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聯網火紅,英特爾(Intel)與愛立信(Ericsson)、諾基亞(Nokia)攜手合作,并支援窄頻長程演進計劃(Narrow-Band LTE, NB-LTE)技術,作為物聯網(IoT)市場的無線連線解決方案。
英特爾平臺工程事業群副總裁兼多重通訊業務部總經理Stefan Wolff表示,三方合作有利無線連線創新,以滿足成長中的物聯網市場需求,同時也可強化該公司LTE產品組合,以及NB-LTE發展。
據了解,NB-LTE是4G LTE的最佳化變體,同時因具有低實作成本、易用性與功率效率
- 關鍵字:
愛立信 NSN
- 自從愛立信和蘋果之間的專利戰打響之后,蘋果似乎一直處于弱勢,因此他們需要尋找更多的手段來打贏這場法庭斗爭。根據國外媒體的報道,蘋果近日向法庭提出了延后審判的申請,因為他們要去向高通尋求有利于他們的證據。報道稱,高通曾與諾基亞發生過類似的“專利沖突”,因此諾基亞很有可能也會介入蘋果和愛立信之間的撕逼。
“蘋果正在通過他們的無線通訊芯片供應商處尋求對抗愛立信的證據,這家供應商就是高通。”更具體一點說,對愛立信在這場官司當中使
- 關鍵字:
蘋果 愛立信
- 愛立信日前在全虛擬核心網上進行了Wi-Fi 語音通話演示以及基于FDD或TD-LTE 的VoLTE和Wi-Fi 通話之間的無縫切換技術演示。愛立信核心網在云系統環境中運行,包括虛擬演進分組核心網(vEPC)和虛擬IP多媒體子系統(vIMS)。演示中主要涉及的虛擬產品包括愛立信分組核心網關(EPG)、移動管理實體(MME)、無線網關(ePDG)、呼叫進程控制功能(CSCF)、多媒體話音業務服務器(MTAS)和歸屬用戶寄存服務器(HSS)。愛立信云管理器對該虛擬核心網進行管理和協調。
消費者可通過V
- 關鍵字:
愛立信 VoLTE
- 盡管5G標準工作剛剛起步,到2016年國際標準組織才會面向設備商、運營商以及各大組織征集5G提案,然而目前人們對5G的部分性能指標已經達成初步共識:1000倍的系統容量提升、10~100倍的終端用戶速率,時延是現在的1/5,電池壽命比現在延長10倍??傊?,與目前的3G和4G相比,5G將更多(承載用戶更多)、更快(速度更快)、更好(時延低和能耗低)。
那么,運營商的投資產出比呢?是否為了性能的提高而不惜代價呢?答案當然是否。
如何充分利用現有投資是難題
在近日召開的MWCS2015期間
- 關鍵字:
愛立信 5G
- 愛立信(Ericsson)發布最新版《愛立信行動趨勢報告》,指出至2020年,先進的行動通訊技術將無所不在,全球將有70%的人口使用智慧型手機,行動寬頻網路將覆蓋全球90%的人口。愛立信表示,至2020年,智慧型手機用戶將增加1倍以上,達61億個用戶,當中80%的新增用戶來自亞太、中東和非洲。
其他重要數據還有,至2020年東北亞區的行動用戶將達到20億,隨著4G的快速發展,該區LTE用戶將占14億戶,將是全球4G用戶比例最高且發展快速的地區(如上附圖);中國、日本、南韓為目前全球主要的LTE市
- 關鍵字:
愛立信 智能手機
- 歐盟無條件批準諾基亞收購阿朗,中國商務部正在審批中;
追趕多年,華為終于成為全球電信設備商老二,隨著諾基亞收購阿朗又被逼到第三,根據IDC的統計數據,華為手機第二季度以8.9%的市場份額也爬升至第三位,未來幾年華為在無線基礎設施及手機領域再次迎來沖刺。
Nokia收購阿朗之前,從產品項目觀察,華為在移動核心網絡(全球第二)、IP路由器(全球第二)、WDM系統(全球第二)、寬帶接入方案(全球第一)、以太網絡設備(全球第三)等均位居全球前3名的位置,在全球除北美等少數市場外擁有高度影響力,現在
- 關鍵字:
華為 愛立信
- 誰也沒有想到,7月15日在上海召開的2015MWC會如此火爆。誰也沒想到,業界乃至全社會對于移動通信技術的未來有著如此熱切的關注。
從年初的巴塞羅那移動世界大會上開始,5G就成為了業界的熱點話題,吸引了眾多運營商和設備商的目光,諸如3GPP、NGMN、IMT-2020等標準機構也都在加快相關進程。但5G絕不是一夜之間就可以建成的,根據業內的普遍預測,5G要到2020年才有可能商用。但移動互聯網的爆炸性增長以及互聯網+的廣泛訴求,單純的依靠現有的3G、4G網絡顯然難以滿足需求。從本屆大會上來看,4
- 關鍵字:
愛立信 5G
- 5G經常被業界視為一項革命性技術,而不僅僅是4G網絡的演進,不僅僅是速率的提升。然而,愛立信亞太區首席技術官認為這個說法太過片面了。
- 關鍵字:
愛立信 5G
- 關于5G商用的2020年,通信行業有過很多想象。
愛立信的報告預測,2020年,智能手機用戶數會達到61億,移動寬帶用戶數將達到77億,總的移動用戶數會達到92億。5年后,移動網絡上流動的數據量將是現在的10倍。
“可以說到2020年,世界上所有人都能用上移動手機的業務,其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會用上智能手機,而且這里面很多人根本家里就沒有個人電腦。” 愛立信亞太區首席技術官Magnus Ewerbring在接受鳳凰科技等媒體采訪時表示。
2020年的通訊也不再只局
- 關鍵字:
愛立信 4G
- 全球電信設備巨頭瑞典愛立信公司,在多個國家起訴蘋果公司電子設備侵犯其多項專利。這一專利訴訟開始將更多的周邊公司卷入其中。日前,愛立信已經要求蘋果在中國臺灣的一家供應商出具相關文件。
愛立信已經對蘋果發起了訴訟大戰,起訴的地區除了美國之外,還有歐洲的英國、荷蘭和德國等國,不同訴訟涉及到了愛立信不同的專利技術,以及蘋果不同的產品。
而今年初,愛立信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和美國德州一家法庭,起訴蘋果公司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侵犯了自己有關2G和4G的專利。愛立信稱,蘋果公司拒絕接受自己提出的專利授權
- 關鍵字:
愛立信 蘋果
- SK電訊(SK Telecom)和愛立信聯合宣布,兩家公司已成功展示了一種大幅降低小區間干擾的small cell。
兩家公司聲稱,由于采用了一種與LTE根本不同的無線幀結構和干擾控制技術,并且提供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因此SK電訊和愛立信將其視作一種5G候選技術。
大量部署small cell被許多人視為滿足未來數據需求的一種重要方式。然而,當相鄰小區的參考信號重疊時就會產生干擾。
“SK電訊很高興宣布5G small cell系統的成功研發,這解決了小區間干擾問題的根源
- 關鍵字:
愛立信 5G
- 愛立信集團首席戰略官Rima Qureshi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稱,愛立信通過對管理層進行重新審視,已經得出結論,不會通過大的并購來擴展業務。
Rima稱:“我們將發展重點放在自身發展上,我們相信最好的方式,最好的戰略角度,就是有機增長。”
排除大宗收購可能性
五月下旬,愛立信首席執行官衛翰思(Hans Vestberg)組織公司高管召開會議,討論是否通過大規模收購與合并,來助力愛立信對抗合并后的諾基亞/阿爾卡特朗訊。
彭博社此前也有報道,衛翰思組織管理層
- 關鍵字:
愛立信 諾基亞
- 對于已經甚囂塵上一陣子的諾基亞收購阿爾卡特朗訊,愛立信終于有點動靜了。日前有消息稱,愛立信首席執行官衛翰思計劃在下個月召集公司高管商量戰略,包括愛立信能夠做些什么來應對諾基亞這宗166億美元的收購。
通過2014年五大通信廠商的財報數據可以看到,華為、愛立信位居領導者陣營,如今位于市場份額第三和第四的諾基亞、阿朗合并后,成為一個運營收入接近愛立信、技術基礎雄厚的新公司,中興被動成為行業第四。
行業內這樣的大綜合并甚至被一些聲音認為,是“歐洲能夠應對中國競爭的唯一途徑&rdquo
- 關鍵字:
愛立信 諾基亞
- 北京時間6月3日下午消息,愛立信今日發布手機市場報告稱,2020年智能手機用戶數將翻倍,而移動數據流量屆時將增長8倍。
愛立信表示,手機用戶將從2014年的26億增長至2020年末的61億。2020年,先進的移動網絡技術將無處不在,全球70%的人將使用智能手機,90%的人將被移動寬帶網絡覆蓋,80%的流量將被智能手機占據。
此外移動網絡中的視頻需求將會進一步增加,預計在2020年占據60%的移動流量,而去年這一比例為45%。視頻是當前重度流量用戶的主要應用。到2020年,北美平均每位用戶的
- 關鍵字:
愛立信 手機
- 當我們還在使用4G LTE移動網絡時,愛立信(Ericsson)的研發人員已經在測試下一代高速移動網絡5G的速度了。
作為全球最大電信設備商,Ericsson一直致力于測試不同的技術,其中一個就是即將出現的5G網絡。其中一項是具有分布式Distributed MIMO的多點連接,允許設備利用多個塔臺同時發送多個數據流。
通過應用這項技術,Ericsson研發人員可以使5G的速度達到驚人的10 Gbps.同時應用5G技術時延僅有1毫秒,
- 關鍵字:
愛立信 5G
愛立信介紹
愛立信標識愛立信公司(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1876年成立于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從早期生產電話機、電話交換機發展到今天,愛立信的業務已遍布全球140多個國家,是全球領先的提供端到端全面通信解決方案以及專業服務的供應商。 目前,愛立信的業務體系包括:通信網絡系統,專業電信服務,技術授權,企業系統和移動終端業務(擁有索尼愛立信移動通信公司50%的股份)。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