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月 20 日消息,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周三發布的年度報告顯示,中國在工業機器人使用方面已超越德國。據IT之家了解,機器人密度是衡量制造業自動化程度的重要指標。IFR 表示,韓國以每萬名員工擁有 1012 臺機器人位居世界首位,自 2018 年以來增長了 5%。新加坡位居第二,中國以每萬名員工擁有 470 臺機器人的密度位居第三,是 2019 年密度的兩倍多。相比之下,德國每萬名員工擁有 429 臺機器人,自 2018 年以來年增長率為 5%。IFR 總裁 Takayuki Ito 表示:“中國
- 關鍵字:
中國 工業機器人 德國 日本 世界第三
- 9月13日消息,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凝暉公開回應了,為何中國AI追了2年,依然落后美國AI 2-3代的問題。在2024中國計算機大會新聞發布會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凝暉出席并回答記者提問“追趕了2年,為什么中美AI還有2-3代的差距?”孫凝暉院士談到,“很正常,中國足球還越追趕越落后了呢。美國就是技術的火車頭,你再怎么討厭它,它一定跑得快?!彪S后,“院士拿國足類比中美大模型差距”的話題就被擠上了熱搜(特別是0:7慘敗日本后,更是激起了網友的怒火),不少網友紛紛點贊,直言描述太到位了。不過也有網友表示:“
- 關鍵字:
AI大模型 美國 中國
- 據央視新聞報道,有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5784億元,增速13.9%。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業采用率已達15%,市場規模約為14.4萬億元。當前,我國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發展,積極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壯大智能產業。6月20日,在天津舉行的2024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上,《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產業發展報告2024》正式發布。報告顯示,我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已經超過4000家,人工智能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和戰略性技術。報告指出,我國立足
- 關鍵字:
中國 人工智能
- 3月20日,蘋果?席執?官蒂姆·庫克(Tim Cook)現身上海。這是時隔五個月后,庫克再次造訪中國。不出意外的話,預計庫克將親臨蘋果靜安零售店明天的開業典禮,這是全球第二大、亞洲規模第一的蘋果零售店,這也是蘋果在大中華區開出的第57家、全上海第8家Apple Store零售店。庫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對于蘋果的供應鏈來說,我覺得沒有比中國更為重要的地方了”,再次強調中國供應鏈對蘋果的重要性。他進?步指出,在過去的30年?,蘋果?直在不斷擴展在中國的供應鏈, 并且持續增加投資以確保其?效運作。根據國外專業
- 關鍵字:
庫克 中國 蘋果 供應鏈 比亞迪 iPhone
- 2023年,隨著美國技術制裁的升級,中國半導體行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美國對先進芯片制造工具和人工智能處理器的限制更加嚴格。10月,美國擴大了對半導體晶圓制造設備的出口管制,從戰略上限制了中國對較不先進的英偉達數據中心芯片的獲取。此舉是遏制中國技術進步的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成功說服日本和荷蘭加入限制先進半導體工具出口的行列。這些制裁暴露了中國芯片供應鏈的脆弱性,促使中國加大力度實現半導體自給自足。國家資金支持國內生產較不先進的工具和零件的舉措,取得了顯著進展。然而,在開發對先進集成電路至關重要的高端光刻系統
- 關鍵字:
中國 半導體 工藝
- 12月14日消息,市場研究公司Rho Motion的最新數據顯示,由于北美和中國的強勁增長抵消了歐洲銷量的下滑,11月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創造了新的歷史紀錄,達到140萬輛。從車型上看,在11月份售出的電動汽車中,純電動汽車占70%,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占30%。從市場來看,中國電動汽車的銷量上漲25%,美國和加拿大的銷量增長43%,而歐洲的銷量與2022年同期相比下降3%。
- 關鍵字:
電動汽車 北美 中國 市場
- 在拜登政府邁出限制向中國出售半導體的第一步重大步驟一年后,它已開始起草額外的限制措施,旨在阻止北京獲得對現代武器至關重要的技術。但近幾個月來,隨著美國芯片公司發出直言不諱的警告,其進展已經放緩:削減對中國的銷售將削弱他們的業務,并破壞政府在美國建造新半導體工廠的計劃。自 7 月以來,全球三大芯片制造商英偉達、英特爾和高通一直強調,打擊中國將產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根據對二十多名官員的采訪,他們在與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和商務部長吉娜·M·雷蒙多等官員的會晤中挑戰了白宮的國家安全智慧,向智囊團示好,并敦促華盛頓
- 關鍵字:
半導體 美國 中國 AI
- 2021年,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上海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下文簡稱《規劃》)?!兑巹潯诽岢隽恕笆奈濉逼陂g上海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目標。上海與長三角各地產業協同發展,到2025年,將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世界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上海電子信息產業規模將超過2.2萬億元,其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超過1.5萬億元;產業基本具備自主發展能力,技術創新策源能力和話語權明顯提升,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形成較為完備的產業生態,打造35家年收入超百億元的龍頭企業,50家具有自主創新能
- 關鍵字:
中國(上海)電子展
- 2022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7587.99億元,占全國的比重為6.4%,占西部地區的比重為30.2%;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3.0%,與全國持平,成為中國“第四極”,其中,作為西部地區重要經濟支撐的電子信息產業居功至偉。此前,成渝地區電子信息先進制造集群已正式獲批全國首個跨省域先進制造業集群。而面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等重大機遇,為進一步促進西部地區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第十一屆中國(西部)電子信息博覽會(簡稱“西部電博會”)如期而至。
- 關鍵字:
西部電子信息產業 中國(西部)電子信息博覽會
- 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綱要》提出成渝地區要聚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終端等領域,共建“云聯數算用”全要素集群和“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聯手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這是黨中央賦予成渝地區的戰略定位和重要使命。近年來,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川渝兩地創新實力最強、產業基礎最好、滲透范圍最廣、經濟增長貢獻最多的萬億級支柱產業。四川集聚了華為、京東方、清華紫光、英特爾、微軟、IBM、德州儀器等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形成涵蓋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與數字視
- 關鍵字:
成渝雙城經濟圈 中國(西部)電子信息博覽會
- 據外媒報道,微軟表示中國已無條件批準其收購視頻游戲公司動視暴雪。目前來看,該交易的最大阻礙仍然是英國的競爭與市場管理局(CMA)和美國的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據悉,微軟收購動視暴雪的交易于2022年1月首次宣布,這筆交易總價達687億美元,如果交易完成將是微軟有史以來最大的交易,也將是迄今為止視頻游戲領域最大的交易。在過去一年半里,為了通過各大監管機構的審批,微軟還與各大競爭對手簽訂為期10年的授權協議,并對此做出了各種承諾和保證,將使全球更多消費者能夠在更多設備上玩更多游戲。此前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對
- 關鍵字:
微軟 收購 暴雪 中國
- 2023年5月22日 北京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了最新的《中國半年度加速計算市場(2022下半年)跟蹤》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加速服務器市場規模達到67億美元,同比增長24%。其中GPU服務器依然是主導地位,占據89%的市場份額,達到60億美元。同時NPU、ASIC 和 FPGA等非GPU加速服務器以同比12%的增速占有了11%的市場份額,達到7億美元。人工智能作為信息技術的主要分支之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并深刻地改變著人類對自身、社會和世界的認知。目前重點研究的領域包括
- 關鍵字:
AI基礎架構 中國“芯”
- 近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全球5G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3年)》,中國企業再傳捷報,今年共有5家中國品牌入選TOP10榜單,較去年再添1家,目前已占據半壁江山。
- 關鍵字:
5G 專利 中國
- 近日,IDC發布了《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22下半年)跟蹤》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下半年中國公有云服務整體市場規模(IaaS/PaaS/SaaS)達到188.4億美元,其中IaaS市場同比增速15.7%,PaaS市場同比增速為31.8%。市場格局方面,2022年下半年IaaS和IaaS+PaaS市場競爭格局保持一致,阿里云、華為云、中國電信天翼云、騰訊云和AWS為市場排名前五位。與此同時,其他競爭對手攻勢不減,前五公有云服務商市場份額集中度比2021年下半年略有下降。與2021年下半年的市場格局相比
- 關鍵字:
IDC 中國 公有云 騰訊 阿里 華為 電信 AWS
- 據臺系設備廠商透露ASML近期由于客戶大砍資本支出、縮減訂單,最重要的是大客戶臺積電也大砍逾4成EUV設備訂單及延后拉貨時間,2024全年業績將明顯承壓。根據ASML的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的凈銷售額為67.46億歐元,較去年同期的35.34億歐元大幅增加,接近翻番,較上一季度的64.3億歐元也有增加;凈利潤為19.56億歐元,較去年同期的6.95億歐元大幅增加,較上一季度的18.17億歐元也有增加。雖然凈銷售及利潤同比環比均有增加,但ASML在財報中也披露了不利的消息,其一季度的凈訂單只有37.52億歐元
- 關鍵字:
ASML 臺積電 7nm DUV 光刻機 出口 中國
恩艾(中國)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恩艾(中國)!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恩艾(中國)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恩艾(中國)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