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捷科技公布上半年業績。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6月底止,公司盈利9682萬美元,較07年同期6792萬美元增長42.6%,每股盈利4.88美分,建議派中期息每股0.88美分。
上半年內,公司營業額升29%至48.98億美元。
冠捷科技稱,盈利增長主要受益于電腦顯示器與液晶電視銷量增長的推動,液晶電視收入約占冠捷08年度中期收入約17%.
此外,由于液晶電視訂單受到美國經濟低迷的拖累,公司已將今年液晶電視的發貨量目標由700萬臺下調至600萬臺,或影響公司的盈利表現。
冠捷科技
- 關鍵字:
冠捷 顯示器 液晶電視 戴爾
- 據悉,冠捷科技有限公司基本已確定落戶獅山,準備在平板顯示專區內興建一間年產值超過300億元的工廠。
目前,奇美的上下游產業鏈廠商如菱展光電、峻凌電子等,也開始紛紛入駐獅山鎮。奇菱科技投資1625萬美元成立“南海菱展光電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背光模組的配套生產;臺表科技投資1250萬美元成立“峻凌電子(佛山)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印刷電路板的配套生產。
全球知名的液晶顯示器制造廠商冠捷科技有限公司基本已確定落戶獅山,準備在平板顯示專區內興建一間年產
- 關鍵字:
平板顯示 冠捷 顯示器 液晶 獅山
- 飛利浦向冠捷轉讓顯示器業務的傳聞成真。全球最大的顯示器生產商冠捷科技(00903.HK,下稱“冠捷”)昨天公告透露,它已于8日與飛利浦訂立了意向書,飛利浦擬向冠捷轉讓顯示器業務,雙方努力在今年10月17日之前簽訂正式協議。
飛利浦優化彩電業務
據意向書,飛利浦將向冠捷授予若干商標的獨家許可使用證,為期最少五年,使冠捷可以制造、分銷及銷售飛利浦個人電腦及伺服器、顯示器的產品;飛利浦同時將向冠捷授予若干知識產權的許可使用證,供冠捷在上述產品相關方面使用;飛利浦還將向冠
- 關鍵字:
飛利浦 冠捷 顯示器 彩電
- 《第一財經日報》近日獲悉,以代工(OEM)業務為主的冠捷科技集團(0903.HK,下稱“冠捷”),為了加快旗下自有品牌與代工業務的分離速度,剛剛在武漢市注冊成立了艾德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艾德蒙”),負責冠捷旗下自有品牌產品在大陸市場的銷售業務。
冠捷是全球最大的顯示器生產商,去年營業額為84.45億美元,顯示器全球銷售4660萬臺。不過,冠捷顯示器業務主要以代工為主,自有品牌只占一小部分比例。
冠捷旗下有AOC、Envision、Topvi
- 關鍵字:
冠捷 顯示器 代工 OEM
- 本報記者 郎朗
繼2004年底從飛利浦手中接過CRT顯示器、液晶顯示器、平板電視OEM業務,冠捷科技(0903.HK)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顯示器OEM商。如今,其又捕捉到了新機會。
6月5日,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飛利浦高層6月3日到訪冠捷,雙方達成了初步協議——聯合組建一家由冠捷控股的合資公司,國內運作公司的架構沿用飛利浦顯示器原有團隊,但掌舵人由冠捷指派,預計今年第四季度開始運作。
2007年以來,冠捷動作頻頻,從品牌、代工分家,到品牌擴張并醞釀分拆獨立上市,
- 關鍵字:
冠捷 飛利浦 顯示器 LCD
- 今年6月底奇美將在我國大陸推出自有品牌(CHIMEI)的液晶電視。此前,中華映管通過控股廈華涉足整機,冠捷也一直都在大陸地區通過自有品牌做整機。業內人士指出,臺灣廠商在整機市場的成績并不突出,在液晶面板供應相對過剩的情況下,奇美等企業涉足大陸整機市場來緩解供求關系,未必會取得預期效果;同時,品牌和渠道建設將是他們開拓大陸整機市場的兩大障礙。
臺灣廠商紛紛涉足終端
今年6月底,“奇美”液晶電視將正式登陸我國大陸市場,其主推廣色域系列52/42英寸液晶電視(TL-52W
- 關鍵字:
液晶 奇美 冠捷 友達 臺灣
- 繼2004年底將LCD顯示器制造業出售給冠捷后,飛利浦目前正考慮進一步與后者在品牌方面達成更緊密的合作。業界甚至傳聞說,飛利浦可能將該產品線品牌出售給冠捷。
飛利浦集團的回應顯得十分謹慎。該公司發言人張彤華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他們并沒有聽說此事,并問及消息來源何處。
冠捷科技一位內部人士透露,雙方正在談判,本月中旬有望宣布結果,只是飛利浦也在同其他企業談判,冠捷能否成功還要看飛利浦的決定。
或將收購飛利浦顯示器
一位與飛利浦顯示器業務合作緊密的渠道人士也表示,并沒有聽說它要
- 關鍵字:
冠捷 飛利浦 顯示器 LCD
- 總部位于香港的冠捷科技公司(TPV Techonology)正計劃大舉進軍電視機制造業。冠捷打算在未來5年內讓銷售額翻一番,上述計劃是該目標的一部分。
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冠捷臺灣籍的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宣建生(Jason Hsuan)表示,他為公司設定的目標是,到2013年,平面電視年產量從去年的400萬臺增至3000萬臺。
冠捷大多數產品在中國大陸生產。
此項策略的一個關鍵部分在于,冠捷要充當那些銷售自有品牌電視、同時無意制造產品的公司的“外包”
- 關鍵字:
冠捷 顯示器 電視機
- 總部位于香港的冠捷科技有限公司(TPV Techonology)正計劃大舉進軍電視機制造業。冠捷打算在未來5年內讓銷售額翻一番,上述計劃是該目標的一部分。冠捷是全球最大的電腦顯示器制造商。
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冠捷臺灣籍的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宣建生(Jason Hsuan)表示,他為公司設定的目標是,到2013年,平面電視年產量從去年的400萬臺增至3000萬臺。
冠捷大多數產品在中國大陸生產。
此項策略的一個關鍵部分在于,冠捷要充當那些銷售自有品牌電視、同時無意制造產品的
- 關鍵字:
冠捷 顯示器 電視
- 據DisplaySearch的研究報告,2007年第三季度液晶電視出貨量為2010萬臺,其中有23%來自專業代工廠,這些廠商如冠捷科技、唯冠(Proview)、捷普(Jabil)、瑞軒(AmTRAN)、廣達(Quanta)、偉視達(Vestel)及緯創資通(Wistron)等。除許多電視品牌廠商如戴爾(Dell)、Grundig、HP、Polaroid、Vizio、ViewSonic及西屋電器(Westinghouse)等百分之百將生產外包,有部分廠商也逐步提高其外包比重,如Philips(飛利浦)第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液晶電視 冠捷 TFTLCD 液晶顯示 LCD
- 飛利浦弱化消費電子業務的決心正在加劇。 10月11日,飛利浦對外公布了其2010發展藍圖,其新業務架構主要包括醫療保健、照明和個人優質生活三大核心業務。 飛利浦即將成立的個人優質生活部門由原來的小家電、
- 關鍵字:
汽車電子 飛利浦 冠捷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 AOC冠捷中國區總經理段振華透露,2007年1到6月,AOC冠捷在中國的顯示器銷售量激增85.7%,達到195萬臺,全年的銷售量有望突破400萬。這個數字將與三星在中國顯示器銷量基本持平。 2003年的時候,AOC冠捷的銷售量還僅有80萬臺。但2004~2006年,AOC冠捷的銷量增長率分別達到22%、56%和50%。 段振華說,無論在哪個市場,第二名80%以上的急劇增長都意味著奪冠在即。他說,當年三星超越菲利普成為顯示器市場頭名的時候也經歷了連續三年超過50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AOC 冠捷 中國顯示器
- “早在三年前,我們就開始實施自有品牌的建設,不過當時所有的人都在質疑我們能否做得好,三年的努力讓我們看到的我們的業績,我們相信,我們會在09年的時候做出一個真正的AOC品牌,我們做品牌的決心不會變,可以這么說,如果AOC再單純回去做代工,我段振華就會消失?!薄 ∽蛱?,在冠捷高層的媒體見面會上,冠捷科技集團副總裁兼歐洲區亞洲區總經理段振華再次當眾表達了冠捷自有品牌的建設決心?! 《慰偙硎荆放频慕ㄔO與包裝是冠捷遇到到最大挑戰,不過三年的摸索也讓冠捷收獲不少,現在冠捷內部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冠捷 代工 顯示器
- 昨日,長城電腦發布公告稱,收購冠捷科技2億股股票一案最終獲得商務部批準。 在該公司發布的公告中看到,7月23日公司收到商務部批復,同意公司收購京東方持有的冠捷科技2億股股票。這一數量占冠捷科技10.27%股份。 而此前7月17日的一份公告表示,公司截至當日仍未收到商務部的批復,導致公司未能在證監會要求的限定時間內補齊所有補正材料,并表示擔心收購事宜可能受阻。昨日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長城 冠捷 液晶產業鏈
- 5月15日消息,備受業界關注的長城電腦收購京東方所持有的冠捷科技股權一事今日得到雙方的官方確認。長城電腦(000066)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同意以11.4億港元收購冠捷科技2億股股份。 同時,*ST東方A也發布公告稱,公司將于5月31日召開2007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關于出售冠捷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的議案。 長城電腦是在5月10日召開的第三屆董事會第17次會議上通過上述議案的。公告稱,長城電腦同意公司以11.4億港元等值的人民幣收購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冠捷科技有限公司200,0
- 關鍵字:
長城電腦 冠捷 收購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冠捷介紹
冠捷科技集團(香港恒生股票代號: 903 ),自有品牌 AOC 為艾德蒙海外股份有限公司之英文縮寫( Admiral Overseas Corporation )。艾德蒙海外股份有限公司曾為臺灣著名的電視機生產廠,并以 AOC 品牌行銷全球。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隨著個人電腦的推出及電腦監視器市場的需求,艾德蒙海外股份有限公司即轉產顯示器, AOC 品牌在全球三十多年的行銷過程中,由于其良好的品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