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果不是2005年6月7日接手狀況不佳的西門子手機,并且在此后的18個月拼命向西門子輸血超過8億歐元,明基也不會出現持續的蟄伏。”這是《商業周刊》亞洲版上的評論。實際上,明基收購西門子,被很多MBA教材視作典型案例,拿來與聯想收購IBM電腦做對比。殊不知當年IBM在與聯想碰頭之前,通過金融中介第一個碰頭的卻是明基,可明基掌門人李焜耀卻放棄了通過IBM拿下電腦市場,卻在此后選擇了西門子手機,以此來邁出明基的全球化步伐。可誰也沒想到的是,西門子手機存在著無法挽救的先天問題,加之
- 關鍵字:
手機 明基 西門子 收購
- 7月29日,西門子宣布將旗下企業通信部門51%股份出售給私人投資公司格雷斯集團,這是西門子繼2005年出售手機業務給明基,2006年分拆電信設備業務與諾基亞合資成立諾西公司之后,進一步剝離其通信業務。早在2004年,西門子便將其網絡和通信業務部門重組為通信業務集團,隨后開始將該集團的三大業務部門一一出售,至此,這一漫長的重組過程終于完成。
就在同一天,另一個電氣巨頭通用電氣宣布了最新的業務重組計劃,將六個業務部門精簡為四個。在此之前,GE已經標售其家電業務,相關的洽談和議價正在進行。這些重組行動
- 關鍵字:
西門子 通信 手機 明基
- 當地時間本周五,全球第三大計算機制造商中國臺灣宏基公司任命意大利人吉安弗蘭克-蘭奇(Gianfranco Lanci)為新的首席執行官。
1997年,宏基收購了德州儀器的TravelMate 筆記本業務,在德州儀器工作的蘭奇也隨之加盟宏基公司。 宏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新的任命中,目前擔任宏基公司總裁職務的蘭奇將兼任宏基公司首席執行官。宏基公司目前的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王振堂(J.T. Wang)將放棄宏基公司首席執行官職務,但他將擔任宏基集團首席執行官。
過去數年來,筆記本業務是宏基公司實現
- 關鍵字:
宏基 計算機 筆記本 明基 手機 偉創
- 臺灣液晶電視市場經歷土洋家電及信息廠商相繼祭出破盤價格浴血戰,出現結構性丕變。今年前八個月銷售量前三名,由擁有關系企業面板廠給予優惠價格作奧援的大同、奇美及明基包辦。 業者指出,臺灣索尼、臺灣松下、臺灣樂金及東元等廠家都搶當市場龍頭,今年底勢必會再引爆另一波價格割喉戰,37英寸、40英寸及42英寸液晶電視降價幅度少則三千元,多則五千元以上,46英寸大尺寸液晶電視降幅則從一萬元起跳。 業者指出,中國臺灣電視機市場每年需求約一百萬臺,在各家電及信息廠商相繼推出新機型加入市場戰局而帶動買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液晶電視 臺灣 明基 液晶顯示 LCD
- 5月9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道,明基電通由于公司財報巨虧及涉嫌內幕交易案,昨日由我國臺灣桃園地檢署偵查終結并正式起訴,明基董事長李焜耀、總經理李錫華、財務副總裁游克用、前財務主管劉維宇、劉大文均被指涉嫌內幕交易、洗錢等罪名正式起訴,但控方未提出具體刑罰。 根據控方起訴書顯示,經偵查認定,明基經董事會通過配發的員工分紅股票保留部分認定為公款,而明基高管此前曾將該部分股票匯入特定賬戶進行買賣操作,已經觸犯了相關法規。 但值得一提的是,控方并未提出具體刑罰要求。此前包括李焜耀在內的多位明基高層分別保釋,而游克用則
- 關鍵字:
明基 訴訟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 4月25日下午最新消息,明基分拆品牌及代工計劃出現大逆轉。明基董事會今天決定,母公司將改名為佳達電通(Jia Da),保留ODM(原始設備生產商)業務,專注代工;BenQ等品牌部門則并入子公司明基亞太,同時更名為明基電通,資本額約新臺幣36億元(以下均為新臺幣),兩家公司仍由李焜耀擔任董事長,最快于9月1日分拆完畢,此舉也將使明基每股凈值回升到11.3元,恢復信用交易。
明基自從去2006年8月宣布品牌代工分拆計劃后,半年多來持續進行組織重組。原本最初的規劃是將代工部份分拆出去,并引進戰略合作伙
- 關鍵字:
佳達電通 明基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 最新消息,明基分拆品牌及代工計劃出現大逆轉。明基董事會今天決定,母公司將改名為佳達電通(Jia Da),保留ODM(原始設備生產商)業務,專注代工;BenQ等品牌部門則并入子公司明基亞太,同時更名為明基電通,資本額約新臺幣36億元(以下均為新臺幣),兩家公司仍由李焜耀擔任董事長,最快于9月1日分拆完畢,此舉也將使明基每股凈值回升到11.3元,恢復信用交易。 明基自從去2006年8月宣布品牌代工分拆計劃后,半年多來持續進行組織重組。原本最初的規劃是將代工部份分拆出去,并引進戰略合作伙伴,然后掛牌上
- 關鍵字:
佳達電通 明基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 因并購西門子手機而深陷財務困境的明基,再次動刀。
4月2日,明基發布公告稱,其已透過巨額交易方式,出售所持有的友達股票10萬股,涉及金額約45.4億新臺幣。
明基公告中以買主要求保密為由,未對外透露股票的具體承接對象。明基稱,今年4月,公司還將賣出在臺灣固網的持股,金額約8.7億新臺幣,以完成去年末制定的100億新臺幣償債計劃。
明基期望在短期內降低負債比,提升凈值,以求盡快彌補合并西門子手機部門后的巨額虧損。
百億償債計劃
據了解,明基此次出售10萬股友達股票后,其在友
- 關鍵字:
明基 施振榮
- 西門子收購崩盤、內幕交易傳聞、64.5億元的驚人虧損,連續的打擊讓明基董事長李焜耀再次請辭,卻再次被全體董事挽留。明基公司昨日證實了這一消息。 3月20日,明基公布了其歷史上最難看的財報——由于收購西門子手機失敗,導致虧損金額達276.1億元新臺幣(約合64.5億元人民幣),超過了其整個公司資產。明基希望通過此次財報,把收購西門子所帶來的財務影響完全清算。 國際擴張無望,老本卻賠了個精光,作為明基最高決策者,半年以來,李焜耀已兩次決心引咎辭職。 “董事會的留任,表達了對李焜耀先生的信任”,明
- 關鍵字:
巨虧64.5億元 明基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 據路透財經報道,由于公司財報巨虧及陷入內幕交易丑聞,明基董事長李焜耀提出辭職,但遭董事會否決。 明基董事長李焜耀請辭被董事會挽留 明基副總王文燦表示,董事會否決了李焜耀的請辭,并要求他持續擔任舵手,帶領公司扭轉業務。 明基宣布其第四季虧損較預期嚴重,因受手機部門拖累,此外,明基預估第一季營收將下滑。財報顯示,明基第四季凈虧損78.9億臺幣,為連續第五季虧損,更高于一年前的虧損60.2億。 明基去年底宣布其德國手機部門申請無力清償保護,而明基財務副總上周因涉嫌內
- 關鍵字:
第四季 虧損 李焜耀 明基 請辭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 半年之中,明基電通董事長李焜耀兩次提出辭職。 昨天,明基公布了2006年全年財報,由于收購西門子手機戰略失敗,導致虧損金額達276.1億元新臺幣(約合64.5億元人民幣),超過了其整個資本額。 2006年財報是明基歷史上最差的業績,去年9月28日雖宣布停止投資德國子公司,但仍要承擔手機后續維修費以及專利費用。董事長李焜耀決定負起責任,昨日在董事會會議上提出辭呈,不過遭到董事反對,這已是去年9月底之后,他第二次表達出卸任念頭。 李焜耀以及明基總經理李錫華均未出席董事會會議。明基全球營銷總部總經
- 關鍵字:
巨虧 明基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 據國外媒體報道,明基旗下德國手機部門破產管理人周一表示,已放棄原先尋求單一收購者的努力,今后將把將把該部門分拆成多份資產對外出售,其中部分資產將在eBay及該管理人網站(www.pluta.net)上拍賣。 明基德國手機部門破產管理人稱,目前已在自家網站上拍賣電腦、桌椅等辦公設備,拍賣起始價為1歐元;而較大型制造設備有可能通過二手市場出售。此前已有多家企業或投資集團表示,希望能收購明基德國手機部門,但皆遭到該破產管理人或債權人委員會的拒絕,原因是認為這些潛在買家無法證實各自的資金實力。 據悉
- 關鍵字:
eBay上拍賣 德國 明基 手機部門 通訊 網絡 無線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 起因:明基放棄德國手機子公司 2006年9月28日,在距離國慶還有兩天的時候,國內門戶網站新浪傳出一個消息:明基不再投資德國手機子公司,申請無力清償保護。此時,距離去年10月1日明基對西門子手機業務的收購完成只有整整一年的時間。 由于趕上國慶黃金周,這一消息在國內并沒有引起廣泛關注。但是,在黃金周結束之后,這一消息立即成為各大網站的熱點,一種“西門子手機即將徹底消失”的說法也開始盛行。 難道一場姻緣就此結束?
- 關鍵字:
明基 手機專題 西門子
- 一年前明基西門子手機高調合作的聲音仍在耳邊,一年后宣布德國公司“申請清償”,2005年通訊業最受關注的明基移動合并西門子手機部門的“蛇吞象”案例如今以失敗告終。 “雖然失敗了,但是明基移動這種實用為先,果斷‘斷腕’的做法,仍舊顯示了企業的風格。”易觀咨詢分析師林娟如是說。 管理顧此失彼 兩家公司不同的文化沖突和西門子手機迅速下降的市場份額,是明基老總施振榮公開承認的“失敗”理由。 分析師也表示,德國公司遲緩的反應速度及文化差異,使明基無法實現迅捷的管理,而管理的顧此失彼,又使明基資金流動無
- 關鍵字:
明基 手機專題 西門子
- 猜測:明基西門子何去何從? 事到如今,“明基-西門子”手機的命運,恐怕是很多人最關注的焦點。畢竟作為一個曾經風光無限的品牌,“西門子”手機如今的坎坷命運還是讓很多人感到遺憾。那么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可能的情況。 結果一: 根據明基的申請,法院宣告明基移動破產,明基手機業務重新整合,并且繼續使用“明基-西門子”品牌。按照明基的想法,這種結果無疑是對明基最為有利的。但是,根據目前的情況,無論是西門子、德國政府都不不
- 關鍵字:
明基 手機專題 西門子
明基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明基!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明基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明基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