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積電與英特爾以前是“河水不犯井水”,但是隨著英特爾開始接受Altera的14nm FPGA訂單,兩大半導體巨頭開始出現較為明顯的碰撞。而另一家代工廠格羅方德近日也宣布要在兩年內在工藝制程方面趕上臺積電。這預示著全球代工行業四強時代的到來,全球代工競爭格局將更加復雜化。
全球代工市場規模繼2011年增長7%,達328億美元之后,2012年再度增長16%,達到393億美元,預計2013年還將有14%的增長。
臺積電與英特爾以前是“河水不犯井水”
- 關鍵字:
臺積電 半導體代工
- 英特爾何處此言?這一流行數十年的代工模式真的會走向終結么?眾多無廠半導體企業在未來究竟會走向何方?此言一出,輿論驚詫,各大網站紛紛轉載英特爾的這一驚人言論。但事實果真如此么?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半導體行業發展的歷史,看看為什么半導體代工模式能夠逐漸流行起來。
曾經,半導體是一項百花齊放的產業,從仙童公司發明光蝕刻工藝開始,半導體行業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均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狀態,大多數半導體公司均擁有自己的制造工廠。這主要是因為當時的半導體技術還相對比較粗糙,生產線投資也并不很高,相對于半導體
- 關鍵字:
英特爾 半導體代工
- 短短三年,阿聯酋石油資本控制的GlobalFoundries就一躍成了全球第二大半導體代工巨頭。
“去年第四季,我們的營收超過了聯電;今年3月4日,我們從AMD手里收回所有股份,已完全獨立自主。”前日,GlobalFoundries全球首席執行官AjitManocha對《第一財經日報》說。
過去30年來,臺積電、聯電一直名列全球前兩大半導體代工企業。這次是中國臺灣地區首度被境外對手突破封鎖。
GlobalFoundries本是AMD的制造業部分。2008年,后
- 關鍵字:
中芯國際 半導體代工
- 1.群雄爭霸升級
隨著整合器件企業(IDM)的無廠化趨勢和集成電路設計行業(FABLESS)的快速發展,全球半導體代工產業不斷成長。在2011年,全球代工市場規模已達到326億美元。若以最終芯片產值為制造環節產值的2.5倍來估算, 2011年代工產業所生產的芯片產值約為815億美元,占全球半導體市場總值的27%。(據WSTS的數據,2011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為3023億美元)。
在全球半導體代工市場不斷成長的同時,代工業的產業格局已由最初的晶圓雙雄轉向群雄爭霸的階段,并不斷升級。
- 關鍵字:
AMD 半導體代工
- 大概意識到高管團隊頻繁變換可能成為公司運營的重大風險,中芯國際(00981.HK)開始使用“金手銬”了。
9月9日,這家剛剛穩定下來的中國第一大半導體代工企業,以CEO兼執行董事邱慈云的名義宣布,根據于2004年3月18日采納的2004年購股權計劃,公司將有條件地授出1.52億份可供認購公司股本中每股面值0.0004美元之普通股的購股期權。
其中,大約1.08億份授予公司董事。董事長兼執行董事張文義獲得2174.69萬份,CEO兼執行董事邱慈云獲得8698.75萬份。剩余部分的
- 關鍵字:
中芯國際 半導體代工
- 半導體代工企業正以其壓倒性的生產能力開始一手包辦全球的LSI制造。憑借其在LSI生產上積累的經驗和知識,其技術實力也躍升至世界前列。設備制造商該如何與羽翼漸豐的這些代工巨頭打交道呢?
“如果我們照現在這樣繼續與日本主要的大型半導體廠一道研發數碼相機等核心SoC的話,也許有一天會行不通的。”日本奧林帕斯公司的常務董事、數字技術開發本部長栗林正雄表達了他的危機感。
其背景是日本半導體大廠有抑制自己的生產規模,轉向“輕晶圓廠”的跡象。主要是為了抑制
- 關鍵字:
LSI 半導體代工 SoC
- 全球半導體產業回暖,代工業也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在行業復蘇的過程中整個產業格局可能發生一些變化。我們看到在先進制程上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雖然臺積電目前在市場份額上仍占據巨大優勢,但未來他將面臨GlobalFoundries和三星的強勁挑戰。另一方面,在次先進制程上,一些廠商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市場定位。
GlobalFoundries來襲
在過去的一年多里,來自阿布扎比的“石油美元”涌入半導體產業。阿布扎比主權投資基金之一的ATIC收購了AMD的制造業務
- 關鍵字:
GlobalFoundries 半導體代工
- 著名半導體代工廠商臺積電公司決定在臺灣中部科學工業園區興建一所新的300mm晶圓廠,新工廠將被命名為Fab15,將使用130nm及更高級別制程生 產芯片,預計這間新工廠建成后臺積電的產能有望提升35%。
臺積電將耗資31億美元興建這所新工廠,工廠建成初期,將先使用40nm制程技術生產,并將于稍后轉向使用28/20nm制程。近期,臺積電在轉向40nm制程時曾遇上不少麻煩,不過今年一季度臺積電據稱已經解決了有關的問題,目前40nm制程產品在臺積電所有產品中所占的比率已達到14%。
臺積電將
- 關鍵字:
臺積電 晶圓 半導體代工
- 張江路18號中芯國際里面的出租車,繁忙地排著隊。一位對中芯顯然有些熟悉且張口就談“經濟危機”的司機說,現在的狀況比去年好得多,員工也比去年“精神”,這讓拉客生意好多了。
而沉默4個月后,中國這家第一大半導體代工企業的決策層也到了說些話的時候。近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國際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展覽會場碰到董事長江上舟,問及為何沉默,他哈哈大笑說,管理層已全到位,馬上會對外公布策略。
記者也已約好中芯國際總裁兼CEO王寧國,這位曾在貝爾實驗室、美國
- 關鍵字:
中芯國際 半導體代工
- 據國外媒體今日報道,美國市場研究公司IC Insights的數據顯示,在全球25家無工廠半導體企業中,只有7家在2009年實現收入增長,而AMD的年收入位列第二。
AMD去年將制造業務分拆出去,成立了GlobalFoundries公司,從而轉型為一家無工廠半導體設計公司。其他六家實現收入增長的無工廠半導體企業分別是高通、聯發科(MediaTek)、瑞昱半導體(RealTek)、晨星(MStar)、Atheros、Silicon Labs和立锜(Ricktek)。
只要大多數晶圓都是由半導體
- 關鍵字:
AMD 晶圓 半導體代工
-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日前表示,臺積電明年營收將突破2008年規模。據此推斷,明年有望成為半導體市場強勁復蘇的一年。
中國臺灣的聯電、臺積電將在本月28日,29日舉行第三季法說會。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半導體代工市場第四季度表現將和第三季度持平。所以明年的半導體市場預期,將成為法說會的重點。
全球經濟危機,使半導體市場受到嚴重沖擊。臺積電及聯電內部預估,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仍將較去年衰退10%至15%間,而半導體代工廠年衰退率將大于15%。
臺積電和聯電主要客戶開始展開新款芯片的設計及
- 關鍵字:
臺積電 半導體代工 無線網絡芯片
- 據中國臺灣媒體報道,臺積電董事長兼CEO張忠謀日前表示,并未因GlobalFoundries收購特許半導體而感到有壓力。
GlobalFoundries前身是AMD半導體制造部門,去年分拆獨立。上個月,GlobalFoundries宣布以39億美元收購全球第四大半導體代工廠商特許半導體。
調研公司iSuppli預計,收購特許半導體后,GlobalFoundries將躍居為全球第二大代工廠商。但張忠謀日前卻表示,并未因這筆交易而感到有額外壓力。
張忠謀還表示,2011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將
- 關鍵字:
GlobalFoundries 半導體代工
- 半導體代工產業收入正處于嚴重低迷期,但似乎這還不是問題的全部,代工業同時還處在翻天覆地的變化期。
這是來自iSuppli的觀點,該公司預測2009年全球代工業的業績將輸于整體半導體產業。預計今年全球代工業收入將縮水25.2%,而半導體產業整體縮水幅度為23%。
“總的來看,2009年將被載入史冊,對于全球半導體產業以及半導體代工業來說,這是極其困難的一年。”iSuppli半導體制造首席分析師Len Jelinek說道,“以往的產業低迷主要由于供需之間的關
- 關鍵字:
半導體代工 IC制造
- 三月份以來,電子元器件行業景氣復蘇程度遠超市場預期,該行業估值大幅提高,目前行業整體動態PE接近55倍,幾乎為歷史最高水平。我們認為,要支撐這么高的估值,電子元器件行業的周期性子行業必須要有盈利能力的大幅改善,其成長性子行業必須具有較為明確的高成長性。
政策扶持
對于電子元器件漸趨活躍,據分析得出,其中有兩個因素:
一是產業政策扶持的因素。眾所周知的是,在前期炒作產業振興計劃之際,電子元器件就因為代表著國家技術實力等因素而備受市場關注,一度因產業振興計劃主題而反復活躍。半導體廠商訂單
- 關鍵字:
電子元器件 半導體代工 OLED
- 日前,魯毅智以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副主席、GLOBALFOUNDRIES董事長的身份訪問了北京。這位在半導體行業內德高望重的“宗師”級人物一下飛機,就與忙著與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組織和政府相關部門進行了多次高級別的會晤。同時,掛有GLOBALFOUNDRIES董事長、前任AMD董事長和董事會主席等多重身份標簽的魯毅智,還與AMD及其客戶、知名學者、業內專家進行了深入交流。
在歷時一周的訪華時間里,魯毅智與各界人士重點探討了AMD的“輕資產”計劃在戰略層
- 關鍵字:
GLOBALFOUNDRIES GPU 半導體代工
半導體代工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半導體代工!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半導體代工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半導體代工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