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與我國的接插件行業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5709.htm我國加入WTO已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了,加入WTO對我國的接插件行業有何影響?這是大家都關心的問題。一般而言,由于在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管理水平等方面與國外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因而在加入WTO后,國內生產廠家將遇到雙重壓力,一是關稅降低后國外產品將更方便地進入國內市場形成沖擊,二是整機廠商在選用性能價格比最合適的產品方面有更大的余地,因而國內廠家必將面臨十分嚴峻的形勢。但是,對我國的接插件行業而言,情況不象上述那么簡單,本文試圖對此進行一些分析。
國內接插行業現狀
由于統計方面的原因,我國接插件的市場需求量、接插件的年生產量,甚至接插件廠家數等都缺乏較為詳盡準確的數字。按照美國市場研究公司Flek Research公司估計,1999年,中國大陸的電子系統和設備的產值接近1000億美元,該數字與我國有關部門公布的統計數字8189億人民幣較為接近。而要支持如此規模的電子設備的產值按Flek的推算,需要14億美元的連接器、18億美元的電纜組件和2億美元的底板,共計34億美元。這34億美元的產品應當是包括國內生產配套和進出口貿易差額在內。1999年,臺灣連接器公司在大陸生產的產值為18億美元。美,歐,日連接器公司在中國生產的產值為8.75億美元,上述產品主要是出口。盡管上述數據還缺乏來自其它方面資料的佐證,但以下幾點應該是顯而易見的;(1)中國的接插件市場的需求很大,并且存在日益增長的趨勢;(2)三資企業的生產已占據半壁江山,出口量不斷增加;(3)我國的接插件進出口繼續呈逆差狀態。中國的接插件生產已在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這是多年來改革、開放和吸收外資的結果,也是全球化生產的必然結果。
但是從生產技術水平和產品的檔次來看,我們與國外的差距正在加大。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大量的新型連接器和技術不斷涌現。由于各種原因,國內的接插件行業并沒有趕上信息革命的步伐。海外的廠家只是利用中國廉價的勞動力,把中國當作生產中,低檔接插件的生產基地。其研發部門則留在他們的本土,核心技術仍掌握在他們手中,高檔次仍在本土生產。國內的接插件行業,尤其是國有企業,要在技術上趕上國際先進水平,還要花費很大的力氣。
機遇和挑戰
國內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為接插件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低,因而入世后不會形成大的沖擊,這種看法是片面的。事實上,高檔接插件的技術含量正在不斷增加。此外,市場競爭不僅是成本價格的競爭,更重要的是質量的競爭。中國加入WTO后,對接插件三資企業的發展將帶來極大的好處。關稅的降低將使原材料的采購成本下降,產品出口將更具競爭力,而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將更容易進入中國市場。中國經濟的發展將使接插件的需求強勁增長。但是接插件國有企業將面臨巨大的壓力,雖然同樣具有重大的發展機遇,但由于管理、技術和觀念方面的原因,加上人員素質,結構、數量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勞動力成本低廉這一優勢也消失掉,在全球的市場大競爭的壓力下,國有企業將遇到空前巨大的挑戰。
為適應經濟全球化的需要,對付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國外接插件行業近年來進行了大規模的并購和重組,甚至連接器行業世界排名第一的AMP公司也被世界500強的TYCO集團收購,這一重要動向迄今尚未引起國內接插件行業的警覺,也沒有有效的應對措施。目前,世界接連接器行業正日益向集約化發展。據統計,1999年,世界前十名連接器制造商的銷售額在世界五大地區(北美、歐洲、日本、亞太和其余地區)所占比例已分別達到44.4%, 49.3%, 60%, 63.6%, 36.9%.由少數跨國公司逐步壟斷全球連接器行業的趨勢愈來愈明顯,對這種發展趨勢,在我國接插件行業中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我國“入世”后面對實力雄厚的跨國公司在我國市場上咄咄逼人的攻勢,我國的接插件生產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怎么辦?這是一個早就應該列入議事日程上的緊迫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