都在懷疑其股價是否漲得太快了。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研究AMD與其競爭對手英特爾和英偉達的比較,看這三家未來的競爭格局還將有哪些變數。 AMD VS. 英特爾 最近幾周,CPU巨頭英特爾可能面臨一些直接的沖擊。該公司又一次推遲了10nm工藝進程,而且有可能直接推出7nm技術。10nm Cannon Lake CPU也存在問題,生產成本遠高于計劃,晶
關鍵字:
AMD 英特爾 英偉達
智慧城市的建設在近些年都是一個很火的話題,也是大多數城市所追求的目標,智慧的腳步已一步步走進了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許多城市都在專注于打造一個智慧城市。近日,英特爾子公司Mobileye與其合作伙伴杭州小駒物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駒物聯”)在以色列耶路撒冷簽署了諒解備忘錄。杭州小駒物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道路運輸行業的駕駛行為分析和路網安全數據服務,公司應用機器視覺技術、主動安全技術以及大數據統計分析技術為駕駛員提供運輸過程中的安全解決方案,小駒物聯獨有的的“PonySafety+”平臺有效地提
關鍵字:
英特爾 Mobileye 智慧城市
據行業消息稱,由于英特爾新款14納米處理器供不應求,可能影響今年下半年的PC銷量。 英特爾原計劃于今年推出10納米處理器,但由于技術原因被迫推遲到明年下半。因此,今年仍將以14納米處理器供應為主。近日,英特爾正式推出第8代U系列Whiskey Lake處理器和Y系列Amber Lake處理器。 但據業內人士稱,目前這兩款處理器的供貨情況非常吃緊。宏碁董事長兼CEO陳俊圣稱,全球PC市場預計于今年下半年反彈,但由于英特爾14納米處理器供貨吃緊,對整個供應鏈將是一大挑戰,將考驗品牌廠供應鏈管理的應變能
關鍵字:
英特爾 處理器
北京時間8月30日下午消息,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中國區總裁居龍(Lung Chu)周四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盡管中國已經對存儲芯片行業加倍下注,但中國企業仍將繼續在全球競爭中落后。 居龍在摩根士丹利互聯網與科技峰會(Morgan Stanley Technology, Media and Telecom Conference)上說,半導體行業誕生已經幾十年時間。由于人工智能和5G移動網絡等新技術的出現,半導體行業將迎來新一輪增長。他說:“半導體行業有很多機會。” 2014年,中國政府出
關鍵字:
存儲 芯片 英特爾
由于持續受益于存儲器芯片熱潮,韓國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今年第二季仍穩坐半導體銷售龍頭地位,再度超越其競爭對手——英特爾(Intel)。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的統計,三星在今年第二季全球芯片市場占15.9%,英特爾約占7.9%。然而,隨著NAND快閃存儲器(flash)市場顯著降溫,英特爾已自本季開始縮小與三星的差距,其季成長較三星更高3%。 以半導體銷售額來看,三星在第二季的銷售額為192億美元,較第一季成長3.4%,并較2017年第二季成長了33.7
關鍵字:
三星 NAND 英特爾
英特爾在過去20年中銷售了超過2.2億臺Xeon處理器,創造了1300億美元的收入。但最近的10億美元是由人工智能應用的銷售產生的,這也可能是最重要的。 英特爾執行副總裁Navin Shenoy在英特爾的一次活動中表示,隨著英特爾轉變為一家以數據為中心的公司,英特爾的AI芯片業務對公司來說具有戰略重要性。五年前,英特爾以數據為中心的營收大約占三分之一,現在該行業的營收接近一半。 上圖:英特爾執行副總裁Navin Shenoy出席英特爾數據中心創新峰會。 但人工智能還不是英特爾主導的業務。英特爾在
關鍵字:
英特爾 AI 芯片
8月27日,英特爾已經是x86服務器市場的壟斷者,成功遮住了雙眼,它忽視了移動設備的崛起,對GPU加速系統大爆炸反應遲鈍,最終,當奄奄一息的AI再獲新生、變成一個前景可觀的市場時,Nvidia成為主角,英特爾落選。 AI就是下一代計算,Nvidia制定了清晰的AI戰略,它用歷史數據來認證自己的觀點:GPU已經打破摩爾定律設置的障礙。有些人甚至開始高呼“黃仁勛定律”。黃仁勛正是Nvidia的創始人。在過去3年里,Nvidia營收翻了一倍,股價更是上漲10倍。 以前,在英特爾眼里Nvidia只是小角色
關鍵字:
Nvidia 英特爾 AI
英特爾介紹
公司簡介
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oration)(NASDAQ:INTC,港交所:4335),總部位于美國加利弗尼亞州圣克拉拉。英特爾的創始人Robert Noyce和Gordon Moore原本希望他們新公司的名稱為兩人名字的組合——Moore Noyce,但當他們去工商局登記時,卻發現這個名字已經被一家連鎖酒店搶先注冊。不得已,他們采取了“INTegrated Electron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