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慮這兩年來處理器從4核達大幅提升到8核甚至16核的情況,單從CPU性能來看,大家普遍認為過去幾年CPU都是在擠牙膏升級,原因都懂得。那問題來了,如果是跨度十年的話,那如今的CPU到底比09年的CPU性能提升多少?針對這個問題,國外播主What's a Creel?使用K10架構的Phenom II 810處理器與酷睿i7-8750H處理器做了對比,前者是09年發布的,4核4線程,2.6GHz頻率,后者是去年發布的,6核12線程,頻率2.2-4.1GHz,前后加起來跨度正好十年了。他使用的測試是
關鍵字:
AMD 英特爾 CPU處理器
Intel這兩年的處理器家族頗為混亂,不同工藝、架構混雜在一起,八代、九代酷睿莫不如此,十代也不例外,輕薄本上同時有10nm Ice Lake-U/Y、14nm Comet Lake-U/Y,桌面版是14nm Comet Lake-S,而在游戲本領域還是繼續14nm繼,代號Comet Lake-H。今天,Comet Lake-H標壓版家族的一款酷睿i5-10300H出現在3DMark數據庫里,還是4核心8線程,基準頻率為2.5GHz,睿頻頻率未檢測出來。八代酷睿標壓版最低端型號是i5-8300H,4核心8
關鍵字:
英特爾 CPU處理器 游戲本
Intel的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是半導體業界黃金定律“摩爾定律”的提出者,Intel公司50多年來也是這一定律最堅定的捍衛者。但是這幾年來,Intel自己反而在制程工藝上掉隊了,甚至被小兄弟AMD用7nm超越了,今年的場面一度十分尷尬。不過AMD對工藝趕超Intel一事也很意外,而且他們很清楚地知道Intel公司會搞定眼前的困難的,CPU架構及工藝上絕不可能輕敵,Intel現在只是在進度上落后了,并不代表他們沒技術。日前Intel也給自己的2019年做了一個總結,其中多次提到了摩爾定律及自家的工藝進展。I
關鍵字:
英特爾 CPU處理器
如何提升CPU性能?這個問題是擺在AMD及Intel兩家X86處理器主導者面前的頭等大事,升制程、改架構、提頻率都是提高CPU性能的方式。如果有一種方式能夠瞬間讓CPU性能翻倍,那AMD、Intel為何不肯拿出來呢?這個技術也不神秘,就是雙路CPU,簡單來說就是在一個主板上支持2個CPU插槽,同時安裝2組CPU,那樣就是8核變16核、32核變64核、64核變128核,明年AMD推出64核的銳龍Threadripper 3990X之后,桌面128核256線程也就圓滿了,Windows數框框都是那么刺激。那A
關鍵字:
英特爾 AMD CPU處理器
對于Intel來說,他們正在挖更多的大咖加入,為的是能夠豐富自己人才庫,并且助力獨顯項目。據外媒最新報道稱,Intel的獨顯產品中的一款Xe DG1已經足夠清晰,從定位上看應該是針對入門用戶,其搭載96個執行單位,如果與HD/UHD設計相同的話,那應該會有96×8個渲染單元,總共是768個。之前得傳聞還顯示,Intel為DG1指定的熱設計功耗目標值僅25W,性能大約比10nm Tiger Lake內建的Gen11核顯高出23%。Gen11理論最高單浮點性能約相當于GTX 750,換言之,DG1在25W的功
關鍵字:
英特爾 Intel Xe
Intel Ice Lake(十代酷睿)的工藝嚴格來說已經是增強版的10nm+,因為采用初代10nm工藝的Cannon Lake早已不幸胎死腹中。而接下來在2020年,Intel還規劃了10nm++工藝的Tiger Lake(十一代酷睿?),集成最新的Willow Cove CPU核心、96個單元的Xe GPU核心,但依然是僅有低功耗的移動版。Intel 10nm遲遲難以擔當大任,最大問題就是性能不足,頻率上不去,比如目前最高端的i7-1065G7,基準頻率僅1.3GHz,單核睿頻最高僅3.9GHz,全核
關鍵字:
英特爾 CPU處理器 10nm Tiger Lake
2019年12月19日,英特爾技術創新媒體溝通會在京舉行。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圍繞“英特爾構建技術基石,驅動未來計算”進行演講,回顧了過去五年里英特爾向“以數據為中心”轉型的歷程,并向大家介紹了未來英特爾的產業規劃與展望。過去的三十年間,數據發生了重大轉變,主要體現在數量和形態的變化。據IDC的《全球創造的數字化數據量》報告顯示,全球數據量正在以25%的增速呈指數級增長,其中實時處理的數據量占比越來越大。另一方面,由于數字電視、廣播媒體、視頻監控、流媒體的出現,數據的形態日趨多元化。數據是輸入,計算
關鍵字:
英特爾 數據中心
Intel的獨立顯卡產品將覆蓋主流、游戲、數據中心等領域,據說消費級第一款暫用名DG1。來自國外爆料人的最新偷跑稱,Intel為DG1指定的熱設計功耗目標值僅25W,性能大約比10nm Tiger Lake內建的Gen11核顯高出23%。Gen11理論最高單浮點性能約相當于GTX 750,換言之,DG1在25W的功耗下可以達成GTX 750 Ti的水平,接近GTX 950。消息稱,Intel甚至在部分筆記本山測試了DG1芯片,如此的能效用在移動平臺,的確很合適。要是桌面,除非Intel敢于制定一個足夠勁爆
關鍵字:
英特爾 獨顯 Intel Xe
在2017年重返高性能CPU市場上之后,AMD憑借銳龍、霄龍處理器在桌面、筆記本及服務器市場給友商Intel帶來很大壓力,尤其是今年推出7nm Zen2架構的處理器之后,AMD在性能、工藝上首次雙雙領先。
關鍵字:
英特爾 CPU處理器 AMD
IOPS、延時,這無疑是區分中端存儲和高端存儲的重要因素之二。當數據成為企業重要資產,如何在盡可能控制其存儲設施成本的前提下,提供可以媲美高端存儲的性能和延時,成為企業獲取數據價值,走向新數據時代的主推動力。而這,不僅是英特爾持續推動內存與存儲技術發展的動力,也是浪潮持續發力中端存儲的原因。IOPS、延時媲美高端的中端AS5000G5-F憑借著性能、可用性、可靠性以及可拓展性等方面的優勢,高端存儲無疑是企業存儲設施中最亮眼的那一個。但對多數企業用戶而言,如非要在各方面表現亮眼的高端存儲和成本中
關鍵字:
英特爾
Intel今年總算大規模量產10nm了,筆記本中已經使用了十代酷睿Ice Lake處理器,桌面版及服務器的10nm高性能處理器要等到明年才能上市。10nm工藝對Intel來說有點痛苦,拖延了多年才量產,那Intel會不會跳過10nm直接進入7nm?官方日前否認相關傳聞,表示不會跳過10nm,后者還會發展10nm+及10nm++工藝。最近SA網站的查理(他差不多是歐美媒體中最著名的I黑了)發表了一篇付費文章,爆料Intel的10nm工藝再次延期,桌面版及服務器版產品都會晚幾個月上市,所以市場上出現了種種謠言
關鍵字:
英特爾 CPU處理器 10nm
繼150多億美元拿下以色列自動駕駛技術公司Mobileye之后,Intel再一次收購了以色列創業公司——Habana,成立僅僅3年的AI公司,Intel為此花了20億美元,約合140億人民幣。AI人工智能是這幾年來最熱門的技術,沒有之一,也是Intel公司最看重的新興市場之一,為此Intel多年來自研或者收購了多家公司,打造了基于CPU、GPU、FPGA(收購Altrea)、Nervana神經網絡等AI解決方案。不過Intel看起來并不滿足,這次又花了20億美元收購了Habana公司,它是由David D
關鍵字:
英特爾 CPU處理器 人工智能
據外媒報道,在今年的IEEE國際電子設備會議(IEDM)上,芯片巨頭英特爾發布了2019年到2029年未來十年制造工藝擴展路線圖,包括2029年推出1.4納米制造工藝。
關鍵字:
英特爾 1.4納米 制造工藝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在目前科技大廠積極布局的量子運算上有了重大突破,處理器龍頭英特爾 (intel) 宣布,已經開發出代號“馬脊 (Horse Ridge) ”的連接芯片,可以透過此芯片將外部與量子核心運算連接,用以取代目前繁雜且不穩定的連接線功能。
關鍵字:
英特爾 芯片 量子運算
12月10日消息 根據英特爾官方的消息,英特爾研究院發布了代號為“Horse Ridge”的首款低溫控制芯片,實現了對多個量子位的控制。英特爾表示,Horse Ridge基于英特爾22納米FinFET技術,英特爾與QuTech(由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與荷蘭國家應用科學院聯合創立)共同開發了Horse Ridge。控制芯片的制造在英特爾內部完成,官方稱它將極大地提高英特爾在設計、測試和優化商業上可行的量子計算機的能力。英特爾在新聞稿中表示,通過Horse Ridge,英特爾從根本上簡化了運行量子系統所需的控
關鍵字:
英特爾 量子計算
英特爾?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英特爾?!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英特爾?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英特爾?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