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報道,由于市場需求的下降,包括友達、奇美在內的液晶面板廠第四季度的中小型面板出貨量和第三季度相比將下降5%~10%。
據友達執行副總裁Paul Peng介紹,為了準備第四季度的假期購物季,很多電子消費品制造商都已經在第三季度增加了中小型面板的訂單,所以第四季度的市場面板需求較小。
友達預計,第四季度中小型液晶面板的出貨量將下降5%~10%。
中華映管表示大陸市場的較大需求使得面板市場第三季度中小型面板的出貨量大大增加,而第四季度的面板出貨量主要取決于春節假期期間的市場需求。
- 關鍵字:
友達 液晶面板 奇美
- 據臺灣媒體報道,奇美電子總經理王志超今天表示,面板業與后段組裝廠不同,因人力已十分精簡,布局大陸市場不是為了節省制造成本,而是看好當地龐大內需市場,以及進口關稅的減免。
奇美電今天舉行法說會,有法人要求奇美電評估面板廠前進大陸是否有必要時,王志超提出上述看法。
中國大陸電視市場龐大,電視面板需求也大,奇美電指出,十一長假電視銷售暢旺,平均銷售尺寸為37吋,但全年平均銷售尺寸約35吋,仍較全球電視市場的平均值 32、33 吋為大。
對于部份法人預估,第 4季淡季可能延續至明年第1季,奇
- 關鍵字:
奇美 面板
- 根據DisplaySearch最新發表季度液晶電視供應鏈報告指出,中國液晶電視整機出貨在第二季大幅增長,出貨量達全球總量18%,較去年第二季增長106%。同時由于第二季中國市場對于液晶面板的強勁需求,使得電視整機廠商能取得充足且可靠的面板來源,使得某些公司處于缺貨狀況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底下摘要部份第二季中國液晶電視供應鏈重點。
? 臺灣奇美電子(CMO)占中國前六大整機品牌廠商出貨量33.1%,持續保持其領先地位。
? 韓國三星電子(Samsung)主要供應給TCL,第二季在中國地
- 關鍵字:
奇美 液晶電視
- 據報道,臺灣面板大廠奇美總經理王志超近日表示,奇美將會率先在臺灣建立8.5代面板生產工廠,其赴大陸建廠的計劃將視臺灣當局的政策而定。
王志超透露說,他們將會率先啟動在高雄的8.5G面板工廠,具體的信息將會在10月26日的投資者大會上宣布。由于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奇美在年初的時候推遲了在高雄建立8.5代面板工廠的計劃。隨著大尺寸面板需求的增加,建廠事宜再次擺上臺面。
關于在大陸建立8.5G面板工廠的計劃,王志超表示奇美在這方面已經落后,其它廠家已經在大陸建立了8.5G生產線,不過建廠計劃還得
- 關鍵字:
奇美 面板
- 根據DisplaySearch最新發表季度液晶電視供應鏈報告指出,中國大陸液晶電視整機出貨在第二季大幅增長,出貨量達全球總量18%,較去年第二季增長106%。
同時由于第二季中國大陸市場對于液晶面板的強勁需求,使得電視整機廠商能取得充足且可靠的面板來源,使得某些公司處于缺貨狀況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 關鍵字:
奇美 液晶電視
- 據報道,臺灣面板大廠奇美總經理王志超近日表示,奇美將會率先在臺灣建立8.5代面板生產工廠,其赴大陸建廠的計劃將視臺灣當局的政策而定。
王志超透露說,他們將會率先啟動在高雄的8.5G面板工廠,具體的信息將會在10月26日的投資者大會上宣布。由于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奇美在年初的時候推遲了在高雄建立8.5代面板工廠的計劃。隨著大尺寸面板需求的增加,建廠事宜再次擺上臺面。
關于在大陸建立8.5G面板工廠的計劃,王志超表示奇美在這方面已經落后,其它廠家已經在大陸建立了8.5G生產線,不過建廠計劃還得
- 關鍵字:
奇美 面板
- 據臺灣媒體報道,全球最大電子紙制造大廠元太科技與液晶面板大廠奇美電子發布聯合公告稱,雙方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奇美電子將向后者供應電子閱讀機顯示器。
公告稱,奇美電子將通過旗下第五代工廠向元太科技提供顯示器面板。這也證實了近日市場傳聞元太本身產能無法因應訂單需求,而向奇美電采購面板。
元太科技董事長劉思誠在一份公告中稱,公司此次以奇美電子第五代生產線產能為后盾,這令元太科技在面對電子紙市場需求急速增長的同時,能夠向客戶提供更具成本競爭力的產品。
奇美董事長廖錦祥則表示,通過此次合作,
- 關鍵字:
奇美 電子紙 液晶面板
- 奇美面板半成品的業務模式已經如鴨子劃水跑了大半年,不過外界的理解,卻經常被導入這可能會是對供應鏈管理“自廢武功”的不利開端。但實際狀況又是如何?
市場擔心奇美會“自廢武功”的理由,是因為面板的材料供應鏈綿長,如果只作半成品,一大堆后段模塊材料的采購,奇美可能就會管不著,而這些事情太久不去管理,就會管不動,因為你已經失去對供應商的議價能力,這可是犯了“五力分析”的天條。
但奇美的出發點,其實是讓供應鏈的效率變高,面板從前
- 關鍵字:
奇美 面板
- 雖然面板業接近淡季的氣氛最近越來越明顯,但是基于戰略性的產業競爭考慮,據了解,奇美電停擺了近9個月的路竹8.5代廠,將在本月底左右重新啟動。業內看法認為,這代表明年的市況與需求動能仍然相當可期。
奇美電剛剛完成新臺幣400億元的銀行團聯貸,外界一直在猜測是否與擴充新廠計劃有關?奇美電官方說法指出,聯貸與借新還舊、充實營運資金有關,與8.5代廠計劃非正相關。但是臺面下的狀況是,整體資金的壓力減輕,奇美電凍結投產的8.5代廠就越來越有動起來的能量。
設備廠商指出,最近已經接獲奇美電的要求,對于
- 關鍵字:
奇美 面板
- 臺“經濟部”次長黃重球最近表示臺政府將調查有關奇美光電涉嫌違規投資大陸8.5G液晶面板廠,并為其提供技術支持的舉報事件,如果情況屬實,那么奇美光電就違反了臺灣行政機構有關兩岸投資的有關規定。奇美官方則否認自己有此類在大陸投資液晶面板廠的舉動,并表示他們不會違反政府的法令,違規投資大陸 廠商。
據業者透露,這次舉報的起因是奇美光電最近正與大陸廣東佛山的廣新光電8.5代廠之間展開合作。
- 關鍵字:
奇美 液晶面板
- 隨著臺系面板廠可望在2009年下半轉虧為盈,近期籌資動作不停歇,繼友達日前完成新臺幣270億元的銀行聯貸簽約案后,奇美電子9日與17家聯貸銀行團簽訂完成400億元的聯合授信案,該筆聯貸案是2009年截至目前金融界規模最大聯貸案。值得注意的是,業界傳出目前還有其它家面板廠正展開相關籌資行動,且聯貸金額比奇美電400億元還要高,近期可望定案。
友達率先在7月完成額度約270億元的銀行聯貸簽約案,這是友達2009年最后一次籌資,友達2009年資本支出從原先500億~600億元,上修至700億~750億
- 關鍵字:
奇美 面板
- 奇美電9日宣布,今年該公司到期償還銀行貸款約400億元,在授信額度空出下,與17家聯貸銀行團簽訂400億元聯合授信案,此項資金將做營運與公司發展用。
奇美電上半年因金融海嘯沖擊,產生巨額虧損,第一季虧損195.7億元,第二季虧損88.35億元,總計上半年虧損已達284億元,不過,奇美電一年折舊提列金額將近750億元,第三季將可轉虧為盈,全年仍將呈現現金凈流入。在取得銀行400億聯貸后,可望改善財務結構、資金運用更靈活。
奇美電今年初持有現金約1,000億元,今年陸續到期已償還的銀行貸款總計
- 關鍵字:
奇美 面板
- 日、韓面板大廠將至中國設面板8代廠,面板雙虎友達與奇美也急著西進設廠,不過,德意志證券最新出爐的報告則認為,國際面板大廠一窩蜂地赴大陸設廠,恐怕將會重蹈晶圓廠過度投資的覆轍,對友達和奇美維持賣出評等,目標價分別為33.75元新臺幣和16.35元新臺幣。
根據德意志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Matt Cleary指出,中國需要更多法規來管理面板擴廠問題,以免產能過剩,面板投資者未顧慮時機,紛紛搶進大陸,拖累2010年的經濟復蘇。
不過,德意志證券也認為,由于Samsung、Sharp在中國大陸設置晶
- 關鍵字:
奇美 晶圓 面板 LCD
- TFT LCD面板廠奇美電子正逐漸增加open Cell的營運業務,總經理王志超指出,除了筆記型計算機(NB)面板的open Cell并未開放外,液晶監視器面板open Cell的銷售比重已經超過10%,至于液晶電視面板open Cell的銷售比重也已達15%。奇美電子增加open Cell的業務量,配合客戶需求以及提高利潤率是主要考慮,且未來新產能增加后,不需要以1:1的比例同步增加后段模塊(LCM)產能,也是考慮的要點之一。
TFT LCD面板產業供應鏈正進行結構性轉變,大陸系統廠欲切入后段
- 關鍵字:
奇美 TFT-LCD 液晶監視器面板
- LED背光源趨勢成形,引發LED搶貨風潮。奇美電投資奇力光電布局LED產業,目前已設置了37臺MOCVD機臺,今年下半年會陸續擴增到47臺左右。奇美電總經理王志超表示,LED背光正快速發展,今年下半年NB新機種幾乎全數使用LED背光源,而隨著下半年LED TV機種推出下,明年LED TV將快速起飛。
隨著LED成為背光技術主流,各面板廠都加速布局LED產業。友達集團旗下隆達宣布將投資300億元,于中科成立新廠,并預期在2011年達到156億元營收目標;奇美電集團也持續新事業布局,旗下奇力光電專責
- 關鍵字:
奇美 LED背光源
奇美介紹
奇美電子于1998 年由奇美實業投資創立,2002年8月成為臺灣股票上市公司,現有臺灣地區同仁17,000人,全球同仁29,000人(2007年10月),產品以液晶電視用面板、顯示器與筆記本電腦用面板為主,供應全球信息及家電大廠,為世界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領先廠商。
奇美電子以推動全球液晶電視、液晶顯示器普及化為目標,立志成為受信賴與尊敬的世界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