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5日說,“毅力”號火星車在火星上順利完成首次行駛測試。“毅力”號火星車4日進行著陸后首次行駛測試,在大約33分鐘的時間內移動大約6.5米,并拍攝了照片。測試中,“毅力”號首先前進大約4米,左轉大約150度,然后倒退大約2.5米,停在原地。測試人員說,測試“非常順利”。 這張示意圖顯示美國“毅力”號火星車在火星著陸的過程。圖源:新華社NASA發布“毅力”號拍攝的照片,顯示這輛火星車在火星表面留下的車
- 關鍵字:
美國 “毅力”號 火星車
- 據外媒報道,據美國國會消息人士于當地時間周四表示,美國參議院正考慮將300億美元資金納入一項新法案中,為此前批準的增強美國芯片制造業舉措提供資金。 這位知情人士說,議員們的目標是在4月份對該提案進行投票表決,里面也將包括提振美國科技行業的其他領域。這項提案由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牽頭,可能包含限制中國資本進入美國市場的條款。 舒默2月份稱,他已經指示議員們起草一項新的法案,以提高美國對中國的競爭力。這項法案基于他和共和黨參議員托德·楊(Todd Young)去
- 關鍵字:
美國 芯片 制造業
- 據彭博社美國當地時間1月5日報道,美國新一輪5G頻譜拍買促使Verizon和AT&T等巨頭電信運營商加速融資,拍賣的總競價已經達到765億美元以上。 image.png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TC)上個月啟動了這場拍賣,共有57家企業參與競標,其中包括第三大無線運營商T-Mobile以及Dish Network、康卡斯特和Charge Communications等付費電視提供商。幾天之內,競標金額就超過了分析師預計的470億美元。 無線數據公司BitPath COO薩沙·賈維德(Sas
- 關鍵字:
美國 5G
- 美國商務部周二發布的季度數據顯示,美國電子商務銷售額在2020第一和第二季度之間增長逾30%,表明疫情對網絡購物形成促進。美國消費者第二季度網上購物支出為2115億美元,環比第一季度增長31.8%。第一季度為1603億美元,環比2019年第四季度增長2.4%。電子商務目前已經占到全美零售額的16.1%,高于第一季度的11.8%。這一數據也為我們呈現了新冠疫情如何加速許多美國人轉向電子商務。3月和4月,實體店的關閉令許多消費者轉向互聯網采購衛生紙和消毒洗手液等生活必需品,也促使辦公室用品和電子產品等產品的銷
- 關鍵字:
美國 電商
- 7 月 18 日消息 據 Gizmochina 報道,華為近日針對惠普、Verizon、思科等多個品牌進行專利侵權訴訟。IT之家了解到,美國政府的 FRAND 協議近期發生了一些變化,此次變更使得華為能夠起訴上述公司。換句話說,相關協議的修正案使華為更容易對這些公司提起訴訟。華為稱 Verizon 擁有從思科和惠普手中收購的華為技術和產品,其要求支付數百項專利的專利使用費。值得注意的是,消息人士稱,中國公司也可能利用這一事件來迫使法院對 Verizon 及其供應商的機密信息進行調查。
- 關鍵字:
華為 美國 Verizon 思科 惠普
- 【TechWeb】7月17日消息,據外媒報道,臺積電在本周四的一場營收發布會上透露,受美國政府對中國華為公司禁令的影響,臺積電自5月15日起就未再接受過任何來自華為的訂單,而且如果美國政府對華為的制裁不變,公司將在9月14日之后停止對華為的供貨。5月15日,美國政府發布最新禁令,任何企業供貨含有美國技術的半導體產品給華為,必須先取得美國政府的出口許可。該禁令公布后有120天的緩沖期,也就是將于9月15日生效。因此,沒有向美國政府申請并獲得許可的臺積電,自5月15日起不能再處理任何來自華為以及華為旗下的海思
- 關鍵字:
臺積電 斷供 華為 美國
- 【TechWeb】7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國務院周四表示,美國和英國外長同意推進其它的受信任5G解決方案(additional trusted 5G solutions)。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發表了上述聲明,但未提供進一步細節。本周早些時候,英國政府發布禁令,稱明年起不再購買新的華為5G設備,在2027年底之前徹底清除5G網絡中的華為設備。華為對于英國的禁令則回應稱,這個決定令人失望,對英國所有的手機用戶來說都是一個壞消息。這可能會讓英國落入數字發展的慢車道,增加消費者的通訊開支,并加深數字鴻溝。
- 關鍵字:
華為 5G 英國 美國
- 據美國CNBC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6月30日報道,目前,華為可能被禁止參與印度5G網絡的推廣。然而,就在幾個月前,華為曾獲準參與印度的5G技術試驗。此前,印度政府表示將封鎖TikTok等59款中國應用程序,聲稱這些應用程序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據《印度時報》報道,作為這些討論的一部分,印度政府部長們討論了該國5G推廣計劃,以及是否應允許華為和中興通訊參與。美媒指出,印度在5G技術的推廣上已經落后了,而韓國和中國等其他國家則走在了前面。去年12月,印度表示,將允許所有供應商一起參與5G試驗。但最新一份關于中國
- 關鍵字:
印度 美國 5G
- 【6月21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從美國在5月中旬再次對華為發布了“芯片斷供新規”后,面對美國不斷地升級的手段,很多網友都紛紛開始擔憂華為海思芯片,畢竟一旦華為海思全球芯片供應鏈受到影響,這對于華為而言,極有可能會是一個極大的打擊,從目前各大芯片代工巨頭的曖昧表態來看,確實也是存在一定的斷供可能性。而近日,又有媒體爆料,ARM中國前總裁也是放出了狠話:“即便是ARM中國能夠得到ARM公司的授權,并且ARM中國最大的股東也是中資,持股占比高達51%,但由于ARM公司在美國奧斯汀設有研發部門,所以ARM公司也
- 關鍵字:
ARM 美國“新規” 華為授權
- 網易科技訊 6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芯片代工廠商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和SkyWater Technology當地時間周四表示,兩家公司已達成協議,為美國軍事工業生產半導體芯片并進行新技術的研發。格羅方德總部位于加州,由阿聯酋主權財富基金擁有。通過2015年在美國收購的一些工廠,格羅方德已經在向美國軍事工業供應芯片。IBM旗下芯片制造業務,就是由格羅方德收購。Skywater于2017年從美國Cypress Semiconductor公司剝離出來,總部位于明尼蘇達州。去年,
- 關鍵字:
格羅方德 美國 軍事工業 芯片
- 據美國太陽能工業協會和能源研究公司伍德·麥肯齊(Wood Mackenzie)6月11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由于電廠對無碳能源的需求猛增,2020年美國新增太陽能裝機容量將同比增長約33%。報告稱,預計美國2020年新增太陽能裝機容量將達到18000兆瓦,足以為300萬戶家庭供電,這比疫情前的預測低9%。2020年美國大規模太陽能新增裝機有望達到創紀錄的14400兆瓦。國家可再生能源的目標和太陽能的低成本正在支撐該行業的強勁需求。不過,該行業的中長期增長仍面臨著市場疲軟導致的資本成本增加、遭受財務困難的商
- 關鍵字:
美國 太陽能
- 據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16日凌晨消息,美國政府周一證實,將會修改禁止美國企業與華為進行生意往來的禁令,允許其合作制定下一代5G網絡標準。路透社此前報道,據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商務部和其他政府機構簽署了這項規則修改,現正等待發布在《聯邦公報》(Federal Register)上,最早將于當地時間周二發布。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向路透社發出聲明,證實了有關該部即將采取行動的報道。聲明表示:“美國不會放棄全球創新領導地位。商務部致力于鼓勵美國工業界全面參與并倡導美國技術
- 關鍵字:
5G 華為 美國
- “已被投票罷免”、“仍將繼續領導”、“罷免決議已達成”,Arm中國昨天(6月10日)與其大股東——Arm公司、厚樸投資突然上演的“奪權大戰”引發輿論關注。而前者今天最新的表態意味著,這場圍繞Arm中國董事長兼CEO吳雄昂“去留”的“戰火”仍在延燒。隨著事件的持續發酵,Arm中國與Arm公司更多的故事也逐漸浮出水面。一方面,Arm中國不斷強調自己是完全獨立運營的實體,而對雙方都十分熟悉的人士卻透露,Arm公司不想放棄對其“控制權”;另一方面,有觀點認為,吳雄昂鮮明的“狼性”作風,與Arm公司“英國派的溫文儒
- 關鍵字:
ARM 華為 美國
- 日前Intel公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楊旭接受了CGTN采訪,談到了Intel對中國市場的重視。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把供應鏈搬回美國的要求,楊旭表態,Intel 80%的業務都在海外。
- 關鍵字:
Intel 供應鏈 美國
- 5月23日消息,美國商務部宣布將33家總部位于中國和開曼群島的企業及機構列入“實體清單”,稱其在支持采購用于中國軍事最終用途的項目方面存在重大風險。當中包括北京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奇虎360、 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云從科技、東方網力等科技企業/機構。360發布聲明稱,堅決反對這一不負責任的指責,并反對美國商務部把商業活動和科技研發政治化的做法。無論遇到何種動機的打壓和不公正待遇,360都將不變初心,繼續秉承公司的價值觀,堅持創新和發展核心技術,打造數字時代的安全基礎設施,做好我國政府、企業基礎
- 關鍵字:
美國 實體清單
美國“新規”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美國“新規”!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美國“新規”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美國“新規”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