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LCD顯示面板中,液晶材料是最為核心的原材料之一,對液晶面板的質量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據統計,2013年我國液晶材料的需求量約為90噸,但90%以上的市場份額被國外公司壟斷,這使得我國在LCD產業鏈的上游“先天不足”,并已經成為阻礙我國發展為LCD產業強國的一個“短板”。如何尋找產業轉型與升級的突破口,提高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本文試圖以專利為視角,通過對液晶材料領域1995年至2014年的所有中國專利申請進行全面分析,并對本領域國內外重點申請人進行
- 關鍵字:
液晶 LCD
- 在2015年的CES上,玻璃基板制造商康寧(Corning)發表稱之為「Iris」的最新玻璃產品,主要應用于薄型化電視專屬的側光式背光( edge -lit)LCD( 液晶顯示器 )電視的導光板(light-guide plate,LGP)。IHS DisplaySearch表示,目前LCD背光板的導光板主要材料為丙烯酸 (acrylic),也就是壓克力,而康寧提出了革命性新材料 -玻璃,在業內引起廣泛討論,究竟玻璃制成的背光板能否在LCD電視和OLED電視中掀起一場新革命?
康寧表示,Iris
- 關鍵字:
康寧 LCD OLED
- 根據光電協進會(PIDA)統計,臺灣LED元件產值保持第一,2014年臺灣有LED磊晶片、晶粒雙雄晶電與璨圓的大整并、億光的擴產計畫,以及吸引國際大廠Cree入股隆達等重要事件,使得臺灣在國際間的能見度都有相當程度的提升;預估2014、2015年臺灣LED元件產業可分別達到10%、14 %的成長率。
PIDA分析指出,日本因匯率連兩年大幅貶值,對日圓計價的產品價格競爭力應將相對提高。但2014年Nichia、Toyoda Gosei 營收表現不一,呈現一長一消,使得日本LED元件產業預估2014
- 關鍵字:
LED LCD
- 韓國三星電子(SamsungElectronics)在稍早決定只保留韓國、美國與大陸的個人電腦(PC)事業。為了強化保留下來的重點地區競爭力,三星正聚焦于推出新產品。
根據韓媒D-Daily報導,三星瞄準PC市場的谷底反彈效應,正在規劃搭載AMD中央處理器(CPU)的ATIVBook9Lite與ATIVBook9產品線多樣化的策略。配備英特爾(Intel)新一代核心處理器Broadwell的NB也將搶先上市。
公司并計劃將液晶顯示器(LCD)電視上積累的各項技術應用在AlOPC上,同時大部
- 關鍵字:
三星 LCD AMD
- LCD(液晶顯示)電視產業在經過2013一整年的疲軟后,2014年各季度的全球出貨量均大幅增長,三季度的出貨量增幅更是超過10%。IHSDisplaySearch預測,2014年全球LCD電視出貨量將達2.23億臺,比去年增長7%,出貨面積增長16%。而隨著近期LCD電視增勢平穩,IHSDisplaySearch預計2015年的出貨量將增至2.39億臺。
IHSDisplaySearch電視研究總監PaulGagnon表示:“2014年三季度,LCD電視從電視廠商到零售商的出貨量在幾
- 關鍵字:
LCD
- 對于中小尺寸TFTLCD的定義是尺寸小于9.0寸的面板,其主要應用為手機、電子相框、數碼相機以及尺寸較小的可攜式平板電腦(如7.0寸,8.9寸)等等。
中小尺寸面板的尺寸區間是1.0寸到8.9寸,應用產品包括游戲機、車載顯示器、數碼相機、可攜式個人電腦、手機、多功能打印機、便攜式DVD、MP3、GPS以及其它應用。每種應用產品都有各自不同的產業特征,對于TFTLCD面板,手機、游戲機、數碼相機和車載顯示器是最重要的幾個應用。2012年,手機TFTLCD占全部中小尺寸TFTLCD面板出貨的60%以
- 關鍵字:
LCD 平板電腦
- IHS DisplaySearch表示,智慧可穿戴設備的巨大潛力正推動著面板廠商專門為該應用類型開發面板,尤其是智慧手表。據DisplaySearch在「智慧設備市場和預測報告」中所述,將可穿戴設備分為三類,分別為頭戴式、活動追蹤式和智慧手表。
DisplaySearch認為,在上述三種類型中,以智慧手表最具發展潛力,因為它使得智慧手機的功能更易操作。然而,可穿戴手表并未得到普及,目前使用可穿戴手表的人大多是為了透過其奢侈性彰顯自己的社會地位及獨特性,而非為了使用其功能;大多數人仍然使用智慧手機
- 關鍵字:
可穿戴設備 LCD OLED
- 對于中小尺寸TFT LCD的定義是尺寸小于9.0寸的面板,其主要應用為手機、電子相框、數碼相機以及尺寸較小的可攜式平板電腦(如7.0寸,8.9寸)等等。
中小尺寸面板的尺寸區間是1.0寸到8.9寸,應用產品包括游戲機、車載顯示器、數碼相機、可攜式個人電腦、手機、多功能打印機、便攜式DVD、MP3、GPS以及其它應用。每種應用產品都有各自不同的產業特征,對于TFT LCD面板,手機、游戲機、數碼相機和車載顯示器是最重要的幾個應用。2012年,手機TFT LCD占全部中小尺寸TFT LCD面板出貨的
- 關鍵字:
LCD 液晶面板 索尼
- 遠程醫療是網絡科技與醫療技術相結合的產物,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以及進入老齡化社會的需要,發展遠程醫療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遠程醫療從使用對象上可分為:面向醫院的遠程醫療系統和面向家庭的遠程醫療系統。面向家庭的遠程醫療系統的功能包括:遠程“看醫生”、遠程監護、遠程醫學信息查詢 /咨詢等。
國外的遠程家庭醫療更加注重遠程“看醫生”,個人/ 患者在家中就可與醫生進行實時語音、圖像信息交流,可實現在線檢測人體生理信號并給出診斷。這種系統是以視頻會議
- 關鍵字:
ARM9 遠程醫療 LCD
- 藍牙技術是一種用于替代有線電纜的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它是由多家公司發起的SIG組織制定的無線通信技術標準,目的是取代現有的PC、打印機、傳真機、移動電話和家庭網關等設備上的有線接口,為個人提供語音數據和普通數據的無線傳輸。
引言
藍牙技術是一種用于替代有線電纜的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它是由多家公司發起的SIG組織制定的無線通信技術標準,目的是取代現有的PC、打印機、傳真機、移動電話和家庭網關等設備上的有線接口,為個人提供語音數據和普通數據的無線傳輸。藍牙設備的工作頻段選在全世界范圍內都可以自
- 關鍵字:
藍牙 LCD Linux
- 8寸晶圓代工產能卡位戰提前啟動,法人指出,聯電8寸廠能已被指紋辨識芯片、LCD驅動IC,以及電源管理IC客戶搶購一空,明年將成為8寸晶圓代工大贏家。
過往8寸晶圓廠主要生產LCD驅動IC、電源管理芯片等產品,隨著蘋果新機導入指紋辨識芯片,非蘋陣營明年全面跟進,相關芯片廠也開始卡位8寸晶圓產能,造就市場榮景。
此外,原以6寸生產金屬化合物半導體場效晶體管(MOSFET)也為了提升競爭力,相繼轉入8寸廠生產,讓8寸晶圓廠產能更為吃緊。
包括指紋辨識芯片、LCD驅動IC及電源管理芯片三大半
- 關鍵字:
聯電 MOSFET LCD
-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嵌入式系統正在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到航空航天、消費類電子、通信設備等領域。而在嵌入式系統中,LCD作為人機交互的主要設備之一,顯示系統又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年來,隨著微處理器性能的不斷提高,特別是ARM處理器系列的出現,嵌入式系統的功能也變得越來越強大。液晶顯示器由于具有功耗低、外形尺寸小、價格低、驅動電壓低等特點以及其優越的字符和圖形的顯示功能,已經成為嵌入式系統使用中的首選的輸出設備。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單色的LCD已不能滿足人們在各種多媒體應用方面的更高要求,彩色LCD正
- 關鍵字:
ARM LCD
- 引言
顯示技術正朝著大屏幕、高清晰度、高亮度和高分辨率的方向發展。通常說來,將屏幕顯示面對角線尺寸在1米(40英寸)以上的顯示稱為大屏幕顯示。投影機作為一種重要的顯示設備,已經廣泛地應用到了金融、教育、企業、軍事等多個領域,它所具有的大幅面、高清晰多媒體演示功能,使信息的傳遞具有更好的效果。目前,市面上的主流產品是三片式LCD投影機和DLP投影機,其中,三片式LCD投影機的市場份額高達三分之二。
然而,投影機的主要采購者絕大多數是政府部門、企業和高校。無論是三片式LCD投影機還是DLP投影
- 關鍵字:
FPGA LCD
- 1 引言
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TFT-LCD作為在亮度、對比度、功耗、壽命、體積和重量等綜合性能上全面趕上和超過 CRT的顯示器件,被廣泛用于各種儀器儀表、電子設備及控制領域中。與之相關的顯示控制技術也呈現出越來越多的方式。本文以 640*480的數字輸入的 TFT_LCD顯示屏為例,介紹了一種基于 NiosII軟核處理器實現對 TFT-LCD接口的方法。解決了通常情況下必須使用LCD 控制專用芯片才能解決 LCD顯示的問題。
2 系統組成
系統框如圖 1所示。系統是由 FPGA
- 關鍵字:
FPGA NiosII TFT-LCD
- 1引言
通過彩色液晶顯示器(LCD)取景是數碼相機優于傳統相機的重要特性之一,它解決了使用取景框取景帶來的各種不便,而且可以在拍攝現場用液晶顯示器回放剛拍的相片來查看拍攝效果[1],從而決定是否留下這張照片,這樣能使攝影者更好地控制照片的質量。所以用液晶顯示器進行取景和回放是數碼相機兩大必不可少的功能。同時液晶顯示器還用來顯示菜單,提供良好的人機交互界面。目前市場上出售的數碼相機使用的液晶顯示器都是彩色TFT液晶顯示器,這種液晶顯示器解決了一般液晶顯示器中相鄰像素串擾的現象[2],所以可用來顯示
- 關鍵字:
FPGA TFT-LCD ASIC
液晶顯示(lcd)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液晶顯示(lcd)!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液晶顯示(lcd)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液晶顯示(lcd)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