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認為,人類在20年之后將改造成為半機械人,從而獲得長生不老
美國科學家雷·庫茲韋爾(Ray Kurzweil)日前聲稱,由于對人體機能理解的加深,以及納米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在20年之后將改造成為半機械人,從而獲得長生不老。
庫茲韋爾現年61歲,他之前以曾經多次成功預測多項發明的誕生而出名。他表示,人類對基因和電腦技術的理解正在以難以置信 的速度往前推進。 庫茲韋爾表示,盡管他的理論似乎看起來顯得牽強,但并不是沒有根據。僅僅在目前,人類就具備了人工胰腺和神
關鍵字:
納米 醫療電子
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正在開發一種視網膜植入設備,這種設備植入后能替代盲人眼中的受損細胞,直接向腦部發送視覺信號,目前這款設備的研發已經進入到了 最后的試驗階段。病人接受植入手術后,還需要佩戴一副特制的“鏡片”,這種眼鏡的“鏡片”上連接有攝像頭設備,這些攝像頭會把視頻信息發 送給植入在眼球里的微型芯片,然后再由這些芯片將數據轉換為神經信號傳給腦部。當然這種方案與正常人眼的成像功能還有很大的差距,不過應付盲人們在戶內移動的需求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關鍵字:
醫療電子 電子眼 攝像頭 視頻信號
醫療行業信息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但是醫療行業的特殊性,使得它們的IT部門可能比其他任何行業需要克服的障礙都要大。很少的一些企業像醫院一樣,同時面臨數據快速增長的挑戰,更大的訪問數據要求和數據公共安全要求,以及更大的保留數據要求。然而,這些要求都和公司要求更少的支出相違背,因此,醫院也就更要求IT的高效性。
當它涉及到存儲時,多數醫院信息中心主任首先想的是準確的預測增長環境。醫院的IT部門常常是受預算驅使,在預算方面拿出正確的數字是非常關鍵的。因為巨大的增長,產業中服務器虛擬化的快速整合采用,現在
關鍵字:
存儲 醫療電子
跨越“零水銀”門檻
目前,不少國家和地區已充分意識到了水銀監測產品的弊端,開始禁用或限用。從十年前開始,美國環保署和醫院協會聯手開展工作,在2005年,就已在醫療環境中消除含汞廢物。2007年,歐盟委員會建議在歐盟范圍內禁止使用水銀測量儀器,以減少有毒水銀的流通。國內不少醫療機構如北京積水潭醫院已經開始“零水銀”的探索。
“零水銀”時代的安全性
水銀血壓計及水銀體溫計等水銀產品因受傳統使用習慣影響,很久以來一直是
關鍵字:
醫療電子 測量儀器 血壓計 零水銀
專門調查醫療設備市場與醫療產業價值鏈及技術解決方略的美國市調公司Marketstrat 日前發布了世界醫療超聲市場的報告,聲稱:到2012年,世界超聲醫學設備、配件及維修服務市場將達47億美元。其中,最主要的增長點在于便攜式超聲。造影劑的發展如得到解決,將促進超聲市場的大規模增長。
超聲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有便攜式超聲設備的繁榮和新興地區和臨床市場的逐步滲透。由于世界范圍內人口老齡化的出現和不斷增長的慢性病發病率,也使整體醫學成像設備市場有了進一步增長和擴張的機會。超聲市場擴張的阻礙包括一些國家不
關鍵字:
醫療電子 醫療成像 便攜式 超聲
目前,很多醫院的計算機都是放置在各部門或科室的固定位置,甚至在病房中放置計算機,通過計算機綜合布線連網組成醫院管理系統網絡。這種固定部署計算機的方式存在終端設備移動不方便,信息點固定等局限性,制約了醫院信息管理系統發揮更大的作用。如何利用計算機網絡更有效的提高管理人員、醫生、護士、及相關部門的協調運作,是當前醫院需要考慮的問題。無線局域網(WLAN)技術以其終端可移動性、接入靈活方便等特點在醫院的應用徹底打破了這一局限性,使醫院更加有效地提高管理人員、醫生和護士的工作效率,協調相關部門有序工作。
關鍵字:
醫療電子 無線網絡
如同每臺電腦都有一個作為大腦的CPU在其中運行,我們每天接觸到的各種家電、數碼產品、辦公設備、汽車電子以及各種儀器儀表之中,也都有一個或者數個MCU(微控制器)默默運行,擔負著控制、運算、信號轉換及處理、通信等多項工作。而且隨著越來越多電子產品向著智能化方向邁出腳步,MCU功能、性能及應用技術的發展也越來越快。為讓更多電子工程師了解MCU最新發展狀況,在今年的高交會電子展(ELEXCON)期間,創意時代將在深圳首次舉辦MCU技術創新與應用大會(MCU!MCU!2009),與業界精英分享MCU最新技術、
關鍵字:
智能手機 MCU 醫療電子
新聞事件:
飛思卡爾半導體發布首款通用串行總線(USB)軟件棧,用于大量個人醫療器件應用
事件影響:
飛思卡爾的醫用 USB 軟件還可用于 MCF51JM128 ColdFire MCU,還計劃用于其他 ColdFire MCU產品
飛思卡爾半導體發布首款通用串行總線(USB)軟件棧,用于大量個人醫療器件應用。作為精選飛思卡爾微控制器(MCU)的輔助產品,面向醫療應用的USB 棧符合Continua 健康聯盟(Continua Health Al
關鍵字:
飛思卡爾 醫療電子 Continua
目前成像技術是整體醫療科技市場中占有率最大的一個領域;《MedTech 2020》報告指出,亞洲國家將在該技術領域超越歐美贏得領導地位。但無論如何,醫療科技將持續引領創新,其中最活躍的是遠距醫療(telemedicine)技術;在這方面歐洲將領先北美,而亞洲各國則將緊追在后。
隨著醫療照護領域的持續數字化,也將催生其它創新技術與新應用,例如再生醫學(regenerative medicine)、矯正整形技術(prosthetics)以及主動式植入裝置(active implants)等等。至于包
關鍵字:
醫療電子 遠距醫療 再生醫學
由于出現國際金融危機,包括半導體行業在內的很多行業和企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在中國政府一系列政策的鼓舞下,電信、綠色能源、醫療電子、工業應用等領域仍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德州儀器(TI)在模擬器件、電源管理領域具有傳統優勢,其電源模塊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通信、醫療、自動化等領域的客戶的青睞。
降低成本是眾多終端廠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辦法,越來越多的公司意識到電源管理是關鍵一環,而降低成本最關鍵的不僅僅是關鍵器件的價格,還包括系統總成本、性能價格比、上市時間成本、研發成本和售后維護成本等。無論對
關鍵字:
電源管理 上網本 綠色能源 醫療電子、
本文提出了一種能夠測量人體總水、體脂、細胞內液、細胞外液含量的人體成分測量裝置。采用生物電阻抗法,將人體分成理想的環段,使用8電極。電流電極將10kHz、50kHz、100kHz的安全電流引入人體,電壓電極測量各個環段的電壓進而得出其電阻抗,運用單片機運算出人體多種成分的含量。該裝置以單片機為核心器件,具有操作簡便、無損傷、快捷、安全和價廉的特點。
關鍵字:
單片機 醫療電子 測量裝置 人體成分 生物電阻抗 200909
如果你見到美國貝勒大學醫學中心的機器人“貝西”,或許有身處未來的感覺。它已帶領人們提前進入未來世界,享受前沿科學成果。有了它,醫生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為千里之外的病人做檢查,和病人進行“面對面”交流,實現遠程巡診。
醫生只要接入無線寬帶網絡,就可以使用普通個人電腦與巡診機器人保持聯絡。他們可以用操縱桿控制機器人移動,調整安裝在機器人頭部的屏幕和攝像機角度。
醫生可以通過機器人觀察病人,向病人詢問病情,檢查心跳及脈搏,甚至進行X射線透視。病人可以
關鍵字:
醫療電子 機器人
日前,據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發布的新聞與《科學》雜志的內容介紹,開發出這項新制程的研究團隊是由伊利諾材料科學暨工程學系教授John Rogers與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新加坡高性能運算研究所(Institute of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及北京清華大學的專家們所組成。這種新的制程是由一支國際級團隊研發而成,可制造出小顆、超薄的無機LED,不論亮度或持久度都比傳統LED來得高。所以新的LED制程
關鍵字:
醫療電子 LED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飛速提高和全球逐步進入老齡化時期,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也在逐步加強。如果要問在科技水平高速發展的今天,有什么技術能夠更吸引人們眼球的話,那么將無疑是利用最先進的技術制造出的,監測人體健康狀態、治療疾病的各種儀器。在最新召開的2009年飛思卡爾技術論壇(FTF)上,我們將看到最前沿的醫療電子技術應用。其中一項的重點就是心率監測/ECG(心電圖)儀器的低成本應用,心血管疾病是占全球死亡率最高的一項。
當第一次明確將健康問題作為公司未來發展方向的那一刻,我們就會感覺到,飛思卡爾這樣一
關鍵字:
飛思卡爾 醫療電子 電源管理
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由飛利浦創建的獨立半導體公司)日前與中國分銷商周立功單片機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周立功”)共同慶祝雙方合作邁向十周年。在此十年間,周立功與恩智浦緊密合作,在產品銷售及企業經營上獲得大幅成長。周立功尤其在恩智浦微控制器產品的市場開發、推廣和銷售方面長期耕耘,目前已服務超過2萬多家華中與華南地區的客戶,為恩智浦微控制器產品成為中國業界稱譽的主流品牌作出貢獻。在微控制器產品銷售的增長率方面,周立功已經連續八年在恩智浦中國區經銷商中
關鍵字:
NXP 微控制器 電梯監控系統 醫療電子 基頻設備 汽車音響
醫療電子介紹
從全球范圍來看,市場對醫療電子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尤其是對計算機斷層掃描儀、磁共振儀、高檔超聲波診斷儀器等高端產品需求的快速增長,帶動了全球醫療電子市場規模的擴大。與此同時,市場需求的增長大大刺激了各國在醫療電子領域的投入力度,醫療電子設備制造商不斷提高技術水平,擴大創新應用,促進了全球醫療電子產業的平穩發展,支持醫療電子市場需求的增長?! 【湍壳叭蜥t療電子市場的區域結構而言,美國、歐洲和日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