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Intel正式發布了第8代酷睿處理器。
首發的四款均是U后綴的低電壓處理器,清一色4核心8線程設計,也是Intel首次為二合一、超極本等產品帶來4核。
性能方面,Intel表示,這四款產品得益于增加了2顆核心、內部重新設計、同時制造工藝修改為14nm++,所以最終的基準提升為40%,可謂難得的爆發。
深入規格之前,讓我們再解釋一個問題。
這四款處理器不是傳言中的Coffee Lake,而是Kaby Lake Re
關鍵字:
Intel 處理器
近年來,隨著路邊停車位使用率的上升,路邊停車糾紛不斷,如:就停路邊打了個電話也要收費;交了停車費怎么又被交警貼了違章停車罰單;收費員不按規則亂計費;車主拒交停車費和收費員起爭執。這些停車糾紛如何破? 雖然停車糾紛導致的后果眾多,但是仔細思考一下,路邊停車的糾紛原因主要有2點: 第一:路側停車位是否政府劃定的正規車位; 第二:各個路段停車費收費標準不公開透明。 基于以上2點原因,如果有一個電子設備來標識車位為正規車位,并且可以具備計費功能,問題是否就會得到解決了?“視頻樁”正是符合這個特點的產品
關鍵字:
視頻樁 處理器
近日出版的《自然》雜志刊登了一篇研究論文: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艾利克斯·格林和哈佛大學維斯生物啟發工程研究所合作,研制出迄今為止最復雜的生物計算機。該計算機由 RNA(核糖核酸)制成,能在大腸桿菌活細胞內對 12 種不同指令同時作出反應,控制細菌細胞的行為。
研究團隊在大腸桿菌的活體細胞內誘導形成的 RNA 電路,能像微型機器人和數字計算機一樣執行計算指令。格林表示,他們可以用計算機軟件設計想要的 RNA 序列,并利用這些可以預測和編程的 RNA 相互作用,來構筑生物電路,這對
關鍵字:
RNA 處理器
雖然Cortex-M處理器家族目標瞄準效能光譜較低端的區域,但是和大多數微控制器(MCU)采用的其他典型處理器相比,Cortex-M的效能依然算相當強悍。舉例來說,像是許多高效能微控制器所采用的Cortex-M4與Cortex-M7處理器,其最高時脈頻率就高達400MHz。 當然在選擇處理器時效能并非唯一考量的因素。在許多應用中,低功耗與成本是顧客最關切的標準。因此,Cortex-M處理器家族納入各種類型的產品來因應不同的需求(表1)。 Cortex-M和傳統ARM處理器(像是ARM7TDMI、A
關鍵字:
Cortex-M 處理器
去年Intel上2萬的大規模裁員還讓人印象深刻,今年Intel就又被老對手AMD的新芯片系列全盤反超。
回顧一下整個電子科技發展史,Intel這樣一個巨無霸般的存在,已經牢牢霸占電子技術頭把交椅半個世紀之久。但是很長很長很長時間內,我們都沒有聽到過這個公司的好消息。
相比之下關于Intel最正面的消息只有:XXX即將超越Intel,成為半導體行業新霸主。
翻看Intel的公司體制,確實出現了不小的問題。
講道理,Intel其實在所有科技公司乃至所有公司里來算,在管理方面做得最為
關鍵字:
英特爾 處理器
AMD 與英特爾的戰爭從未停止,如今新一輪戰爭終于來襲,而且這可是時隔多年讓無數人期待已久的又一場好戲。
關鍵字:
英特爾 處理器
英特爾宣布推出全新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為企業提供突破性的性能,以處理需要大量計算的任務,其中包括實時分析、虛擬化基礎設施以及高性能計算。今天發布的產品標志著數據中心和網絡處理器領域十年以來最大的進步。
英特爾公司執行副總裁兼數據中心事業部總經理孫納頤表示:“數據中心和網絡基礎設施正在經歷大規模轉型,以支持精準醫療、人工智能和敏捷網絡服務等新興應用場景,從而為5G做好準備。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標志著數據中心領域十年以來的最大進步。”
在今天全面上市之前,英特爾最
關鍵字:
Intel 處理器
在今天上午開幕的2017中國互聯網大會上,華為消費者BG CEO、華為終端董事長余承東發表主題演講表示,華為目前正在研發人工智能處理器,在適當的時候會發布。
余承東作的演講主題為《打造智慧互聯網時代的極致體驗》,他在演講中表示,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將使得移動互聯網進入到智慧互聯網時代,從app時代發展到智慧助理+API時代。在這個時代,端+云+芯片的協同智能化體驗十分重要。
面對即將到來的人工智能時代,華為將推出人工智能處理器,目前正在研究,在適當的時候會發布。
云服務方面,余承東表
關鍵字:
華為 處理器
6月15日,一份工信部辦公廳下發的《關于全面推進移動物聯網(NB-IoT)建設發展的通知》在朋友圈瘋傳。《通知》要求加快NB-IoT在國內落地,明確到2017年末,我國NB-IoT網絡的NB-IoT基站規模要達到40萬個,NB-IoT的連接總數要超過2000萬,實現NB-IoT網絡對直轄市、省會城市等主要城市的覆蓋。到2020年,我國NB-IoT基站規模要達到150萬個,NB-IoT的連接總數要超過6億,實現對于全國的普遍覆蓋以及深度覆蓋。 昨天,一份中電信全球首個專門針對NB-IoT的資費套餐,讓
關鍵字:
物聯網 處理器
一部智能手機里面,最貴的單個部件就是屏幕,那么除了屏幕,還有東西最貴呢?攝像頭模組是一個,另外還有以處理器、基帶芯片為核心的各種集成電路,各種主要機械、電子元件和結構件,今天我們來看看手機里在這些領域已經誕生了哪些中國力量。
關鍵字:
手機 處理器
人工智能(AI)市場持續升溫,但產業對于這些系統應如何建構仍十分分歧,大型科技公司動輒投入數十億美元購并新創公司或支持研發,各國政府也提供大學和研究機構大筆研究經費,希望在這波AI競賽中脫穎而出。
關鍵字:
AI 處理器
英特爾第六代與第七代處理器在啟動超線程下,在某些運算處理時可能導致程序或系統出錯,造成數據毀損或遺失,影響所有平臺,包括桌面、行動、服務器、嵌入式裝置,波及Windows與Linux操作系統。
關鍵字:
英特爾 處理器
趨勢: 從分離到融合 在嵌入式處理領域, 設計人員和制造商通常依據設計的必要性提供兩種不同的解決方案: 需要經濟實惠和靈活實用的應用場合使用微控制器(MCU), 超出 MCU功能范圍的設計則會選擇使用應用處理器(MPU)。 然而, 對處理方案融合的需求已形成最新的趨勢, 這一趨勢已經在嵌入式市場開啟了產品領域的新篇章。產品設計人員越來越需要高效、高性能的嵌入式處理器, 這一產品升級可以在不必增加成本和功耗的前提下,&n
關鍵字:
處理器 PCB
人工智能終端應用的可能性無限,舉凡智能型手機、汽車、照明等,都有機會成為所謂的邊緣運算裝置。 但在過去,運算處理器是在數據中心有較為明顯的需求。 目前邊緣運算此一產業走向的大逆轉,已可從各芯片供貨商,如GPU、CPU等,以及硅智財(IP)授權商紛紛針對人工智能展開布局,推出各自處理器縮小化的解決方案,明顯可見一斑。
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有越來越多應用產品開始在終端上進行實時運算,也就是所謂的邊緣運算。 不過,目前的處理器核心對許多終端裝置來說,功耗仍嫌偏高。
AIoT浪潮興起 小型處理器核
關鍵字:
處理器 神經網絡
美國國防部先進計劃署(DARPA)目前正資助開發一種全新的非馮-諾伊曼(non-von-Neumann)架構處理器——稱為“分層辨識驗證利用”(Hierarchical Identify Verify Exploit;HIVE)。DARPA計劃在4年內半內投入8,000萬美元,打造這款HIVE處理器。包括英特爾(Intel)與高通(Qualcomm)等芯片商以及國家實驗室、大學與國防部承包商North Grumman都加入了這項計劃。
美國太平洋西
關鍵字:
處理器 馮諾伊曼
處理器介紹
處理器是解釋并執行指令的功能部件。每個處理器都有一個獨特的諸如ADD、STORE或LOAD這樣的操作集,這個操作集就是該處理器的指令系統。計算機系統設計者習慣將計算機稱為機器,所以該指令系統有時也稱作機器指令系統,而書寫它們的二進制語言叫做機器語言。注意,不要將處理器的指令系統與 BASIC或PASCAL這樣的高級程序設計語言中的指令相混淆。
指令由操作碼和操作數組成,操作碼指明要完成的操作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