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療保健個性化
對于醫療保健提供商及患者,技術進步使得醫療保健個性化逐漸在下面幾個方面成為現實:控制慢性病、預測大病,讓患者在舒適的家中渡過其生命的最后時間。這些先進的技術也使得醫療保健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下面是具體的例子。
● 具有嵌入式裝置且能夠探測出潛在身體問題的衛生間設備。例如:一個能夠對尿液進行分析并發現腎傳染病或諸如糖尿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病發展情況的馬桶。另一個例子是能夠探測體重或身體脂肪突然變化的衛生間體重磅秤。這些設備可以自動將數據上傳給患者的醫生,并根據醫生事先的設定
- 關鍵字:
TI 醫療電子 醫學成像 200908
- 醫療保健個性化
19 世紀的大詩人 Emily Dickinson 只允許醫生在距她數英尺以外的地方透過一扇敞開著的大門為她診病,由此足見其孤僻好靜的程度。
如果她現在還在世的話,她可能會受益于醫學成像技術的進步。這種技術進步不僅可以滿足她孤僻好靜的性格,同時還能夠診斷出白萊特氏病(腎炎),而 55 歲的 Emily Dickinson 正是死于這種疾病。
在我們將來的科技電子化生活中,可以想象有這樣一面背后安裝有視網膜掃描儀的浴室鏡,它可以發現視網膜病或者重要的疾病前兆。就 Dic
- 關鍵字:
TI 醫學成像 醫療電子
- 據 iSuppli 公司,中國政府大規模投資于醫療保健產業,將在 2009 至 2013 年促進該國醫療電子設備的銷售強勁增長。
2009 年中國醫療電子設備銷售額將增長 18.2%,從 2008 年的 33 億美元增長到 39 億美元。未來幾年將保持這種強勁勢頭,復合年增長率將達 21%,到 2013年上升到 86億美元。
中國 4 月發布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意見,要求中央與地方政府向醫療衛生行業投資 8500 億元(約合 1241 億美元)。據中國財政部,其中約有 818 億美元將用于擴
- 關鍵字:
醫療保健 醫療電子
- 7月16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道,德州儀器發表其新款醫療開發套件,可將醫療診斷及病患監護設備上市時間縮短八個月。
為加速并簡化可攜式醫療裝置的開發,德州儀器宣布推出業界首款可提供完整訊號鏈與軟體支援的醫療開發工具套件,以滿足多種醫療診斷及病患監護應用的需求。這也是醫療電子產品制造商尋求加快最新設備的設計速度,以滿足醫療供應商對電池供電型、可攜式設計之精密功能產品不斷增加的需求。
據悉,此三款醫療開發套件均採用TI TMS320VC5505數字訊號處理器,且可透過購買類比前端模組與TMS320VC5505
- 關鍵字:
TI 醫療電子 數字訊號處理器 TMS320VC5505
- 醫療電子產品制造商希望能夠顯著提升最新設備的設計速度,以充分滿足醫療供應商對能夠在電池供電型便攜式設計中實現高級特性的尖端產品不斷增長的需求。為加速并簡化上述便攜式醫療設備的開發,德州儀器 (TI) 日前宣布推出業界首款可提供完整信號鏈與軟件支持的醫療開發工具套件,能滿足多種醫療診斷與病人監護應用的需求。這三款醫療開發套件 (MDK) 均采用 TI TMS320VC5505 數字信號處理器 (DSP),通過購買模擬前端 (AFE) 模塊與 TMS320VC5505 DSP 評估板 (EVM) 即可構建
- 關鍵字:
TI 醫療電子 MDK TMS320VC5505
- 加強技術改造,是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改善工業產業結構、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重要舉措。2009年,中央將以貸款貼息為主的方式,安排200億元技術改造專項資金。加上地方政府的支持,估計一年能夠撬動4000多億元的技術改造項目。這對于電子信息產業來說,無疑是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電子信息產業具備產業規模大、技術進步快、經濟效益好以及產業關聯度強等重要特征,一直發揮著經濟增長的“倍增器”、發展方式的“轉換器”和產業升級的“助推器&r
- 關鍵字:
電子信息 醫療電子 RFID 汽車電子 機床電子
- 1.中國醫療設備行業高增長
中國醫療設備行業是一個正在快速增長的新行業,這包括醫療器械、耗材和試劑。自2001年以來醫療器械已經錄得29%的復合年均增長率。瑞銀預計08年中國醫療設備市場的總體規模大約為1,000億元人民幣(以出廠價計算)。這在全球醫療設備市場約占5%。全球醫療設備市場價值約3,000億美元,近幾年增長率為10%左右。
中國醫療機構的器械總體標準相對較低。另外,在不同地區和醫療機構里,醫療設備的分配也不平衡,大量設備主要集中在大型城市醫院中。農村醫療機構和城市社區保健服務中
- 關鍵字:
瑞銀 醫療電子 醫療設備
- 有市場調研機構分析,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中國微控制器(MCU)市場的銷售額將減少16.6%,從2008年的24億美元下降到20億美元。但在總體市場規模下降的情況下,MCU領域仍呈現出許多新的市場熱點。在不同的MCU供應商眼中,MCU有不同的風景。
意法半導體大中國區微控制器事業部總監朱利安
當前是中小企業采用MCU定義新品好時機
我們看到,今年MCU(微控制器)市場確實下降了。今年第一季度市場下降了1/4,第二季度有所改善。但我們相信,在多個積極因素的推動下,MCU市場將
- 關鍵字:
ST MCU 醫療電子 STM32 體溫計
- 機遇與挑戰:
中國醫療電子行業缺乏相關標準、認證機制以及核心技術,還沒有形成有效的創新體系
從2006年到2008年,中國便攜醫療電子產品市場呈現出加速增長的態勢
國內醫療器械行業以及醫療電子行業還面臨著創新體制建設等問題
政府對醫療電子行業也缺少系統性的規劃
便攜醫療電子產品發展中呈現出幾個特點,如無線化、網絡化以及遠程化
市場數據:
未來3年,中國便攜醫療電子市場年復合增長率將超過30%
從2006年的80億元迅速擴大到2011年的280億元。
- 關鍵字:
Actel 醫療電子 醫療器械
- 據iSuppli公司,雖然中國的工業電子設備產業難以擺脫全球經濟衰退的沖擊,但由于該產業所服務的應用領域多種多樣,預計2009年將繼續保持整體增長。
iSuppli公司預測,2009年中國的工業電子設備市場總體營業額將達到409億美元,比2008年增長8.9%。該增長率低于2008年,突顯全球經濟衰退的不利影響。
工業電子領域是中國經濟中最為多樣化的領域。根據iSuppli公司的定義,工業電子領域包括:醫療電子,制造自動化,半導體生產、測試與測量,安防系統,以及軍事和民用航空應用等。憑
- 關鍵字:
Microchip 工業電子 醫療電子 制造自動化 半導體生產 測試與測量 安防系統
- 作為貼近民生的電子信息產業細分行業之一,醫療電子產業無疑是我國電子信息產業中的重要一環。隨著日前《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出臺以及國家新醫改方案的公布,我國醫療電子產業無疑面臨著廣闊的發展空間。日前,東軟集團全資子公司東軟醫療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軟醫療)自主研發的PET(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裝置)在沈陽研制成功,并獲得了美國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認證,使得東軟成為中國第一家能夠生產并面向國際市場銷售PET的公司。東軟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積仁博士就我國醫療電子產業面
- 關鍵字:
醫療電子 CT 磁共振 超聲 放射治療
- 日前國務院出臺了《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該規劃指出要加快結構調整,推動電子信息產業升級,支持RFID(電子標簽)、汽車電子、機床電子、醫療電子、工業控制及檢測等產品和系統的開發和標準制定。作為汽車電子企業,如何看待該規劃?我國汽車電子企業如何做大做強?面對當前的國際金融危機,企業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專訪了廣東好幫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兼首席信息官殷建紅。
規劃將推動產業做大做強
記者:日前國務院出臺的《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要支持汽車電
- 關鍵字:
汽車電子 RFID 機床電子 醫療電子
- 2008年,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中國網絡與通信類電子整機、計算機類電子整機、消費類電子整機產量以及汽車電子增速明顯下降,這也直接導致MEMS加速度計、MEMS壓力計、DMD(數字微鏡元件)、噴墨打印頭、硅麥克風等產品需求量快速下滑。2008年,中國MEMS市場規模達110.6億元,同比增長21.9%,較2007年,市場增速下降接近20個百分點。
MEMS市場前景樂觀
2008年,中國MEMS市場增速大幅回落。然而,作為半導體領域最為前沿的產品領域之一,未來,MEMS新型顯示器、MEMS
- 關鍵字:
臺積電 MEMS 醫療電子
-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將是我國集成電路行業最為困難的一年,何時走出低谷,要看市場是否持續景氣。為此,我們要依托政府出臺的政策,認真解讀和落實《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依靠自身力量,奮力沖出低谷。
五方面入手促進產業調整振興
《規劃》第三部分將“突破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軟件等核心產業的關鍵技術”作為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的主要任務之一,我認為涉及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支持骨干企業整合優勢資源、加大創新投入、推進工藝升級。國家將
- 關鍵字:
集成電路 半導體 醫療電子
醫療電子介紹
從全球范圍來看,市場對醫療電子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尤其是對計算機斷層掃描儀、磁共振儀、高檔超聲波診斷儀器等高端產品需求的快速增長,帶動了全球醫療電子市場規模的擴大。與此同時,市場需求的增長大大刺激了各國在醫療電子領域的投入力度,醫療電子設備制造商不斷提高技術水平,擴大創新應用,促進了全球醫療電子產業的平穩發展,支持醫療電子市場需求的增長?! 【湍壳叭蜥t療電子市場的區域結構而言,美國、歐洲和日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