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9日消息,美國時間周一,微軟總裁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撰文指出,美國在量子計算機研發競賽中絕不能落后于中國。史密斯在文章中強調,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及其政府需優先資助量子研究,否則中國可能超越美國,危及經濟競爭力和國家安全。史密斯寫道:“盡管多數人認為美國仍處于領先地位,但我們不能排除戰略突襲的可能性,也不能忽視中國可能已與美國并駕齊驅的現實。簡而言之,美國絕不能落后,更輸不起整場競賽。”微軟的表態表明,量子計算研究正成為科技巨頭和投資者尋找下一個能與人
- 關鍵字:
微軟 量子計算
- 特朗普關稅下的科技巨頭財報周來襲,「關稅受害者」們終于要正面回應這場風暴可能的沖擊。根據綜合分析,亞馬遜和蘋果可能是關稅風暴中受沖擊最嚴重的兩大科技巨頭 —— 前者嚴重依賴亞洲供應商和零售商,后者則可能因消費者提前購買行為而短期受益但長期承壓。蘋果將在本周四美股盤后公布財報,雖然因消費者恐慌性提前購買可能短期受益,但隨著關稅全面實施,其供應鏈成本上升和消費者購買力下降的雙重壓力將逐漸顯現;而亞馬遜也將于本周四美股盤后公布財報,不僅廣告業務可能受到沖擊,其嚴重依賴亞洲供應商和零售商的市場收入也必將遭受特朗普
- 關鍵字:
亞馬遜 蘋果 關稅 Meta 微軟 特斯拉
- AI會否將取代你的工作? 近年再度成為關注話題。 微軟在最新發布的《2025 工作趨勢指數》報告中指出,新型組織形態「AI 前瞻企業」正逐步崛起,這類企業正善用垂手可得的智能工具,透過建立人類與Agent(虛擬代理人)協同運作的團隊來推動企業轉型。 在中國臺灣,更有超過八成的企業,預計在未來1年半內導入Agents作為數字團隊成員,以擴大勞動力能力。微軟觀察,企業在邁向「AI 前瞻企業」的轉型旅程中,將經歷以「AI 助手輔助工作」、「建立人類與 Agent 共同協作團隊」,與由「人類主導、Agent 執行
- 關鍵字:
微軟 虛擬代理人
- 近日,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宣布,與微軟、Critical Materials Recycling及PedalPoint Recycling攜手,在美國啟動一項跨產業前導計劃-稀土回收。該計劃旨在將約5萬磅的報廢機械硬盤、安裝支架及其他材料回收為關鍵高價值原料,同時大幅降低對環境的影響。機械硬盤在創新設計中使用了多種稀土元素,如釹、鐠與鏑,這些元素有助于HDD精確讀寫數據。目前,西部數據已經成功從報廢硬盤(HDD)中高效回收釹(Nd)、鐠(Pr)與鏑(Dy)等稀土元素,并同步回收金、銅
- 關鍵字:
西數 微軟 稀土
- 微軟正在AI領域做更多的探索。
- 關鍵字:
微軟 AI
- 4 月 10 日消息,微軟向美國俄亥俄州地方媒體 The Columbus Dispatch 表示,這家科技巨頭已擱置了在該州利金縣投資合計 10 億美元(IT之家注:現匯率約合 73.56 億元人民幣)建設三個數據中心站點的計劃。▲ 位于該州首府哥倫布附近的利金縣(方框內淺綠色區域)微軟表示該企業將繼續持有這些數據中心站點的土地,確保其中 2 塊土地可用于農業生產,仍將按計劃為當地公共基礎設施升級提供資金支持,并當地組織合作支持數字技能發展。微軟將繼續根據投資策略評估這三個位于利金縣境內的站點,并打算在
- 關鍵字:
微軟 俄亥俄州利金縣 數據中心
- 4月8日消息,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堅持其全面全球關稅計劃的背景下,美國科技股周一劇烈震蕩,此前市場剛經歷災難性拋售。蘋果、微軟和特斯拉全天收跌,其中蘋果重挫近4%。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Meta和英偉達則逆勢上漲。盤中市場一度因關稅可能推遲的傳聞短暫反彈,但隨后美國白宮否認有關暫停關稅計劃的說法。科技板塊剛經歷殘酷一周,周一再陷入劇烈震蕩。七大科技巨頭(Magnificent Seven)股票市值上周兩日內蒸發逾1.8萬億美元,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錄得新冠疫情爆發
- 關鍵字:
特朗普 關稅 美科技股 蘋果 微軟 特斯拉 半導體
- 4月1日,OpenAI宣布完成了一輪規模巨大的私募融資,融資金額高達400億美元,被認為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私募融資輪之一。融資完成后,OpenAI的估值達到了3000億美元,僅次于SpaceX的3500億美元,與字節跳動一起躋身全球估值最高的私營公司之列。此次融資由軟銀集團領投,投資占比75%(即300億美元),其他投資者包括微軟、Coatue Management、Altimeter Capital和Thrive Capital等。值得注意的是,這輪融資將分兩部分投入:首輪100億美元本月到位,剩余3
- 關鍵字:
OpenAI 融資 軟銀 AGI AI 微軟 馬斯克
- 當地時間3月26日周三,據TD Cowen分析師稱,微軟放棄了在美國和歐洲的新數據中心項目,這些項目原計劃消耗2吉瓦電力。分析師們將此舉歸因于支撐人工智能運算的計算機集群供過于求。他們還表示,最新動作也反映了微軟放棄了部分與OpenAI的新業務。TD Cowen分析師Michael Elias、Cooper Belanger和Gregory Williams在周三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過去六個月中,微軟的收縮策略包括租約取消和延后。與此同時,谷歌已介入,接手了微軟在歐洲放棄的一些租約,而Meta則在歐
- 關鍵字:
美股 英偉達 微軟 新數據中心
- 2025年3月14日,距微軟對華為的Windows系統授權到期僅剩17天。這條維系了六年的"特殊許可"紐帶,即將隨著美國實體清單政策的延續而終結。據供應鏈核心人士透露,華為消費者業務已啟動"全棧自主"戰略——搭載鯤鵬930處理器與鴻蒙PC 4.0系統的商用AI筆記本,將于4月18日正式發布,標志著中國科技企業首次實現PC核心部件的完全國產化替代。回溯2019年5月的"實體清單"事件,微軟當時通過臨時許可繼續向華為供應Windows 10/11系統
- 關鍵字:
華為 微軟
- 當地時間3月3日,AI云計算公司CoreWeave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申請,預計公司估值將超過350億美元,計劃籌集約40億美元。2024年,CoreWeave營收達到19億美元,是前一年的八倍,而同期的資本支出幾乎增長三倍,超過85億美元,凈虧損為8.63億美元,2023年的營收僅為2.29億美元,凈虧損5.94億美元。此外,在IPO申請文件的風險披露部分,CoreWeave承認其在財務報告的內部控制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問題包括IT系統對支持財務報告的應用程序控制不足,以及相關崗位
- 關鍵字:
微軟 AI 云計算 IPO CoreWeave
- 《科創板日報》26日訊,今天凌晨3點,微軟在官網開源了多模態AI
Agent基礎模型——Magma。與傳統Agent相比,Magma具備跨數字、物理世界的多模態能力,能自動處理圖像、視頻、文本等不同類型數據,此外,Magma還能內置了心理預測功能,增強了對未來視頻幀中時空動態的理解能力,能夠準確推測視頻中人物或物體的意圖和未來行為。
- 關鍵字:
微軟 AI Agent
- 微軟開發出名為Magma的新型生成式AI,能自主控制機器人并處理其傳感器信息,朝向ChatGPT等AI通過機器人與現實世界互動的目標邁進一大步。Magma可處理文字、圖像和視頻等多模態數據,并在視覺空間世界中規劃和行動,例如執行UI導航或控機器人等任務。 微軟表示,Magma能有效地從公開的視覺和語言數據中轉移知識,將語言和空間智能結合起來,以應對復雜的任務。Magma是從大型語言模型和聊天機器人轉向「AI代理」的趨勢的一部分,AI代理可以代表人類執行任務。 但這項技術仍存在技術限制,例如OpenAI最近
- 關鍵字:
微軟 生成式AI 機器人技術 自主式互動
- 隨著美國科技巨頭微軟公司周三發布新型量子計算芯片Majorana 1,全球投資者又到“上物理課”的時間了。微軟表示,通過這個“全球首款拓撲架構量子芯片”,開發出能解決“有意義工業規模問題”的量子計算機,將是未來幾年就能實現的事情,而不是科學界此前預期的幾十年。作為本文最容易理解的部分,微軟的最新公告帶動量子計算概念齊漲。截至發稿,Quantum Computing漲超6%、D-Wave Quantum漲近10%。所以,這到底是什么東西?作為這項技術突破的大背景,量子計算機的核心是量子比特(qubits),
- 關鍵字:
微軟 量子計算芯片 Majorana 1
- 美東時間1月13日周一,據《The Information》報道,英偉達最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Blackwell在部署至數據中心時遇到了技術問題,主要包括服務器機架過熱和芯片連接異常。這些問題對數據中心的部署進程造成阻礙,英偉達多家客戶(包括微軟、亞馬遜旗下AWS、谷歌、Meta)最近砍掉了部分Blackwell GB200機架的訂單。因延遲交付,微軟原本計劃安裝大量GB200的鳳凰城數據中心現在已經裝滿了H200芯片。有消息人士透露,如果英偉達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其性能可能會低于公司承諾的水平。消息公布后,
- 關鍵字:
英偉達 AI芯片 故障 微軟
微軟介紹
微軟(Microsoft,NASDAQ:MSFT, HKEx: 4338)公司是世界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計算機)機軟件開發的先導,由比爾·蓋茨與保羅·艾倫是它的創始于1975年,總部設在華盛頓州的雷德蒙市(Redmond,鄰近西雅圖)。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電腦軟件提供商。微軟公司現有雇員6.4萬人,2005年營業額368億美元。 其主要產品為Windows操作系統、Inter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