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12月,《電子產品世界》讀者調查的內容中增加了電子元器件分銷渠道調查,希望借此機會了解目前國內電子元器件供應鏈的具體情況。現在把本次調查結果介紹如下。
樣本分析
本次調查樣本從《電子產品世界》雜志讀者庫中抽取,累計收回有效問卷1300余份,鑒于本刊讀者大多數為電子研發工程師,根據抽取原則,我們盡可能覆蓋研發工程師、企業高級管理人員、電子元器件采購經理以及電子技術開發者等多領域有采購建議權和決定權的不同讀者。圖1 是本次調查的參與人員分布圖,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中半數左右為研發
關鍵字:
電子元器件 電子制造 201001
半導體行業各項指標等繼續向好,10 月銷售額創本年新高,產能利用率三季度繼續回升,四季度保持高位,半導體庫存數據處于適中水平,北美半導體設備訂單出貨比連續4 個月大于1。SEMI 預計2010 年半導體設備投資增長53%,表明半導體廠看好未來行業增長。預期2010年手機、PC 等主要電子產品回升明顯,SIA 預期2009 年半導體銷售減少11.6%,2010 年增長10.2%,2011 年將增長8.4%。
國內電子元器件行業10 月份銷售繼續回升,四季度仍然運行于景氣高位。元器件行業在上半年行業
關鍵字:
半導體設備 電子元器件
Housing、Contact、Spacer、Shell、Board lock等連接器構件如何設計,這是連接器設計工程師每天都在思考的問題,也是整機設計選用連接器時不能忽略的要素之一。本文正是資深連接器設計工程師做的連接器各構件設計重點總結,是知識和經驗的結晶。
Housing
它是整個連接器的主體構件,其他的零件往它身上組裝。它大致決定連接器的外觀尺寸,需確認其結構強度能承受最終使用者正常使用的破壞力或是客戶明定的測試規格(例如:要求施加各方向的力于外接cable,不能看到破壞;或是安裝
關鍵字:
電子元器件 連接器
機遇與挑戰:
因經濟基礎比較低,技術實力相對落后,中國本土連接器廠商落后于三資企業
近年中國大陸汽車多以引進歐美車系和日韓車系為主,外國品牌占有當地汽車連接器比重較大
隨著人們對汽車安全性、環保性等各方面要求增加,汽車連接器應用數量呈現增長的情形
中國未來將可望成為未來全球汽車連接器重要的生產基地
市場數據:
外國品牌占有中國當地汽車連接器的60%~70%市場占有率
目前全球汽車連接器約占連結器產業15%左右
中國現在每輛汽車平均用到的連接器成本只有幾百
關鍵字:
電子元器件 汽車連接器
機遇與挑戰
未來幾年我國汽車連接器市場寒而不冷
國內汽車電子市場處于高速增長期,市場對波動和風險有較強的抵抗能力
信息娛樂系統會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動力控制等電子控制系統增長較為平緩
市場數據
賽迪顧問預計到2012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將超過3200億元
今年以來,國外發達地區的汽車銷售數量同比呈現負增長的局面,而國內汽車銷量增長速度也有所回落,讓國內的汽車產業感到絲絲寒意,人們不禁擔心下游市場的轉寒是否會讓快速發展的汽車電子產業患上重感冒。
在&
關鍵字:
電子元器件 汽車連接器
中心議題:
汽車連接器的摩擦腐蝕與電鍍問題
汽車連接器接插問題
解決方案:
將壓合端子技術引入汽車連接器的制造
特氟隆微顆粒提高連接器穩定性
兩步壓接法用于加強端子連接
新型防斜插連接器接口
汽車制造商對其供應基地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對于汽車零配件供應商來說已經是一件眾所周知的事情。就連接器供應商而言,這意味著對產品的性能、穩定性和成本的要求更加嚴格。供應商只有不斷革新產品及工藝,滿足客戶的這些需求,才能處于優勢地位。
一輛典型輕型汽車大約有1500
關鍵字:
電子元器件 汽車連接器
連接器從傳輸的信號來分,可以分為電連接器和光連接器,這里只針對電連接器做為說明內容。
連接器的組成:從材料來看包括金屬和塑膠。
連接器的構造:連接器至少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導體(金屬),另一部分是絕緣材料(塑膠);另外還有作為屏蔽用的金屬外殼。
金屬材料選用:
金屬材料選用的要點:
1.機械壽命
連接器的機械壽命是指插拔壽命,通常規定為500~1000次。在達到此規定的機械壽命時,連接器的接觸電阻,絕緣電阻和耐壓等指標不應超過規定的值。
2.電氣性能
關鍵字:
電子元器件 連接器 材料
連接器是什么東東?顧名思義,通俗地說,連接器就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件連接到一塊的媒介。廣義來說,連接器可以是硬件,如我們日常見到的插座、手機插孔等等,也可以是軟件,比如編程用到的中間件等等。狹義來講,本文關注的是電腦連接器,主板上的連接器,比如主板上的CPU插座、內存插槽、PCI插槽、串口并口、USB接口等等。
顯卡插槽
看到這里可能閣下會笑了,就那么點小玩意值得編輯大人你大費筆墨去“關注”嗎?攢機買主板看什么?看的是主板的牌子,看的是主板的功能,看的是主板的價格
關鍵字:
電子元器件 連接器
美國連接器市場研究公司Fleck Research 公司在1999年下半年對亞洲連接器工業進行調研。并多次去中國大陸、臺灣、日本和韓國旅行,共訪問了97家連接器制造公司。這是由于亞洲對世界連接器工業越來越重要,亞洲連接器工廠生產超過80億美元,有3000家左右供應商,連接器工業的增長率是世界上最高的。
在中國,Fleck訪問了47家連接器和電纜部件生產廠家。中國的連接器、電纜部件和底板的總產值主難以確定,因為沒有機構報告生產數字。1999年中國大陸生產的連接器、電纜部件和底板的總值,Fleck估
關鍵字:
電子元器件 連接器
引言
我國加入WTO已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了,加入WTO對我國的接插件行業有何影響?這是大家都關心的問題。一般而言,由于在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管理水平等方面與國外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因而在加入WTO后,國內生產廠家將遇到雙重壓力,一是關稅降低后國外產品將更方便地進入國內市場形成沖擊,二是整機廠商在選用性能價格比最合適的產品方面有更大的余地,因而國內廠家必將面臨十分嚴峻的形勢。但是,對我國的接插件行業而言,情況不象上述那么簡單,本文試圖對此進行一些分析。
國內接插行業現狀
由于統計方面的原
關鍵字:
接插件 連接器 電子元器件
2009年,由于國際金融危機蔓延,美國和歐洲主要電子信息產品市場需求下降,對日本、韓國、中國等國電子信息產品的出口貿易帶來不利影響。總體來看,2009年世界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呈現下降態勢,產業處于低位調整狀態。在此背景下,雖然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的增長速度放緩,但信息技術持續增長的動力依然強勁。
制造業嚴重衰退 軟件業微弱下滑
據《世界電子數據年鑒2009》(TheYearbookofWorldElectronicsData2009)的統計預測,2008年世界電子產品制造業產銷增速分別為1.95
關鍵字:
消費電子 電子元器件
為幫助企業在后危機時代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保持深圳乃至全國電子行業的持續繁榮,華強電子網作為國內最大的電子元器件商務平臺,在華強集團的指導下,聯合深圳市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委員會、中國電子商會、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華強電子世界、華強供應鏈、華強北•中國電子市場價格指數等舉辦的“2010中國電子元器件行業創新發展年會”于2010年1月20日在五洲賓館召開,是業界在今年之初第一次大規模的高峰對話。近千名電子行業相關的政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專家,電子制造、設計、分銷企業精英及深
關鍵字:
電子信息 電子元器件
有數據顯示,2009年前三季度,中國電子元件、器件行業銷售額與去年相比,分別下降2.8%和2.1%,但多數電子元器件三季度價格較二季度已出現上漲,四季度市場需求明顯回升,電子元器件行業目前處于“觸底回暖”時期。據中國電子元件協會預測,受2009年上半年基數較低的影響,2010年上半年同比將大幅提高,下半年隨著經濟的復蘇,同比增長仍然值得期待。這一趨勢也體現在業內廠商對2010年3月16日-18日舉行的慕尼黑上海電子展的參展熱情上。
據2010年慕尼黑上海電子展(由elec
關鍵字:
電子元器件 ASIC 連接器 電阻 電容
工信部今日發布數據稱,1-11月,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扭轉上半年以來負增長局面,生產增速平穩回升,經濟效益逐步好轉,總體企穩回升趨勢基本明朗,但產業升級轉型的壓力進一步加大,全行業經濟回升的基礎仍需要鞏固和加強。
一、生產增速與工業差距明顯縮小。1-11月,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增速比1-10月提高1.3個百分點。其中,11月工業增加值增長14.4%,比10月提高7.2個百分點,與同期全國工業的差距由年初的相差近10個百分點縮小至4.8個百分點。1-11月,制造業銷售產值
關鍵字:
電子信息 電子元器件
在當今新經濟時代,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我國乃至全球第一大產業,是國家經濟和世界經濟的支柱,電子信息技術正在各行各業廣泛滲透,引領和帶動著其他行業跨越式前進,深刻影響和改變著全球經濟走向、技術水平、文明程度和社會面貌。而電子元器件產業作為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電子元器件技術作為電子信息技術的關鍵,電子元器件創新水平作為各種電子信息產品創新水平的標志,電子元器件創新能力作為電子信息產業創新能力乃至國家自主創新能力的靈魂,電子元件創新作為新經濟騰飛的動力,其戰略帶動作用日益凸顯。回顧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歷程,通過
關鍵字:
電子信息 電子元器件 集成電路
電子元器件介紹
電子元器件是元件和器件的總稱.
一、元件:工廠在加工產品是沒有改變分子成分產品可稱為元件,不需要能<電>源的器件。
它包括:電阻、電容、電感器。(又可稱為被動元件Passive Components)
(1)電路類器件:二極管,電阻器等等
(2)連接類器件:連接器,插座,連接電纜,印刷電路板(PCB)
二、器件:工廠在生產加工時改變了分子結構的器件稱為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