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企業的轉型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他們也很無奈,中韓企業的崛起直接威脅到了它,而之前沒有對手。同時,東芝、松下、夏普、索尼等已不單純是家電企業,家電只占據一小部分,例如松下的家電業務占比不到15%。”家電觀察人士劉步塵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其實日本的所謂的家電企業,正在有意地淡化家電的板塊,轉型到別的領域。”
Walkman和電視代表的日本電子產業巔峰時刻已經一去不復返, 早在十年前,日本家電開始邊緣化,全球格局悄然生變。
回看時間線,
- 關鍵字:
東芝 松下
- 卡片式或穿戴式智能設備經常遇到的使用場景是需要放在錢包或者口袋中隨身攜帶,這就要求電池能夠承受彎曲或者扭曲。這類設備經常需要使用小型薄片柔性電池,但是這類電池在受到彎曲或扭曲之后性能容易衰減,造成設備運行時間縮短。實際上,在柔性電池方面,以下問題一直是需要克服的技術障礙:
1) 如今的鋰離子電池材料本身不具備柔性,如何讓電池材料適應這種應用場景
2) 電池被彎曲/扭曲時,如何維持電池材料顆粒之間良好的接觸,減低接觸阻抗
3) 在電池被彎曲/扭曲的場景下,如何保證電池不漏液。
4
- 關鍵字:
松下 鋰離子電池
- 近日傳出消息,松下考慮在2017年度內出售液晶面板產線、半導體事業公司股權。
因為之前等離子事業失敗,拖累松下在截至2012年度為止的2年間累計慘虧約1.5萬億日元,迫使于2012年就任社長的津賀一宏采用大規模裁員措施,除了結束美國與中國的電視生產業務、退出日本國內消費性智能手機市場外,也同時結束等離子電視與等離子面板事業,并出售鉛蓄電池等多個事業部門。
據了解,松下現在位于兵庫縣姬路市的液晶面板工廠目前擁有2條產線,其中一條將停止生產、并計劃出售生產設備。而半
- 關鍵字:
松下 液晶面板
- 松下在日本地位相當于華為在中國的地位。和華為清理34+員工一樣,松下旗下多個部門的員工可能無法參加母公司2017年的100周年慶賀儀式了。日媒報道稱,由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創辦,日本最大的跨國企業松下集團,計劃對多部門裁員,并出售液晶面板生產線和半導體業務股份。雖然日本電子品牌走下坡路,但是與東芝、夏普等日本百年老店不同,松下轉型迅速,從B2C轉型B2B非常成功。2017年是松下成立100周年,正式躋身為百年老店,松下試圖在四月份開始的新財年內,實現自己的10萬億日元的銷售目標。
松下分拆數碼相機
- 關鍵字:
松下 相機
- 3月27日,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松下將對6項虧損業務進一步進行整合。除了討論2017財年(截至2018年3月)出售液晶面板生產線和半導體業務公司的股票之外,還將于2017年春季拆分數碼相機等3項事業部門以減少人員。2012年就任的松下社長津賀一宏進行了大規模整合,雖然恢復了企業的經營健全,但目前業績仍然低迷。松下進行整合之后仍看不到下一步行動,體現了難以培育新盈利來源的全球大型電子企業的姿態。
拆分3個事業部門
松下此前撤出了等離子電視和等離子面板業務,出售了鉛蓄電池等眾多業務。此次的
- 關鍵字:
松下 液晶面板
- 據報道,松下(Panasonic)計劃對無法盈利的多個業務部門進行裁員,并可能出售液晶面板生產線和半導體業務股份。
報道稱,本次被列為裁員對象的6個業務部門,其2016年銷售額預計為3800億日元,占公司整體銷售額的5%,并且還出現約460億日元的虧損。
松下曾在2011年至2012年期間,出現超過7500億日元的凈虧損。
為縮減成本,隨后啟動了大規模的裁員計劃,并相繼撤出美國和中國市場的電視機生產以及日本國內的智能手機業務。
2013年,松下還出售了位于日
- 關鍵字:
松下 液晶面板
- 再過一段時間,如果我們想測量心率,不再需要專用設備,只要有手機就行了。
松下宣布,它正在開發新的攝像頭技術,該技術可以“閱讀”脈搏。
最近,松下在東京舉辦展示會,新技術成為展會的主角。松下給新技術取名叫作“Contactless Vital Sensing”,有了該技術,測量軟件可以用在各種類型的攝像頭上,甚至連網絡攝像頭都可以用。
技術到底是怎樣運行的呢?Contactless Vital Sensing監測皮膚,看它是如何反射光線的
- 關鍵字:
松下 攝像頭
- 松下電器機電(中國)有限公司 展位號:E5.5100 松下電器機電(中國)有限公司負責松下集團在中國市場的電子材料,電子元器件,電池,汽車電子設備,工廠和工業自動化設備及方案等的銷售。在中國市場耕耘20年,為中國的電子電器行業的發展做出貢獻,銷售規模也達到了200億人民幣以上。我們聚焦于車載,省能源/新能源,安防及工業自動化等各新興產業,并與各行業的龍頭企業形成戰略合作關系。 此次在2017慕尼黑上海電子展上,松下將集合綠色出行、智慧家庭、智能樓宇三個領域內的最新技術,從單品到解決方案,從元件到
- 關鍵字:
e星球 松下
- 據外媒報道,松下公司計劃深化與特斯拉的合作,之前雙方的合作集中在電池領域,今后還會涉及到自動駕駛技術。
特斯拉旗下的Model S、Model X和Model 3的電池都由松下集團來提供,未來還將想特斯拉電池工廠投資16億美元。才外,松下集團CEO Kazuhiro Tsuga表示,松下對特斯拉的自駕系統很感興趣,希望能為其提供更多自動駕駛設備,如傳感器等。
目前,松下已經具備了研發能夠清晰地捕捉快速移動物體的光電導CMOS圖像傳感器,希望把這項技術運用到自動駕駛領域。同時,松下與特斯
- 關鍵字:
松下 特斯拉
- 看好LED應用于汽車市場,日本Panasonic(松下)加速進軍車電領域,規劃收購歐洲車燈大廠ZKW。松下有意收購ZKW除了看好車用市場外,主要在自動駕駛時代來臨,車燈安全性受重視程度提升;此外,松下有意以其感測器專長結合車燈產品,攻入自駕車市場應用。
由于自駕車上路將仰賴感測器偵測路況與行駛,預料感測與鏡頭導入量均因此放大,松下看好自駕車導入感測器商機,有意收購車燈廠,以利將感測器直接導入車燈中,有助于公司爭取市場地位。除了日本大廠有意卡位車用LED領域外,據了解,臺廠群光集團也積極切入車用L
- 關鍵字:
LED 松下
- 據外媒報道,松下正計劃拓展與電動汽車廠商特斯拉的合作關系。松下此前與特斯拉展開了電池業務合作,而未來兩家公司將合作開發無人駕駛技術。松下目前正更多地關注汽車業務。
松下當前發展戰略的中心是汽車應用。該公司正更多地關注企業客戶,降低對低利潤率消費級產品的依賴。低成本的亞洲競爭對手正在這一領域沖擊日本企業。
松下是特斯拉Model S、Model X和未來Model 3的獨家電池供應商。在特斯拉50億美元電池工廠的建設計劃中,松下計劃出資16億美元。
松下CEO津賀一宏表示:&ldq
- 關鍵字:
松下 特斯拉
- 松下總裁津賀一宏(Kazuhiro Tsuga)表示,松下希望將與特斯拉的合作關系從電池領域拓展到自動駕駛技術領域。
由于亞洲低成本競爭對手的挑戰,松下在低利潤率的消費電子產品領域的主導地位正被削弱。為此,松下已經將汽車應用視為未來增長戰略的核心。
當前,松下是特斯拉Model S、Model X和即將上市的Model 3的獨家電池供應商。2014年,特斯拉宣布建立一座超級電池工廠,預計將投入50億美元。其中,松下計劃貢獻16億美元。
津賀一宏在接受采訪時稱:“我們對特斯
- 關鍵字:
松下 Tesla
- 最近看到日本的新聞,里頭談到因為電商帶動的物流革命,即將進攻到日用品與生活必需品,家電大廠Panasonic更進一步預測,這波物流改革最終將影響家電市場。未雨綢繆,Panasonic在2016年7月即開始無家電住宅的實驗,并在11月與黑貓雅瑪多(Yamato)運輸合作,擴大物流貨運能力。
當Amazon開始提供2小時貨物免費到家運送、1小時到家餐點、AmazonFresh這些講究時效的服務時,日本也從2016年9月起,由樂天(Rakuten)、Yodobashi Camera等,開始提供24小時
- 關鍵字:
松下
- 據悉,松下日前宣布將收購工業用高亮度直接二極管激光器的全球供應商TeraDiode所有股份。
高精度和高品質的激光加工技術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以滿足對輕質和高剛度特性的需求,以及在汽車和其它工業中的高設計靈活性和高生產率的需求。
TeraDiode的高亮度直接二極管激光器具有專有的波長光束組合技術,預計將成為可以實現上述廣泛的工業市場需求的下一代激光器。
雙方在2013年開始了戰略聯盟,以迅速滿足這樣的市場需求,并成功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直接二極管激光焊接機器人系統。
同年,
- 關鍵字:
松下 TeraDiode
- 松下和特斯拉開始啟動生產內華達州里諾Gigafactory“2170”圓柱形鋰離子電池。這些電池將用于特斯拉的Powerwall 2和Powerpack 2電池產品中。
2170電池由特斯拉和松下共同設計。2170電池成本低且性能好,非常適合于電池產品和電動汽車。
特斯拉指出Gigafactory在11月份啟動生產,建成以后將成為全球最大工廠。此項浩大的項目正在分階段完成,將會不斷擴大。2018年,該公司預計該電站每年將生產35GW的電池,幾乎相當于當前全球電池
- 關鍵字:
特斯拉 松下
松下介紹
Panasonic中文“松下”(早期叫National,1986年開始逐步更改為Panasonic,2008.10.1日起全部統一為Panasonic)由日本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自1918年松下幸之助創業;發展品牌產品涉及家電、數碼視聽電子、辦公產品、航空等諸多領域而享譽全球;更有松下營銷文化的積淀,使得該企業品牌躍入《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
松下電器80時代,免稅商場才能購買到的Nat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