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LTE的成熟和5G商用的日益臨近,5G無線頻譜資源規劃引起業內外廣泛關注。在全球頻譜資源日趨緊張的形勢下,如何為5G分配資源、如何提高頻譜資源利用率成為問題的關鍵所在。在9月7日舉辦的中國無線技術與應用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無線電管理局副局長闞潤田表示,5G不宜采取獨占頻率資源的做法,也不會為5G分配全國性的頻段,并且有可能在同一個頻段上頒發兩張或者三張牌照,以提高頻譜資源利用率。
根據ITU的預計,到2020年IMT的頻譜資源需求總量在1300-1800MHz,然而我國規劃的頻譜只有687
- 關鍵字:
5G 無線電
- 頻譜資源是移動通信發展的前提條件,而隨著頻譜資源的日益稀缺,如何規劃和統籌頻譜資源就成為了影響5G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要滿足高速率的5G應用需求,充足而連續的頻譜資源必不可少。
- 關鍵字:
5G 無線電
- 相信童鞋們都對大名鼎鼎的認知無線電技術有所耳聞,那到底是個什么東東呢?下面就來給大家普及一下認知無線電的基本知識。
隨著無線通信需求的不斷增長,對無線通信技術支持的數據傳輸速率的要求越來越高。根據偉大的香農同志所提出的信息理論,這些通信系統對無線頻譜資源的需求也相應增長,從而導致適用于無線通信的頻譜資源變得日益緊張,成為制約無線通信發展的新瓶頸。另一方面,已經分配給現有很多無線系統的頻譜資源卻在時間和空間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閑置。問題出現了,解決發法捏?因此,偉大的科學家筒子們提出了采用認知無線電(
- 關鍵字:
無線電 動態頻譜
- 無線及定位模組與晶片的全球領導廠商u-blox宣布,該公司的ELLA W1和ODIN-W2短距離無線電模組系列已獲得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的合格認證。 NCC是專責規范資訊、通訊與廣播電視產業的獨立管理機構。 臺灣NCC認證能為需要藍牙與Wi-Fi通訊連接技術的裝置制造商提供更多的設計靈活性。藉由認證的取得,u-blox的客戶可簡化其終端產品的認證過程,并能縮短三至六個月的產品上市時間。ELLA-W1是主機式(host-based)多重無線電模組系列,而ODIN-W2是獨立式多重無線電閘道器模組。這
- 關鍵字:
無線電 藍牙 Wi-Fi u-blox
- 電子技術、無線電維修技術絕不是一門容易學好、短時間內就能夠掌握的學科。這門學科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多,各方面又相互聯系,作為初學者,首先要在整體上了解、初步掌握它。如果認為通過3~5個月的學習就能掌握這門技術,那是非常天真的想法?! ?.怎樣才能學好電子技術 這個問題很大,解決這個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首先需要時間,其次還要多看書和多實踐,邊看書邊實踐?! W好這門學科至少包括下列三方面的內容,這三方面技能缺一不可,并且相互影響,它們之間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1)掌握電路工作原理,也就是能夠看懂電
- 關鍵字:
無線電 電路圖
- 近日,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科技與質量司指導,國防科技工業第二計量測試研究中心、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西安分院、中國宇航學會計量與測試專業委員會、URSI中國國家委員會電磁計量專業委員會、計量與校準技術重點實驗室、《宇航計測技術》編輯部主辦,國防科技工業第二計量測試研究中心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西安分院聯合承辦的“2015國防無線電&電學計量與測試學術交流會”在陜西省西安市順利召開。會議參會代表來自核、航空、航天、船舶、兵器、電子等軍工行業,以及軍隊和企業等45家單位,與會專家
- 關鍵字:
羅德與施瓦茨 無線電
- 發明無線電(radio)的19世紀、20世紀初義大利工程師馬可尼(Guglielmo Marconi)之女Gioia Marconi Braga,為了紀念父親,發起捐贈設立年度“馬可尼獎(Marconi Prize)”;這個獎項就像諾貝爾獎(Nobel Prize)一樣,是頒給現代的科學家,不過諾貝爾獎沒有特別針對電信與網際網路技術設立獎項,因此Gioia希望能讓它成為這些技術領域的最高榮譽。
Gioia的目標是讓馬可尼獎表揚并彰顯電信與網際網路技術對人類帶來的貢獻,她憑
- 關鍵字:
無線電
- 鑒于SDR的接收器僅僅由一個低噪聲放大器 (LNA) 和一個濾波器和ADC組成,隨著半導體行業在RF采樣模數轉換器 (ADC) 領域的進步,那些預見到真正軟件定義無線電 (SDR) 的系統工程師們借此得以實現了之前的設想。例如:在RF波段范圍處于700MHz到3.8GHz之間的蜂窩通信基礎設施中,這一愿望就將很快成為現實。這是因為隨著越來越多功能越來越強大的設備的涌現,能夠滿足用戶對更小外形尺寸、更低系統功耗和更高密度的要求,從而讓
- 關鍵字:
無線電 SDR
- 信號發生器是一種能提供各種頻率、波形和輸出電平電信號的設備。在測量各種電信系統或電信設備的振幅特性、頻率特性、傳輸特性及其它電參數時,以及測量元器件的特性與參數時,用作測試的信號源或激勵源。
無線電導航數字信號源的系統設計,完整參考方案
本無線電導航數字信號源總體設計思想采用直接數字頻率合成器(DDS)技術,設計精確的時鐘參考源精度、頻率和相位累加器字長和正弦波函數表,實現研制技術要求的輸出頻率變化范圍、頻率變化步長和頻率精度的調制正弦信號形式。
基于DDFS的程控音頻儀器測試信號源
- 關鍵字:
無線電 FPGA
- 一、概述
在現代航空中,導航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技術。通常,我們把引導運載體按既定航線航行的過程稱為導航。利用無線電技術對運載體航行的全部(或部分)過程實現導航,稱為無線電導航。到目前為止,無線電導航系統是世界上軍、民航使用最為廣泛的導航裝置,幾乎所有的軍、民航機場都裝有無線電導航系統。當前,我國民用和軍用航空中近程導航的現狀也仍是以無線電導航為主,并且由于現有的飛機著陸系統裝置仍不健全,因此,無線電導航系統對于保障飛機的歸航和進場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廣泛應用的民用機載無線電導航系統有自動定向機
- 關鍵字:
無線電 數字信號源
- 能夠跨越多個安全數據鏈路獲取準確的實時信息是任何軍事行動取得成功的基石。 由于指揮和控制中心現在需要通過語音和數據直接與戰地士兵進行通信,因此更加需要具備這種能力。 但是,只有具備與高級無線技術一樣出色的能力 - 能夠導航復雜的射頻(RF)網和信號處理技術以及在充滿挑戰的RF頻譜環境中呈現無縫、可靠和安全的通信網絡,從而在適當的時間提供適當的信息,才能成為戰略和戰術優勢。
以前,軍隊一直依賴于各種不同且不兼容的無線電和波形來為戰術無線電、機載鏈路、衛星通信、中繼基站和緊急發射器以及新興的特定應用
- 關鍵字:
無線電
- 引言
軟件無線電技術的宗旨是構造一個具有開放性、標準化、模塊化的通用硬件平臺,將無線通信的各種功能,如工作頻段、調制解調類型、數據格式、加密抗干擾模式、通信協議等用軟件來完成,并使寬帶A/D和D/A轉換器盡可能靠近天線。理想的軟件無線電結構如圖1所示。其中,N-/RT為準時和實時;信源 /信宿包括窄帶業務與未來的寬帶業務。
傳統的短波電臺由于頻率資源擁擠,時變電離層信道嚴重的頻率選擇性衰落以及多徑時延、各種大氣噪聲以及人為無線電噪聲的影響,只適合于傳輸模擬話音以
- 關鍵字:
無線電 中頻
- 相對于有線遙控,無線遙控不受距離的影響,完全消除了拖纜式遙控裝置所帶來的故障隱患,給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便利。隨著數字處理技術的快速發展,無線數字通信技術日趨成熟,其抗干擾能力強和易于對數字信號進行各種處理等優點,使得無線遙控系統的抗干擾性能逐步提高,安全性能大大改善。目前的無線遙控領域主要有超聲波遙控、紅外線遙控及無線電遙控。相對于超聲波遙控和紅外線遙控, 無線電遙控是利用無線電信號在空氣中傳播,根據無線電波的頻率來遙控,可穿透一定的障礙物,傳播距離較遠,因此成為無線遙控領域的首選,在國
- 關鍵字:
無線電 Si4010
- 一、 引言
現代通信技術、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促進了無線通信技術從數字化走向軟件化。軟件無線電的出現掀起了無線通信技術的又一次革命,它已經成為目前通信領域中最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所謂軟件無線電,是指構造一個通用的、可重復編程的硬件平臺,使其工作頻段、調制解調方式、業務種類、數據速率與格式、控制協議等都可以進行重構和控制,選用不同的軟件模塊就可以實現不同類型和功能的無線電臺,其核心思想是在盡可能靠近天線的地方使用寬帶A/D和D/A變換器,并盡可能地用軟件來定義無線功能[1]。
- 關鍵字:
FPGA 無線電
- 1 概述
隨著微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可編程芯片的處理能力也在不斷加強,尤其是DSP芯片正在朝著高速,多指令并行執行的方向發展。DSP處理能力的增強,使得原來運算量很大的算法可以用軟件的方式快速實現。由于軟件處理的靈活性,這給整體的無線電體系結構帶來了深刻的變化。
軟件無線電是指一種基于可編程的,具有一定靈活性的高速信號處理平臺。處理平臺上的設備都可以進行重新配置,將通用化、模塊化、標準化的算法單元用軟件方式實現,根據系統的實際需要,在軟件中添加各種不同算法,可以完成特定的功能,因而可以跨越
- 關鍵字:
DSP 無線電
無線電介紹
無線電是指在自由空間(包括空氣和真空)傳播的電磁波,是其中的一個有限頻帶,上限頻率在300GHz(吉赫茲),下限頻率較不統一, 在各種射頻規范書, 常見的有3KHz~300GHz(ITU-國際電信聯盟規定),9KHz~300GHz,10KHz~300GHz。
無線電技術是通過無線電波傳播信號的技術。無線電技術的原理在于,導體中電流強弱的改變會產生無線電波。利用這一現象,通過調制可將信息加載于無線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